XXX 指導教師:XXX
(XXXXXX學院,河南商丘 476000)
摘 要:本次設計任務主要是檢驗四年以來對本專業的學習結果以及對本專業各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增加了自己對本專業的理解,更好的將四年來學習的知識融合在一起。本書院變電站位於商丘市,在本次的設計中,首先根據商丘市書院110kv變電站的原始資料,分析負荷發展趨勢,從負荷增長方面闡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後通過對擬建變電站的概括以及出線方向條數進行考慮,並通過對負荷資料的分析,確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電的主接線形式。從安全,經濟及可靠性方面考慮,然後又通過原始材料確定了主變壓器臺數,容量及型號,同時又進行阻抗的計算,短路電流的計算對變壓器採用差動保護和瓦斯保護,以及一些後備保護,根據最大持續工作電流及短路計算的計算結果,做出線路保護。線路保護主要包距離保護,速斷保護,過電流保護和過負荷保護。從而完成了商丘市110kV書院變電站電氣二次部分的設計。
關鍵詞:110KV;變電站;二次系統設計;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一項基礎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工業,其發展水平是反映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變電站是聯繫發電廠和用戶的中間環節,起著變換和分配電能的作用,這就要求變電所的二次部分安全可靠,只有這樣變電所才能正常的運行工作,為國民經濟服務。變電站內的高壓配電室、變壓器室、低壓配電室等都裝設有各種保護裝置,這些保護裝置是根據下級負荷地短路、最大負荷等情況來整定配置的,在發生故障時可根據具體情況由系統自動做出判斷應跳閘保護,在故障解除後,系統內的自動重合閘裝置會迅速和閘恢復供電。這樣不僅保護了各負荷設備的安全利於延長使用壽命,降低設備投資,而且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這對於提高生產效率是十分有效的,進而可以使企業效益提高,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國家正在重點發展電網,形成全國統一的聯合電網。但隨著城鎮和西部地區經濟不斷發展及其對電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大,且農村貧瘠達不到經濟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變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技術的深化。在國內,變電站的設計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電力行業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電力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二是城市和農村用電量和密度越來越來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深入市區農村的變電站,以減少線路的功率損耗,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等。一方面需要創造條件有針對性地提高對小城市以及農村的變電站的建設,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來提高變電技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媒介積極開展技術交流,通過實踐去體驗、探索。
國外:通過網絡及雜誌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的能源不是很豐富,進而導致電力資源不是充足。為了滿足國內的需求,減少在網路中的損耗,這些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變電設計理論。比較完善的變電站設計理論,是真正的做到了節約型,集約型,高效型。發達國家通過改善優化變電站結構,降低變電站的功率損耗,儘可能地提高變電站的可靠性,儘可能地使變電站的靈活性提高,儘可能地提高經濟性。
2 原始資料分析
2.1 商丘現狀分析
商丘,簡稱「商」,河南省地級市,商丘介於東經114°49'-116°39',北緯33°43'-34°52'之間。東西橫跨168公裡,南北縱貫128公裡,商丘市轄區面積約佔河南省總面積的6.4%,區域面積10704平方公裡。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高速發展,商丘市的人口呈遞增趨勢,截至2018年底,商丘市總人口926.17萬人,常住人口732.53萬人。
