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推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膠片1秒變數碼照片

2020-12-23 快科技

日前,柯達公司宣布與Wenn Digital公司合作推出區塊鏈技術支持的照片所有權管理平臺KodakOne,以及該平臺內部使用的代幣「柯達幣」,隨後股價一度飆升130%。

而現在,據外媒報導,柯達在本屆CES上還推出了一款新的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疑似為自家膠片復活計劃鋪路。

該設備名為KODAK SCANZA,是一款把膠捲底片轉換成數碼照片的轉換設備。掃描膠捲底片後,它能夠輸出1400萬像素或2200萬像素的數碼照片,自身兼容135、126、110以及8mm負片膠捲。

KODAK SCANZA採用緊湊型外觀設計,整體大小只有12cm x 12.7cm,機身配備一塊3.5英寸顯示器,背部附帶電視輸出、SD卡槽、microUSB以及HDMI四種輸出接口。遺憾的是,它並不支持Wi-Fi。

底部是膠捲輸入倉,KODAK SCANZA隨機附帶3款膠捲適配器,以對應上述提到的數款膠捲。

KODAK SCANZA支持Windows和Mac OS雙系統,售價170美元(約合人民幣1098元)。

相關焦點

  • 永不過時的膠片情懷,柯達膠片掃描儀只要40美元
    在電子時代,照片成像成為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膠片也理我們越來越遠,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對膠片有著特殊的情懷。與數碼攝影不同,膠片更需要耐心,當然也會帶來更多的驚喜,在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所帶來的滿足是數碼攝影不能達到的。
  • 柯達推出簡易移動膠片掃描儀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柯達推出了一款移動膠片掃描儀,其外觀酷似一個小型鞋盒,外殼主體採用的是硬紙板粘合而成,方便隨時拆解攜帶。該掃描儀可以與手機配合使用,只需要下載對應APP即可將照片傳輸到手機上。這款移動膠片掃描儀目前已經上市,售價3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80元。柯達移動膠片掃描儀這款移動膠片掃描儀的設計還是保留了柯達的風格,經典的配色延續到了外殼上。而硬紙板的殼體讓這臺掃描儀變得很輕便,可隨時隨地拆裝。
  • 廉價膠片掃描方案 柯達推出紙質掃描儀
    柯達最近推出了一款紙質膠片掃描儀,搭配智慧型手機即可輕鬆快捷地掃描35mm膠片。柯達移動膠片掃描儀  柯達移動膠片掃描儀由一個可摺疊的硬紙板支架、一個底座和一個LED背光燈組成。柯達移動膠片掃描儀  這款產品還擁有一大特色:可以摺疊成一個14.7x10.8x3.8cm的小盒子,方便收納。
  • 把這個紙盒粘起來就是臺柯達膠片掃描儀
    雖說現在膠片早就是攝影界中的小眾群體,但作為曾經的「黃色巨人」柯達公司,仍在不遺餘力的為膠片攝影愛好者提供新產品。近日,柯達發布了一款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用戶通過簡單的安裝就能掃描幻燈片或35mm底片。據了解,柯達這款膠片掃描儀是由一個可摺疊的硬紙板支架、一個底座和一個LED背光燈組成。柯達這款掃描儀的設計還是保留了柯達的風格,經典的黃色配色延續到了外殼上,外殼主體用硬紙板粘合而成,可隨時拆解攜帶。柯達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能搭配手機就能使用,掃描儀的掃描模式分為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和黑白負片。
  • 難以超越的經典 數碼時代柯達的膠片
    難以超越的經典 數碼時代柯達的膠片 2010年01月30日 06:00作者:廠商投稿編輯:袁源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數位相機頻道1月30日 也許攝影術的發明人老達蓋爾沒有想到100多年後的底片是以看得到,摸不著的數碼形式存在的吧,然而更多的人是在經歷了數碼影像快餐以後,反而更加鍾情於膠片的質感了。
  • 體驗尼康ES-2膠片翻拍器(全文)_尼康 D850_數碼...
    現在使用膠片拍照的用戶應該不多了吧?但是往前推30年膠片相機絕對是家家戶戶的拍照主力軍,而再往前推七八年,膠片相機也是無數剛接觸攝影的大學生最喜愛的文藝利器。手裡的膠片拍完之後怎麼辦?之前的選擇是衝出來,後來的選擇是使用掃描儀掃描。但是實際上膠片還有一種保存方法,就是直接使用數位相機翻拍。
  • 40美元膠片掃描儀抱回家,你還在等什麼?
    40美元膠片掃描儀抱回家,你還在等什麼?這款膠片掃描儀結構設計簡單,主體採用硬紙殼材料,並配備了LED背光,搭配柯達自動膠片掃描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夠輕鬆快速的進行膠片掃描,售價只需40美元(約人民幣270元)。
  • 膠片攝影百科之七:從膠片相機到朋友圈 談談膠片的衝洗與數碼化
    那麼如果你看了前面的內容,開始和小編一樣入坑了膠片攝影。一開始是購買屬於自己的二手膠片相機、各種各樣的膠捲,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拍攝完之後,下一步就是膠片的衝洗和數碼化了。 目前我們可以將衝洗好的膠片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淘寶的店家,由店家衝洗膠捲後,再使用專業的膠片掃描儀進行掃描。這樣我們就能收到已經被掃描成電子版的照片,還有衝洗好的底片了。
