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中山博物館昨日正式開館
目前我省已登記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36家
燕趙都市報訊(記者楊佳薇)11月11日,經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報國家文物局備案的石家莊中山博物館正式開館。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館設計精巧、形式新穎,涉及展品有中國書畫、油畫、古籍、信札、青銅器、瓷器、石雕、陶器、唐三彩等,其中不乏高級別、稀有的展品。
據悉,博物館事業是一個國家、地區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作為我國博物館一部分的非國有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服務於民間,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文化文物領域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也體現了民間收藏從「私家珍藏」到「社會共享」的文化自覺和境界提升。
據河北省文物局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登記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36家,中山博物館也是其中之一。
「在石家莊的歷史上曾誕生過燦爛的中山國文化,多年來我不斷對中山國歷史文化進行研究,萌生出成立中山博物館的設想。」中山博物館理事長趙輝介紹說,這幾年,收藏不斷豐富,種類涉及書畫、古箱、信札,成立中山博物館的設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昨日,記者在位於石家莊中山西路96號習三藝術大廈的中山博物館看到,作為開館首展,2018年北京秋季藝術品拍賣精品河北巡展正在該館負一層、一層、四層舉辦,展出的書畫精品包括齊白石的《群蝦圖》《教子圖》《水族圖》,徐悲鴻的國畫《奔馬圖》、油畫《徐悲鴻與蔣碧薇》,張大千的《修竹仕女》……
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李寶才說,中山博物館的開館將是河北省內文化行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展品中的民國文人、近現代書畫大家、明清古代書法,將使人們感受歷史的記憶和社會歷史的發展變化足跡,給廣大受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以深刻的歷史教育和愛國、愛鄉、愛家的教育,因此,中山博物館是部具體形象、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其積極的社會作用充分顯現,已成為國有博物館的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