截止2017年,商丘有四回220千伏線路與省網相連。擁有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27座,主變43臺,總容量2303.5兆伏安。其中,220千伏變電站5座,主變8臺,容量117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22座,主變35臺,容量1133.5兆伏安;35千伏變電站13座,主變26臺,容量120.25兆伏安。220千伏線路10條長573.014千米;110千伏線路37條長691.221千米;35千伏線路20條長193.961千米。到2012年,商丘電網基本形成了市區220千伏系統環網運行,110千伏單環網構架,每個縣(市)擁有2座110千伏變電站的格局。今後幾年,商丘將新建50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750兆伏安,新建500千伏輸電線路135千米。110千伏及220千伏新建變電站14座、擴建9座、改造和增容4座,新增變電容量1569兆伏安,新建輸電線路505千米。因此,假設:商丘市供電局根據實際需要,報請省電力公司批准同意,在商丘市郊區新建書院變電所。
2.2 商丘氣象資料:
商丘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寒冷乾燥;春季風多日暖,乾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風影響,炎熱多雨,但亦間有陣雨、冰雹帶來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候平均氣溫10℃以下為冬季,22℃以上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較長,夏季次之,春、秋兩季明顯較短。商丘市市區多年來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應降水總量5913萬立方米。
簡圖如圖所示:
3 變壓器的選擇及其阻抗計算
3.1 變壓器的作用
變壓器的主要作用是把主電壓進行平均的分配,然後輸送到各個分輸線路送入每個居民家中進行使用,因此變壓器是整個供電系統能夠正常工作的保證。
3.2 主變壓器參數確定
根據變電所所帶負荷的性質和電網結構來確定主變壓器的參數。
3.3 主變壓器參數標準
短期載荷:∑PM=28.2MW
長期總載荷:∑PM=39.5MW
用電載荷對負載程度為∑SM
長期:
∑SM=∑PM/COSφ=39.5/0.9=43.89MVA
主變壓器滿負載達到的標準為:
Sn≥K∑SM/S=0.9×43.89/(1-0.5)=41.58MVA(K表示時間相同,結合數據研究取值0.9,線損5%)
3.4 變壓器的選擇
變壓器是變電所最核心的部件,所以變壓器的選擇要十分慎重的。根據給定的材料以及根據主變壓器的型號有:自然風冷式、強迫油循環風冷式以及強迫油循環水冷式、強迫導向油循環式等。然而自然風冷卻適用7.5MVA以下小容量變壓器。容量大於10MVA的變壓器採用人工風冷式。從經濟上考慮,結合本站選用50MVA容量的變壓器,應選用強迫空氣冷卻。
變壓器的型號及參數如下:
4. 電氣主接線設計
4.1 安全穩定
檢修是否會對變電站供電造成影響;設備線路檢修期間恢復電力供應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造成的用電影響,對於重點單位的供電是否可以保持穩定。主接線正常運行時可以應對外界因素的影響, 保持線路供電的穩定,科學地分配電力供應,應對 設備檢修等突發事件有相應的應急預案。
4.2 主接線設計原則
電氣主接線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以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政 策、技術規定、標準為準繩,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在保證供電可靠、調度靈活、滿足 各項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兼顧運行、維護方便,儘可能地節省投資,就近取材,力爭 設備元件和設計的先進性與可靠性,堅持可靠、先進、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
4.3 電氣主接線方案設計及確定
變電所電氣主接線是電力系統接線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主接線形式的確定,對電力 系統的安全、靈活、穩定、經濟運行以及變電所電氣設備的選擇、配電裝置的布置等 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4.4 主接線設計要求
(1)供電可靠性。 (2)適應性和靈活性。 (3)經濟性。 (4)簡化主接線。 (5)設計標準化。
4.5 擬定主接線方案
根據要求和本設計任務書要求,初步選擇主接線如下:變電所類型:降壓變電所 電壓等級:110/35/10KV 出線情況:110KV進線兩回,35KV出線5回,10KV出線7回。根據本次設計要求:110kv主接線採用內橋接線,橋形接線分為內橋和外橋兩種接線,共同特點是在兩臺變壓器一次側進線處用橋臂將兩迴路相連。橋臂連接在進線斷路器之內稱之為內橋,連在進線斷路器之外稱之為外橋。橋形接線用於一、二級負荷供電。內橋接線適用線路較長或不經常切換的變壓器的情況,而外橋接線適用供電線路較短或需要經常切換變壓器的情況。橋形接線線路複雜,高壓設備多,操作不方便,投資大,所以在用戶供電系統中應用很少。
