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光大、中原銀行等又5家機構遭調查,永煤債事件監管再升級

2020-12-25 新華融媒看財經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

AAA級、國企背景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集團")債券突然違約,引發市場巨震。目前這一事件的處理有了新的進展。

繼海通證券因涉嫌協助違規發債被調查之後,11月19日晚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調查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以及中誠信、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5家機構在永煤債違約事件中存在涉嫌違規行為,商協會將對上述機構啟動自律調查。11月20日,記者諮詢了上述三家銀行,截止發稿均未就該事件進行回應。中原銀行表示"相關事項正在開會研究,暫不接受採訪。"

記者注意到,從11月12日至今,商協會針對永煤債違約事件一連發布了3條公告。發行人、主承銷商、評級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等發債產業鏈上的多家金融機構均遭調查,其監管力度之大引發行業關注。有行業人士稱,這一事件的處置或將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

實際上,債券市場也確實需要一個圓滿的處理結果來緩解緊張情緒。永煤債違約衝擊波讓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債券已遭受殃及出現大跌。監管對該違約事件的處理態度對市場紀律的恢復和強化影響重大。

監管再出手,涉及三家銀行

據中金公司的數據,我國債券市場2014年出現第一支債券違約,2018年以來違約快速增長,目前累計確認違約的債券已有4576億元。有序的違約是合理存在的,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表現。但如果是不想償債、故意違約或是發債中存貓膩,就構成了違規違法。

11月10日,河南省大型國企永煤集團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毫無徵兆地宣告違約。而在此之前的10月20日,永煤集團剛剛成功發行了10億元"20永煤MTN006"中期票據。彼時中誠信國際出具的信用評級是主體/債項雙AAA級。永煤集團宣布違約的第二天,中誠信國際才將永煤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BB,相關債券評級也一起遭遇"斷崖式"下調。

永煤債違約事件在外界一片質疑聲中不斷發酵,很快引發了監管部門關注。

11月12日,商協會率先對永煤控股等相關機構啟動自律調查。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將對永煤集團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是否有效揭示風險並充分披露、是否嚴格履行相關職責啟動自律調查。

很快,11月18日,商協會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啟動自律調查。商協會稱,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

隨後,海通證券公告回應稱,公司將積極配合自律調查的相關工作,嚴格執行交易商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要求,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1月19日,又5家機構被納入調查名單。商協會公告稱,在對永煤集團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據了解,海通證券是"20永煤MTN006"的承銷團成員,興業銀行則是"20永煤MTN006"的主承銷商。"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是"20永煤SCP003"的主承銷商。發行人、主承銷商、評級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均未倖免,至此監管對永煤債違約事件的債券發行鏈條啟動了全流程自律調查。

交易商協會表示,在調查過程中,若發現相關機構違反自律規則的,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如相關機構存在涉嫌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等違法行為的,交易商協會將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記者據交易商協會官方網站統計發現,2020年以來,已有4家銀行因違反銀行間市場自律管理規則遭到處分。其中就包括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

具體來看,興業銀行是因"在部分債務融資工具選聘主承銷商的投標過程中,中標承銷費率遠低於市場正常水平,預估承銷費收入遠低於其業務開展平均成本",遭到交易商協會的警告,並被責令整改。光大銀行違規是因為在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簿記建檔過程中未妥善保存工作底稿,未就簿記建檔工作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制度。交易商協會對光大銀行予以誡勉談話,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就最新公告,11月20日,記者電話聯繫了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截至發稿,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暫無回應,中原銀行表示"相關事項正在開會研究,暫不接受採訪。"

監管加大債券違規查處懲戒力度

資料顯示,商協會是由市場參與者自願組成的,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外匯市場、票據市場和黃金市場在內的銀行間市場的自律組織,其業務主管部門為中國人民銀行。記者注意到,從11月12日至今,商協會針對永煤債違約事件一連發布了3條公告。其重點關注的態度不言而喻。

