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全球布局擬入股荷蘭糧商(圖)

2021-01-09 網易新聞

作為中國最大的糧食企業,中糧集團每走一步都與中國的糧食安全掛鈎。


早報記者 歐昌梅

版圖不斷擴大的中糧集團近來「緋聞」不斷。

華爾街日報1月14日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中糧集團已經出價,擬收購荷蘭糧食貿易商Nidera的少數股權。中糧集團上個月向Nidera發出了有約束力出價,擬收購的部分股權價值約2.5億美元。不過,交易條款仍在討論之中。

此前,國內一家專業財經媒體報導稱,中糧集團目前正在與國內排名第二的肉製品企業金鑼集團開展密切接觸,商談收購一事。該報導指雙方已經開展初步接洽,中糧集團也正在進行盡職調查。

對於中糧集團收購金鑼一事,中糧集團公共關係部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無此事。」而對於入股Nidera,該人士則稱「無此消息可發布。」但他進一步表示,「中糧走出去,保障糧食安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呼應糧食安全戰略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Nidera成立於上世紀20年代,名字取自早期與其進行貿易的幾個國家的首字母:荷蘭、東印度群島、德國、英國、俄羅斯和阿根廷。該公司在20個國家擁有約3800名員工。報導稱,中糧集團入股Nidera是中國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收購海外資產以確保糧食安全的最新舉措,入股Nidera可令中糧業務面向拉丁美洲的糧食主產區。

作為中國最大的糧食企業,毫無疑問,中糧集團每走一步都與中國的糧食安全掛鈎。

華彩諮詢總裁白萬綱認為,中糧集團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其走出國門,是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呼應。同時,當下中國和美國存在尖銳的貿易衝突,而歐洲正處在經濟相對低迷時期,一些傳統產業的價值被低估,所以這場併購如果能發生,是合乎邏輯的。

中華糧網分析師張智先分析稱,這幾年,國內一直在提培養大型糧商走出去,但實質性動作並不多,中糧集團此前的收購更多的是在國內。此次入股荷蘭糧商如果消息屬實,也算是邁出一步。

白萬綱認為,中糧集團入股Nidera可能意不在此,包括荷蘭的乳業資源、具有獨特地位的鹿特丹港等在內,都可能是中糧集團關注的資源。

「如果說寧高寧(中糧集團董事長)在國內打造全產業鏈,那麼走出國門則是中糧集團全產業鏈的2.0版。」白萬綱認為,中糧集團走出去也呼應了國資國企改革,國企不再躲在國內和民企爭利,而是到國際上拓展市場空間。

張智先稱,中國糧食產業市場化的過程中,中糧集團確實學到了很多,不管是管理方式,還是資本運作,逐漸成熟起來,有能夠走出去的基礎。

正因為肩負著獨特的任務,中糧的收購也走得小心翼翼。

華爾街日報稱,中糧集團雖然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糧食企業,但通常避免進行數十億美元的大宗海外收購交易,而是傾向於收購小規模資產。2011年中糧集團以1.36億澳大利亞元(約1.23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糖業公司Tully Sugar。中糧還收購了智利和法國的酒莊。

眼下,中糧集團正一步步為布局全球糧食市場做準備。

2013年12月30日,中糧集團將併入不久的華糧集團與旗下中糧糧油合併,成立中糧貿易公司。按照中糧糧油一位高管的說法,中糧貿易公司正是要爭做一流的糧商和糧食貿易物流企業。

全球涉農併購潮起

目前,全球糧食貿易主要由「ABCD」四大糧商(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和法國路易達孚)以及全球商品交易商瑞士嘉能可公司和日本丸紅公司控制。四大糧商在全球市場的布局都已相當成熟,且產業鏈也較齊全。

就在中糧集團努力走出國門的同時,跨國糧商們仍在深耕全球市場。

2013年4月2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有條件批准日本第五大貿易商社丸紅株式會社以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穀物交易商高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英國金融時報1月13日的報導稱,總部位於美國的農產品貿易巨頭嘉吉已斥資2億美元入股烏克蘭最大的農業綜合控股企業UkrLand Farming,可獲得後者5%的股份。消息人士稱,該交易將讓嘉吉和UkrLand Farming聯手發展未來對中國和其他增長中市場的穀物出口。

