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明是「千層餅文明」
當今文明世界可以劃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板塊、中東伊斯蘭教文明板塊、南亞印度文明板塊和東亞華夏文明板塊。這四大板塊由於歷史、地理、文化等諸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面貌,其中南亞的印度文明板塊是典型的「千層餅」文明類型。
1、千層餅文明的成因
南亞的印度有遼闊的平原,有群山的環繞,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但是卻不是一個安靜的地方。因為南亞毗鄰中東,中東的每一次劇烈變動,都會波及南亞,通過開伯爾山口影響南亞次大陸。當上古文明昌盛的時候,農耕文明首先傳遞到南亞,形成了哈拉帕文明,當中東遊牧民族崛起的時候,遊牧民族的鐵蹄會一次又一次地通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當中東伊斯蘭化的時候,也傳入印度。這一波一波的衝擊,就像海邊的沙灘,每一次波浪都會劃下一道痕跡,慢慢地一道痕一道痕堆積起來,就形成了千層餅的結構。印度的種姓制度便是這種千層餅文明的直觀體現。
2、「千層餅」文明結構的影響
這種千層餅結構的文明階層高度固化,最大的優點是社會穩定,再加上印度教的影響,使得各個階層安於現狀,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寄託給來世。就像一個笑話說的,一般來講,要改變職業需要投簡歷,在印度則需要投胎。
最大的劣勢是由於階層高度固化,縱向的社會各個階層間的交流很少,社會缺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