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的「食人鯧」原本只出現在南美洲,但前幾日三水市民王先生就在三水森林公園中釣出一條咬人的魚,自己手指被咬下一塊肉。
專家表示,這條魚正是「食人鯧」。釣魚的小夥伴,以後取鉤的時候要小心啦。
「一口咬下手指的一塊肉,鮮血噴了出來。」王先生說起當時的場景還心有餘悸,他稱自己經常過來釣魚,但還沒有見過咬人的魚。
記者隨後來到三水森林公園水塘,岸邊仍有不少垂釣者,對於食人鯧現身水塘,他們顯得並不吃驚。「我們都知道有「食人鯧」,所以釣魚時都小心翼翼的。」
到底食人鯧為何出現在公園水塘中,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沒有一個合理解釋。不過,有市民擔心,「食人鯧」對水塘的其他魚類來說是一個災難,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介入處理。
食人鯧又稱「食人魚」,是公眾對一類分部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Piranha)。並非指某一種特定的魚,而是一個類群,包括近30個種。
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錄。但有些相近種類(如紅鰭鯧)只吃水果和種子,中午會聚在蔭涼處休息。食人鯧聽覺高度發達,牙齒尖銳異常。咬住獵物後緊咬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釐米的肉。牙齒會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立刻導致嚴重的咬傷。常成群結對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旱季水域變小時,食人鯧會聚集成大群,攻擊經過此水域的動物。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一名野生動物愛好者。許多人都是通過他撰寫的《穿越巴西野林》一書才首次了解食人魚。他眼中的食人魚異常兇猛,「能將人的手指咬斷,總是在漁船周圍急速掠過,撕咬遊泳者,或吞食鬥膽入水的身上帶傷的人」。食人魚因而得名「水中狼族」和「水鬼」。
分析人士指出,食人魚大多是作為熱帶觀賞魚而引進到世界各地的。或許是因為這些「世界一流的捕食者」令人毛骨悚然的綽號和攻擊性正對了某些寵物愛好者的胃口。不過,由於把食人魚作為寵物飼養成本高昂,時常有人因養不起它們或是感到厭倦後,就將其扔進了池塘。從而造成了食人魚在野外環境下大量繁殖入侵。
食人魚鋸齒形牙齒殺傷力極大
綜合廣州日報等
珠江時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