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菲夢少女2》被舉報,目前已下架 網絡圖 下同
誰的童年裡,沒有一支「彩虹戰隊」?從80後、90後記憶裡的《我為歌狂》《美少女戰士》,到近年來熱播的《黑子的籃球》《LoveLive!》,許多經典動畫角色的發色,都有些「不同尋常」。近日,湖南衛視金鷹卡通頻道播放的動畫《菲夢少女2》卻被網友舉報「價值導向有問題,(角色的)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穿得花裡胡哨的還在舞臺上表演換裝」。目前,該動畫已經下架。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家長現身說法:「我女兒最喜歡看這部動畫,內容挺勵志的啊」,也有動漫愛好者提出異議:「我們80後、90後看《聖鬥士星矢》《美少女戰士》長大的,也沒有對染髮有什麼執念啊?」更多網友則表示:「小孩子的世界本就是五彩繽紛的。」
提升辨識度
動畫裡司空見慣的彩色頭髮,真的有問題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吳冠英認為:「動畫本身是高度假定性的藝術,角色設計需要獨特標誌,尤其是頭部,如果主要特徵不明顯,就容易削弱辨識度。」中國電影評論協會動漫遊戲專業委員會理事孫世前也覺得動畫人物「染髮」沒有太大問題:「動畫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小朋友的幻想,色彩斑斕的幻想會讓童年更有想像力。」
圖說:湖南省廣播電視局的相關回復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對舉報的回覆,印證了專家的猜想:「該片主要講述一群有音樂夢想的少女團結合作、歷經考驗、努力奮鬥、共同成長的故事,向觀眾傳達迎難而上、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其內容沒有導向方面問題。由於該片動漫人物較多,為幫助觀眾快速分辨角色,製作公司將人物頭髮設計成不同顏色,並非提倡染髮。」而停播的原因則是「忽略了動畫片對未成年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未在情節細節上做仔細推敲」。
底線需明確
因染髮舉報動畫的舉動,在很多人眼裡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面向未成年人的文藝作品,確實應該有尺度上的特殊考量。但憑一家之言就一刀切並不可取,底線在哪的問題,仍然值得深思。
圖說:《虹貓藍兔七俠傳》海報
這次的事件讓一些網友聯想起了十多年前國產動畫《虹貓藍兔七俠傳》被舉報下架的風波。當時,自由攥稿人劉書宏發文舉報該片「內容低級,充滿暴力、色情、髒口」,自己兩個孩子看完之後模仿劇中角色,髒話連篇。在他的號召下,許多家長跟著呼籲吶喊,動畫片被緊急停播。但僅僅一個月後,作品就回歸了大眾視線。回憶起《虹貓藍兔七俠傳》,一位網友感觸良多:「當時我還是個孩子,他們吵得驚天動地的『暴力無知』、『髒話連篇』,我都不記得,只記得『任長風吹動他英勇的長髮』,記得右手傷了不要放棄,還能學會左手用劍,記得有個風景很美的地方叫張家界。」
由於受眾群的特殊性,動畫作品的確要格外慎重,但慎重的不能只有創作者,家長的溝通引導也至關重要。如果了解到孩子羨慕《菲夢少女2》裡偶像的裝扮,家長就可以點出,那些女孩最美的不是外表,多看一看她們的內在。因此,在動畫創作者守住底線的同時,能確保孩子們不越線的,其實是家長。
內容更關鍵
《虹貓藍兔七俠傳》之所以總被提起,是因為作品中永不言棄、棄惡揚善的感人情節;已經走出國門的《刺客伍六七》,則用強大刺客在任務和情感之間的抉擇,凸顯了平凡生活的珍貴;深受年輕人喜歡的《狐妖小紅娘》,納入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相較於角色頭髮的顏色和人物之間的相處模式,人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劇情內容及其所傳達的精神內核。
圖說:《我為歌狂》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教孩子分辨善惡美醜,首先要告訴他們相關的定義。如果《菲夢少女2》能夠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偶像為了漂亮的外表所付出的汗水、經歷的挫折,那麼讓觀眾看到那些漂亮的外表又有何妨?因為害怕孩子見到不好的事物,就蒙住他們的雙眼,使其成為「溫室裡的小花」,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就像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所說,不該因為前面冠以「兒童」二字,就在藝術標準上降格以求,更不能因讀者年齡小,而潦草了成人作家需要在作品中表達的人生要義。(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