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興善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見證者

2020-12-12 粉蓮的旅遊

大興善寺在小寨商圈的興善寺西街,始建於西晉,距今有1600多年,始稱「遵善寺」,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時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在繁華而喧鬧的古都西安,大興善寺古柏森森,遮天蔽日,給人以無限的幽雅與肅穆。

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隋文帝楊堅開皇年間,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後來到長安,住寺內翻譯佛經59部278卷。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四年至八年(716-720年),號「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到此傳授佛教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大興善寺

天王殿是山門後南北中軸線上的第一重殿宇,內部正面供奉有大肚彌勒佛,為明代託紗金裝。匾額為趙樸初題寫。寺中所供奉的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為五代時之契此和尚,傳說為彌勒化身,後人塑像供奉。

東西兩側塑有四大天王像,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持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抱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傘,職雨,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握蛇,職順建三月十六準提音量法會析語世界和平國錄民安順人民安最在彌勒菩薩造像後方則為佛教寺院的守護神韋馱尊天菩薩,現存造像為明代木雕是二十諸天中地位最顯赫的天神之一,其形象如同中國古代的將軍,戴頭盔,穿金甲,手執法器金剛杵,威風凜凜。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大興善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寺院第二進內院沿中軸線,建築規模很大,氣勢恢宏。大雄寶殿內供奉著莊嚴殊勝的五方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佛),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大殿兩側有樹有新修《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等經幢。青石雕刻,精緻莊嚴。大殿東西兩側分別有地藏殿,內供地藏菩薩,以及幽冥世界群雕,形象逼真精妙、宛如身臨其境。同西安城著名的鐘、鼓樓一樣,這裡也有鍾、鼓樓。鍾、鼓樓位於天王殿兩側,是大興善寺僅存的古建築,現為陝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鼓樓內有寺僧監製的直徑15米大鼓,是寺內珍藏的珍貴文物,同時也是大興善寺悠久歷史的見證。

普賢殿

普賢殿供奉裝金普賢菩薩佛像一尊,兩側有羅漢造像,普賢殿外圍繞密宗特色的轉經筒。東面為齋堂、文殊殿(內供奉文殊菩薩裝金造像和羅漢像),後面庭院中央有地藏薩青銅塑像一尊,漢白玉臺上站立著惹祥、莊嚴的平安地藏菩薩青銅塑像。這是日本國真言宗空海大師同志會,為體現日本真言宗信徒緬懷祖庭,增進中日友好交往而贈送的。

繞過唐轉法輪殿遺址是宏偉軒昂的觀音殿,雕梁畫棟,飛簷凌空,古樸中透出華麗,殿前月臺寬闊,方磚鋪地,有雕刻精美的青石護欄。殿內正中蓮臺上供奉著香樟木雕刻、赤金裝飾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西禪堂壁間的大鏡框內裝有「開元三大士傳略」,是研究大興善寺的寶貴資料。觀音殿外兩側分別有西北地區所能見到最大的轉經筒,非常殊勝。

