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放軍報:西部戰區空軍機關由原蘭空、成空機關合併組建
據澎湃新聞4月7日報導,軍報近日披露了西部戰區空軍機關組建成立的相關信息。根據《解放軍報》報導信息顯示,西部戰區空軍機關是由原蘭州軍區空軍及原成都軍區空軍機關合併組建而成。
2016年4月7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第8版刊發《畢竟情深輕離別——軍隊改革進程中西部戰區空軍一個雙軍人家庭的故事》一文,文章提到,「2015年11月底,中央軍委召開改革工作會議。以此次會議為標誌,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改革,說來就來了。一紙命令,原蘭空、成空機關合併組建西部戰區空軍,所有機關幹部都將面臨進退走留……」
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各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
隨後,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披露,這輪改革與成立戰區相適應,調整組建了戰區軍種機關。其中以相關軍區空軍機關為基礎,調整組建戰區空軍機關。
2月5日,「空軍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空軍近日召開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戰區空軍成立大會,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空軍政委於忠福,分別向5個戰區空軍授軍旗。
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向西部戰區空軍授軍旗
目前,5大戰區空軍機關領導信息均已披露,其中,西部戰區空軍司令員、政委職務分別由原成都軍區空軍司令員戰厚順中將、原成都軍區空軍政委舒清友中將擔任。
以下為解放軍報4月7日原報導,《畢竟情深輕離別——軍隊改革進程中西部戰區空軍一個雙軍人家庭的故事》:
唱響在改革強軍路上的,有雄壯激越的「戰歌」,有催人奮進的「讚歌」,也必然少不了牽腸掛肚、依依惜別的「驪歌」。
正是伴著一首首「驪歌」,千千萬萬的軍人以及他們的家庭默默為改革強軍而犧牲和奉獻,使我們這支軍隊始終充滿強大的力量,保持勇往直前的衝鋒姿態。
改革深入推進之際,面對部隊撤併轉改、移防搬遷,多少好不容易相聚團圓的軍人家庭,不計利益得失再次選擇了身居兩地,天各一方。
一別心知兩地秋。得失聚散間,軍人和他們的家庭究竟經歷了何種心路歷程,作出了何等奉獻犧牲,支撐官兵義無反顧、心無旁騖地再踏徵程?
箇中滋味,怕是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最有發言權。
這個春天,我們走進西部戰區空軍一個普通又特殊的雙軍人家庭,記錄女主人公如何直面改革帶來的隱隱陣痛。
這個家庭,雖然只是改革大潮中千萬個軍人家庭中的一員,卻恰似其中的一滴水珠,它折射的光芒,正來自那光輝燦爛的太陽……
——編 者
3月27日,星期天,蘭州,晴。
上午10點,把13歲的兒子劉耀東送到英語補習班後,西部戰區空軍某通信團光端站工程師雷紅霞,一個42歲的高齡孕婦,獨自一人回到居住的大院。
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大院的花園裡散步,那兒,有知春的銀杏、洋槐、白玉蘭,還有在風中跳躍的溫暖陽光。
花園的空地上,好多大人帶著小孩兒在曬太陽和玩耍,有抱著的,有推著的,有牽著的。孩子們嬉戲打鬧的歡笑聲,在這個明媚的上午傳得很遠。
可細打量,陪著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婦女和老人。雷紅霞意識到,即便在周末,院子裡也碰不到幾個帶孩子的男人,自今年1月起就已成為新常態。
「爸爸去哪兒了?」雷紅霞不由自主地笑了,摸了摸已經明顯隆起的肚子,她知道,用不了半年,自己也得獨自抱著娃兒在花園曬太陽了。
娃兒的爸爸劉昕,原蘭空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和這個院裡的大部分軍官一樣,在此次軍隊改革中被分流到外地,1月22日就奔赴了新的工作崗位。
送行那天,雷紅霞和丈夫劉昕都流了淚。結婚16年,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足6年,離別原本早已成了日子裡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可唯獨這次不同。
這是一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離別。
自從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後,基於對今後工作和生活會日趨穩定的判斷,一直喜歡孩子的夫妻倆就希望能再要一個。
去年9月,美夢成真。彼時,沉浸在喜悅中的雷紅霞哪會想得到,就在短短幾個月之後,平靜的生活會忽起波瀾,成真的美夢竟讓她糾結得幾近崩潰。
11月底,中央軍委召開改革工作會議。以此次會議為標誌,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改革,說來就來了。
一紙命令,原蘭空、成空機關合併組建西部戰區空軍,所有機關幹部都將面臨進退走留,丈夫劉昕也不例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老公能不能留在身邊?」等待消息的那段日子,雷紅霞的心情忐忑,加上劇烈的孕吐和時常襲來的腰痛、胃痛,她日漸消瘦。
「如果老公被分流走了,那肚子裡的孩子恐怕就不能要了。」雷紅霞的想法現實又殘酷。
雙方的父母全都指望不上,她鼓起勇氣懷二胎的唯一動力就是老公在身邊。如果劉昕真的走了,誰來照顧她和兩個孩子?
