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傳承了千百年的歷史文明中,我們孕育出了華麗的唐詩、溫婉的宋詞,有旋律十足的小調,也有鏗鏘有力的戰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傳統文化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傳統文化鑄就了我們的民族魂,我們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上千年而不倒,傳承上千年而不斷,原因正是在於此。
而在傳統文化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便是那些一直以來在民間流傳的俗語,這些俗語往往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雖然僅僅只有寥寥數字,但確是經歷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歲月!他們其實都是中華文明中最燦爛的一顆星!
在俗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其實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女孩在午時出生和男孩在子時出生,都是不好的。
老祖宗們對於陰陽之說非常篤信,認為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區分。老祖宗認為男為陽,女為陰;同時將一天的時間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天中陰陽交替,正午為陽氣最盛的時候,子時為陰氣最盛的時候。
所以說,老祖宗就會認為,男子陽氣盛而生於陰時,女子陰氣盛而生於陽時,這種情況陰陽相剋,會對幼兒時期的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在古代這種類似的說法有很多,比如說古代行刑的時候總是會選擇「午時三刻」,午時三刻是現在十一點四十四分左右,這個時候太陽最高,古人認為這個時候也是陽氣最盛的。老祖宗們認為人有魂魄,死去的人有怨氣的時候,會化為鬼魂,為了防止這些罪人化為鬼魂來糾纏朝廷的官員,所以就會選擇在陽氣最盛的時候來行刑。
古代陰陽觀
無論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還是「午時三刻行刑」的規矩,其實都是受到了古代陰陽觀念的影響!
古代的陰陽觀念是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理念之一!「陰陽」說法的提出源於《易》,其中講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應用到了生活中!
在《易》中,乾為陽,坤為陰,人們將天地、男女、尊卑等等都會以陰陽為本。陰陽是人們對自然的觀察,當老祖宗們將這陰陽的觀念應用到了醫學、天文學、數學、哲學等等方面,甚至古代統治者都會利用這點來支撐自己的統治!
在陰陽觀的影響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會有陰陽理論的影子在其中,尤其是傳統俗語中都有很多就是受到了陰陽觀的影響。
陰陽文化是我們古代哲學的獨到風景線,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種!
在古代陰陽文化的影響下,不同時辰出生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那麼。你是什麼時辰出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