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 秋意漸濃」賞秋,就來山西的這幾座山裡看看

2020-09-09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當絲絲入扣的涼意伴隨著肆意的風

秋天,真的來了

如果你想賞秋

就來山西這幾座山裡看看

它們美的耀眼,美的絢爛,美的五彩斑斕

在秋天蕭瑟的氛圍裡

有種別樣的濃烈


太行山

你印象裡的太行山,是奇峰峻岭,巍峨群山,卻不知在大山的深處,也有讓人難以遺忘的壯麗秋景。太行山秋,有最原始的斑斕,山與林的結合、雲與霧的纏繞,如詩如畫。




崖壁、奇峰、幽谷、怪石、清泉、雲海......山水詩畫都在這裡呈現。一山的秋色,滿坡的收穫,愉 悅的心情,給人一種走進桃花源般的迷離和驚喜。


五臺山

五臺山的秋天讓你有點無所適從,從盛夏到初秋,切換的毫無過渡。當別處的秋天還在探頭的時候,五臺山遍地的金黃卻已直達眼底。山中鱗次櫛比的寺廟與滿山的金橙色的樹,古樸厚重,讓你不能自拔。




藍天白塔,田野樹林,在秋風中,五臺山竟如此千嬌百媚,勾勒出最豔麗的朝聖色彩。


崛圍山

紅葉總是會詮釋出一份別樣的情感,每年的金秋時節,崛圍山上紅葉遍野,美不勝收。漫山紅葉渲染出的景致,成就了這裡如夢似幻的盛名。崛圍山的紅,像雲霞,像火苗,藍天、白雲、波濤、山體、紅葉彼此照映,景色迷人。





歷山


海拔2321.8米的歷山主峰舜王坪,為山西南部第一高峰。秋天的歷山到處都是碩果纍纍一片豐收的景象,層林盡染,紅葉在秋陽照耀下熱烈而絢麗,燦爛而鮮亮。




有的深紅,有的淺紅,深深淺淺組成了一個紅葉的世界,覆蓋著秋天的歷山。紅的楓葉,橙的野果,綠的草木,黃的楊柏,漫山秋色,層林盡染,好一副五彩紛呈的秋景圖。


五寨溝

五寨溝是五寨縣南山生態自然旅遊區,被人們稱為北方的「九寨溝」,五寨溝以雲杉和華北落葉松天然次生林為主,秋季在泛黃的林海中徜徉,聽林海濤聲、吸清新空氣、覓山林野趣,自有一番景致。