4.6 35kv主接線採用單母線分段
單母線分段的優點:採用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把母線進行分段,而後對重要的用戶從不同段引出兩條迴路,雙電源供電;當一段母線發生故障,分段斷路器會自動切除故障,保證正常段母線不間斷供電。
單母線分段接線的缺點:當一段母線或母線隔離開關發生故障或檢修時,該段母線上所連接的引線都要停電;當出線也為雙迴路時,架空線路會出現交叉跨越現象,擴建的時候須向兩個方向擴建。
10kv 主接線採用單母線分段
變電站的主接線簡圖如下:
5 短路電流計算
5.1 短路電流分析
短路對於變電站的設計至關重要,短路是研究變電器的重要環節,體現在:(1)主接線的分析。(2)導線設備的檢修。(3)對於周圍高架線路的分析設置,需要結合短路狀態下的電流對安全距離進行設計。(4)對於繼電器的選擇都是建立在短路電流基礎。
5.2 短路的原因
(1)電氣設備或載流導體等因絕緣老化、遭受機械損傷,雷擊、過電壓等原因引起絕緣損壞;
(2)架空線路因大風、導線覆冰引起電桿倒塌等,或因鳥獸跨接裸體導體等;
(3)電氣設備因設計、安裝、維護不良等所致的設備缺陷引發的短路;
(4)運行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而誤操作,如運行人員帶負荷拉隔離開關,線路或設備檢修後不拆除接地線直接加上電壓等。
5.3 計算短路電流的目的
計算短路電流的目的是: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正確選擇電氣設備、校驗電氣設備。避免在短路電流損壞電氣設備,如果短路電流過大,需採用限流措施,以及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整定計算。而該變電站原短路電流由於是在不考慮電纜電阻的情況下計算的,這樣會致使在選擇和校驗設備上產生誤差,造成設備損壞和運行不當。所以,為了變電站更加安全的運行,在短路電流上我們需考慮電纜電阻。
5.4 短路的形式
(1)三相短路 (2)兩相短路 (3)單相短路 (4)兩相接地短路
5.5 三相短路的計算(採用標么值計算)
標么製法,又稱為相對單位製法,因其短路計算中的相關物理量採用標么值即相對單位而得名。
5.51 確定基準值
取 Sd =100MVA, =115KV, =37KV
而 == = 0.5KA
== = 1.56KA
5.52 計算短路電路中主要元件的電抗標么值
架空線路的標么值
=400.4=0.06
註:35kv 以上的架空線路每項單位長度電抗平均值取0.4 Ω/km
5.53 電力變壓器的標么值
====0.22
5.54 計算 k-1 點的短路電路總電阻標么值三相短路電流和短路容量
===8.33KA
其他三項短路電流
===8.33KA
=2.55
=1.5112.58KA
三相短路容量
===1666.7MVA
5.55 計算 k-2 點短路電路總電抗標么值及三相短路電流和短路容量
總電抗標么值
=+=0.06+0.11=0.17
三相短路電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以及其他三相短路電流
===9.2KA
===9.2KA
=2.55
=1.5113.892KA
三相短路容量
===588.2MV
5.6 10KV側的簡易電路圖如圖所示
取 Sd =100MVA, =10.5KV
三相短路電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以及其他三相短路電流
== = 5.5KA
==22.92KA
===22.92KA
=2.55
=1.5134.6KA
5.62 短路電流計算結果
6 線路保護
6.1 對110kv變電站進行線路的保護分析
整個供電系統中,如果電氣設備出現故障時,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多個環節出現很多問題, 對整個系統的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表現在下面四種情況:
(1)如果電氣設備發生小事故時,會造成線路短路的情況。發生短路情況後很容易造成線路被燒壞的現象;
(2)電氣線路一旦發生一個小的事故很容易對附近有關聯的線路都會造成影響,從而引起大面積的線 路損壞情況,這樣會很容易造成整個電氣設備的整體損壞;
(3)電路問題對居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發生整個電力系統的癱瘓情況會直接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4)短路的情況會存在很大的傳染性,如果一個變電站發生事故,周圍的變電站都會被牽連 。
6.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作用
所謂繼電保護裝置,就是一種能夠反應電力系統故障和不正常狀態,並及時動作於斷路 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自動化裝置。
