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從一個什麼都不懂到一點一點慢慢懂得的裝修小白裴小婷。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說自己也是一個小白,對裝修一無所知,也很怕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入了坑。
其實裝修說來也簡單,總共就那麼幾個工種:水電工、泥工、木工、油漆工。由於裝修時需要使用的材料很多,業主需要一項一項地去購買,於是就衍生出了一個將人工、設計師、監理以及裝修時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全部匯總在一起的一條龍服務公司,就是我們熟知的裝修公司,也稱為全包公司。
裝修公司的形成本身是一件好事,為業主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我們不再需要自己去建材市場東奔西跑,只需要去找他們,將自己的訴求告之,由他們對我們的房子進行從頭至尾的設計與施工,而我們只需要等待三個月就可以收穫一個煥然一新的家。
公司對我們的房子進行管理與監督,我們給管理費也是無可厚非。設計師設計圖紙和效果圖,給設計費也是理所應當。但是卻因為他們同行之間的利益競爭,做出了很多所謂的免設計費、免管理費、送家電等「優惠活動」來吸引廣大業主。作為對裝修行業一無所知的裝修小白,對裝修一套房子大概需要花到多少錢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說對這些所謂的「優惠活動」是否真的優惠還是「陷阱」更是分辨不清。
甚至有些公司為了低價吸引客戶而偷項漏項,作為裝修小白哪裡會發現得出來其中的貓膩呢?
所謂的偷項漏項,就是減少平方數、減少米數,後期施工時再進行增項。當然前期他們也會給我們打個預防針,說增項浮動會在百分之五之間,只要你不改動就不會有增項。但實際施工中,除非你不去房子監工,不然你多少都會進行一些更改。前期希望你籤單時,跟你說什麼都可以選,實在不喜歡也可以減掉,但是他們絕對不會主動告訴你減項不能超過多少,因為他們不希望你減項。而你到後期選材料的時候,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匹配。套餐裡的看不上,看上的要加錢升級,一算下來增項又不少。
雖然裝修公司也分好壞,但是在人口較大的城市,這樣的公司不計其數,作為對裝修業一無所知的小白即使對比十幾二十家都有可能遇到這種性質的公司,就會讓你誤以為裝修公司就是這個樣子的,你也只好在這些對比過的公司中選擇一個相對較好的。只有當自己進入到這個施工當中才知道自己選擇的這個公司是好還是壞,但那個時候為時已晚。
其實作為業主的我們不是怕花錢,而是怕錢花了卻沒得到相對應的東西,我們希望的不過是等價交換,物有所值而已。
很多人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只有買錯不會賣錯,可我不這麼認為。作為有過一次裝修經歷的我想說,裝修行業是十分價錢一分貨。不然為什麼都說裝修是暴利行業,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由於房子是生活的剛需,隨著人口城市化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買房,裝修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行業。無論是投資的商人還是上述任意工種的工人,都陸續開起了大大小小的裝修公司。
網上有人分享說,你考察公司時一要看證書資質,二要看公司規模,三要看裝修報價,四要看工地。這裡我又想說,你是這些公司派來的間諜嗎?
一、看證書資質
作為對裝修行業一無所知的我,抱著對比既是學習的心態,對比了8家裝修公司。6家是全包公司,1家是總部在北京的全國連鎖型半包公司,1家是本地半包公司。其中6家全包公司和1家全國連鎖的半包公司都將各種資質證書、榮譽證書、客戶送的錦旗、營業執照等都擺放在客戶進店時最顯眼的位置,目的就是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從而降低客戶的心理防線。
二、看公司規模
這6家全包公司中,1家是本地公司,老闆和3個合伙人分別開的3家同名的連鎖店;2家不同名,但卻了解到居然是同一個老闆和不同投資人開的;1家是房地產公司衍生出來的裝修子公司;2家私人開的小型公司。無論哪一家,他們都不惜代價,租了2-3層樓,設計超大的展廳來擺放合作商的產品,展示施工工藝,難道我們看這些面子工程就能評判出這個公司的好與壞嗎?
就好像我們看一個人,能從對方的外在來評判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嗎?壞人與壞公司都不會在自己的腦門上寫上「壞」這個字,都是要接觸了才能了解其內在是怎麼樣的。
三、看報價
偷項漏項我們都看不出來,而且也沒有那麼好的記憶力能記住每個公司的每一項單價,只能是記住一個總價是多少。
四、看工地
人家組團或單個帶你去看他們工地,而我們又能分辨得出來這是不是他們公司準備好供客戶參觀的樣板房嗎?或是參觀正在裝修的房子,肯定都是已經快裝修完了,收拾的乾乾淨淨的房子,又能看出什麼端倪來呢?
