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 用鏡頭記錄我們走過的痕跡,
但是很多旅行拍照小白,
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真的不敢恭維。
想要獲得更多朋友們對你拍照技術的點讚,
就來學會這幾招吧。
怎麼拍自然風光最好看呢?
拍自然風光既容易,也不容易。
山水就在那裡,不會動也不會跑,
隨便什麼時候都能拍到。
但自然風光的照片受天氣、時間的影響非常大,
一模一樣的山水,遇上好天氣、好光線就是「牛片」,
運氣不好的時候卻最多拍出一張景區門票。
所以,常有人說拍風光看的不是技術水平,
而是時間和運氣。
第一招 廣角
常有人說「拍風景就要用廣角」,這其實是個誤區。
用廣角拍風景並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因為視野太寬,畫面容易沒有重點。
所以用廣角拍風景最重要的一點是讓畫面乾淨,
減少雜七雜八的幹擾,並且一定要有重心。
像右圖這樣的天空,雲彩形態豐富,
可以多留一點畫面給它,
而地面上的景物作為襯託就可以了。
廣角拍風景的時候,畫面很容易空,
解決方法是像上圖那樣,
在前景裡加一些有趣的東西,
比如這幾塊造型奇特的石柱。
有前景抓住觀者的眼球,畫面就會顯得有了重點。
要注意,想拍出這樣的效果,
你就必須湊得足夠近。
在自然景區這樣拍攝的時候,安全第一。
廣角鏡頭還有一個很大的用處,
就是拿來拍那些非常高大雄偉的東西,比如瀑布。
拍出瀑布氣勢的最好的方法,
就是湊到近處,用廣角拍,
很容易就有頂天立地的磅礴感。
只不過你得注意保護一下鏡頭和相機,
別被水花濺到,不要為了一張片子而毀掉一套裝備。
第二招 中望遠
中望遠鏡頭是拍風景時更常用也更實用的鏡頭,
它不像廣角鏡頭那麼難控制,
畫面的構圖也更容易一些。
尤其在面對廣闊的大風景的時候,
用長焦鏡頭往往更容易找到重點。
望遠鏡頭的一個優點是特別容易突出層次感,
從近到遠,層層疊疊的景物能夠
同時在一個畫面裡勻稱地呈現出來。
這是因為用長焦拍攝的東西都比較遠、
透視效果不明顯。
第三招 慢門
水的一大特點是會流動,怎樣拍出水流的效果,
讓人在靜止的畫面中看到流水的柔美動感呢?
慢門。
慢門不僅僅能拍山水風景,還有許多別的用處。
我們先來看看它在拍水方面的應用。
要拍出這種效果,快門速度必須低於1/4秒。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三腳架和一片ND鏡(中灰密度鏡)。
否則,在光線很強的白天,即便把感光度調到最低、
光圈縮到最小,也很難達到這個快門速度。
第四招 接片
接片也叫全景照,是一種特殊的拍攝方式。
當你站在一片非常廣闊的大景觀前面,
用最大的廣角鏡頭也沒法把它全都收進畫面,
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接片。
接片能拍出一種氣勢磅礴的效果,絕對吸引眼球。
現在的相機功能已經越來越強大,
很多相機都內置了接片功能,
應付一般的場景足夠了。
但如果你想得到完美的接片,
最好還是自己拍攝多張,然後用軟體處理。
手動拍攝多張然後接片,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最好使用三腳架。
沒有的話問題也不大,
因為現在的接片軟體非常智能,
可以自動對齊,但儘量保證相機在一個水平線上。
第二,如果你是拍攝橫向的寬幅接片,
那麼照片要豎著拍。因為視差的關係,
當所有照片拼接起來的時候,
軟體需要進行幾何校正,
照片上下會有很大一塊不規則的區域需裁剪掉,
所以要在縱向多留一點空間。
拍全景一定要選好位置,
最好是高位的觀景臺,以避開密集的人群。
拍攝包含水面的接片得小心,因為水是流動的,
照片之間的水面形狀會發生變化,
拼接的時候可能會有明顯的斷裂。
學會了嗎,只要出門旅行學會了這簡單的幾招
就可以在你的朋友圈發美圖嘚瑟一下了,
再也不敢有人在評論區說你的拍照技術好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