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接觸攝影,越覺得攝影有內涵。在攝影中,攝影者按下快門之前,已經決定了這張照片的成敗。這取決於攝影者在創作過程中是否能夠用攝影的構圖方式取景。
理解取景:
在一定程度上,攝影構圖的藝術就是攝影取景的藝術。攝影構圖具有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的特點,如現場性、瞬間性、鏡頭性等,通過取景來形容攝影的創作更為合適。
取景是面對客觀世界進行取捨,攝影者結合自己的審美在客觀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攝影語言創造小世界。攝影的取景是進行畫面布局經營,是攝影者運用攝影眼來觀看客觀世界,通過組合視覺元素來進行審美的表達。
攝影者可以這樣理解取景和構圖的關係:取景是構圖的基礎,構圖是對取景的完善。沒有很好的取景,就不會有成功的構圖,而構圖能完善取景的立意。取景集觀察和構圖一身,是觀察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攝影的構圖方式。
將取景落實稱畫面:
照相機的取景器是構圖的眼睛,用取景框去構圖處理,要收到畫面限制。攝影者要結合表現主題進行畫幅的確定,如橫畫幅、豎畫幅、正方形畫幅等。
取景受限,只有精簡想要突出的部分。人眼的看和照相機的看有差別,攝影者要人機合一,在攝影取景時,能夠結合攝影藝術表現手法將想要突出的效果表現出來。攝影者要學會用取景框去構圖思維、選擇、提煉被展示的畫面。
攝影創作並不是客觀事物的再現,而是攝影者通過照相機取景創作的過程,是將情感付諸於畫面並通過攝影元素表現出來的過程。
本文由趙許生攝影實戰特訓營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