即將分流的老公,讓他留還是走?剛剛懷上的孩子,要還是不要?雷紅霞感到,改革帶給她的陣痛是那麼的真切!
吵、鬧,多少個不眠夜之後,丈夫的一句話點醒了雷紅霞,讓她不再糾結,或者不好意思再糾結:「別忘了,不同於普通的軍嫂,你自己也是個軍人!」
是啊,如果是普通的百姓,抱怨幾句那是情理之中,可自己也身為軍人,知道什麼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更明白「一家不圓萬家圓」的道理。
「一個軍人,半個家;兩個軍人沒有家。」 因為了解,所以理解,這恰是多年來雖然聚少離多不能卿卿我我,雷紅霞和丈夫卻始終心心相印的原因。
「既然改革帶來的陣痛不可避免,作為一個軍人,我應當首先站出來,用行動擁護支持改革,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想通了這點,雷紅霞決定既支持丈夫的事業,也要獨自把孩子生下來。雖然送別的那天,目送劉昕遠去的背影,她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雷紅霞心裡明白,從那一刻起,這個家的一切事情都只能靠自己了,她必須獨自承擔起照顧兒子和腹中寶寶的重任。
早晨6點起床、上班、買菜、輔導兒子,常常忙活到凌晨1點才能上床,周末還要帶著兒子去上輔導班、學遊泳、彈鋼琴,雷紅霞幾乎沒有閒暇時間。
比起忙累的生活,內心的酸楚最折磨人,尤其一次次隻身趕赴醫院排隊、掛號、產檢的時候,看著周圍被百般呵護的其他孕婦,很難不顧影自憐。
好在除此以外,身為軍人的雷紅霞其實並沒有多少時間自憐。在通信團光端站,她可是響噹噹的「頂梁柱」,一大堆沒她不行的活兒等著她呢。
圖片:作為光端站工程師,雷紅霞的業務能力有口皆碑。在光端站工作近8年,她寫下20餘萬字的工作筆記。業餘時間,她將筆記分門別類整理成冊,供同事參考使用。
西部戰區空軍成立後,原蘭空、成空網系融合,雷紅霞所在的光端站工作量驟增。新舊轉換的關鍵期,顧不得機房電磁輻射對腹中胎兒的影響,雷紅霞每天挺著大肚子到機房處理業務,期間因過於勞累,還有過先兆性流產的症狀。
時間一天天過去,肚子裡的寶寶一天天長大,雷紅霞也漸漸適應了家裡家外的緊張忙碌,內心深處已開始幸福地憧憬與一個新生命的見面。
無論生活怎樣不易,雷紅霞覺得,只要自己這個高齡孕婦能和懷中的寶寶一起平安地挺過這段日子,未來就有新的希望!
恰如當前我軍改革正在經歷的陣痛,之後必將迎來新生,迎來鳳凰涅槃、脫胎換骨的輝煌。
3月27日,星期天,蘭州,深夜。
忙活了一整天的雷紅霞和往常一樣,打開手機與遠在成都的劉昕視頻相見。
接通的瞬間,看到丈夫那張關切中透著些愧疚的笑臉,雷紅霞覺得所有苦累酸楚都煙消雲散了。
這是她每天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