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廢品時撿到一古董,專家勸其上交,他卻說:用錢買

2020-12-12 讀文化博今

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上,誕生了不少在歷史意義以及文化意義上的瑰寶。可能在其他的國家,也許需要細細的去挖掘,慢慢的去發現,才能找到一些歷史文物,但是在中國民間,可能你隨手撿到的一塊石頭也是幾千年錢皇帝把玩的一件大寶貝。

雖然說從土裡挖出來奇珍異寶在我們看來並不足為奇,但如果收廢品的時候還能收穫到一個寶貝,這就非常難見了。對於廢品而言,就是很多人覺得已經毫無用處的東西。只有這些東西才會被送到廢品回收站裡面,但是其實在這些能夠回收利用的物品裡面,也有很多的「寶貝」。

在1970年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國還是比較的落後,經濟發展也比較的緩慢,有一半的人每天都吃不飽,穿不暖。當時有很多人就想到了把家裡的一些廢銅爛鐵拿去賣錢,換一點米糧,但是就是這些廢銅爛鐵,其實裡面暗藏玄機。

在7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家,家裡就是開廢品站的,依靠收購別人賣的廢銅爛鐵存活,雖然說這樣算不得一個特別好的工作,但是還是勉強能夠養活一家人的。又一次,他照常在村莊裡面叫賣廢品,有一個村民就帶著一塊銅做的疙瘩找到他。

雖然這個東西不是很大,但是拿在手上還是有一點重量的,本來老人想著說能夠賺點小錢就夠了的,但是沒想到在他將這塊銅收回家之後,發現在這塊疙瘩上面居然還有古文字,他自己不認識這些字,但是也不難判斷這個東西應該是一個好玩意。

後來等到老人的外甥女來他家的時候,這個銅疙瘩才揭開了他神秘面紗,剛好老人是哈爾濱大學歷史系的一名學生,當她看到這個疙瘩的時候本能上就覺得不是很簡單,不過按照她當時的學識也無法判斷這具體是個什麼玩意兒。

後來女孩將這個銅疙瘩帶回到了學校問自己的老師,老師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是起源於960年的宋朝的九疊篆字。後來經過當地的文物局的專家學者鑑定之後,他才知道這是1068年左右完顏阿骨時期的官印,而且這個看上去是銅的一塊疙瘩,其實是一大塊純金打造的金印。

