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數的彈藥」中的「基數」又稱「彈藥基數」,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量詞,屬於彈藥物資的一個基本計算單位。一般來說,不同的彈藥物資,它的「彈藥基數」也不同。例如我軍此前的「彈藥基數」標準分別是:手槍彈藥的一個基數是40發,衝鋒鎗彈藥的一個基數是300發,突擊步槍的一個基數是200發……
如果一場槍械射擊訓練中大概需要200發手槍子彈,3000發衝鋒鎗彈藥和2000發突擊步槍子彈。那麼只需要向後勤保障部門說,需要5個基數的手槍子彈,10個基數的衝鋒鎗彈藥以及10個基數的突擊步槍子彈即可。
不難看出,採用「彈藥基數」作為量詞單位後,數據看起來更加直觀統一,能夠令原本非常複雜、龐大的彈藥需求清單變得簡單規範,給後勤保障單位的彈藥保障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性。平時後勤保障單位對彈藥的存放、調運往往都是以每種彈藥的「彈藥基數」為單位進行的,一旦作戰部隊有需求,可以馬上按照需求清單上的數據進行供應。特別是需要調動的彈藥數量越大時,使用「彈藥基數」作為基本計算單位的優勢就越明顯。
假如沒有「彈藥基數」,那麼部隊發的彈藥需求清單將會是xx發手槍子彈,xx發步槍子彈……後勤保障單位無疑會對這些繁雜的數據頭痛不已,工作效率也會大幅度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種槍枝彈藥擁有「彈藥基數」,各種迫擊炮、榴彈炮、高射炮等火炮的炮彈也是用「彈藥基數」作為基本計算單位的。炮兵彈藥基數是火炮執行一次任務的標準量,火炮彈藥消耗量的計算單位,叫炮標準。身管火炮的一個炮標準,彈藥發數為一個彈藥基數的十分之一,火箭炮一個炮標準相應的彈藥發數為一個彈藥基數的五分之一。一般122毫米榴彈炮的彈藥基數是80發,所以122毫米榴彈炮的一次8發急速射,就是一個炮標準。
火炮的彈藥基數也是部隊編制的重要依據,例如一個標準82毫米無坐力炮班的人數為8人,一半的炮手是專職彈藥手,每個人要背4枚炮彈,每顆炮彈重量在4公斤以上。這就是為了保證一門炮16發的彈藥基數。
此外,車輛燃油、戰場救護藥品、諸如帳篷等各類建設材料等一切戰場消耗品,基本都是擁有它各自的「基數」的,這些「基數」的廣泛、普遍存在,極大方便了後勤供應工作。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優秀的後勤保障是一場戰爭勝利的必要準備,而這些不同的「基數」單位,便利了供應工作,正是軍隊能夠實現「糧草先行」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