這或與永煤債違約事件在債券市場引起的"蝴蝶效應"有關。信用債市場大面積取消或推遲發行、信用分層加劇、發行利率上行,永煤集團突如其來的違約一時間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據Wind數據,11月10日至11月19日之間,共有52隻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涉及規模達398.8億,規模是前9個交易日的5倍多。還有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債券出現暴跌踩踏現象。

要想化解投資者對國企"逃廢債"擔憂,此次商協會的調查結果和相關處置措施是市場後續關注的重點。有分析師指出,這一事件的處置或將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穩妥解決債務問題,強化監管、提升發債企業審核資質門檻和信息披露是未來信用債市場良性發展的基礎。

記者注意到,對於債券違約高發,11月18日,商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針對債市發行方的這些違規行為和不規範操作,明確提出嚴禁"自融"和加強關聯方認購披露,打擊"結構化發行"等違規行為。

除商協會之外,多個相關部門也在釋放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11月16日,河南廳局級財經官員回應永煤債違約事件稱,政府要支持企業走出低谷,肯定不存在逃廢債的問題。另一煤炭大省山西省副省長11月18日在談及債券風險問題時表態,"借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晉商的基因。在我們的腦海裡從來就沒有閃現過欠債不還的念頭,也決不允許省屬國企負責人有這樣的念頭。"

11月17日,央行行長易綱也發表文章表示,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同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應對債務風險及違約處置"問題回應稱,將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地方的屬地管理優勢,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防範化解企業債券領域風險。

加大對於債券違約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監管在發聲的同時動作很快。11月20日,對於華晨集團債券違約事件,證監會官網發布信息稱,對華晨集團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決定對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對華晨集團有關債券涉及的中介機構進行同步核查,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記者注意到,同一時間,上交所已向招商證券出具監管警示函,指出招商證券在華晨集團"17華汽05債"的受託管理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證監會官網信息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要求,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債券市場良好秩序。同時,將繼續維護和發揮好債券市場正常功能,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合法合規通過債券市場融資發展。

