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蘋果第一次在筆記本上減掉了剛需的USB接口,大幅縮減電腦接口以期將筆記本電腦做到更薄更輕。
時至今日,其他品牌電腦也自動進入這一個循環,雖然沒有一步扼殺到位,但留下的接口也越來越少。很多人說Type-C接口是個好選擇,可是看看帶充電的Type-C分線器價格……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小米的新品——小米USB 3.0分線器的開箱初體驗,看看這款全USB 3.0接口並且同時兼容Windows,macOS,Android,Linux系統的產品究竟體驗如何!
外觀,簡潔而強大
小編收到的小米USB3.0分線器,採用的是PC親膚材質,亮面工藝顯得質感不錯。
設計方面,產品全長約0.24m,重約33g,體積小巧、外觀簡潔,可輕鬆放入衣服口袋、背包夾層,攜帶方便。外殼採用PC材質,經久耐用,弧形邊角設計,手感圓潤舒適。
要知道USB 3.0實際讀寫速度可達350MB/s,並向下兼容USB 2.0 / USB 1.1規格,4個接口均支持USB 3.0,告別反覆插拔的煩惱,再多設備也能輕鬆掌控。
性能,電流穩穩噠
這款產品四個外接口全部支持的USB 3.0,電腦端充電輸出大約能達到5V=0.5A,最大實際輸出5V=0.8A(未接外接電源的狀態),外接電源的情況當然另算。
實際上,日常通過筆記本接口供電,當有讀取1TB及以上大容量數據需求時可接入外接電源,輕鬆讀取硬碟數據。備用供電採用USB-C接口,支持正反插,反覆插拔可達10000次,通用性更強。
側面很貼心的設計了一個5V2A的Type-C接口的充電輸入口,而體驗中,2T移動硬碟可無外接電源正常使用,轉換效率不錯。
傳輸,分線絲毫不影響實際速度
一般很多人會擔心,使用分線器會不會影響實際速度呢?
其實雖然分線器共用一個USB埠,供電也是共用的方式,但並不意味著會影響整體的傳輸速度,除非供電不足。
該款分線器就是標準的10W,只要不超過實際5V=1A的輸出都很穩定,超過則可能不夠穩定需要外接電源。
作為一個沒有感情的評測小編,小編插滿了四個口,分別是三個USB 3.0的U盤以及一款移動硬碟,實際四款產品全都正常讀取。
移動硬碟直接連接電腦USB3.0口、使用小米集線器並外部供電進行連接、只使用小米分線器進行連接三種模式下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傳輸性能基本一致,基本都能維持在65Mb/S。考慮到這款產品支持的數據傳輸上線是350Mb/S,基本上對於日常使用來說瓶頸就是自己的設備咯。
綜合來說,這款分線器質量上、外觀上、性能上都非常的出彩,不過很可惜是USB接口而不是Type-C接口,但相對來說價格也便宜不少,更適合僅有一個USB接口輸出的筆記本可攜式電腦,好用不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