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遊覽松江,讓人流連忘返的二十四景你都知道嗎?

2020-12-12 上海發布

如果去松江遊玩,哪些景致不容錯過?

松江區文旅局說,1998年,松江評出『松江十二景』。2006年,又評出『松江新十二景』,形成『松江二十四景』。

夏可賞醉白清荷、在頤園聽雨,冬可觀斜塔初雪、海上尋夢……下面就跟著小布一起去看看吧!

佘山修篁

佘山分東、西兩山。東佘山海拔72.4米,佔地850畝,西佘山海拔98.8米,佔地800餘畝。東西佘山以竹為景,以竹為勝,修篁滿山,鬱鬱蔥蔥,蒼翠欲滴。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康熙曾親書「蘭筍山」三字。在婆娑的竹影中,秀道者塔、佘山天文臺、地震博物館、騎龍堰、洗心泉、將軍亭、獅子巖、眉公釣魚礬等景點隱逸其內。山四周,辰山植物園等眾多景觀和度假酒店緊貼其旁,構成了一幅清幽、舒適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的美景。

浦江煙渚

松江李塔匯與五厙交界處,有一條水上三岔口。岔口西邊的大河稱圓洩涇,西北的大河叫斜塘,兩河匯合向東流稱橫潦涇,便是黃浦江的起始點。三江匯流處,煙波浩渺,帆舫爭流,江邊罾起網落,江灘蘆葦搖曳,江岸柳綠桃紅。匯流交叉口的三角陸地形似一艘清風破浪的巨輪,燈塔作桅,望江亭為艙,衝破浩渺煙波向著東方駛去……

華亭鶴影

松江,古稱華亭。古代,松江因有大片溼地,成了候鳥的天堂,數不清的仙鶴在這山水之間翔集。早在三國、二晉時代,仙鶴已為人們馴養。其中,「華亭鶴」特別受人注目。聲聲鶴鳴四處迴蕩,此伏彼起,經久不息。小崑山下,從「二陸」讀書臺,走出了享有「玉出崑岡」盛譽的陸機、陸雲兄弟,《文賦》、《平復帖》流傳千年,成為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璀璨的一頁。而「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則是遠離故鄉的陸機在罹難是對家鄉的深情呼喚,足見華亭鶴對於松江的歷史意義。

鱸鄉遺韻

松江四鰓鱸魚,相傳原生長在松江秀野橋至大倉橋市河及沈涇塘中。早在兩千多年前,松江四鰓鱸已聞名天下。三國曹操、西晉葛洪、唐代陸龜蒙、宋代蘇東坡、清乾隆帝等都對四鰓鱸魚有過讚譽之詞。多少年來,景慕鱸鄉的好景色,鱸魚的「真風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賓朋。其實,人們對「四鰓鱸魚」的思念早已超越了美食的意義,演繹為遊子的思鄉之情。登臨倉橋看鱸鄉,眺望著粉牆黛瓦、鱗次櫛比的沿河古民居,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依傍秀野觀遺韻,橋下是脈脈清流,流出了多少鱸鄉美麗的傳說……

唐幢流雲

松江唐陀羅尼經幢,位於松江中山小學校園內。建於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是現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築。共21級,高9.3米,八稜八面,故又稱為八稜碑,俗稱「唐經幢」,別稱「石塔」。經幢為青石雕成,上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全文。經幢造型優美,雄偉秀麗。各層雕刻圖案洗鍊圓熟、細膩生動。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塔風鈴

上海方塔園,位於松江中山東路235號,佔地173畝,1982年對外開放。是一座以歷史文物建築為主體的園林。園內有國家級、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興聖教寺塔建於北宋熙寧年間(1068-1094年),襲唐代風格,呈四方形,俗稱「方塔」。塔高42.65米,共9層。塔形秀美、結構獨特,塔簷四角系有「警鳥」銅鈴,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清代黃霆詩曰:「近海浮圖三十六,怎知方塔最玲瓏。」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還有宋代望仙橋,明代磚雕照壁、蘭瑞堂,清代天妃宮、陳公祠,石馬群、如來幢等文物古蹟;何陋軒、其昌廊、讀錦麟、鐵笛舫、五老峰、美女峰、塹道、日月湖、親水坪、賞竹亭等景點。

