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官橋鎮西莊村地處南安市與晉江市交界的官橋鎮東北部,面積5019畝,距南安市區15公裡,距官橋鎮區7公裡,交通便捷。全村人口3869人,有4個自然村,包括8個村民小組,村兩委8人,全村黨員71人。
近年來,該村以黨建引領、賦能發展、問題導向、多元聯動「四輪驅動」,助力鄉村振興提速。
西莊村一角。西莊村 供圖
黨建引領 凝聚合力 高揚「主旗幟」
建強支部建設,提高黨員幹部素質。要建設和諧村居,必須強化幹部素質,抓學習是關鍵。村黨支部積極帶領兩委班子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形成團結協作、幹群連心、和諧向上的政治氛圍。黨內政治生活得以進一步嚴肅規範,大大提高了黨員們的政治理論水平,管黨治黨責任全面落實,未出現村幹部及黨員違紀行為。
規範配備網格員,網格服務管理到位。西莊村結合本村實際,選拔了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網格工作,同時圍繞中心工作,夯實網格員職責,組織網格員做好人口普查、房屋安全、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並定時進企入戶,做好採集民情民意,對群眾反映的工作需求快接快辦,提高網格化服務管理能力和水平。
健全崗位職責,提高幹部凝聚力。村兩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制度管人,著力在「嚴、細、實」上對兩委班子的管理下功夫。嚴格落實重大事項決策機制、服務大廳坐班、節假日值班等制度,認真執行「三務」公開,全面推進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形成了一個敢擔當、不避責,能主動接受監督的清正廉潔的新時代農村幹部隊伍。
賦能發展 聚能築牢 構築「蓄能池」
近年來,西莊村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平安創建、網格化、房屋排查、文體創建、環境整治等基礎性工作,提升綜合服務效能。做強項目支撐。轄區內有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泉州經濟開發區官橋園區,目前正聚力攻堅第二批徵地。現入駐企業已有30多家,為本村留守人員創建大量就職機會。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梳理存在的土地合同,通過資產租賃、股份合作等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20年經營性收入達40萬元。改善人居環境。在上級政府補助資金15萬元的基礎上,自籌70多萬元,將原西莊小學進行改造建設幸福院,完善幸福院基礎設施;籌集近10萬元建設公共廁所1座;籌集50萬元,完成西林、下莊、前坑、三個自然村道路硬化1500米;投入資金61.6萬元,鋪設下莊皇冠石至官橋園區力生機械有限公司路段水泥硬化700米;籌集近200萬元改建西莊村文化廣場,配套兒童遊戲區、劇臺、籃球場等設施;大力推進舊村委會改造全民健身活動園工程,預計總投入將超過百萬。
問題導向 聯解共治 共贏「新格局」
以自治強心。投資10多萬元,安裝16個視頻監控,使西莊村視頻監控全覆蓋,配備了專職巡邏隊,常態化開展巡邏防控;利用廣播、宣傳標語,發動村老人會、黨員一起參與宣傳,積極推進平安村居創建,持續深化掃黑除惡、電信詐騙、禁毒等專項行動。
以法治正心。嚴格落實村「兩委」聯席會議等制度,加強「一約四會」建設和村務財務監督管理,讓村民「說事、議事、主事」;建設信訪評理事,組建協調隊伍,近3年來共調解土地、工商等糾紛30多件,初信初訪件化解4件,化解率100%。
以善治潤心。西莊村精準貧困戶共9戶,按時召開例會,研究扶貧專項工作,經常入戶了解貧困戶家庭生活情況,對貧困戶生活幫扶;多舉措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積極申請產業發展項目,為陳曉東等8戶申請了省市的產業幫扶資金,協助陳曉東等9戶修繕房屋,為蘇伯樸等5戶建成村級光扶發電項目吸收貧困戶入股,為許風信等3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為蘇志鉛、陳曉東2戶提供了就業幫扶。
多元聯動 聯抓共贏 凸顯「真實效」
和諧創建齊參與。近年,該村在創建和諧村過程中,注重凝聚全村黨員及村民代表力量,同心協力推進和諧村創建。全村71名黨員均籤訂承諾書,帶頭謀西莊發展、樹西莊新風。此外,加強「和諧村」建設宣傳力度,發放和諧村倡議書800多份,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參與進來。移風易俗沁人心。近幾年,移風易俗觀念如春風般吹過西莊村,在該村隨處可見村規民約、村民議事等制度整齊地張貼在宣傳欄,幸福院、村委會的LED屏幕滾動播放「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等標語。兩委幹部帶頭落實紅白事簡辦或不辦,制定村規民約,倡議得到村民的普遍擁護和讚譽。2020年2月15日,西莊村全村540多位老人陸續領到一份生活用品,包含10公斤大米、5公斤玉米油、1.5公斤麻油和1桶大豆油。這540多份生活用品花費近11萬元,是西莊村旅港僑胞蘇水源贈送的,他主動聯繫村幹部,表示要將原本宴請孫子周歲的費用捐出來,希望為老人們做點事情。除了他,鄉賢康躍明、李江淮、陳章乙等都是踐行移風易俗的積極分子,他們簡辦兒子婚事,分別捐資11萬元、6.5萬元、7.5萬元,用於村裡的公益事業。多年來,西莊村許多鄉賢將省下的資金捐給村老年人協會或者西莊小學做公益,建燈光籃球場、活動中心等,陸續設立公益基金會。文體活動花樣多。隨著移風易俗活動深入開展,村裡的新路新項目往往是「一人呼百人應」,村民、鄉賢積極捐資。在外省經商的陳金標、陳華升兩兄弟就為霞莊活動中心捐資200多萬元,建燈光籃球場、活動中心等。隨著活動場所多起來後,群眾也將文化活動辦出了新花樣,每逢新春佳節,籃球、桌球、象棋和拔河、廣場舞等健康有益的活動比賽在西莊村熱鬧開賽。南安市第一家完工並投入使用的幸福院落戶西莊村,除了豐富多彩的功能室,村裡65歲以上老人,每月只需繳納80元,就能在幸福院享受一份豐盛的午餐。此外,幸福院成立至今,還陸續組建了南音社、書法班、健身舞蹈班等社團,免費向社會開放。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深化文化體育活動,成為西莊村一張新名片。
南音社開展活動。西莊村 供圖
近年來,西莊村通過開展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為村莊帶來了無限活力,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村風民風也更加和諧融洽。接下來,西莊村將抓好四個「突出」,一是突出思想理論引領,讓村莊「書香味」更濃,突出身邊典型引領,讓村莊「道德味」更濃;突出家園意識培育,讓村莊「人情味」更濃,突出優秀文化滋養,讓村莊「鄉愁味」更濃。(鄭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