UkrLand Farming由烏克蘭億萬富翁奧列戈·巴赫馬久科(Oleg Bakhmatyuk)創立,他還擁有全球第二大雞蛋生產企業Avangardco。

在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11月的一則報導中,巴赫馬久科稱,過去一年半裡,他有約一半時間待在亞洲。他已與多家農業巨頭就出口和投資事宜進行了談判,例如中糧集團、中國私營飼料和肉製品綜合企業新希望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

張智先說,涉農跨國併購有階段性特點,涉及中國的涉農、涉糧併購近兩年不少,在海外投資收益較高的農業也正是中國的一項戰略。

對於中糧集團而言,張智先認為,全球農業市場巨大,細分市場也很多,市場空間不是問題,主要問題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在哪一個市場、哪一塊走出去。」

白萬綱認為,全球四大糧商的全球產業鏈運作擠壓了中糧集團的全國產業鏈運作,未來,中糧集團的布局方向應是「薄荷四國」(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奈及利亞)、「金磚五國」或「新鑽十一國」等國家,這些國家本身具有強勁的消費需求,併購下來的糧食企業或農業企業不會成為負擔。

相關焦點

  • 中糧集團:具有領導地位的國際大糧商 深耕全球農產品市場
    目前,中糧已由中國第一大糧油食品企業、世界第5大糧商,一躍成為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國際大糧商。堪稱近年來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農產品貿易全球化的一大亮點。  「中糧集團堅定做強做優糧油主業,努力打造國際糧油貿易龍頭企業。」在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看來,與共和國同齡的中糧在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忠於國計,良於民生」的文化傳統。
  • 中糧國際全球總部將遷往瑞士日內瓦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中糧官網5月13日消息,央企布局海外又落一子,中糧國際全球總部將遷往瑞士日內瓦。這標誌著以中糧集團為代表的央企,在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騰訊網此前報導,成立於1952年的中糧集團,肩負著為中國開展糧食進出口貿易的任務,是跨國糧商進軍中國市場的橋梁。
  • 十大糧食出口國,9個有四大糧商的投資,知名食用油也是合資?
    目前世界上有10個糧食出口國,但是其中有9個國家的糧食都被國際四大糧商牢牢地掌握著,即使在他國,這四大糧商還是掌握著當地糧食的加工、品牌銷售和供應。四大糧商分別為三家美國公司ADM、嘉吉和邦吉,還有一家法國公司路易達孚。
  • 中糧集團2018校園招聘
    一、關於中糧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國際領先的全球大糧商之一,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在全球糧食主產地和需求增量最大的新興市場間搭設穩定的糧食走廊。
  • 中糧集團:做全球的糧食「搬運工」
    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題:中糧集團:做全球的糧食「搬運工」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把巴西的豆油賣到印度,把阿根廷的豆粕賣到印度尼西亞,把捷克的小麥賣到英國,再把黑海地區的糧食賣到亞洲。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董事長寧高寧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
  • 中糧集團:央企應為對外開放、合作共贏的踐行者
    中糧集團順應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命運與共的大趨勢,在中國不斷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的大背景下,利用全球資源和貿易優勢,積極參與並推動著中國與世界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在日前發布「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百強企業名單」中,中國農產品進出口中流砥柱、已躋身國際大糧商行列的中糧集團高居榜首。
  • 中糧集團解析:資產超5600億,農業食品行業「國家隊長」成長路
    為了完成集團「十三五」規劃,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中糧集團集中優勢兵力,聚焦糧油棉糖核心業務,適度發展食品、地產、金融業務,走出了一條適合集團發展的國際化大糧商之路。拆解中糧集團的發展路徑和業務布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農業食品企業如何跨品類、跨領域經營,如何實現異地擴張,如何完成資本加業務的雙翼布局。
  • 大康農業落子巴西 打造國際糧商
    原標題:大康農業落子巴西打造國際糧商來源:資本邦作為一家全球化的農業與食品上市公司,2019年是大康農業(002505,SZ)聚焦戰略、深耕主業的關鍵之年,也是大康農業國際化布局後,協同融合和價值提升的關鍵之年。
  • 進博會|中糧集團將與五十餘家外商現場籤約 推動構建農業開放新格局
    上證報記者6日從中糧集團獲悉,該公司擬借力進博會,推動構建農業開放新格局。本屆進博會上,中糧集團預計將與遍及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十餘家外商現場籤約,進口優質糧油食品,以滿足國內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除單一的糧油食品購銷貿易外,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的聯合收儲、信息共享、技術交流等的綜合戰略合作正在興起。
  • 美國大豆進口關稅加徵25% 國際四大糧商會虧多少?
    進口關稅的加徵無疑將對跨國糧商帶來巨大壓力據此,此前就有媒體表示,中國如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進口關稅,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美國的豆農,還可能波及在華的國際糧商們。原有的全球大豆定價貿易體系恐將有變除了來自進口成本方面的壓力外,更重要的是,伴隨著中國大豆採購多元化戰略,傳統四大糧商在南美和北美所建立的糧源供應系統將面臨更加深層次的挑戰。