斜塔初雪

天馬山,古稱幹山,傳春秋吳國幹將鑄劍於此而得名。位於松江區西北,為九峰十二山中最高和最大的一座山,海拔99.8米,山林面積1433畝。山勢陡峭,山體脊線呈東西走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飛的天馬,故稱天馬山。立於山頂,右覽三泖湖光,南瞻古城松江,東眺九峰秀色,極盡九峰三泖之勝。山上原有二陸草堂、雙石魚、雙松臺、一柱石、濯月泉、八仙坡、三高士墓等十景。半山腰有建於南宋時期的護珠塔,塔身向東南傾斜6°51′52″,與頂部中心偏離2.27米,成獨特奇觀,俗稱「斜塔」。日出時的天馬佛光,夜幕下的天馬送月,大霧下的天馬塔朝……最讓人嘖嘖稱羨的是天馬山的雪霽美景,銀裝素裹,近看似玉樹銀花,遠眺整座山則顯玲瓏剔透。

西林梵音

西林禪寺,又名崇恩寺。位於松江華亭老街西端北側,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明正統皇帝敕封時賜名「大明西林禪寺」。大殿後門,有一塔,名圓應寶塔,俗稱「西林塔」。塔身七層八面,磚木結構,塔壁夾牆中砌有磚梯可登。塔高46.5米,迄今仍為上海地區最高的一座古塔。1993年11月維修時,在塔剎和地宮內均發現許多文物,0.65立方空間的地宮裡儼然一座地下小佛殿。塔與寺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1982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跨塘乘月

松江跨塘橋,因橋橫跨古浦塘而得名。位於松江中山西路底。初建於宋代,名安新橋。明成化年間重新修建,改木橋為石橋。橋系青石與花崗石構築,3孔,橋高8米,長30餘米。橋之東邊石欄外,有清同治年間所刻「雲間第一橋」字樣。宋陸蒙《跨塘橋》詩云:「路接張涇近,塘連谷水長。一聲清鶴唳,片月在滄浪。」月夜的跨塘,確是松江古城踏月夜遊的勝景。河水平靜時,月亮就像沉在河底的玉盤;河水波動時,月亮又像跳躍著的銀盆,流水載月疾行,船櫓劃碎倒月。

邦克落照

松江清真寺,位於松江華亭老街東入口南側,始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明清時期,曾7次整修和擴建,至今仍保持元、明時期的風格,主體建築有大殿、窯殿、穿廊,另有南、北講堂,邦克門等。其中窯殿和邦克門兩處最具該寺建築特色,寺內保存著歷代碑刻四塊。

頤園聽雨

頤園,又名高家花園。位於松江秀南街上海第四福利院內。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年),佔地2畝。頤園,咫尺之地,鑿池疊山,築樓建舫,小橋流水,廊榭環之。全園以水、石為中心,芭蕉和各種喬木、灌木圍繞一池,池中有橋,臨波三曲,憑欄觀魚,其樂融融,有道是「天籟之妙,莫過於聽雨」。雨天,清池臨窗,手捧香茗,聚三五知己,更得聽雨之趣。園中磚雕、瓦當、梁椽極為精細,戲樓、看樓、石室等別有洞天,尤以明式戲樓系江南無雙,松江之寶。頤園是江南典型的明式宅園,系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醉白清荷

上海醉白池,位於松江人民南路64號,佔地76畝,上海地區五大古典園林之一。園林源於宋代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院,名「谷陽園」。為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觴詠處,也是名人學士常遊之地。清順治年間,工部主事顧大申重加修建,因崇拜白居易,仿宋韓琦做法,將其更名為「醉白池」,迄今已有350多年歷史。該園以一弘清池為中心,池中有荷,夏秋之際,「醉白池水清且連,池中荷葉何田田;風吹花香撲人鼻,清氣勃勃生筵前。」可謂「荷不醉人人自醉」。池周古樹參天,亭榭探水,樓閣照影,蔚為勝境。有池上草堂、四面廳、臥樹軒、半山半水半書窗、蓮葉東南、花露涵香、凝舫、樂天軒、牡丹臺等十景,還有五色泉、雕花樓、寶成樓、船屋、雪海堂等景點。另有邦彥刻像、「十鹿九回頭」石刻、元趙孟《赤壁賦》石刻、「關羽畫竹圖」、「魁星圖」等藝術刻石。

四水會波

泗涇,位於松江區東北。因通波涇、外婆涇、洞涇、張涇四水匯集而得名。元代後期始成集鎮,清代釀造、米市、木行業等興旺,聞名江南。陶宗儀、孫道明、馬相伯、史量才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泗涇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目前已經開發安方塔、福田淨寺、史量才故居、馬相伯故居等景點。泗涇的傳統小吃有廣利粽子、阿六湯圓、泗涇羊肉、泗涇小籠等。

