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特稿》成年人正常的腋下溫度在36.0度至37.3度,大於37.3度就屬於發燒了。但是一歲以內的寶寶活潑好動不配合,怎樣測量寶寶體溫才算準確?一歲寶寶腋下溫度在37.5度以內都屬正常。為什麼呢?
一歲寶寶正常溫度範圍是多少?
一歲寶寶腋下溫度在36.0度-37.5度都屬正常。為什麼呢?寶寶的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有待完善,也就是說小寶寶不能自如地控制恆定的體溫,令小寶寶的體溫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例如是夏天或者穿衣過多,體溫就會發生輕微上升的情況。但正常的寶寶腋下溫度不會超過37.5℃。而在冬天或者溫度低的空調房內,寶寶體溫可能會降到36℃左右。而崔玉濤醫生也表示,嬰兒正常體溫會高於正常成人,不高於37.5度即正常。不論是頸下、腋下、耳溫,本身無實質差別;但口腔內和肛溫會高出0.5度。小嬰兒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加之皮膚調控體溫的能力有效,穿蓋過多會致體溫超過37.5度,甚至高於38度。穿蓋過多引發的體溫增高,減少穿蓋後15-30分鐘會恢復正常。
測量體溫什麼方法最準確?
一、體溫測量的部位有三個,分別是口腔、腋下以及肛門,而最常用的測量部位就是腋下。無論測量哪個部位的體溫,測量前都要將溫度計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測量才會準確。測量部位是否形成了密閉的小空間。比如:是否夾緊腋窩?耳溫槍是否將外耳道全部封閉等。只有形成了局部密閉的小空間,測量體溫才有準確的基礎
二、正常人一日的體溫並非恆定不變,隨著活動量的不同,環境溫度的不同體溫就會作出相應的變化。人體一日之間體溫差在三歲內是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大的。1個月時 約0.25℃,6個月時約0.5℃,3歲以後約1℃。在運動、哭吵、進食、剛喝完熱水、穿衣過多、室溫過高或在炎熱的 夏季,都可使體溫不同程度的增高。所以測量體溫應在小兒安靜和進食後1~2小時進行,若遇以上情況需等20~30分鐘後再測量。
三、目前來說最準確的測量體溫的儀器還是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但是水銀體溫計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安全係數不高,並且使用麻煩,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就會嚴重影響讀數。尤其是它內含水銀,一旦破碎會汙染室內環境,並對孩子造成傷害。在西方國家,這種體溫計已經被逐漸淘汰。
四、耳溫計是新型的體溫計,耳溫計使用簡單,只需要靠近寶寶耳道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得出寶寶耳溫。但其缺陷在於有時不夠精確,特別是對於嬰幼兒的體溫,常常會給出錯誤的讀數。因此,美國嬰幼兒醫學會建議,對於3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用耳溫計測量。
五、還有一種最簡單的體溫計就是片狀體溫計,這種體溫計只需要放在額頭上三秒,就會顯示不同的顏色告訴你不同的體溫範圍,目前很多家庭把這種體溫計作為家庭必需品。但它主要是用來快速判斷被測量者是否發燒,而不能測出準確的溫度。而且,由於小孩子的體溫在通常情況下會比大人高一到二度,所以有時會判斷錯誤。因此要想準確測量,仍需要採用其它方法。
六、當寶寶體溫大於38℃,應該服用美林等退燒藥。如果測量口腔內、肛門內溫度的話,由於這些部位更接近人體體內,而人體體內溫度稍高於體表溫度,所以口溫或肛溫超過39℃需服退熱藥物。
——媽媽網原創資訊
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可關注<媽媽網>微信獲取!還有大波媽友福利等著你哦!
如何關注: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