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問「衢」哪得美如許

2021-01-15 央廣網

全省域「一盤棋」發展!在空間布局持續優化的浙江,正在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衢州,讓人眼睛一亮。

衢州城區這塊近10萬平方米的城中草坪,被當地人稱為「浙西大草原」。

據省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統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衢州市登記在冊流動人口29.26萬人,與上一年同比增加6.8萬人,增幅30.3%,增幅位列全省各市第一。到2020年底,衢州登記在冊流動人口突破30萬。而這個浙西城市,戶籍人口僅有258萬人。

這個「第一」意義不凡。有人說,都市圈時代,城市有兩種,一種在收縮,一種在擴張。浙江強市林立,2019年11市人口淨流入均為正值,作為「加快發展地區」的衢州,能讓人才「逆流」而至,且來勢迅猛,更加不易。

「都市圈時代,像衢州這樣的節點城市,要想贏得人才的青睞、脫穎而出,必須跳出傳統城市發展的老路,堅定不移走以集聚人才集聚青年為導向、以山水融合生態宜居為特色、以配套完善能級提升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彰顯衢州的生態文化底蘊、個性特色魅力。」衢州市委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那麼,衢州這個兩年前才加盟杭州都市圈的新成員,是如何變得「魅力四射」呢?

 人之變

——來自五湖四海的新衢州人多起來了

從地圖上看,衢州城形似紡錘,群山拱衛之中,一江穿城而過,山水之佳,得天獨厚。

如此美景讓胡進峰陶醉。胡進峰是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執行院長,他的辦公室位於衢時代創新大廈18樓。閒暇時,他喜歡站在窗前凝視遠方,看山、看水、看城。「待得越久,越喜歡這座城市。」他說。

其實,胡進峰來衢州還不到一年。2020年4月,他從成都來到衢州,著手推進研究院落地,「之前,我連『衢』字都寫不出。」玩笑背後,是衢州在省外認知度低的事實。

從西南重鎮到浙西小城,起初,胡進峰心裡也犯嘀咕,甚至有些擔心。但是,沒幾天他就驚喜地發現,「衢州格局不一般,不僅僅是生態環境,營商環境、政策環境都很出色。留下來會有未來。」很快,他把微信上的地址從四川成都改為浙江衢州。

從研究院選址開始,衢州市的推進力度就讓胡進峰感到震撼,研究院已成功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協助合作企業申報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引進校友企業4家,遠超預期。

現在,研究院已聚集67名高級職稱教師、11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12名博士後。得人才者得未來,對衢州而言,這些高端人才的入駐意義顯而易見。

來自安徽的90後小夥林朗,也被這座城市的「進取心」打動。

畢業於寧波大學的林朗,專業方向是數字經濟領域。最初,衢州最吸引他的是總額達40萬元的人才補貼。來後他發現,這裡數字經濟基礎比想像的好得多,成長空間很大。現在,就職於衢州新創建的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的林朗,已是標準的衢州人——2020年國慶,新婚燕爾後,他正式安家衢州。

僅在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截至2020年12月底,已引聚高層次數字經濟人才197人,其中80%來自外省市,接近50%畢業於985、211高等院校。

除了衢時代創新大廈,衢州還打造了科創金融小鎮、花園258創新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以及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創新飛地」,植佳桐,引鳳凰。

衢州市的人才政策也在不斷升級,包括最高達100萬元的梯級購房補貼、每年萬元的租房補助等。2020年,衢州面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和「雙一流」本科生,開放30個編制崗位,打造人才「蓄水池」,僅報名人數就超過600人。對引進「高、精、尖」人才及團隊領銜的產業項目,給予最低2000萬元的資助。

城之變

——建一座有辨識度和煙火味的「親人」城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會的這一理念,在衢州,是看得見的。

2020年10月,「好聽衢州」禮樂·草原音樂會舉行。舞臺是一塊近10萬平方米的城中草坪,這塊省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人工草坪,位於衢城中心、衢江西岸,被當地人自豪地稱為「浙西大草原」。

草坪見證衢州城市生長的新邏輯。衢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廖敏超介紹,草坪所在區塊原本規劃也是「高樓大廈」,更改的原因是,「我們改變了過去對土地的高強度開發模式,更多地留空留白,將珍貴的生態基底、多維的濱水空間留給市民。」

從此,這裡成為市民的樂園。春天,紙鳶紛飛;秋日,帳篷林立。

不僅有「城中草原」這樣的大留白,在衢州,各級黨政機關也紛紛「拆牆透綠」,拆掉圍牆、讓綠於民,還有大大小小的城市綠地、口袋公園,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8平方米,超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12平方米)。