三宅緣墨

華亭老街三宅,是坐落在松江華亭老街上(即中山中路)的三處松江歷史名人府第。王冶山宅,位於中山中路492號。始建於明代,清代嘉慶年間湖北宜昌知府王冶山買進後擴建,有門廳樓堂六進,現存五進四庭心。袁昶宅,位於中山中路466號。原為清代嘉慶侍郎趙永明宅,傳有108間。現佔地3000平方米,七進四庭心。有松江現存最大的磚砌儀門。瞿繼康宅,位於中山中路458號。清代建築,佔地950平方米。住宅儀門雕刻精緻,提現了高度的工藝水平。2002年,松江有關部門將三宅主體移至一處。

海上尋夢

上海影視樂園,位於松江區車墩鎮,佔地650畝,2001年對外開放。是一個集影視拍攝、旅遊觀光、文化傳播為一體的影視主題公園。樂園以上世紀30年代南京路為主景,配有上海老城廂石庫裡弄、蘇州河駁岸和「四行」倉庫、浙江路鋼橋和四川路橋。樂園內有5300多平方米的6個組合式攝影棚,規模大,可供多個攝影組同時拍攝。有近20萬件服裝道具選萃館,有18萬件道具的道具館,有老爺車館,上海老街等景點。道路上有老式有軌電車、馬車等可供遊人乘坐。

花橋觀鷺

上海青青旅遊世界,位於松江辰花公路東端,佔地3200畝。園內以生態林為主景,遍植280餘種、100多萬株名貴樹種,碧水縈迴、花香馥鬱、樹影婆娑、鳥語啁啾,曾經吸引了無數白鷺在此棲息、繁殖、生長,景色壯觀。

泖田問秋

松江五厙現代農業園,地處黃浦江上遊水資源保護區。區域面積11.19平方公裡,2001年成立,是上海市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園區內有格林葡萄園、番茄農莊、水上人家、荷蘭風情園、花卉園區等觀光、休閒、教育、體驗場所。

天馬追風

上海天馬山賽車場,位於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西側,緊貼A30天馬匝口,2004年對外開放,佔地221畝。賽道全長2.063公裡,有8個左彎6個右彎。曾先後舉辦過多項國際國內重大賽事。

雲間學林

松江大學城園區,位於松江新城西北路,佔地約8000畝。2001年對外招生。園區內現有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等7所大學,有師生約8萬人。各所大學彼此間用綠化帶、河流或者道路加以劃分。各校建築風格各異,設計獨特新穎,設施齊全,設備現代。在教學區與生活區之間,建有我國高校中最長的學生步行街——2.5公裡的「中華學生第一街」文匯路。另配有交通樞紐中心、公共體育、休閒設施等。

五茸曉霧

松江中央公園,位於松江區行政中心北側,2004年5月對外開放。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300米,佔地66萬平方米,為上海目前單體面積最大的城市中心公園之一。公園以生態、自然為主題,是一個貼近自然、回歸自然的生態型開放式公園。園內數草如茵、碧波蕩漾、漫坡起伏,小品雕塑相映成趣。建有親水臺、「魚刺橋」、小綠島、大草坪等。是市民晨練、小憩的好去處,每當晨霧騰起或晚霞籠罩時,這裡的景色更美,令人流連忘返。

園中飛鷂

市民廣場,位於松江區行政中心南側,佔地7.7萬多平方米,是一座生態與休閒的開放式公共廣場。廣場南入口處的巨型雕塑和兩邊對稱的鋼製弧形橋,顯得大氣,充滿現代感。花壇錯落有致,分布在廣場的四周,各種名木花草組合成一處處別致的植物景觀。廣場中心區為一下沉式平臺,可舉辦大型活動。迴廊、木橋、小河環廣場而建,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市民休閒、健身的理想場所。

鳳凰戲珠

上海佘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位於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佔地2200畝、全長7140碼。

月湖沉壁

上海月湖雕塑公園,位於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林蔭新路1158號,2005年對外開放,是一個集雕塑藝術、山水風光、現代建築藝術和高檔休閒娛樂於一體的藝術園區。園區佔地1300多畝,其中月湖有456畝。園區以月湖為中心,環湖而建,三面分別被東佘山、鳳凰山、薛山所環抱。環湖建有春岸、夏岸、秋岸和冬岸四個區域。園區內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知名雕塑大師傾力創作的24件雕塑作品,在各種植被的襯託下構成絢麗多彩的美麗景觀。

英倫印象

泰晤士小鎮,位於松江新城西部的華亭湖西岸。2006年10月開鎮,佔地1平方公裡。小鎮設計風格引入英國泰晤士河邊小鎮風格、住宅特徵及文化元素。小鎮有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建有中學、幼兒園、健身中心、賓館、商業街、影院、超市等社區服務設施。

