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投資什麼最划算?如果早幾年,可能答案千奇百怪。不過被市場「摧殘」了多年的投資者逐漸精明了,已經不敢輕易回答這個問題——股票不穩定,房產過了風口,P2P還不斷爆雷,曾經覺得賺錢的投資渠道都衰敗了。似乎目前最好的投資渠道就是將錢放銀行,即使利息低一點,但是穩定,利息還是會照常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銀行是穩定的,不會破產倒閉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銀行也不是100%安全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有銀行倒閉的先例出現,之前就有兩家銀行因為不同原因宣布倒閉,而且當初將資金存入銀行的投資者們,連錢可能都拿不出來了。
第一家銀行就是海南發展銀行,這是一家成立到破產僅有2年的私人銀行,1998年倒閉的時候讓很多老百姓都開始懷疑銀行的安全性。當時海南發展銀行為了攬儲,推出了很多利率非常高的存儲產品,當地的投資者瘋狂的將資金存入銀行。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高利率吸引了儲戶,也將海南發展銀行拉入深淵。
這家銀行因為承諾給儲戶高額的利息,自己卻出現了經營危機。不過為了避免社會影響,當地的政府一開始還想扶持一下這家銀行,當時的策略就是將一家信用社和海南發展銀行合併起來,不過曾經承諾的高利率就要取消了,按照央行標準利率兌付,如果大家都只是接受這樣的安排那可能還沒有事情發生。但是當初存錢的投資者都是奔著高利息來的,現在沒有了肯定要組織一起到銀行取款的,海南發展銀行為了穩定事態,就限制了儲戶的取款額度和次數,就是這個決定引起了民憤,大家害怕銀行「跑了」,更積極的取款,這就加劇了海南發展銀行倒閉的速度。
還有一家銀行是河北的農信社,當時倒閉的原因就是因為資不抵債,也受到了國家的批准。在此之前也有預兆,還停業了10年,不過因為有緩衝期,所以儲戶們早早就將存款拿出來了。之後國家就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就是為了讓儲戶們放心,條例規定,如果銀行倒閉,儲戶們可以獲賠50萬元。不過也有三類人是拿不到一分錢的,很多中招的網友紛紛表示:虧大發了。
第一類人群:這部分儲戶在銀行倒閉之前,帳戶裡的金額就出現了丟失的情況,如果銀行正常運營,還可以幫你找回,機率很大。但是銀行都要倒閉了,處理的事情太多,就沒有能力幫你找回了。
第二類人群:在銀行當初購買了理財產品,但是在購買理財的時候就要明確一點,投資有風險,這種情況和存款是兩碼事,所以銀行倒閉了,買理財的是拿不回錢的。
第三類人群:還有一種理財產品是銀行代售的,這類產品本來就是外部的機構放置的,並不歸銀行管,所以銀行倒閉根本看都不會看買了這些產品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找你買產品的理財公司索賠,興許能拿回一些。
所以,銀行倒閉之後,並不是每個儲戶都能拿回自己的存款的,這三類人基本上一毛錢都拿不到。小編在此提醒大家,還是要選大銀行才穩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