城市因人而生,人聚則興。從「高樓大廈」改為「大草坪」,從黨建治理大花園、「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到車讓人、使用公筷公勺、「拆牆透綠」等「八個一」的有禮實踐,乃至以全國第四的佳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背後無不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初心,在細節處打動人、於細膩處溫暖人。「近年來,我們革新規劃建設理念,處理好城市、人和自然的關係,實現城市與自然的和諧,把滿足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衢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楊曉光說。

看似尋常的「以人為本」,其實是應對城市群激烈競爭的核心利器。用楊曉光的話來說,能否打造出一座「親人」的城市,正是衢州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建設中的高鐵新城,將衢州打造「親人」城市的理念充分展露。

這座新城圍繞為杭衢高鐵打造的衢州西站,規劃面積18.6平方公裡,一開始就留足了30%的生態空間。

眼下,位於新城的衢州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和遊泳館、體育館、綜合館正加速建設。與傳統體育場館不同的是,這些場館全部「藏」在綠植之下,建築表面設計成緩坡,可供市民運動、攀爬、登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城的整體路網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8.4公裡,媲美歐美發達城市。其中,精心設計的「支小路」更是令人驚喜,「在主次幹道的基礎上增加綠道和總長36公裡的支小路系統,專為步行者設計,通過支小路,連接綠地公園、公交系統和15分鐘生活圈設施。」廖敏超說。

新城面貌令人神往,老城改造同樣吸睛。毗鄰衢江,禮賢未來社區建設地塊上熱火朝天,樁基工程已基本完成,錯落有致的建築設計,低尺度、小街巷、密路網的社區規劃,兼具創業、公交、商業等功能的社區活動中心,讓人們對未來社區生活充滿期待。

「衢」之變

——新發展格局下的「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衢者,四通八達之謂也。迎著「十四五」,衢州的「衢」正在醞釀能級的新躍遷。

2020年8月,衢州市委七屆八次全會上,衢州為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這一戰略目標賦予新內涵——在構建形成南孔古城·歷史街區、核心圈層·城市陽臺、高鐵新城·未來社區「小三城」的基礎上,謀劃推進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大三城」建設,著力打造四省邊際綜合交通、商貿物流、教育醫療、綠色金融、人才集聚、美麗經濟、數字經濟等「七個橋頭堡」。

能級躍遷,衢州恰逢其時。

「在新發展格局下,衢州正迎來新發展機遇。」衢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省委也把「支持衢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這意味著,像衢州這樣的省際內陸城市,將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對「四省通衢」的衢州而言,更是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加速建設的杭衢高鐵,將鞏固衢州的交通樞紐優勢。這條高鐵建成後,與滬昆客專形成「十字」,極大縮短了衢州與中部地區、長三角腹地、珠三角地區的時空距離,讓衢州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鐵路區域樞紐。

不止於此,衢州還與華夏航空籤訂一系列合作協議,華夏航空華東事業部、國際航空學校等一批項目落戶,衢州機場航點城市隨之擴大到16個,邁出打造區域航空樞紐城市的關鍵一步。與此同時,隨著衢州機場的遷址擴建,杭衢高鐵與浙西航空物流樞紐項目連點成片,再結合現有杭金衢、黃衢南、九景衢高速公路和滬昆客專、浙贛鐵路、衢寧鐵路,以及衢江航道、浙贛運河,今後將實現水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聯動。

這樣一條互聯互通的「大動脈」,夯實了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和「全省經濟向中西部鄰省拓展的橋頭堡」的基礎。「衢州將從通道城市轉向樞紐城市。」衢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大批優質項目正加速落戶衢州。

2020年,衢州市與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在武漢籤訂合作協議,總投資約300億元。其中,華東(衢州)數字經濟示範區項目落子衢州市衢江區,旨在依託衢江港複製一個「漢口北」產業集群,建設智能供應鏈產業園、智能現代化港區等項目。

「過去,衢江只是一個通道,數字經濟示範區的建設將讓大批貨物留在衢江港區,就地加工,從而催生產業集群,形成樞紐經濟圈,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衢州聚合融合。」衢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繼明說。

不久前,衢州市又與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訂華友鋰電材料國際產業合作園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衢州市迄今為止計劃單體投資最大的先進位造業項目。未來,以華友鈷業為核心,通過整合國際國內資源,衢州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鋰電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

進,則城市配套完善創業無憂;出,則鄉土田園氣息回歸自然。今日之衢州,處處生機勃勃、上下激情滿滿,一幅「遠山近水、青山綠水,水城交融、藍綠交織,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美好畫卷,正盡情鋪展。

衢州,且留下。(記者 劉剛 王世琪 肖國強 於山 張源)