資料:松江區文旅局

編輯:傅曉冰、王佳穎

相關焦點

  • 「探索」遊覽松江,讓人流連忘返的二十四景你都知道嗎?
    如果去松江遊玩,哪些景致不容錯過?松江區文旅局說,1998年,松江評出『松江十二景』。2006年,又評出『松江新十二景』,形成『松江二十四景』。夏可賞醉白清荷、在頤園聽雨,冬可觀斜塔初雪、海上尋夢……下面就跟著小布一起去看看吧!
  • 揚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景,你都知道嗎,都玩過嗎?
    大家好,迷君帶你遊。「煙花三月下揚州」 , 揚州古城因這句詩而聞名天下。那麼揚州有什麼著名的景點呢。想必不用說,大家都會頭口而出瘦西湖。那麼你遊知道瘦西湖的二十四景嗎?瘦西湖,國家5A 級景區,重點風景名勝區。
  • 上海松江頤園,滬上現存最小的袖珍園林,本地二十四景之一
    上海的松江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從唐代至清代遺留下來的大量文物古蹟,能看出松江歷來素有「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這麼一說,歷代古建築佔上海地區之首。分布在松江各處的歷史建築和古遺蹟不僅體現了這一地區的歷史厚度,也成功展現上海江南文化的重要地位。
  • 揚州人,總說什麼清代揚州二十四景,你知道這二十四景是什麼嗎?
    作為揚州人,你肯定知道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等知名景點
  • 穹頂之下 有松江「錢櫃」
    ▶一個柴靜讓你我都認識了什麼叫「霧霾」。▶一部《穹頂之下》讓你我的呼吸變得沉重不堪。「錢櫃」綠化牆實景▶霧霾太大,「錢櫃」太小,但我們從未有放棄改變。▶我們在室內每個角落都安裝了空氣富氧淨化系統,這就是直接對抗霧霾最有效的武器。無論籠罩天空的顏色有多麼灰,我們用行動還擊,決不允許霧霾踏進「錢櫃」半步。還大家一個如森林般的富氧空間。
  • 松江首屆「蕩」馬路節來了!馬路邊有意思的地方,小松替你盤點啦
    老松江風韻派 中山中路 「時代記憶與市井百態的光影交織」 松江商城 松江商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老城區足足耀眼了二十四年。
  • 松江首屆「蕩」馬路節來了!馬路邊有意思的地方,小松替你盤點啦→
    ❀ 老松江風韻派 ❀ 中山中路「時代記憶與市井百態的光影交織」松江商城松江商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老城區足足耀眼了二十四年。」中山二路上有更多松江老店等你來覓食!三通閣烤肉爐火傳奇當然萬達最多的還是奶茶店啦~小眷村、一點點、TPLUS茶家、一芳、茶百道、茉酸奶、7分甜……不知道你最愛喝的是哪一家呢
  • 上海松江泖港鎮,二十四景之泖田問秋,領略田野風光
    上海松江的歷史上下6000年,文字記載「華亭」是在東晉時期,已有1800年了。宋江是上海地區建縣最早的地區,至今已有1268年的歷史。如果要了解松江的歷史人文,也是需要花點時間的,松江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
  • 「一畑電車」帶你由松江城暢玩到出雲大社
    在每節車廂內都能發現島根縣觀光吉祥物「島根貓」公仔,為列車增添了可愛魅力。」下車乘小船徜徉於古城風情「松江堀川遊覽船」許多人會松江城搭配堀川遊覽船一起玩,堀川為圍繞國寶松江城外的護城河,水道長約3.7公裡,沿途能欣賞自然美景,悠閒愜意。
  • 上海松江泖港鎮,二十四景之泖田問秋,領略田野風光
    上海松江的歷史上下6000年,文字記載「華亭」是在東晉時期,已有1800年了。宋江是上海地區建縣最早的地區,至今已有1268年的歷史。如果要了解松江的歷史人文,也是需要花點時間的,松江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
  • 1939年評選的青島市城鄉二十四景,你知道幾個?
    本公眾號之前也專門編輯發布過,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39年,青島還曾評出「青島市城鄉二十四景」, 那這些當年秀美的景觀都是哪些呢? 觀海山遠眺 位於市區西部觀海山,海拔66米。德佔時期曾在山上建高爾夫球場,故稱為「拋球山」。
  • 你知道松江鱸魚嗎,口味多到流連忘返,就是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口味
