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苑
懂得「割愛」
清代戴名世作過一篇《張貢五文集序》,其中講了一個故事。不到二十歲時,戴名世在山中遇一賣藥翁,談及作文方法,老翁教給他一個秘訣: 「為文之道,吾贈君兩言,曰'割愛'而已。」戴名世回家後看自己的文章,覺得將大部分內容刪掉,也沒什麼不可以。這個秘訣,果然讓他的文章大有進步,他由此感嘆:「餘自聞此論,而文家之真諦秘鑰始能識之。」
現在看戴名世的文章,多精練簡潔,無華辭麗語,可見是領悟到「割愛」的「真諦秘鑰」了。 其實在戴名世之前,很多文章大家早已懂得「割愛」之道,譬如在那則「逸馬殺犬於道」的故事中,歐陽修就強調了文字應精簡,避免冗雜贅述。再數數那些名篇的字數,《桃花源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等,每篇才三四百字;東坡有些精彩的小品,也就百字左右。
現在一些文章冗長囉唆,只因作者不懂「割愛」。
摘自《今晚報》
文/張章
散步有益
你應該保持獨自散步的習慣,每天至少一個小時,最好一個半小時,如果有可能,兩個小時更好。「散步是生命中最人性化的生活節奏。散步的人,不會想去任何地方,因為抱著目的上路,就不是散步, 而是趕路了。
散步的人在途中的每一刻都在朝著目的地進發,那永遠不會是一座房子、一棵樹,或是一片美麗的風景,而只會是空氣與這個世界發生的間接接觸。一個慢慢與土地融合為一體的人,將成為一座森林或一片天地的一部分,逐漸地將自己交給自然之境中永恆的真實,那無盡的塵世空間。
散步時的每一刻,他都感覺自己回到了家中。散步是純粹的孤獨。在房間裡,你被書和其他物品環繞,它們提醒著你生活的責任和義務,還有工作或職業。
散步的人,能從工作中解脫出來,與世界獨處,將靈魂和身軀交給古老的元素。只要想著你在這片土地上行走著, 還能在星空下散步便好。
這多麼美妙啊。
摘自《草葉集》
文/馬洛伊·山多爾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法治文苑 ▏懂得「割愛」;散步有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