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胡德夫:民謠是一個民族發言的痕跡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胡德夫

他被稱為「臺灣民謠之父」,也是臺灣原住民運動的先驅。他吹著「太平洋的風」,歌唱「美麗的稻穗」。他今年63歲,滿頭銀髮,卻仍像那個「牛背上的小孩」,一次次地吟唱「大武山美麗的媽媽」。

胡德夫,人們習慣叫他Kimbo,這是德夫的日語發音。父親是卑南族,母親是排灣族,他自稱為「卑排族」。11歲時,胡德夫從部落出來到城市念書,大學時代遇到李雙澤,一同推動臺灣「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出道多年,但直到2005年,他才推出第一張專輯《匆匆》。時隔6年,2011年底,胡德夫終於又推出了第二張專輯《大武山藍調》。

5月26日,胡德夫將於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辦「胡德夫《大武山藍調》音樂會」。不同於以往的自彈自唱,這次他帶來了一個四人樂團,包括曾經入圍臺灣金曲獎的原住民歌手昊恩,一同為廣州樂迷唱出他與臺灣的故事。

數十年間,胡德夫一路重拾與傳唱,在最原始的自然和最複雜的社會間穿梭,這何嘗不是一部臺灣音樂的近代史,一部現代人唱與祖先的交響曲。

胡德夫

1950年生。11歲前,臺東大武山放牛的小孩。12~18歲,淡江中學。18~20歲,臺大外文系肄業,開始籌劃提倡「唱自己的歌」的「校園民歌」運動。1972~1976年,與楊弦、李雙澤等人推動「民歌運動」。1984年,領導創立「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1999~2000年,參加「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

1、「唱自己的歌」真這麼重要?

羊城晚報:您從大學時就開始唱BobDylan(鮑勃·迪倫)的歌了,當時臺灣大學裡的氛圍是怎樣的?

胡德夫:鮑勃·迪倫是一部分,還有一些年紀和我們差不多的歌手寫的歌,或者是一些民謠老歌的翻唱,也蠻讓我們注意的。那個時代除了鮑勃·迪倫,還有JoanBaez,KennyChesney等等,在我們心中都是很重要的歌手。他們的年紀並沒有比我們大很多,但可以在歌裡談到很多東西,從環境到戰爭,再到人民生活中被漠視的東西,對我們的影響蠻大。那個時代我們自己沒有什麼歌,收音機一打開都是英文歌,學校的迎新送舊會也都是這樣唱英文歌。

羊城晚報:1972年,您開始與李雙澤(見文後注)等人推動「唱自己的歌」運動,能說說當時的故事嗎?

胡德夫:李雙澤希望我在大家前面,在我工作的地方唱一首自己民族的歌。這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美麗的稻穗》那時候我只會一半,是小時候爸爸唱給我聽的。但我唱完後,發現大家給我的鼓掌多過我自認為唱得很好的英文歌,這給我帶來很大的衝擊。讓我不得不想這個問題,平常我唱英文歌,大家只是普普通通地看看、聽聽、拍拍手,為什麼現在大家會給我這麼熱烈的回應,對自己的歌有這麼大的渴慕?我心裡對英文歌的驕傲,開始慢慢轉移到自己的歌。我思考,「唱自己的歌」真這麼重要?

羊城晚報:1973年在第1場名為「美麗的稻穗」的胡德夫民歌演唱會上,你發表了多首創作歌曲,比如《美麗島》、《鄉愁四韻》等。這也是臺灣首次有人公開演唱自己的創作曲和本土民謠,像一個裡程碑。

胡德夫:我和李雙澤認識一年後,他提議搞一場演唱會。我們相互鼓勵,當時楊弦也在寫歌,我也開始寫些歌,加上我們本來就會的一些,李雙澤算上這些曲目,可以辦一場演唱會,我們就取名為「美麗的稻穗」。也是借著這個機會,在演唱會前我回到故鄉,去學一些其他族的歌,放進曲目裡。現場出乎我們的意料,當天來了非常多朋友,其實我是在惶恐之中進行的,但我發現大家渴慕這樣的氛圍,渴慕這樣的歌。