秋韻漸濃,去山西這幾座大山裡欣賞秋之日、秋之風、秋之雨、秋之果吧,走過層層落葉,享受這絢爛的秋季。

相關焦點

  • 秋意漸濃,正是賞秋的好時節
    今日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代表著炎熱的夏日結束,要步入深秋了,晝夜的溫差較大,所以即使白天還是炎熱的,但是到了晚上,就會開始覺得有涼意了,這種時候比較容易感冒,但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了人們外出賞秋的熱情。
  • 「秋色播報」秋意漸濃秋色起,「曬秋人家」迎來最佳賞秋季
    曬秋人家秋曬忙。▲10月12日實拍秋意漸濃,篁嶺村曬匾裡的「曬秋隊伍」也日漸壯大,曬秋臺上到處都是大媽忙碌的身影,家家戶戶「傾盡所有」,能用的曬匾都拿了出來,迎接著這一年一度、規模宏大的豐收曬秋季。遊人賞秋紛沓來
  • 中國「最值得去」的賞秋地,如今秋意漸濃,一個人也要去看看
    中國「最值得去」的賞秋地,如今秋意漸濃,一個人也要去看看秋天不賞秋,不覺得是一種遺憾嗎?中國最值得去的賞秋地,如今秋意漸濃。如此美景,就算一個人,也要去看看。在這裡賞秋,騎著駱駝,看著無邊無際的大漠,很有意思。拍照取景效果絕佳。
  • 白露文案‖秋意漸濃,白露為霜,節氣這樣發朋友圈,精彩有詩意
    白露至,秋意濃,天氣漸涼,早晚需添衣。清晨凝白露,夜晚貪星辰,人間一切美好事,許你一世。——致女人1 貪戀這初秋的傍晚,溫柔且浪漫。2 秋風吹散了落葉,吹來了人間冷暖,白露為霜,秋光乍起。3 露珠凝華了清晨,滋養了傍晚,白露雖小,卻也能代表秋季。4 你伴著秋光而來,抵得過最美秋色,雖轉瞬之間,卻也感受過光亮,我心永恆。
  • 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
    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秋日是很短暫的,但是雖短卻很美在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一定不要錯過。在這裡能夠看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你不想去看看嗎?蒙頂山景區,作為四川三大名山之一,不說這賞千年銀杏最美的時候,光是平時,也都是極美的。
  • 秋意漸濃預備飛往日本賞紅葉!
    日本日本一直是中國人出國「欣賞」的首選國家,不管是賞櫻、賞楓、賞雪、賞煙火...琳琅滿目的特色全包了!秋意漸濃的現在,此篇介紹今年秋天日本最受歡迎的4個賞楓景點,不妨邀約家人、情人或朋友一起踏上滿地楓葉的紅色道路上,置身大自然構築出的最美圖畫中。 10月中到11月底為賞楓最佳季節,立刻預訂機票在此時到日本感受滿滿紅葉點綴的療愈氛圍吧!1、東京—高尾山
  • 秋意漸濃,香山的楓葉紅了,北京就成了北平
    導語:秋意漸濃,香山的楓葉紅了,北京就成了北平北京是課本裡的兒時記憶,很多人知道北京應該是從課本裡。天安門廣場,北京故宮,再大一點讀了史鐵生,我與地壇。種植楓葉的地方很多,但像香山這樣一整座山的楓葉還是非常少見的。在秋天樹木都大多凋零,尤其是在北方,大多數山都是光禿禿的,在香山上一片火紅,給人的感受非常熱情。避開10月初的黃金周,在10月底或11月初的時候是去香山最好的時候。這時候香山上的楓葉紅得最豔麗,再晚一些去葉子就掉光了。對於喜歡拍照的人來說,香山一定是不能錯過的打卡聖地。背景是火紅的楓葉,無論怎樣的素衣都能拍出不一樣的美感。
  • 今日白露 | 玉露生涼
    今日白露 | 玉露生涼 2020-09-07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白露映秋。當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此時的早晚,玉露生涼,空氣中的水汽在夜裡受冷凝結為露,為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點綴上晶瑩剔透的裝飾。新華社發(鄧龍華 攝)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
  • 今日白露:清風白露,願你此生無恙!
    今日白露:清風白露,願你此生無恙!「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2020年9月7日農曆鼠年七月二十暑氣退散,秋意漸濃白露節氣,如約而至人們認為在這一天吃龍眼可以益氣養血還有潤膚美容等效果
  • 賞秋何須去西北,原來廣東90%的秋天就藏在這裡
    秋風從南嶺來,帶著山野的質樸清新,吹去了山上縈繞多時的薄霧。等到秋意漸濃如若有時間,不妨小住幾日,回歸原始生活,體驗「曬秋人家」的樂趣、感受「朝曬暮收」、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卻又不獨有秋收、銀杏湟川三峽、連州地下河這些美景在秋天之際更是煥發出新的魅力所以說上帝是真的偏愛連州這座小城
  • 「詩詞鑑賞」清風至,白露生,那些優美的白露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到了白露時節,秋的涼意漸濃,夏的熱仍存。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士寫了許多描寫白露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們去開闊一下眼界,領略一下詩中的白露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上海今迎「白露」,最高溫33℃熱度不減,「秋老虎」來了?
    最高溫33℃,太陽持續在線……上海今日又是炎熱的一天。別看申城暑氣還未消散,農曆秋天已經走到了第三個節氣。 今日迎「白露」,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雖然申城周初熱度不低,但是有了轉涼的趨勢,周后期的單日最高溫最低只有3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這樣詩意的描述,一般出現在我國北方局部地區。這個節氣中,這些地方開始入秋。
  • 上海嘉定秋霞圃,秋意漸濃時,是絕佳的賞秋好去處
    祖國的秋色如此美豔,忽然發現江浙滬的小夥伴們對於賞秋這個事情有著空前的熱情。畢竟北國秋色是如此的出名,然而南方的秋景,好像一點入秋的痕跡都沒有。其實,浙江滬三地,多山多水多樹多林,很多地方一到秋天也是美的不可方物。找準地點,也能看到楓葉如火、層林盡染的壯觀秋色。
  • 北京東小口森林公園:色彩斑斕,秋意漸濃
    白露過後,進入9月中旬,漫步北京昌平區東小口森林公園,但見很多花草已經枯黃,斑斕的色彩令人生發感慨,正可謂「秋意漸濃,醉意闌珊」。
  • 秋意漸濃,桂花飄香~桂林公園免費賞桂攻略快來get吧!
    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香。隨著上海的秋意漸濃,桂林公園裡的桂花也悄然綻放,9月25日起,公園實行免費開放~說到賞桂花【轉眼間,秋已至】「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桂花香是秋天最不能忘懷的味道。
  • 徐州這兩天唱起了「小晴歌」 又是一年秋意濃,賞秋正當時!
    徐州這兩天唱起了「小晴歌」 又是一年秋意濃,賞秋正當時!最近冷空氣一波接一波,眼看著低溫越來越低,小夥伴們起床是不是越來越難?不過這兩天,起床應該不會太難,今天最高氣溫或將達到22℃,溫暖的陽光下,賞秋正當時。明天起,您的2019年帳戶餘額只剩下61天想想今年減肥一年掉了1兩肉沒?朋友圈的微信運動排過第一沒?工作了大半年存下錢沒?單身的你們,有對象沒?
  • 白露是什麼季節 2019白露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開始的
    2018年白露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幾秒?白露是一年之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三個節氣。一般情況下,白露是在每年9月初的時候,今年也不例外。在白露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轉涼.白露是什麼季節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 國慶將至,湖北這9個賞秋好去處,你一定不能錯過!
    下半年僅剩的八天小長假即將到來,小夥伴想好了去哪裡玩了嗎,不如看看這九個賞秋好去處,一定有你想去玩的地方! 一、京山美人谷
  • 關於白露的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 描寫白露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圖)
    2017年白露時間具體是幾月幾號幾點?今日18時39分進入白露節氣。①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 ②「白露勿露身」,到了白露,夏天的清涼裝就可以收起來了 ③「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古人對於白露留下了哪些詩詞詩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