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期間,為確保其安全並提升其運輸效率,高可靠性且性能先進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簡稱為:列控系統),至關重要。
列控系統,是完成對列車位置的實時調整和控制。從最早的軌道電路,到計軸定位,到應答器定位,列車定位的精度在不斷提高,列車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控制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建設投資成本居高不下,維護難度大。
列控系統的設計目標,是在不斷增強列車控制的安全性,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降低鐵路投資成本。這其中,列車定位技術是關鍵性技術之一,對於列車運行控制系統而言,需保證定位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現階段,列車車載自身定位和地面絕對位置校正設備的結合形式最為常見,基於衛星的列車定位技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技術。
自20世紀80年代起
我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
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
(中國北鬥為全球提供高質量的衛星導航信號)
中國的北鬥從2000年10月發射第一顆「北鬥一號」衛星開始,到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30顆組網衛星部署全部完成,北鬥系統經歷了三代技術革新,可為全世界提供高質量的衛星導航信號。
中國北鬥系統體系的建成,對於鐵路行業技術革新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國內主要的信號企業,中車株洲所時代電氣很早就開始了北鬥衛星技術在鐵路列控系統的應用探索研究。其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LKJ-15C列控系統,採用北鬥衛星高精準定位技術,實現列車精細化自動控制。
2018年3月
(嵌入了北鬥內核的調車防護裝置,實現幹線鐵路調車安全防護)
2018年3月,由株洲所時代電氣研製的調車防護裝置,在南昌鐵路局武夷山站運用試驗,系統採用北鬥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和車載地圖資料庫,實現站內精準定位(釐米級精度)和調車智能安全防護,包括站界、車擋、接觸網終點等關鍵位置的防護,以及調車信號機安全防護和區間作業的安全防護。
2018年8月
(LKJ-15C列控系統實現列車開車自動對標)
2018年8月, LKJ-15C列控系統在朔黃鐵路裝車應用,系統採用北鬥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和車載地圖資料庫,實現重載列車站內自動開車對標功能,定位精度約5cm,控制精度約50cm,取代人工對標,大幅降低了司乘人員的操縱難度。
2019年10月
(神朔智能駕駛萬噸重載列車開行)
(LKJ-15C列車運行監控系統)
2019年10月, LKJ-15C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應用於國家能源集團神朔鐵路智能駕駛系統,首次採用北鬥衛星技術為列車自動喚醒、自動整備、自動出段、自動聯掛、自動發車、自動過分相、自動運行、自動停車、自動入段、自動調車、自動休眠等列車控制全過程提供精確的列車位置,系統實現了萬噸重載列車運營全過程的自動駕駛,實現了列車作業的自動化,提升了運輸效率。
北鬥和LKJ-15C列控系統的深度融合
將為鐵路的高質高效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降低鐵路成本
提高鐵路運輸效率
為智能鐵路的發展提供核心要素
為鐵路的運輸安全保駕護航
本文供稿:美麗株所
參考文獻:孫尚、馬茗崗、陳李根;基於通信的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內燃機與配件,2020-05
圖片來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網,美麗株所
編輯整理:中國中車微信平臺
聞道有先後,文章有遺漏
▼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原標題:《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地上的列車精確地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