這個裝置在系統中主要的作用是:
(1)這個裝置在發展故障產生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內自行切斷線路,不會造成故障連續產生的情況;
(2)這個裝置可以對故障的產生做出提前的預判,並且會給工作人員進行提示,發出信號,在發生故障的第一時間自行切斷電源阻止電流繼續通過對設備加大破壞的程度。
網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繼電保護的裝設一般應滿足可靠性與安全性、選擇性、速動形、經濟性五個基本要求。設計應根據電纜系統的特點制定合理的保護方案,爭取做到可靠、簡單、經濟。二次設備在進行材料和型號上的選擇時,還要根據日後使用過程中的需求情況來定,一般在進行選擇時都會選擇有變換空間的設備,這樣可以滿足日後如果對使用的要求有所提高,不必重新進行設備的更換。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的成本,並且在線路上選擇要從簡,供電系統所需要的電線很多,所以要儘量減少電線的需求量問題。如果電線的數量太多很容易出現線路交錯或串線的事故發生 。
6.3 主保護和後備保護
主保護——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
後備保護——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以切除故障的保護。後備保護可分為遠後備和近後備兩種方式:
遠後備是指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備或線路的保護來實現的後備。
近後備是指當主保護拒動時,由本電力設備或線路的另一套保護實現後備的保護;是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的後備保護。
輔助保護——當需要另還切除線路故障或消除方向功率死區時可採用由電流速斷保護構 成的輔助保護(用來補充主保護、後備保護不足) 。
6.4 保護裝置的裝設原則
1.當被保護元件發生短路或是破壞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保護裝置應動作於跳閘,當發生不正常動作時,保護裝置應動作於信號。
2.為保障系統非故障部分的正常供電,保護裝置應以足夠小的動作時限去切除故障
3.系統故障時保護裝置應有選擇性地動作於跳閘,在必須加速時,可無選擇性地跳閘而由自動重合閘裝置來糾正保護的無選擇性動作。
4.滿足要求上述第二條原則或用作後備保護時,保護裝置容許帶有一定的時限切除故障。
5.保護裝置所用的繼電器越少越好,並使其接線簡單可靠。
6.保護裝置電壓迴路斷線時,如可能造成保護裝置的誤動作則應裝設電壓迴路斷線監視或閉鎖裝置。
7.在表示保護裝置動作的出口上應裝設信號繼電器。以利於運行人員分析和統計保護的動作情況。
8.主保護裝置除了完成主保護任務外,如有可能還應作為相鄰元件的後備保護。
9.當保護裝置因動作原理不能起相鄰元件的後備保護作用時,應在所有和部分斷路器上裝設單獨的後備保護。
10.為了起到相鄰元件的後備保護的作用而使保護裝置複雜化,或不能達到完全的後備保護作用時,允許縮短後備範圍。
6.5 輸配電線保護
設計的線路保護應滿足《繼電保護和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SDJ6-83等有關專業技術規程的要求。
輸電線路的主保護根據動作時間劃分為全線瞬時動作及按階梯時限特性動作兩類。當要 求對線路全線任何地點的任何故障均能瞬時具有選擇性切除時用全線瞬時動作的保護作為主 保護,例如各種反線路兩側電氣量變化從而實現全線有選擇性動作的縱聯差動保護。當電網 允許線路一側以保護第二段時限切除故障時,也可採用具有階梯時限特性的保護作為主保護,如距離保護,電流保護等。送電線路的後備保護分為遠後備和近後備兩類,一般採用遠後備。 在我國 220kV及以上輸電線路,廣泛採用高頻閉鎖負序方向保護。
6.6 線路末端短路電流
35kv側線路短路電流:(選取其中一條路線-線路 1)
===4.85(KA)
===4.20(KA)
10kv 側線路短路電流:(選取其中一條路線-線路 1)
===4.375(KA)
6.7線路保護整定
6.71 35KV側線路保護整定
瞬時電流速斷保護(Ⅰ段保護 ):
==1.2(KA)
校驗: ==
定時限過電流保護(Ⅲ段保護):
== = 204.28(A)
===374.91(A)
——可靠係數,取 1.2
——自起動係數,取 1.3
——返回係數,取 0.85
校驗:
==
6.72 10KV側線路保護
瞬時電流速斷保護(Ⅰ段保護):
==1.2(KA)
校驗:
==
)
定時限過電流保護(Ⅲ段保護):
== = 227.90(A)
===418.26(A)
校驗:
==
7 變壓器保護
7.1 電力變壓器的故障類型和不正常工作狀態
變壓器是電力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電氣設備。 它的故障將對供電可靠性和系統安全運行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做好電力變壓器的的保護是十分重要的。