本文由新華融媒·看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永煤債違約餘波不斷,光大、興業、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及評級機構被查
    永煤債違約事件正在持續發酵,在海通證券被查之後,幾家主承銷商以及評級機構等也被調查。11月1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示,對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交易商協會指出,近日,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 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也被調查了 永煤集團債券違約連環爆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深夜重磅: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也被調查了!千億國企債券違約連環爆 永煤違約連環爆!AAA級、國企背景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集團」)的突然違約,正在引發市場震動。
  • 永煤違約後 興業、光大、中原三家上市銀行被查了
    同時,永煤信用債的違約,還牽出了一眾作為承銷商的金融機構,作為債券發行的「看門人」,這些機構是否做好了發債時的盡職調查和核查把關,也遭到了交易商協會以及市場的質疑和拷問。為穩定市場情緒,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協會)近來連發三條公告,其中也透露出為永煤控股發債提供便利的「幫兇」。11月19日,交易協會發布消息稱,在對永煤控股開展自律調查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存在涉嫌違反相關規則的行為。並表示將啟動自律調查。
  • 永煤債券風波發酵:金融委發聲,興業銀行等中介機構被查
    隨後,監管機構向中介機構連連出手。11月18日,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被調查,11月19日,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被調查。 此次金融委重磅發聲後,今日,多隻債券反彈。
  • 永煤控股陷債券違約風波:兌付資金仍在籌措 興業光大等多家銀行被查
    11月19日晚間,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對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已啟動自律調查,涉及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 永煤集團違約後續:興業、光大、中原銀行涉嫌違反銀行間市場自律...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繼海通證券11月18日被啟動自律調查後,11月19日,興業、光大、中原三家上市銀行以及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也被啟動自律調查。11月19日晚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一則通知,表示在對永煤集團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評級、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 永煤債3家被查銀行或存信披不充分、未作風險提示等疏漏
    來源:東方財富網近日,信用債市場違約風波引發市場關注,在永煤集團債券的違約事件裡,多家金融機構牽涉其中,包括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光大銀行、中原銀行、興業銀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也就是說,主承銷商、證券公司、評級機構、會計事務所等債券發行中介機構均被調查。
  • 牽涉永煤違規被調查 海通證券「揮淚斬馬謖」!曾多次被監管警示
    原標題:牽涉永煤違規被調查 海通證券「揮淚斬馬謖」!曾多次被監管警示 摘要 【牽涉永煤違規被調查 海通證券「揮淚斬馬謖」!
  • 永煤債主承、評級、會計都有問題?興業銀行等均啟動自律調查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永煤債主承、評級、會計都有問題?興業銀行及中誠信等均啟動自律調查拔出蘿蔔帶出泥。永煤債違約這棵「大蘿蔔」不斷帶出新的責任方。繼海通證券之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中誠信、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也相繼涉嫌違規。11月19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宣布,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 永煤事件後首家省內國企發債:河南投資集團今發行5億短期小公募
    自永煤11月違約以來,市場對河南省企業的信用風險憂慮被放大,嚴重影響了市場對其的發債信心。永煤違約事件以來河南的國企至今尚未發行任何債劵,此次河南投資集團若能發債成功,或為河南企業重新打開債劵市場的融資大門定下基調。
  • 星空獨家︱永煤債的蝴蝶效應,幾時休?
    自此,永煤債事件引爆資本市場。一時間,關於「逃廢債」、「AAA級國企信仰」持續發酵,高信用評級國企債利率水平快速抬升,信用利差、地域利差雙雙走闊,市場情緒高度緊張。永煤債事件後,債市信用利差擴大永煤債事件後,地域利差同樣擴大為撫平資本市場情緒,11月21日,紅牆高層出面,提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自此之後,原本對輿論默不作聲、遮遮掩掩的永煤債當地紅牆各部門,終於有了實質性動作。目前已經重新召開債權人會議敲定部分償還方案,讓這次的風波,總算有了要消停的跡象。
  • 交易商協會全線調查「永煤」發債產業鏈
    隨著永煤違約事件不斷發酵,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正對債券發行鏈條啟動全流程自律調查。記者昨日從交易商協會獲悉,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其中包括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評級公司、會計師事務所。
  • WEMONEY研究室朝聞:微信下線「銀行儲蓄」功能;永煤債主承銷商興業...
    截至三季度末,360數科連接近100家金融機構,累計為1871萬用戶提供借款便利。360數科在三季度促成交易金額660億元,同比增長17.9%。360數科在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科技業務佔比提升至28%,三季度,科技輸出業務的寬度和深度都得到了進一步拓展,新增合作金融機構近十家,涵蓋銀行、信託、消費金融等不同類型,即將合作的機構超過五十家。
  • 交易商協會再出手:這家公募基金被自律調查!發生了什麼?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繼海通證券、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被調查後,監管再度出手。此前監管層屢出「重拳」事實上,在此之前,由於永煤違約事件,引發了監管層的一系列嚴肅調查。11月19日傍晚,交易商協會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 交易商協會再出手:這家公募基金被自律調查!發生了什麼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  繼海通證券、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被調查後,監管再度出手。  11月30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對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海基金」)啟動自律調查。
  • 河南千億級國企違約後,承諾先還一期5億本金,那剩下...
    違約債券持有人會議緊急召開永煤控股承諾先兌付本期50%本金  11月23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債券主承銷商光大銀行(601818,股吧)、中原銀行組織召開永城煤電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2020年度第一次持有人會議。
  •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永煤涉嫌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
    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交易商協會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通過有關部門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 央行發聲,加強信用評級行業監管,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日以來,永煤債券的突然違約引發了債市連鎖衝擊,全國煤炭類債券、國企債均受波及,一級市場被迫取消發行,二級市場遭遇「打折」拋售。與此同時,這一連串的信用債違約風波,也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持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