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
全文3268字,閱讀約需6.5分鐘
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影報導
武漢疫情好轉後,珞珈山下的頂屋咖喱店也恢復了營業。店主島田孝治帶著熟悉的笑容,熱情地用中文跟周圍人打著招呼。
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
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
咖喱與武漢
生於1947年12月的島田,在福岡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時,關照過很多來自武漢的留學生,一手好咖喱令人稱道。2010年,就在島田退休後的第二年,一位當年的留學生邀請他前往武漢,為其計劃新開的咖喱店做技術指導。
想起曾有那麼多留學生愛吃自己做的咖喱,將技術傾囊相授給那位留學生後,島田有了自己開店的想法。「如果長期生活在武漢,獲得真正的生活體驗,也能夠實現我多年以來想理解真正的中國以及中國歷史的夙願。」
這年11月,島田的第一家咖喱店在武昌區開業了。他聘請了一位畢業於日語專業的當地人丹子任店長,自己則負責確定口味、質量把關,甚至親自站在店門口發放傳單招攬客人,用中文說著「你好,謝謝」。
島田喜歡跟年輕人接觸,在店內開設了免費日語入門學習會和日語交流會,吸引了很多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大學生。「我所居住的武昌區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大學生,他們很真誠,學習努力,也很善良,這是我喜歡武漢的原因之一。」對於咖喱技術的請教者,他同樣會毫無保留地分享。
十年下來,島田成功了。他用最好的食材,收穫了好吃不貴的口碑。隨著知名度與日俱增,頂屋咖喱不只有了分店,更成了當地的網紅打卡地。
「如果沒有對武漢和在武漢遇到的人產生愛意,或者武漢是一個讓我感覺不到愛的冰冷的城市的話,我會把疫情當作理由,果斷地回到福岡。」島田說,當日本政府向他發出通知,確認有沒有回國意願的時候,自己用這樣的理由拒絕了他們。
━━━━━
意外之喜
有一次,島田站在黃鶴樓上俯瞰長江,動情地表示希望一直留在中國,留在武漢,如果實現不了,就把骨灰撒進長江。他擔心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續不了籤證,不能繼續留在這裡。
8月4日8時,丹子陪同島田前去辦理延期。他的籤證還有4天就到期了,此前因為疫情,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給他延期了2個多月。一路上,島田顯得悶悶不樂。丹子說,每次他都是這樣。
或許是來的次數多了,或許是知道頂屋咖喱店,負責辦理的女警官接過護照,朝一旁坐著的島田看了看,微笑著問丹子:「那是島爺爺吧?」
將信息輸入電腦後,女警官突然停下,喊來另一位警銜更高的男警官,兩人交流了一番,她對丹子表示,島田的籤證不用辦理了,系統顯示他的「綠卡」正在辦理中。
「什麼?」丹子沒有反應過來,這時男警官補充道,「你告訴島爺爺,他已經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壓抑著興奮,謝過警官,丹子一言不發地將島田扶出辦事大廳後,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島田倦怠的眼睛瞬時有了光,跟孩子似的拍起手:「太高興了,太高興了!」
▲得知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消息,島田激動不已。
午餐時,丹子撥通了母親的視頻電話,另一頭的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是疫情期間島田生活了一百多天的地方。他請丹子安排出時間,一起回那裡看看,他要當面感謝丹子一家,以及當地政府對自己的關照。
▲從位於武昌區的住處到法泗鎮要走50多公裡,島田對沿途的環境非常熟悉。