更有甚者,時不時的來一場講座,讓設計師給一些對比過公司卻沒籤單的客戶發邀請函,邀請你來參加他們公司舉辦的公益講座。告訴你為辦此講座他們公司特意請來了業界設計大咖某某某,還給對方加上了一大堆的噱頭標籤,並且有各大媒體權威匯聚於此,一起揭秘裝修公司常見的套路。實則就是他們自己正在幹的事。
你一聽那麼多前綴的大咖,肯定在想這個公司一定有實力,不然怎麼能請到這麼大的咖位來給我們開講座呢。實際上哪有什麼大咖,不過就是你沒聽過的一些建築協會的會員或是某某公司的老闆,還是掛名的那種。哪有什麼權威媒體,不過就是錄製了視頻發布到各個視頻網站上去,最後會不會發還不一定呢。
其實大多數裝修公司接了項目之後其實都是轉給包工頭,由包工頭找工人施工的。說白了,裝修公司就像是一個皮包公司,一個中介公司。他們養不起這麼多的工人,只是招了幾個銷售和幾個設計師在店裡與客戶進行前期溝通。而轉施工之後對我們的房子會不會進行設計的落地與跟蹤,完全是看設計師的責任心程度以及當下公司的管理制度。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又衍生出了網絡接單的裝修平臺。這種公司既對接客戶,又對接裝修公司。客戶的來源僅僅是我們在網上搜索裝修相關知識出現在頁面最前端、標題右下角帶有廣告字樣的網站。作為裝修小白,不知道自己裝一套房子要花多少錢,看到提示「3秒免費出裝修報價」的字樣自然很感興趣。然後根據頁面提示的「輸入房屋面積、幾室幾廳、填寫聯繫方式」等字眼輸入了相關信息,卻不知道我們這樣的一通操作等於是將自己的信息外露。等待我們的將是幾個月裡不間斷的接到各種材料商打來的電話。然而我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又出來作祟了,我們一看居然這麼便宜,也就接受了平臺推薦的裝修公司。他們最後還是溫馨提示一句:具體費用要以測量為準,我們的心理價位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被他們建設起來了。
其實平臺的報價也沒有錯,只是這個價格是我們直接找工長裝修的半包價格而已。我們將這個價格除以我們的房屋面積,就可以得知每平方半包的價格是多少了。把它當作一個參考,讓我們的心裡有個底。
而我們找裝修公司裝修的費用最後會比網站上多出好幾倍,原因有五:一、裝修公司要賺錢,會我們的工程款裡抽30%-40%,甚至更多;二、為我們服務的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從我們的款項裡抽提成;三、支付給材料商的費用;四、工長需要抽20-30%;五、剩下的才是給工人的費用。大家可以計算一下,這樣一算下來,真正用在我們房子上的錢有多少?
而裝修公司為了利潤更大化,會跟材料商合作幾種不同價位的材料,將最差的幾種材料設置在套餐裡供我們選擇,如果我們看不上套餐裡的東西還可以選擇其他價位的,只是我們需要加錢升級。有些裝修公司甚至會買網絡款設置在套餐裡,我們要知道網絡款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內在的一些東西與實體店款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有時候我們在裝修公司花的錢,卻未能享受到該價位對應價值的商品。
這種「優惠活動」的公司,基本上只會找十幾塊一平的工人給我們做事,可想而知施工質量也不會很好。我們原以為自己賺到了優惠,實則是掉入了他們的「陷進」。
我們業主從本該是裝修公司的受利者,變成了他們同行競爭之下的受害者。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了保障自己最大的利益,又回歸到了裝修行業最開始的模樣。自己找工長、自己跑建材市場;或是自己找工人,除了跑建材市場買主材還要去買水泥砂漿等輔材。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裝修,作為從來沒有裝修過的小白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坑。因為裝修的水很深,需要購買的東西也很多,我們不可能對每一項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都了如指掌。
而經歷過一次裝修的我,也只能跟大家分享我這一年來裝修時所遇到的每一個坑事,希望大家看後都能避免入同樣的坑。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裝修出一個心滿意足的家,喜歡我的分享就關注我,每天分享一篇入坑經歷,幫助你避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