相關焦點

  • 西安大興善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見證者
    大興善寺在小寨商圈的興善寺西街,始建於西晉,距今有1600多年,始稱「遵善寺」,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時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在繁華而喧鬧的古都西安,大興善寺古柏森森,遮天蔽日,給人以無限的幽雅與肅穆。
  • 西安大興善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在西安熱鬧的小寨北側,有一條不寬的興善寺街。在興善寺西街上,坐落著大興善寺,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這裡位於大興城的靖善坊中,取城名「大興」和坊名的「善」字,將寺院稱為「大興善寺」。
  • 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5公裡的小寨興善寺西街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 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
  • 大興善寺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當今住持 法務法事 交通通訊  [歷史沿革]大興善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始建於579年(北周),原名陟岵寺。582年隋文帝建都長安大興城,敕令移建該寺到大興,遂改稱大興善寺。大興善寺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隋唐著名譯經館,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座寺院。現為佛教活動場所和旅遊勝地。[寺院勝景]大興善寺建成以來遭到多次破壞,寺宇傾圮,僧眾零散。新中國成立後,自1955年冬季開始,對全寺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文革」中又遭破壞。
  • 遊覽西安大興善寺 位於小寨西北 已有1700多年歷史
    西安大興善寺我去過多次,整個寺院的規模挺大,一個院子連著一個院子。正門朝南,南北長,東西窄。建築很雄偉,佛像造型威嚴肅穆。大興善寺離西安著名的網紅景點大唐不夜城很近,乘坐公交或者地鐵都可到達,下了車步行15分鐘左右就能到,具體位置就是在小寨十字西北的興善寺西街。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六個在西安 大興善寺見證中印交流
    華商網訊 雖然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但是到了中國經過地方的學習繁衍,又分化成最主要的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 莫迪為什麼去大興善寺?他在裡面看了誰?
    莫迪與大興善寺方丈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5月14日上午12時許來到位於西安南郊的大興善寺,在此間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據了解,此次莫迪訪問大興善寺是由印度方面首先提出的,後添加入莫迪訪華行程中,那他為何對大興善寺如此看重?
  • 印度總理莫迪大興善寺留言被中印學者接力翻譯
    原標題:印度總理莫迪大興善寺留言被中印學者接力翻譯  新華網西安5月16日電(記者李勇 馮國)印度總理莫迪14日在西安大興善寺參訪,因該寺一千多年前曾有古吉拉特邦「老鄉」在此譯經,莫迪遂以古吉拉特邦語題寫長長的留言。經過中印多位學者共同努力,這份在普通人眼中的「天書」被譯成中文。
  • 佛教八宗祖庭遊記:密宗——西安大興善寺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西安,深藏多少人文古蹟,人文趣事說不盡,道不完。我最近遊覽了坐落在小寨中心的大興善寺,才了解了佛教密宗在西安的發端和興衰之過程。九五之尊地,繁華大商圈出了永寧門繼續南行,過兒南二環就到了西安一個繁華的大商圈:小寨大雁塔商圈。
  • 莫迪為什麼去大興善寺?他在裡面看了誰?
    莫迪與大興善寺方丈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5月14日上午12時許來到位於西安南郊的大興善寺,在此間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據了解,此次莫迪訪問大興善寺是由印度方面首先提出的,後添加入莫迪訪華行程中,那他為何對大興善寺如此看重?
  • 中國唐密發源地 西安大興善寺
    在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密宗是最後一個形成的全國性大宗派,法系一直傳承至今,繁榮於大興善寺的唐密文化是中國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密宗是如何形成的,它與西安大興善寺又有著怎樣的傳說?近日,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為您揭開密宗之傳說。
  • 中國唐密發源地 西安大興善寺
    在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密宗是最後一個形成的全國性大宗派,法系一直傳承至今,繁榮於大興善寺的唐密文化是中國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密宗是如何形成的,它與西安大興善寺又有著怎樣的傳說?近日,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為您揭開密宗之傳說。
  • 佛教八宗祖庭遊記:密宗——西安大興善寺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西安,深藏多少人文古蹟,人文趣事說不盡,道不完。我最近遊覽了坐落在小寨中心的大興善寺,才了解了佛教密宗在西安的發端和興衰之過程。九五之尊地,繁華大商圈出了永寧門繼續南行,過兒南二環就到了西安一個繁華的大商圈:小寨大雁塔商圈。
  • 大興善寺:印度大師圓寂於此
    參觀完兵馬俑後,莫迪來到了大興善寺,他發出「大興善寺非常漂亮。參觀了很多殿,跟和尚交流」微博;在大興善寺給莫迪贈送禮物後,莫迪這樣寫到:大興善寺給我的信息,我永遠珍惜。  大興善寺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位於西安市城南約2.5公裡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隋文帝開皇二年擴建,更名大興善寺。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 臺灣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參訪團一行到西安大興善寺、淨業寺等...
    、慧傳法師、如證法師、黃書瑋先生的帶領下到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參訪,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興善寺方丈寬旭法師攜兩序大眾盛情迎接了參訪團一行。寬旭法師表示,密法的弘傳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大興善寺的事情,密法講究口授心傳,希望我們兩岸佛教界共同努力,使更多的法師能夠修習、弘傳密法。
  •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西安 參觀大興善寺(組圖)
    據鳳凰網消息,印度總理莫迪今天(14日)上午來到西安大興善寺參觀,全程由寬旭方丈接待。莫迪在此收到一幅國禮繪畫——菩提葉「佛影」。觀察者網注意到,莫迪還在微博和推特上同步直播著他的中國之行。 大興善寺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隋文帝開皇二年擴建,更名大興善寺。印度僧人曾住寺內譯經。唐玄宗開元年間,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 以下是更多現場圖片。
  • 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
    圖片來源:資料圖大興善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被國務院確立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它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楊堅在興建都會大興城(今西安)時,敕令建造了大興善寺作為國寺。
  • 大興善寺:印度大師圓寂於此
    參觀完兵馬俑後,莫迪來到了大興善寺,他發出「大興善寺非常漂亮。參觀了很多殿,跟和尚交流」微博;在大興善寺給莫迪贈送禮物後,莫迪這樣寫到:大興善寺給我的信息,我永遠珍惜。  大興善寺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位於西安市城南約2.5公裡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隋文帝開皇二年擴建,更名大興善寺。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 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一瞥
    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一瞥大興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餘年歷史,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
  •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赴西安大興善寺...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赴西安大興善寺參訪合影留念佛教在線陝西訊  2016年11月19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蒞臨參觀西安大興善寺,西安大興善寺方丈寬旭法師迎接陪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