「疫情期間,曾有武漢的警官帶著日語翻譯,在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下來我家拜訪過島田。可能那時候就是為他辦理綠卡而來的。」丹子說,島田為武漢和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每月還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做公益。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
▲丹子跟家人視頻通話時,島田像家人一樣跟對方問候。
━━━━━
返鄉的快樂和憂傷
8月10日,是島田和丹子約定去她老家的日子。一場夜雨過後,天空仍舊雲雨翻滾,火爐般的天氣明顯有所改善。
50多公裡路。擺脫城裡的擁堵後,走上一段高速,然後進入鄉道,沿途都是綠油油的,湖泊一個連著一個。抵達法泗鎮後,島田提著禮品,先後謝過丹子一家、鎮政府工作人員。
丹子曾勸島田不要買禮品,鎮政府是不會接受的。他告訴丹子,這是他們日本人的禮節,是不能拒絕的,禮品不在於貴重,在於心意。
▲島田帶著禮品來到法泗鎮政府,向工作人員鞠躬表示感謝。
一棟磚混結構的兩層樓房,門前是一條寬約3米的柏油路,一邊連著幾十米外的一條鄉道,一邊是往村裡縱深的村道,周邊是成片的田地、樹林,一些池塘點綴其中。這裡便是丹子的家。
▲島田和果果在荷花池邊散步。丹子打趣道,一老一小,兩個小孩。
進了門,島田直奔一樓一間小屋,那是他住過的地方。書桌上依舊擺放著一些日文書籍。
放下背包,走到後院廚房,熟練地接上半臉盆自來水,進到客廳,用手將水灑向地面。丹子父親說,島田學會了很多當地人的習慣,還經常跟他們一起下田做農活。
不多會兒,島田回到院子,似乎在找些什麼。無果。又轉到大門前,站在路上四處張望,用日語問丹子,咖喱去哪兒了。咖喱是島田此前收養的一隻流浪狗,還生了幾隻小狗,陪他度過了無數個日夜,感情很深。
丹子知道,瞞不下去了。
得知咖喱的死訊,島田頓時情緒失控,轉頭順著路往村裡走去。
▲聽說收養的流浪狗咖喱死了,島田一時情緒失控。
「果果,去拉著爺爺的手。」島田獨自在前面走著,丹子母子在後面跟著,路不好走,跟了一段,終是怕他摔倒喚了兒子上前。島田摸摸果果的頭,心情似是緩解許多。
這條路他很熟悉,疫情期間,通往鄉道的路口設了卡點,島田的活動範圍就在這條一公裡左右的村道上。
沿途的人家,不管家中有人沒人門都敞著。島田每到一戶人家,就在門前喊道:「你好,有人嗎?」在家的,人還沒出來,就先應道,「是島爺爺吧,進來坐」。
百餘天的相處,早與鄉鄰相熟。雖然會講的中文不多,但是島田能聽懂很多中文,包括當地的方言。
━━━━━
晴耕雨讀
簡樸是島田給人留下的另一個印象。穿的幾件衣服,大都跟了他二三十年。一雙破舊的拖鞋就可以伴著度過大半個夏天。襪子前後張著口子,覺得腳沒有不舒服就行。
島田給自己定的工資是每月3300元,無論店裡效益多好,從不多拿一分。除去一千元左右的房租和水電費,最大的開銷就是煙錢。丹子說他煙不離手,每條褲子上都布滿了煙燒的洞。餘下的三分之一工資,則會捐助給貧困學生。
▲8月10日,島田平時就是在這裡看書、寫作。他會把完成的作品發回日本,請朋友幫忙出版。
他在武漢的住處位於一所學校家屬樓的底層,由一間二十多平米的車庫改造而成,隔有一個獨立衛生間,大部分面積都被書櫃佔據。書櫃裝滿了書,地上也堆滿了書。床上、凳子上,目之所及處,放著一摞摞用日文工整書寫著的書稿和摘錄的文字。
▲房間裡晾著島田不小心打溼的手稿。
《晴耕雨讀》是島田最近完成的一本隨筆,大意是對年輕人說,其實你所在乎的名利都不是成功,要像那種天晴的時候出去農耕,下雨的時候在家裡看書,這種狀態才叫成功。
島田一直對中國歷史充滿興趣,年輕時曾遊歷過中國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如今,年逾古稀的他越來越少過問店裡的事,更多時間花在了撰寫歷史和經濟的書上。
這些年與日本朋友的交流中,島田發現很多日本人跟他之前一樣,對武漢的歷史基本不了解,對武漢和日本過去的聯繫更是知之甚少。他決定寫一本與此有關的書,並用切身體驗告訴日本人武漢的美好。
在給日本朋友和日媒的一封公開信中,島田如此寫道:「無論中國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都能懷著溫暖的心忍受苦難,一步步地前進。這次中國人應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是漫長的中國社會歷史孕育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實力。」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