  • 膠片時代的霸主,數碼時代的棄兒,再見了柯達相機
    在上個世紀,「柯達時刻」是指那些美好且值得留存的記憶,一塊塊黑色的小膠片凝聚著讓人感動的每個瞬間。而如今,「柯達時刻」卻被染上了貶義的色彩,甚至成為企業經營的魔咒。每每提起,都讓人感到無限惋惜且無奈。這部相機大獲成功,公司也因此更名為「柯達」。此後的柯達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膠片相機時代無可爭議的霸主。他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克羅姆,它橫掃全球市場。1985年,《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上那幅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就是由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用克羅姆彩色膠片拍攝的。
  • 膠片攝影百科之七:從膠片相機到朋友圈 談談膠片的衝洗與數碼化
    那麼如果你看了前面的內容,開始和小編一樣入坑了膠片攝影。一開始是購買屬於自己的二手膠片相機、各種各樣的膠捲,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拍攝完之後,下一步就是膠片的衝洗和數碼化了。 目前我們可以將衝洗好的膠片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淘寶的店家,由店家衝洗膠捲後,再使用專業的膠片掃描儀進行掃描。這樣我們就能收到已經被掃描成電子版的照片,還有衝洗好的底片了。
  • 別拿手機不當膠片,柯達紙掃描儀不到三百你敢信
    [PConline資訊]據Dpreview報導,7月24日,柯達發布可攜式膠片掃描儀,搭配智慧型手機即可輕鬆快捷地掃描35mm膠片。這是一個「可愛的小盒子」,可以由用戶組裝,是一款功能性很強的膠片掃描儀。
  • 老膠片轉印數字處理僅需170美元!自己就能搞定!
    市場上有很多種類膠片掃描儀,但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工業用雷射膠片掃描儀,它能夠將工業底片數位化,高精度、高速度數碼轉換工業射線底片,方便存儲。另一種是醫用膠片掃描儀,能夠將傳統膠片高速度掃描後數位化,自動存儲,方便瀏覽,列印圖像及報告。
  • 拯救老膠捲:柯達推出更親民的數位化膠捲掃描儀
    在CES 2018大展上柯達就展示推出了 Kodak Scanza ,可將傳統膠捲底片轉成數碼相片,售價僅為170美元,可以將底片轉為JPEG格式等,支持35mm底片和Super 8膠片格式。不過現在柯達推出了更親民的產品,能夠快速將膠捲上的照片掃描到Android或者iPhone手機上。這款The Kodak Mobile Film Scanner並非面向哪些想要高質量數位化膠捲照片的專業人士,主要為所有熱愛傳統膠捲拍攝人提供了簡單、廉價的數位化方式。
  • 老膠片轉印數字處理僅需170美元!自己就能搞定
    據cnbeat媒體報導,在CES 2018大展上柯達就展示推出了Kodak Scanza,可將傳統膠捲底片轉成數碼相片,售價僅為170美元,可以將底片轉為JPEG格式等,支持35mm底片和Super 8膠片格式。
  • 老膠片轉印數字處理僅需170美元!自己就能搞定!
    不過現在柯達推出了更親民的產品,能夠快速將膠捲上的照片掃描到Android或者iPhone手機上。,但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工業用雷射膠片掃描儀,它能夠將工業底片數位化,高精度、高速度數碼轉換工業射線底片,方便存儲。
  • 短路三分鐘 | Super 8攝像機能解救柯達、解救膠片市場麼?
    一盒Super 8膠捲長度50英尺,可記錄3600幀圖像,下24FPS幀速下可拍攝150秒視頻。Super 8比8mm膠片成像面積增加29%,再加上相對低廉的價格,廣受家庭用戶、記錄片用戶歡迎。不過在80年代更廉價的VHS攝像機出現後,Super 8迅速退居二線。
  • 老膠片轉印數字處理僅需170美元!自己就能搞定
    據cnbeat媒體報導,在CES 2018大展上柯達就展示推出了Kodak Scanza,可將傳統膠捲底片轉成數碼相片,售價僅為170美元,可以將底片轉為JPEG格式等,支持35mm底片和Super 8膠片格式。
  • 短路三分鐘|Super 8攝像機能解救柯達、解救膠片市場麼?
    它縮小了8mm膠片的單邊齒孔,將單幀圖像成像面積擴大到5.79×4.01mm,加入了氧化物條,可錄製有聲影片。一盒Super 8膠捲長度50英尺,可記錄3600幀圖像,下24FPS幀速下可拍攝150秒視頻。Super 8比8mm膠片成像面積增加29%,再加上相對低廉的價格,廣受家庭用戶、記錄片用戶歡迎。不過在80年代更廉價的VHS攝像機出現後,Super 8迅速退居二線。
  • 柯達與富士:膠片大戶的不同結局
    在數位相機還沒被發明出來之前,熱愛記錄生活的家庭都會擁有一臺造型稍顯笨重,操作簡單的傻瓜相機。而藏在這個相機裡面的棕黑色小卷,便是今天討論的主題:膠片。眾所周知,柯達和富士是膠片界的兩大山脈,然而時至今日,數碼科技早已普及,柯達已經成為了帶有傳奇色彩的過去式,富士卻成功存活了下來。究竟是什麼,讓兩家膠片大戶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 膠片與數碼的對比:質感
    如此歸類,膠片的質感很難用儀器去觀測,更多的是觀測者的主觀感受。質感怎麼定義呢?一般我們覺得油畫、布、皮革等看上去有質感;屏幕上的數碼照片、塑料等沒有質感。仔細思考可以發現,從前者我們能觀察到材質的肌理、質地,或者說,視覺上有比主體尺寸小很多的微觀結構。就好比金屬外殼手機做拉絲、氧化(以達到磨砂效果)處理後,相比未處理時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