相關焦點

  • 胡德夫:民謠是一個民族 「發言的痕跡」
    5月26日,胡德夫將於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辦「胡德夫《大武山藍調》音樂會」。不同於以往的自彈自唱,這次他帶來了一個四人樂團,包括曾經入圍臺灣金曲獎的原住民歌手昊恩,一同為廣州樂迷唱出他與臺灣的故事。  數十年間,胡德夫一路重拾與傳唱,在最原始的自然和最複雜的社會間穿梭,這何嘗不是一部臺灣音樂的近代史,一部現代人唱與祖先的交響曲。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
    音樂會「詩乃伊」將於4月1日在臺北舉行,臺灣知名民謠歌手胡德夫將與他的部落朋友們一起唱出他們對這片土地的共同情感。  「雖然我們帶著血管在自己的土地上漂流了很久,但是有一個東西一直在我們的靈魂裡、在我們的心中,就是詩乃伊。」胡德夫在1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他表示,不管是原創的歌曲,還是來自遠古、來自山林的音樂,都可以在這個時代被歌唱出來。
  • 臺灣原住民,「民謠之父」胡德夫
    胡德夫(1950年11月10日-,Kimbo是「德夫」的日語發音),自稱自己是臺東卑排族人,父親是卑南族,母親是排灣族,在家中排行第5。胡德夫被媒體譽為「臺灣民歌之父」。2005年4月他出版音樂專輯《匆匆》,獲得臺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1993年至2005年)第2名。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新書《時光洄遊》在京發布
    18日晚間,臺灣知名民謠歌手胡德夫(中)在京發布新書《時光洄遊》。(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 「人生中的起伏與悲喜,感動與懷念,像太平洋的海水拍打在岸邊的浪花,不斷地激蕩著我的心。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多到大陸看看,別聽政客說教
    臺灣著名音樂人胡德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胡德夫在海峽兩岸的音樂界擁有很高地位,有人說他是臺灣的鮑伯·迪倫,也有人說他是「臺灣民謠之父」與「臺灣原住民運動先驅」,知名作家蔣勳稱他是「臺灣最美麗的聲音」。「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在兩岸青少年新媒體高峰論壇文藝晚會演出。
  • 臺灣民謠教父胡德夫憑《大武山藍調》獲雙重大獎
    胡德夫有中國格萊美之稱的[第十三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4月14日晚於深圳灣體育館舉行,在「我們正青春」主題下,代表樂壇青春力量的韓庚、張靚穎、中韓男團EXO、尚雯婕、魏晨、張韶涵、張懸等歌手以去年的音樂作品拿到優異的成績單
  • 胡德夫新書《時光洄遊》:那些關於歲月與民謠的故事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12月18日晚,被稱為「臺灣民謠之父」的胡德夫以歌手和作者的雙重身份攜新書《時光洄遊》做客北京言幾又·今日閱讀書店,詳盡展現未曾公開過的「胡德夫歲月」,探討那些關於歲月與民謠的故事。 「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匆匆,匆匆。
  • 《山谷的呼喚》胡德夫民謠音樂會演出時間地點及演出票價介紹
    ­  有著「臺灣民謠之父」美譽的音樂家胡德夫將於5月20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音樂會。音樂會歌單于近期公布,「自然與詩意」的完美融合是此次音樂會的亮點之一。很多音樂愛好者聞訊後表示非常期待演出的舉行。­  《山谷的呼喚》胡德夫民謠音樂會是第三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的壓軸劇目。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大陸首演執意唱《美麗島》
    在胡德夫身上,有一長串標籤:「臺灣民謠之父」、「原住民運動先驅」、「吟遊詩人」……他早已不在乎這些定義,他66歲,鬚髮皆白。復出10年,胡德夫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平和、淡泊的歌手形象。他像掌門人、族長,帶著族人,四處歌唱土地的散漫和野性。他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表達,時不我待,傳承這些歌謠,是最讓他開心的事之一。
  • 臺灣歌手胡德夫
    「那是一個叫做自然風聲的山谷,人們互相扶持的一個山谷。」日前在北京的歌迷見面會現場,年近七旬的臺灣民謠歌手胡德夫談到自己的故鄉,眼神中仍會流露出孩童般的純真。「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5月在京開個唱被譽為「臺灣民謠之父」的胡德夫,近日在北京參加活動時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及兩岸交流時這樣說道。  身為出生在臺東的臺灣少數民族,胡德夫對大陸有著難得的親近與認同感。他對記者說,這與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胡德夫童年時生活的地方,居住著不少外省老兵。這些老兵來自大陸不同省份,帶著濃重的鄉音,這在他的童年歲月裡留下深刻而有趣的記憶。