變壓器的內部故障分為油箱外故障和油箱內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線上發生相間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內的故障包括繞組的相間短路、接地短路、匝間短路以及鐵心的燒損。對於變壓器而言,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油箱內部發生故障產生的電弧, 將引起絕緣物質的劇烈氣化,可能會引起爆炸。變壓器的不正常狀態主要有:由於變壓器外 部相間短路引起的過電流,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過電流和中性點過電流;由於負荷超過額定 容量引起的過負荷,以及由於漏油等原因而引起的油麵降低。
變壓器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主要有:變壓器外部短路引起的過電流,負荷長時間超過額定容量引起的過負荷,風扇故障或引起的漏油等原因引起冷卻能力的下降。
7.2 主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方法
110kV變電站主變壓器繼電保護的整定方法主要有:
(1)採用電流速斷的保護方法,一般對容量比較小的變壓器來說,採用電流速斷來保護變壓器;
(2)當電流速斷保護不能滿足靈敏性要求時或主變壓器容量較大時根據需要裝設縱聯差動保護;
(3)外部相間短路引起的過電流保護;
(4)對變壓器有過負荷的可能性時裝設過負荷保護;
(5)裝設瓦斯保護和溫度報警信號;
(6)針對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主變壓器裝設相應的中性點保護。當然,對大容量變壓器還有阻抗保護等其它保護措施。總之,主變壓器的保護應根據主變壓器的容量和靈敏係數的要求以及保護的動作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出安全合理的繼電保護方案。
7.3 變壓器電流速斷保護
對於2000-10000KVA及以下較小容量的變壓器,可採用電流速斷保護作變壓器的主保護。 電流速斷保護裝設在變壓器的電源側,當電網為中性點不直接接地系統時,電流速斷保護按 兩相式接線;否則按三相式接線。為了提高保護對變壓器高壓側因出線接地故障的靈敏係數, 可採用兩相三繼電器式接線。
7.4 變壓器後備保護
相間後備保護配置是為了反應變壓器外部故障而引起的變壓器繞組過電流,以及在變壓 器內部故障時,作為差動保護和瓦斯保護的後備,變壓器應裝設過電流保護。根據變壓器的 容量和系統短路電流水平的不同,保護採用帶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不帶低電壓閉鎖的以及 負序過電流過電流保護等。如果靈敏度不夠,可採用帶複合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護。
1.對於單側電源的變壓器。電源側需要有後備保護裝置,此裝置可以作為差動保護、瓦斯保護的後備或相鄰元件的後備。
2.對於多側電源的變壓器,變壓器各側均應裝設後備保護;作為變壓器差動保護的後備,要求它動作後啟動總出口繼電器。作為各電壓側母線和線路的後備保護,要求它動作後跳開本側的斷路器,作為變壓器斷路器與其電流互感器之間死區故障的後備保護。
7.5 變壓器過負荷保護
為了防止變壓器在超過允許負載能力下運行,根據可能過負荷的情況,需要裝設過負荷 保護裝置。變壓器的過負荷一般是三相對稱的,過負荷保護接於一相電流,便可以延時作用 於信號。保護的安裝地點應能夠反應變壓器所有繞組的過負荷情況,就雙繞組升壓變壓器而言, 過負荷保護通常裝設在低壓側一端。就雙繞組降壓變壓器來說,過負荷保護裝設在高壓側一 端。
7.6 變壓器的差動保護
電流縱差保護不但能夠區分內外故障,而且不需要與其他元件的保護和配合,可以無延時的切除區內各種故障,具有獨特的優點,因而被廣泛的應用於變壓器的主保護。規程中規定: 對於6.3KVA及以上廠用工作變和並行運行的變壓器 10MVA及以上廠用備用變壓器和單獨運行的變壓器應裝設縱聯差動保護,對於高壓側電壓為 330KV及以上變壓器,可裝設雙重的縱聯差動保護。
縱聯差動保護應該符合下列要求:
1.能躲過勵磁湧流和外部短路產生的不平衡電流;
2.在變壓器過勵磁時不誤動作;
3.差動保護範圍應包括變壓器套管及引出線,如不能包括引出線時,應採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輔助措施
計算變壓器各側的一次及二次電流值,並選擇電流互感器的變比,如表所示。
變壓器和互感器各側電流值
所以選定10kv側為基本側。
縱聯差動保護的整定計算
(1)躲開外部短路時的最大不平衡電流:
=()
最大外部短路電流;
---可靠係數,取1.3
---電流互感器允許最大相對誤差,取 0.1 ;
、——變壓器高中壓側分接頭改變而引起的誤差,一般取調整範圍的一半;
----電流互感器的同型係數;
----非周期分量係數,取1.5 ~2;當採用速飽和變流器時,可取1。
=(0.058+0.05+0.025+0.111)=22920=5340.36A
(2)躲開電流互感器二次迴路斷線時變壓器的最大負荷電流:
=
I --- 變壓器基本側的最大負荷電流,當無法確定時,可用基本側的額定電流。
=1.32749=3573.7A
(3) 躲過變壓器勵磁湧流:
