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連日來的暴雨影響,重慶多處路段出現積水現象。為做好防汛減災救災工作,7月20日下午,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前往兩江幸福廣場等地汛期排水防澇和施工安全巡查。據悉,對於江北區望海花市宏帆路、紫御江山,兩江新區幸福廣場下穿道等易積水點,已啟動內澇綜合整治工程。
據了解,我市西部、西南部和東南部為暴雨洪澇易發區。20日下午17時,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喬明佳和工作人員一行首先來到兩江新區幸福廣場下穿道易積水點進行巡查。據介紹,從6月底以來,兩江幸福廣場下穿道發生5次積水現象,對市民出行和車輛通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名井下作業人員在幾名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戴著防護面罩、穿著潛水服下到井下。據現場負責人介紹,由於井下的管道出現破損垮塌堵塞,需要到井下進行相關疏通工作,一是檢查管道的破損情況,二是檢查管道裡面淤泥和石塊的淤堵程度,三是對下一步的清淤工作做相關檢查。
據了解,7月17日,兩江幸福廣場下穿道雨水管網搶修工程正式啟動,將採用非開挖方式,對塌陷的管道進行結構性修復,工期暫定40天。
據市住房城鄉建委介紹,目前住建部通告的我市22處城市重點易澇點整治工程改造成效明顯,包括紅旗河溝轉盤、石楊路科苑三街段、北碚濱江路下穿道等位置。並結合去年以來發生過的95個積水點和立交下穿積水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逐一研判治理措施,對有斷交風險的積水點落實應急處置預案。
對於江北區望海花市宏帆路、紫御江山,兩江新區幸福廣場下穿道等易積水點,啟動了內澇綜合整治工程,並定點安置了臨時抽排設備,解決現狀積水問題。
力爭到2020年底,率先完成主幹道、立交下穿道、低洼地等區域整治;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中心城區整治,排水防澇應急能力建設有效提升,基本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攝影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