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面飄著一層厚厚的油,臭氣燻天,現在乾淨得很吶!」日前,在東陽六石街道香潭小區,78歲的俞蘇蓮指著毗鄰自己房屋的一口池塘說道。話音剛落,她身旁的幾位村民也一一打開了話匣子,紛紛點讚「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讓村容村貌大變樣。
拉高標杆,全力打造治水升級版。東陽在主題教育過程中破解治水難點,全力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分生活小區、工業園區、「六小行業」等三大類進行施策,走出了一條具有東陽特色的「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新路子,湧現了一批可推廣的「東陽經驗」。
「不搞『一刀切』,沒有『大動幹戈』,花最少的錢卻達到了同樣的效果,『香潭經驗』接地氣,不少生活小區尤其是城郊小區爭相來取經。」 六石街道黨工委委員方政勝說,針對雨汙水管網錯節漏接、房屋結構內雨汙合流、洗衣槽未接入汙水管、主管網存在滲漏堵塞等四大類問題,香潭小區分類施策,科學整改,不但最大限度地杜絕勞民傷財,還創造了「香潭速度」。為提高「作戰」的科學性,工作人員動用無人機,拍攝小區鳥瞰圖,制定了精準的「作戰圖」。僅用了2個月時間,小區新建汙水管網120米,總投資約10萬元,更換水槽80餘個,整改農戶28戶。使汙水出口水質從劣五類提高到三類,真正實現了晴天不見臭,雨天不見汙。
工業區的汙水處理是個 「老大難」問題,位於東陽經濟開發區的浙江飛翔線業有限公司的做法為企業樹立了標杆。該公司在前期廠房施工時就花費數百萬委託專業設計公司高標準設計雨汙分流、油汙隔離等設施。今年又自我加壓,花高價建設了最高標準的隔油池。如今在該公司隨機抽取一個窨井蓋打開檢查,雨水汙水涇渭分明。以此為示範,東陽經濟開發區對長松崗功能區、華店功能區、木雕小鎮、六石針織園區四個區塊所有雨汙管網進行整治,共投資1.86億元,新增汙水管網16.5公裡、雨水管網10.7公裡,汙水過江管3處,新建隔油池586個,為「汙水零直排區」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餐飲行業是油汙產生大戶。東陽吳寧街道率先對餐飲一條街高張路上的49家餐飲店開展整治,截至2018年底全部設立了三格式隔油池。每個隔油池進水口必須加裝過濾網,廢棄油脂回收公司必須定期進行油脂清理回收,每個隔油池必須設立「隔油池」標識,執法中隊必須嚴格實施「一店四查」,必須視情況不斷探索改進隔油池的做法,建立餐飲企業微信群、各餐飲店需要清理隔油池時可直接在微信群@油脂回收公司……「高張整治」探索的這 「六個必須」的長效管理機制,為餐飲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板。
榜樣示範,標杆引領,這些先進做法得到了上級的肯定,並已在東陽全市推廣。截至目前,截至目前,東陽已基本完成125個生活小區類、4個工業園區類建設,其中經濟開發區、之江工業區、李三工業區等3個工業園區已通過市治水辦驗收;全市3900家餐飲行業、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已有2000餘家完成三格式標準化隔油池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本達到「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杜倩倩 蔡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