==1.3(A)
---可靠係數,取1.3
-- 勵磁湧流最大倍數,取 4~8。在採用加強速飽和變流器差動保護Ku取1。
-- 基本側的變壓器額定電流。
所以綜上所述的差動保護的動作電流是6942.5A。
7.7 變壓器過流保護整定計算
變壓器的主要保護是差動保護和瓦斯保護,但是為了防止變壓器外部短路,並作為內部故障的後備保護,變壓器上一般應裝設過電流保護。下圖為變壓器過流保護單相接線原理圖:
過流保護採用三相式接線,且保護應裝在電源側。保護的動作電流應按躲過變壓器可能出現的最大負荷電流來整定,即:
=
-----可靠係數,一般取1.2 ~1.3;
------ 返回係數,一般取0.8~0.9。
確定時,可按以下情況考慮,並取最大值:
對並列運行的變壓器,應考慮切除一臺變壓器以後所產生的過負荷。當各臺變壓器容量相同時變壓器容量相等,則
=
m---並列運行的變壓器臺數;
---變壓器的額定電流;
對降壓變壓器,應考慮負荷中電動機自起動的最大電流,則
---自起動係數。對110kv降壓變電所,6~10kv側取1.5~2.5;35kv側取1.5~2.0。
---正常運行時最大負荷電流(一般為變壓器的額定電流)。
保護的靈敏度為:
=
在被保護變壓器受電側母線上短路時,=1.5~2;在後備保護範圍末端短路時,=1.2。
整定計算
=(A)
由於選用的是兩臺變壓器並列運行,所以:
==2(A)
的確定(歸算至110kv側)
==5080.5(A)
==669(A)
=()
確定
=
X==0.18=24
===2291.5A
考慮情況 1
===740A
==
考慮情況 2
===1902.7A
==
7.8 變壓器速斷保護整定計算
==1.5=3.3KA
==2.2KA
7.9 變壓器過負荷保護整定計算
=1.2=1.2262.44=315KA
參考文獻
[1] 範錫普 .《發電廠電氣部分》 中國電力出版社.1987年版
[2] 賀家李.宋從矩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中國電力出版社1994年版
[3] 劉介才 .《工廠供電簡明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版
[4] 焦留成 .《供配電設計手冊》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版
[5] 劉健 .《電力英語閱讀與翻譯》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年版
[6] 戈以草 .《電工技能手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7] 鄭忠 .《新編工廠電氣設備手冊》兵器工業出版社1994年版
[8] 樸在林 .《變電所電氣部分》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年版
[9] 王錫凡 .《電力工程基礎》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0] 趙智大 .《高電壓技術》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年版
[11] 張煒 .《電力系統分析》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年版
[12] 王梅義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運行技術》 電力工業出版社1981年版
[13] 華中工學院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與運行》 電力工業出版社1981年版
[14] 解廣潤 .《電力系統過電壓》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年版
[15] 張仁豫 .《高電壓實驗技術》 清華大學出版 1992年版
[16] 趙智大 .《電力系統中性點接地問題》中國工業出版社1983年版
[17] 鄒有明 .《現代供電技術》 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年版
致 謝
本次畢業設計已經接近尾聲,作為一個畢業設計,由於經驗的匱乏,難免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沒有導師的督促指導,以及同學們的支持,想要完成這個設計是很困難的。
在這裡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任老師。她平日裡工作繁多,但在我做畢業設計的每個階段,從外出查閱資料,設計草案的確定和修改,中期檢查,後期詳細設計等整個過程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其次要感謝和我一起作畢業設計的同學,他們在本次設計中幫我解決 了很多困難。
最後還要感謝大學三年來所有的老師,為我們打下專業知識的基礎;同時還要感謝所有的同學們,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此次畢業設計才會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