  • 胡德夫,聽68歲的「民謠之父」唱一曲時光洄遊之歌
    胡德夫,聽68歲的「民謠之父」唱一曲時光洄遊之歌 2019-05-28 0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來試聽民謠活化石胡德夫《撕裂》---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趙偉君) 有「臺灣民謠活化石」、「臺灣的鮑勃·迪倫」美譽的胡德夫,將於11月19日登上深圳灣春繭體育館舞臺,和昔日好友一起再唱臺灣「民歌40」。而本月19日20日,他將分別於深圳舊天堂書店和中心書城北區大臺階,舉辦《我們都是趕路人》新書籤售會暨全新單曲《撕裂》試聽會。
  • 臺灣民謠教父胡德夫攜新書《時光洄遊》做客南京(圖)
    2017年,「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發行的單曲《無涯》在感動了無數聽眾的同時,激發了人們對歌曲背後故事的好奇心。2017年,傳奇歌者胡德夫以《時光洄遊》這本新書為載體,寫下了他未曾公開過的故事。
  • 胡德夫:用生命歌唱的人
    CFP 資料首張專輯《匆匆》第二張專輯《大武山藍調》早報記者 錢戀水 對於胡德夫來說,「臺灣民謠傳奇大師」或者「臺灣民謠之父」的稱謂不僅他自己覺得不甚準確,其實也全無必要——僅胡德夫三字足矣。當牛背上的小孩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當顛沛流離而才華橫溢的青年歌手變成為少數民族權益奔走的鬥士,當半生的經歷凝聚成兩張簡約到只有鋼琴和人聲卻有撼動天地力量的專輯的時候,胡德夫已經成為一個元氣充沛、悲天憫人、永遠在訴說遙遠鄉愁的傳奇。5月24日,他將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並帶來一場音樂會,以彌補去年在上海的小型音樂會因場地有限而讓很多人失望而去的遺憾。
  • 匆匆 胡德夫
    他是臺灣原住民,也是臺灣文化史的一個標誌。胡德夫又來了。2007年5月底至6月初,頂著一頭白髮的胡德夫,帶著他的野火樂集又一次將臺灣原住民的歌聲帶到內地,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舉辦專場演出。這位被譽為「臺灣民謠之父」的音樂人,因2006年7月獲得第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國語男歌手和最佳民謠藝人獎而蜚聲內地。
  • 臺灣知名民謠歌手胡德夫將在北京舉辦音樂會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有著「臺灣民謠之父」美譽的歌手胡德夫將於8月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山谷再呼喚》音樂會。《牛背上的小孩》《匆匆》《太平洋的風》等代表曲目將完美融合自然與詩意,呈現其對生命與大地的讚頌。
  • 從《匆匆》到《大武山藍調》:胡德夫用生命歌唱
    [導讀]對於胡德夫來說,「臺灣民謠傳奇大師」或者「臺灣民謠之父」的稱謂不僅他自己覺得不甚準確,其實也全無必要——僅胡德夫三字足矣。 5月24日,他將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並帶來一場音樂會。第二張專輯《大武山藍調》對於胡德夫來說,「臺灣民謠傳奇大師」或者「臺灣民謠之父」的稱謂不僅他自己覺得不甚準確,其實也全無必要——僅胡德夫三字足矣。
  • 胡德夫《匆匆》
    喜歡聆聽帶有深厚情感的嗓音和無拘束音樂型式的人,相信胡德夫的聲音,你也會喜歡擁有渾厚的生命力和對自然的虔誠是胡德夫予人的感受,有時聽了會被故事動容,有時甚至是因為胡德夫情緒流露渲染整個環境而沉浸。胡德夫在哥倫比亞大使館內,以一手好鋼琴擔任首席演唱,與胡茵夢、張杰、楊弦、吳楚楚等唱著當時膾炙人口的西洋歌曲,介紹當時流行的英國民謠,在流行音樂界掀起一股西洋風。在這愛唱歌的時代,這群年輕人在音樂的交叉點上,相知相逢,為臺灣在西風東漸的70年代,在音樂上打開了「自由與熱情」的音樂風潮。
  • 本周音樂演出:靜聽胡德夫的民謠,動看周杰倫範丞丞等人的演唱會
    胡德夫《山谷再呼喚》音樂會#推薦理由# 愛聽民謠的人一定知道,胡德夫被譽為「臺灣民謠之父」,著名的民歌運動就是他參與發起的,至於後來大家熟悉的葉佳修等一大批音樂人,也都是在他的影響下才湧現的。#演出信息#時間:2019.08.02地點: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票價:99-1496元適合人群:民謠音樂愛好者
  • 臺灣省資訊|融合「自然與詩意」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音樂會8月...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融合「自然與詩意」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音樂會8月唱響北京作為2019新經典藝術節的重點劇目,有著「臺灣民謠之父」美譽的音樂家胡德夫將於8月2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