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助力革命老區信陽全域的發展。本文數據來自於信陽各官方網站以及網絡平臺,僅對信陽八縣兩區的文旅融合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目前河南省正進行「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希望為老家出力,建言獻策,願信陽居民以及對信陽這座城市感興趣的網友暢所欲言。
信陽是河南省最南部的地級市,雖說是河南省的南大門,緊鄰湖北位置很重要,但是由於地理位置離河南省會較遠,不在省會鄭州經濟圈的輻射範圍內,長期以來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並且信陽這座城市本身工業匱乏,主體一直以農業為主,近年來對比其他各省會周邊城市來說,發展相對緩慢,「十四五」期間如何利用自身紅色旅遊的優勢進行發展呢,很多信陽居民內心也有想法。
近年來國家開始重視革命老區的發展,黨和國家以及省部各級領導人經常來到信陽調研,信陽具有紅色基因,如何謀求發展,特別是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合,那麼除了信陽市政府所在溮河和平橋兩區的具有先天的優勢外,其他八縣哪個更容易在文旅融合方面挑起大梁,豎起一面旗幟,引領信陽的發展呢?
不少人認為信陽未來發展較快的是固始縣。為什麼這樣說呢?面積近30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過百萬,下轄3個街道、20個鄉鎮,景點不少。固始縣區位優勢明顯,處於河南、安徽兩大省份的交界處,交通體系相對完善。公路有濮商高速、滬陝高速、G312國道、G220國道、S204省道等貫穿全境;在鐵路建設上,寧西鐵路穿境而過。乍一看各種優勢,但是離信陽市區實在是太遠了,輻射不夠,高鐵未能直達,寧西鐵路到底是個啥情況,大家心裡都有數,開車需要半天時間才能抵達,最多算是個人和。與此同樣的現場還有商城與淮濱,商城的旅遊資源更豐富,淮濱存在感很低,架不住路遠,以至於很多人不曾涉及。區域文旅可以融合,能否聯通還要看大別山高速的臉色。
另外就是前階段淪為談資的潢川與光山兩縣。潢川專區的輝煌時期早已不復不在,地處信陽全域的中心,卻也發展緩慢。光州的一分為二,光山撿了個寂寞,反倒是潢川正在撤縣設市的路上進行的風風火火。雖說光山在這方面沒有動靜,但在其他農產品方面做得也是如火如荼,局部地區頗有影響力;另外廣為人知的中原突圍第一槍就在光山打響,還有農民武裝起義,很多資料只是記錄在文史檔案裡,但是宣傳的遠遠不夠,其他方面也是個差強人意,地利人和均不佔有,扛起文旅融合大旗難度較大。
再說息縣,息縣這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不僅僅是城鄉人居方面顯著突出,在文化和旅遊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濮山淮水、馬援廣場、息夫人紀念館、息國故城遺址、譙樓廣場和龍湖公園等等吧,漸漸小有名氣,另外信陽師院淮河校區的建成,對紅色旅遊來說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產出加持,這種影響是長期性的,潛移默化的,如果發展得力,十四五期間有扛起文旅融合大旗的機會。
八縣已說其六,來看看在河南以至於全國都出名的紅色小城新縣,建縣歷史雖不久,但是革命先烈的事跡人人都能說出幾個來,目前來看,旅遊業在信陽全域內發展是絕對的榜首。新縣這座小城的缺陷是天然的,依山傍水而建,風景雖好,但是也註定縣城區域比較小,想要擴大化不太容易。革命遺址眾多,如何發展,發展哪些,也是個問題。目前現有的人氣爆棚的景點如何維護其可持續的發展,保障遊客的交通、住宿以及旅行途中的感受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來看,一到節假日各景點人員爆滿,到處堵堵堵已成為常態,要解決這些難度是相當大的。近幾年的飛速發展,萬眾矚目,目前新縣已是領頭羊擎旗手,十四五期間在想要在文旅方面進一步的融合發展提升,難度也是不小,希望能繼續高舉旗幟,大跨步發展。
羅山放到最後,因為它具備天時地利的獨特條件,離信陽距離這麼近,20分鐘車程,甚至比去溮河港董家河等地的茶山都方便,難道它不具備扛起文旅融合大旗的機會嗎?羅山下轄19個鄉鎮,人口也接近80萬,南山北水,有紅二十五的發源地何家衝,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知名旅遊景點靈山寺,生態環境一級棒的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好吃好玩的文化那是真不少,完全可以將文化和旅遊融合起來發展,不再是單一的靈山爬個山燒個香之類的單調活動。坐擁這麼多資源,長期以來也是發展緩慢,能否藉助十四五這個文旅規劃,好好地統籌發展一下羅山這個位置極佳的小城。近幾年羅山縣也是動作頻頻,但是離扛起文旅的大旗仍需要多方人員的共同努力。
那麼對信陽整體而言,有哪些措施能讓文旅快速發展呢?這需要全市一盤棋,其中就有很多市民說的旅遊通票年票,類似於洛陽開封那種,一口價一年內全市所有景點都能去,可以大量節省景區的人力物力,騰出力量來搞景區的文旅建設。本文由豫南小飛俠獨家原創首發,歡迎大家討論,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