相關焦點

  • 問「衢」哪得美如許 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新發展格局下看一座...
    在空間布局持續優化的浙江,正在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衢州,讓人眼睛一亮。據省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統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衢州市登記在冊流動人口29.26萬人,與上一年同比增加6.8萬人,增幅30.3%,增幅位列全省各市第一。到2020年底,衢州登記在冊流動人口突破30萬。而這個浙西城市,戶籍人口僅有258萬人。這個「第一」意義不凡。
  • 浙江衢州發力「四省邊際中心城市」:聚浙西、通四省、聯全國
    今後,入駐衢州機場的過夜飛機將以衢州機場為基地和始發地,執飛至貴陽、珠海、武漢、鄭州、舟山等航線,為衢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打造區域交通樞紐提供運力支撐。位於浙江西南部的衢州是浙、皖、閩、贛四省邊際交通樞紐,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
  • 浙江日報 | 衢州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唱好大小「三城記...
    「大三城」是衢州優化城市空間和產業布局的重要戰略舉措,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空間支撐。位於中心城區西面的智慧新城是現代城市公共服務、商貿金融、居住生活與行政辦公等社會服務的供給區,是數字經濟智慧產業的主陣地。走在智慧新城,既有科技企業雲集的衢時代創新大廈、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也有老廠房翻新的「花園258」,讓人感慨、讓人振奮。
  • 衢州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努力打造「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
    衢州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努力打造「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1 10:42    杭州日報訊 日前,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衢州專場在杭州召開。
  • 區域經濟觀察員丨問「衢」哪得美如許 新發展格局下看一座節點城市...
    在空間布局持續優化的浙江,正在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衢州,讓人眼睛一亮。據省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統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衢州市登記在冊流動人口29.26萬人,與上一年同比增加6.8萬人,增幅30.3%,增幅位列全省各市第一。到2020年底,衢州登記在冊流動人口突破30萬。而這個浙西城市,戶籍人口僅有258萬人。這個「第一」意義不凡。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丨踏遍古城美景,共謀新城未來
    作者 周詠菲衢城美,美於古色古香。春日的水亭門,簷牙高啄,好似吹起高傲的號角向世人宣告自己的過往。蔚藍的天空,映襯著深青色的石板路,走於此處,怎讓人不聯想起鄭愁予那「噠噠的馬蹄聲」?徜徉於此,似乎能望見戴望舒筆下「丁香一樣的姑娘」。夏日的清漾古鎮,荷香氤氳,斑駁的城牆是歲月無聲的訴說,還記得嗎?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 | 衢州,我成長的唯一
    衢州方言國際範,納尼納尼馬得紙。活力全開中心堡,政治中心人人贊,已然崛起,文明有禮,落地還生根。小時候,常住姑姑家,她家是一個只有十幾平米的一層樓矮房,一到下雨天,家裡總是潮潮溼溼,而姑姑總是將家裡整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似乎任意犄角旮旯都一塵不染。窗臺上擺放的兩株綠植,看著格外有生氣。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 | 草坪的詩意和遠方
    同時代的餘姚人、大學問家王守仁,他在「題草坪驛壁」詩中寫道「山行風雪瘦能當,會喜江花照夜航」,由於風雪夜宿,奉聖旨又要急去出徵平叛,時當國運和財力又連連告急,因而感慨道:「小臣何爾馳驅急,欲請迴鑾罷六師」。古韻悠悠的草坪,讓我感覺,每走一步都有一首古詩。今天,是豐收在望的秋天,草坪村莊呈現出一派現代化的氣息。
  • 衢寧鐵路開通暨「衢州有禮」1433號旅遊專列首發
    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致辭,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麗建講話,市領導吳國升、周偉江、陳錦標、錢偉剛、徐利水、王良海,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顧浩,金華車務段段長陳章兒,上海鐵路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漢裕等參加。衢寧鐵路北起衢州,向南途經麗水、南平至寧德,線路全長379公裡,為國家Ⅰ級客貨共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160公裡。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丨小城大世界
    作者 徐佳美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它不可複製的風格,或繁華或鮮活或古老,它們都是城市的名片。這座城市的雨總是那麼的悄悄然,總是在沒有人的夜裡默默落下。我與這座城的故事也已歷經無數個夜雨。雖是如此,但卻還是對它的脾氣捉摸不定,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那天然生成的姿態和那低調而不平凡的風致。
  • 聚浙西 通四省 聯全國 衢江:四港聯動通「江海」
