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16點32分,巴黎氣溫為42.6度,刷新1947年最高紀錄40.4度,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天。當天包括裡爾、斯特拉斯堡在內的多個城市氣溫破紀錄。多地氣溫高於2003年8月最熱的幾天,但仍未打破今年6月份第一波酷暑最高溫——埃羅省(Hérault)最高氣溫一度達到46度。7月24日周三晚上,或成為法國歷史上最熱的晚上,最低氣溫也達到21.4度。
從具體數據來看,法國氣象局預測專家普魯斯特(Olivier Proust)表示,50年前極少出現氣溫高於40度的情況,但如今40度天氣成為家常便飯,甚至法國中北部地區,氣溫也能時長達到43度。
自22日起,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熱氣流雲團北上。受此影響,法國絕大多數地區飽受高溫炙烤。目前法國20個省已經開啟「紅色預警」機制,另60個省開啟「橙色預警」機制。只有布列塔尼和地中海地區免受高溫影響。新高溫預警系統最近在短短一個月內已經兩度發布紅色預警。法國衛生部長布贊(Agnès Buzyn)表示,這也是法國北部省市首次啟動「紅色預警」,當地居民很難適應酷暑天氣。
2003年夏季,法國遭遇大範圍高溫天氣,導致約1.5萬人死亡。在那之後,政府引入新的高溫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關注老年人和小孩等群體,以更好地應對高溫給民眾健康和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法國總理菲利普指出,酷暑不僅影響身體虛弱人群,同時也會對身體健康的人群造成損害。做運動或下水遊泳,都有可能因體溫過熱而致死。
法國衛生部公布的酷暑期間採取預防措施:提防脫水的危險、多喝水、經常溼潤身體、白天關閉百葉窗、多與親朋好友聯繫、不喝酒精飲品、避免做體力活、保證飲食等。不僅是法國,歐洲各地氣溫都破了歷史紀錄,比利時、德國和荷蘭都測得當地史上最高溫,影響鐵路交通,還傳出多起民眾因避暑前往戲水時溺水的消息。
比利時在克林恩布洛蓋爾(Kleine-Brogel)軍事基地,測到破紀錄的攝氏39.9度高溫,改寫1947年6月紀錄。德國西部蓋倫基爾興(Geilenkirchen)測到攝氏40.5度,超越先前的40.3度紀錄。荷蘭南部的吉齊瑞仁(Gilze-Rijen)測到攝氏38.8度,打破保持75年的紀錄。許多荷蘭農民將牛隻留在外頭睡覺,而非帶進欄舍。
受到異常高溫影響的歐洲各地,民眾紛紛跑去河邊、湖邊避暑。倫敦泰晤士河畔有3名泳客下落不明;德國也有3人溺斃。
法國國營鐵路公司24日也發布公告說,列車25日將正常運行,但呼籲乘客推遲或取消紅色高溫預警地區相關的出行計劃,並承諾免費辦理當天的改籤或退票服務。
由於氣溫過高,周四與周五大力士國際高速列車(Thalys)全線停止售票,並提醒遊客推遲行程。
考慮到高溫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法國電力公司自23日起已暫停位於塔恩-加龍省戈爾費什核電站的兩座核反應堆活動,預計至少暫停到30日。法國輸電網公司24日表示,當天中午,法國夏季用電量創新高,最高功率數值達到59715兆瓦。
酷暑天氣同樣影響法國經濟,據法國參議院報告介紹,今年法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會減少15億到30億歐元。
周四酷暑過後,法國西部從周五開始出現大降溫,此外諾曼第和羅亞爾地區出現降雨天氣,降溫可達15度。不過法國東部地區在周五晚上及周六上午仍處於酷暑狀態。
今天你是如何熬過這個史上最熱的一天?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