    你知道松江鱸魚嗎,口味多到流連忘返,就是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口味聽到夏羽低語,神採奕奕的唐老太太,對他滿意地點了點頭,「你總算沒忘本,還認得這些個古來聖賢都讚譽過的食材。」其它淡水魚倒還好,偏偏是松江鱸魚!正是由於名氣大,這種淡水魚,相關食譜早就被各界廚師開發爛了,蒸的,煎的,炒的,煮的,反正是古往今來的廚藝大能都在『松江鱸魚』食材上各顯神通。要知道,「創新」亦是評審品鑑點,臺上少年少女們想在這方面拿分相當艱難,可若是拿不到高分數,如何去爭榜單前10名?
  • 「小小島嶼有大大元氣」——瀨戶內海之「小豆島」旅行攻略(全是乾貨)
    迷宮小鎮裡的妖怪美術館附近,有舒適的咖啡廳、土產商鋪、日本果子鋪等,是令人流連忘返的悠閒休憩的好地方,這些特色商家讓你花上半天時間也不嫌多。「約定之丘」「希臘風車」是遊客們一定會拍照打卡的地方。小豆島的氣候與地中海相似,整個橄欖公園的建築都非常的希臘風格,白色的房子襯著藍天、大海,讓人仿佛置身於歐洲小鎮一般。
  • 「探索」松江這些百年、千年銀杏,你知道在哪兒嗎?
    松江區新聞辦說,該區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樹齡超過1000年的銀杏共有3株,分別位於小崑山鎮和佘山鎮,也是松江區域內目前登記建檔的古樹名木中樹齡最老的。又是一年銀杏黃,松江方塔園、天馬山等都是賞銀杏的好去處↓彼此相守的千年銀杏兩株古銀杏,一雄一雌,靜靜地生長在佘山鎮鳳凰山東北麓通波塘的東岸。這對千年「眷侶」,在上海8株千年古銀杏中,是唯一的「一對」,古樹名木編號分別為「0005」「0009」。
  • 11個在馬來西亞值得你去探索的「隱藏勝地」!
    小編整理了以下你可能不知道的「馬來西亞隱藏勝地」,想要來個short getaway?從這些地方開始!Photo Credits: @pijie_mhar是時候支持本地旅旅遊 #cuticutimalaysia了,多得是你不知道的冒險!1.
  • 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每個角落都有景,最美的滬上英倫風
    上海松江的歷史上下6000年,文字記載「華亭」是在東晉時期,已有1800年了。宋江是上海地區建縣最早的地區,至今已有1268年的歷史。如果要了解松江的歷史人文,也是需要花點時間的,松江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今天來說一下松江二十四景的最後一景「英倫印象」,它就是泰晤士小鎮。
  • 「一畑電車」帶你由松江城暢玩到出雲大社
    在每節車廂內都能發現島根縣觀光吉祥物「島根貓」公仔,為列車增添了可愛魅力。」下車乘小船徜徉於古城風情「松江堀川遊覽船」許多人會松江城搭配堀川遊覽船一起玩,堀川為圍繞國寶松江城外的護城河,水道長約3.7公裡,沿途能欣賞自然美景,悠閒愜意。
  • 松江一日遊,這些線路你都嘗試過嗎?
    你有好好遊過松江嗎? 行程安排:  廣富林文化遺址→上海方塔園→上海醉白池公園→大倉橋 松江是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其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以及它背後沉澱的人文歷史,都值得人們去感受。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後有松江史,廣富林文化遺址被譽為"攬盡上海千年歷史"之地,凝望著城市的興起和發展,展示了生生不息的人類活動畫卷。
  • 二十四節氣「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雖然開始向秋天邁進,但一時暑氣難消,仍有「秋老虎」的餘威,尤其在這些年天氣驟變及溫室效應下,炎熱起來也絕對不輸給夏季;但總體來說,秋天是趨向逐漸涼爽的,比如早晨開始有霧氣,感陰的寒蟬也開始鳴叫,偶有颱風也讓天氣涼爽許多。
  • 中山小學第一景的由來,你知道嗎?|童聲鄉音小星星
    中山小學第一景的由來,你知道嗎?嘉定、寶山的最北部傳統上是太倉方言,青浦練塘則屬於吳江方言,其餘的,都屬於松江方言。作為上海方言的主體,松江方言有32個聲母、54個韻母和8個聲調,它的繁複和規範就好比松江的水稻工藝,可謂精耕細作。經過兩千年來的傳承和演變,松江方言顯現出很鮮明的特色,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凝練,發聲用詞與古代文言文對白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