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多少錢一斤?仁義,能賣錢嗎?
說實話,我也說不清。
一件小事,折射出的內涵,讓我思索:社會風氣,該以什麼來衡量,是個大課題。
網名「橙柚旅行記」在頭條發文稱,第一次自駕雲南,和老婆在320國道邊露營被當地人攆走,讓大家來評評理!
他們「在途徑320國道2984公裡處時,臨時決定路邊一空地紮營,結果對面飯店老闆過來,說這片空地是他們家買的,不在他們店裡吃飯或者住宿的話是不準停車的!…
好說歹說,最後這位老闆答應收我們5元的過夜費。
老闆走了不到十分鐘,又過來一個大概40多歲的女人,態度很惡劣的對我們說不準我們停車了,說5元錢是打發叫花子的,要想停車過夜的話就給她20塊!」
這是網上的原文記錄。
發文者「非常鬱悶,剛剛不是已經跟老闆談好了價格嗎,這為何又要坐地起價?」
喜歡自駕的我,事關旅遊自駕,特意翻看了一下留言。
除掉一些「地域黑」的留言,我們不多說。有聲討飯店老闆「黑」的,也有聲援發文者的。
然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有相當一部分評論和點讚,留給了「噴」這位發文者:
點讚排第一的,是說這位發文的「橙柚」,心態不「平和」,過於「斤斤計較」。
第二:是討論「停車收費」是否合理。
第三:作者20元的停車費在這裡糾纏,窮遊「也太窮了」。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說的都有道理。
說實話,從某種角度講,我也認為,就像網友說的,20塊停車費真不貴。北京市內停車一小時10元都是低的。電子收費,你都沒處找人說理去。
但是,我感覺,問題的根本不是收費是否合理,也不是在20元停車費的高低上,更不是他窮的20元停車費都交不起。
1,就像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一樣,佔人家地方,收錢是合理合法的。前提是這塊地方確實是他有使用權;
2,20元停車費,真心不高。無論以地域還是物價做比較,都不高;
3,作為自駕遊的人來說,能承擔的起汽油費,20元錢應該不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我覺得,之所以大家對著作者開噴,在於他表達的方式。這其實是一個社會風氣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評評理」。
現在是法治社會,老闆作為地皮使用權所有人,收費合理合法,沒毛病。老闆娘覺得收費低了提價,有合理的道理。
但是,老闆娘不應該以「蠻橫」的姿態出場,嫌收費低也不應該「態度惡劣」的說「打發叫花子」。
如果是我,不讓停就不停,出門在外,治這個氣毫無必要。嫌貴談不攏就有人,沒什麼大不了。
不過,我們不要忘記一點:法治社會歸法治社會,這社會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人情。
這個人情,指的是人與人交往、相處之間的情。
過去有個說法叫「古道熱腸」,在冷冰冰的金錢社會,這應該被掃進垃圾堆成為「歷史」嗎?
我也經常自駕窮遊,路上也經常遇到熱心腸的好心人幫忙,送點兒熱水什麼的,不值錢,但暖心!
前幾天去克什克騰旗達裡湖,車夜陷沙地,有蒙古大哥跑前跑後無償幫忙,就很讓人感動。
我們生活在這社會,還是需要更多的「溫情」,而不是事事都說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我感覺這位老闆娘,做的欠妥當的地方在於有失「誠信」!
即便是法治社會,也講究「契約精神」,和氣生財,而不是「惡語相向」,有失「仁義」。
這,其實是一個社會風氣問題。
網絡圖片。
剛才在公交車站,一位帥哥把一位摔倒在欄杆前的大爺扶上公交車。等車走了,我笑著說:「你家裡幾套房?」
旁邊一位秒懂,也笑了:「這錄視頻了呢。」
哈!這社會做好人難,不還是風氣問題?
所以說,我們的評論,不應該盯著「橙柚」的「斤斤計較」,不應該關注點在20元錢上,而應該問問這位老闆娘:仁義值多少錢?
古人講:仁義禮智信。
到了現在,我們難道只認識錢?
那麼,我們已經不問「良心多少錢一斤」了,是不是因為早就沒有這個東西的市場了呢?
那麼,我們已經把「見義勇為」以獎金來衡量其價值了,是不是會更加越來越稀缺呢?
如今,我們再開始問問:仁義禮智信,值多少錢?是不是不久這些也會消失呢?
我不是道德婊,也沒資格跟誰說教,只是感覺這「人心不古」的社會,越來越讓我看不懂了,越來越不讓我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