  • 2017中糧集團福建分公司社會招聘公告
    2017中糧集團福建分公司社會招聘公告 2017-10-10 15:23:15| 中糧集團
  • 中糧集團進博會「購物車」添新品 全球合作擴大走深
    同時,中糧集團還以本屆進博會為契機,將採購貿易進一步擴大為與合作夥伴之間的綜合戰略合作,推動供應鏈合作不斷做實、產業鏈融合不斷走深,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格局。作為國際領先的全球大糧商,中糧集團順應國內消費升級這一趨勢,充分發揮在國際、國內的糧源掌控能力,發揮在國家糧食進口主渠道的作用,緊緊把握進博會這個重要平臺,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持續釋放了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
  • 中糧集團進博會籤約金額增長超10% 深入擴大「買全球」格局
    中糧集團與四大糧商ADM、Bunge、Cargill、LDC現場籤約,五大糧商首度牽手進博會成為一大亮點。在中糧集團的「購物車」中,還加大了一些新品種的採購。從非洲採購小品種油料芝麻,以滿足國內高質量油脂需求;與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商丹麥皇冠籤訂豬肉採購意向協議,把歐洲優質豬肉引入國內;增加清潔能源原料的進口,推動我國的「產業生態化」發展,為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 【直擊進博會】中糧集團「買全球」籤約農產品大單
    中糧集團所在的農糧行業,由於世界人口分布並不均衡,與全球耕地分布差異巨大,全球化帶來的飲食結構性改變,也帶來了消費升級引發的農產品結構性短缺,世界貿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 在中糧看來,「買全球賣全球」開放合作的過程是行業內彼此促進、互利共贏的過程。
  • 中糧集團:開放合作 推動全球農糧產業鏈健康發展
    在中糧集團看來,進博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中國市場開放的大門已經越開越大,而進一步推動全球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實現融通互利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  在中糧集團所在的農糧行業,由於世界人口分布並不均衡,與全球耕地分布差異巨大,全球化帶來的飲食結構性改變,也帶來了消費升級引發的農產品結構性短缺,世界貿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  在中國市場上,隨著國內經濟增長、城鎮化推進和居民消費升級,稻穀、小麥等口糧品種的人均消費量相對穩定,而肉、奶、糖等消費升級產品需求快速增加,並帶動玉米、大豆、食糖等農產品需求增長。
  • 中糧集團旗下再添一家上市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去年收入19億元
    近日,中糧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工科)披露招股書,出現在創業板的候場隊伍中。這意味著中糧集團旗下再添一家上市公司,有助於其不斷鞏固業務布局,打造萬億級的全球農業食品集團。中糧工科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計劃投資於以下項目:註:流動資金1000萬元待工程建設完成轉運營後投入,不包含在本次募集資金內。
  • 2021中糧集團校園招聘473人+公告
    公司簡介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立足中國的國際一流糧食企業,是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集貿易、加工、銷售、研發於一體的投資控股公司。中糧集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己任,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構建具有中糧特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 2021中糧集團成員企業聯合招聘公告
    關於中糧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立足中國的國際一流糧食企業,是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集貿易、加工、銷售、研發於一體的投資控股公司。中糧集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己任,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構建具有中糧特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 中糧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 中糧集團概念股有哪些?
    中糧集團的全稱為中糧集團股份制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也是我們中國非常領先的農產品以及食品行業的服務供應商,該集團在成立之後,就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那麼,中糧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呢?中糧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中糧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呢?
  • 中糧集團「十三五」元年糧油主業逆市增長
    中糧集團大力推進國際國內一體化,產區銷區一體化,儲運加工一體化。與中紡實現戰略重組後,中糧集團國內油脂加工產能達到2400萬噸,整體市場份額提升至18%,成為國內第一,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業產能前列;重組後的棉花業務產業鏈條,佔據全球近10%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