    衢,有四通八達之意。衢江,自然是水路通達之地。如今,這塊通達之地正書寫著新的故事。  12月18日上午,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聲,位於錢塘江上遊的衢江港區大路章作業區內,一艘貨櫃船緩緩駛離,至此,全省內河貨櫃吞吐量邁過了100萬標箱的大關。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 | 歌唱衢州
    錢江源信安湖九龍湖衢州烏溪江爛柯山江郎山龍山仙霞嶺山山水水間星如羅棋布的森林小鎮衢州每一美麗都飛翔在衢州的天空祖國的天空世界的天空我聽到遠方飄來的讚美我聽到世界飄來的讚美國際花園城市衢州真的好美好美這裡的森林小鎮雖沒高樓大廈的繁華但有藍天群山的壯麗雖沒縱橫大街框出的個個井字但有田間小路山間小溪畫上的蜿蜒柔美你那車流人流攪動著樓樓擠壓的空氣我這如海翻湧的森林製造著無盡的氧氣你是城中人,讓我從小就羨慕不已
  • (衢黃南饒)「聯盟花園」要來了!上饒或迎旅遊軌道等項目!
    作為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區其中的城市,看來2021年,上饒又將有一大批項目。據小編了解,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區創建於1986年,是國內最早建立的跨省域經濟合作組織之一。長達35年的合作,不僅驅動了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範區項目正式開啟、閩浙贛皖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半價遊」活動順利推進等一批高質量的區域合作平臺,近期更有打造浙皖閩贛(衢黃南饒)「聯盟花園」合作共建方案也已達成初步共識……浙皖閩贛(衢黃南饒)「聯盟花園」
  • 杭衢鐵路……衢州21個重大項目入選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
    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衢麗鐵路、杭衢鐵路、南孔古城項目……衢州21個重大項目入選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快來了解下——  一、樞紐聚合提升行動  衢州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項目  圍繞重要交通樞紐節點、物流通道、集疏運體系和運輸方式銜接等關鍵環節,高標準實施一批標誌性工程。
  • 杭衢鐵路、南孔古城……看,衢州21個重大項目入選義甬舟開放大通道...
    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衢麗鐵路、杭衢鐵路、南孔古城項目……衢州21個重大項目入選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快來了解下——一、樞紐聚合提升行動衢州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項目規劃用地約1298畝,建築面積393400平方米,集綜合辦公中心、物流信息與交易中心、生活服務中心、公水聯運區,現代倉儲區、配送區、生產區等為一體的區域型公鐵水聯運綜合物流中心。
  • 天目好女兒 | 李素琴:問她哪得愛如許?未檢及人之幼來
    你若問她,未檢人的腳步向著何方?她會回答:未來。你若問她,未檢人的信念根植何處?她會回答:心底。你若問她,未檢人的大愛源自哪裡?她會回答: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就是李素琴。眼前的一幕讓她心痛無比:小小的一間租房,十幾個平方;窗戶的玻璃破了,用報紙糊著;白牆早已發黃,掛著各式雜物;一臺老舊的電視是家裡唯一的大件電器;室內昏暗無光,奚夢和弟弟正趴在唯一一張舊桌上寫著作業……這就是他們一家四口生活的地方。
  • 6問6答,帶你認識不一樣的衢州!
    短短幾年裡,我們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南孔古城煥發了新的活力,高鐵新城拔地而起。尤其是按照「補課+超前」的思路,實施了四省邊際中心醫院、體育中心、文化藝術和便民服務中心、外國語學校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特別令人鼓舞的,就是先後引進了浙江大學、電子科大、溫醫大等,在衢辦學辦平臺辦產業,這是推動衢州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 文化之旅 | 四省通衢不算什麼,中國最牛城市十省通衢
    我國有很多因交通便利而著稱的城市,往往冠以「X省通衢」之稱。著名的如九省通衢——武漢。你了解這些通衢城市嗎?衢州地處浙江省西部,因為它是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的交界之處,衢州向來有著「四省通衢、五路總頭」的說法。衢州歷史悠久,古蹟眾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
  • 贛州打造四省通衢區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這標誌著贛州依託重大項目帶動,將文化產業打造成新的百億元產業集群取得實質性進展。  贛州市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新增試點城市以來,圍繞「建設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的文化中心城市」這一戰略目標,牢牢把握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以創新為魂、以民生為本,致力於建設中國大綠谷、文化新贛州,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紮實推進,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 我與四省邊際中心城 | 印象衢州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是啊,這便是衢州——我可愛的家。幾千年以來,多少文人墨客讚美過衢州,讚美過衢州的山山水水,同時也歌詠衢州燦爛的歷史文化。衢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充滿韻味,古色古香。這裡有著青山綠水,人們都幸福地生活在這寧靜的土地上。前來旅行的外地人總會誇讚衢州,說衢州安寧乾淨,說衢州的山秀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