這枚金印的發現對於我們國家研究那個朝代的歷史而言,有著非常重大的異議,當文物局的領導們發現這個東西不簡單之後,就親自趕往老人的家中,勸說老人將這個金印上交給博物館收藏。剛開始老人並不知道這個是什麼,現在知道是國寶之後,他直言讓專家用錢買,勸退了專家想收藏到博物館的建議,不過最終在專家再三勸說下,老人還是同意了將國寶無償捐給博物館,讓國家完好保存。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近代來說,也有不少文物古墓出土,揭開塵封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真相, 這本《中國文物常識》,能夠讓大家更近距離的了解我國文物的發展和歷史文化,原價108,現僅68.8就能帶回家,絕對的物超所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收廢品大爺找到一純金「銅疙瘩」,專家勸其上交,大爺:拿錢來買
    有一位收廢品大爺找到一純金「銅疙瘩」,專家勸其上交,大爺:拿錢來收廢品的老人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廢舊物品,有些老年人因為沒有勞動能力,看中了這個「機會」,於是做起收廢品工作。收廢品大爺找到一純金「銅疙瘩」,專家勸其上交,大爺:拿錢來買
  • 老人在廢品站撿到「銅疙瘩」,得知是國寶不願上交,直言:用錢買
    在哈爾濱市博物館裡,有這樣一件鎮館之寶,它的發現過程極其傳奇,是一位在收廢品工作的老人帶「捐獻」的,這件國寶級文物就是金代印章,官方正式名稱為「迷裡迭河謀克之印」。1986年的一天,黑龍江省考古專家張泰湘來到黑龍江大學,給考古系的同學上了一場公開課。張泰湘講課非常有趣,同學們聽得很入神。
  • 收廢品大爺得一純金"銅疙瘩",文物局:上交吧,大爺:拿著錢來買
    這些文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之中,有的是通過考古專家的挖掘有的則是在無意間發現的,曾經就有一個收廢品的大爺,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個純金&34;,被文物局發現以後,勸他上交,大爺直接來了一句拿錢來買,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 老人撿到一個「銅疙瘩」,得知是國寶不願上交國家,直言:用錢買
    在哈爾濱市博物館裡,有這樣一件鎮館之寶,它的發現過程極其傳奇,是一位在收廢品工作的老人帶「捐獻」的,這件國寶級文物就是金代印章,官方正式名稱為「迷裡迭河謀克之印」。1986年的一天,黑龍江省考古專家張泰湘來到黑龍江大學,給考古系的同學上了一場公開課。
  • 老人山上撿到把青龍寶劍,專家勸其無償上交,他卻直接磨成菜刀
    雖然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考古學家們在真正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時,還是會遇到一系列阻礙的。因為有一些公民們不懂法律,甚至對文物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可能在生活中無意之間撿到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卻不知道這一文物背後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很有可能就會千裡馬犁田大材小用給損壞了。
  • 老人撿到一鐵劍,專家鑑定後要求上交,他卻打磨成菜刀
    一截生鏽的鐵片被他踩在腳下,他有些好奇,於是決定撿起這塊鐵片準備拿回去當廢品賣了。然而當他把這塊鐵片從泥土裡抽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把沾滿鐵鏽的長劍,上面依稀還能看到幾個字,老人看這把劍的紋飾多多少少有些門道,於是打算把它帶回家。
  • 內蒙農民撿到遼國金牌,專家要求上交,他卻熔成金手鐲
    但也不乏少量物件會在機緣巧合下被人們發現,內蒙農民就在釣魚時撿到一個遼國時期的金牌,拿去鑑定後,專家要求他上交,但他卻將其熔成金手鐲,背後原因為何?於是他馬上收拾東西,趕到博物館裡,他認為那是自己撿到的東西,便是自己的,於是以自己的名義讓專家幫忙鑑定。農民沒有想到專家在鑑定完之後,會讓他上交寶貝,專家鑑定出那是遼國的文物,也就知曉農民並不是金牌的主人,勸他上交給國家進行歷史研究,讓這個金牌發揮它更大的價值。令專家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農民一點都聽不進專家的話,他認為那就是自己的東西,於是直接拒絕專家,帶著金牌就離開。
  • 老人山上撿到古董寶劍被要求上交,他卻直接打磨成菜刀,後來如何
    但是也有人在機緣巧合下偶然撿到古董,不過由於不識貨往往就會損害文物。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重慶老人山上撿到一把古董寶劍被要求上交,他卻直接打磨成菜刀,後來如何了呢?高觀鎮,老人姓易,故事是發生在2010年,在這一年當中的尋常日子裡面,他去山上放牛,老人時常喜歡牽著牛隨處走,而正是因為隨處走,他時常能夠發現一些非常美美的草坪,這些草坪草質優良,他在那裡一呆就是一個下午。
  • 內蒙男子撿到遼國金牌,專家勸上交,男子:憑本事撿來的為何上交
    導語:內蒙男子河邊撿到金牌,專家勸上交,男子:憑本事撿來的為何上交。鴻運當頭釣魚撿了塊金牌內蒙古有一高姓男子,平常比較喜愛釣魚,用他的話說釣魚修身養性,而且還能加餐。一天閒來無事,他又到河邊釣魚。這傢伙運氣就比較好,他看到河邊有個東西閃閃發光,於是走近一瞧,亮瞎了他的眼,看起來像是金子。這哥們頓時心跳加快,趕忙撿起來裝口袋裡,拿起魚竿就往回走。
  • 17歲女孩撿到宋朝古董,總價值超過千萬,專家表示不上交就麻煩了
    提到「古董」這兩個字,相信大家肯定不會覺得陌生,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這幾年市場上的精品古董,大多數都拍出了比較高的價格。特別官窯產的精美瓷器,一般情況下拍出個幾百萬上千萬,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會認為古董就是一種很貴重的東西,對它自然也會有些了解了。
  • 小夥兒垂釣撿到金牌,專家讓其上交,他卻直接融成金手鐲
    大部分人撿到或者無意挖到都會選擇上交,不免有一些貪財之人做出貪念的行為,甚至毀壞破壞問我,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內蒙小夥,專家希望他可以上交,但他因為貪婪上頭,把價值連城的文物損壞,他的行為讓專家非常氣憤!
  • 村民撿到國寶級別古董,上交得錦旗表揚,稱「以後再也不上交了」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大地上,五千年的歷史使得流傳下來的珍寶也非常之多,那眾多的古董國寶是怎麼樣被發現的呢?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考古專家的考古文物,科學挖掘出土,而更多是由本身公民個人獲得上交的。很大一部分發現的古董,還在民間流傳著。
  • 內蒙小夥釣魚時意外發現金牌,專家勸其上交,他卻直接熔成金鐲子
    正是因為有如此燦爛的文明,所以也遺留下來了無數歷史瑰寶,在考古學界,我國的古代遺蹟和古董文物,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近現代由於受到時局動蕩的影響,導致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為短暫。他當時潛意識裡就認為是一件好東西。在他去撈起來之後發現是一塊金色令牌,上面寫著奇怪的字。在看到這枚令牌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撿到寶貝了,就這樣這個內蒙小夥在釣魚時意外發現了一塊金牌,於是趕緊前往城裡,找專家幫忙鑑定鑑定。
  • 老漢撿到一「寶劍」,被要求上交,他卻將其磨成菜刀,讓專家氣憤
    一、老漢撿到文物竟不知為何價值在重慶的一個偏遠山區,易老漢如往常一樣,出門放牛。他是一個性格十分孤僻的老頭,與他人喜歡熱鬧的性子不同,他自來便喜歡安靜,更不善於和人打交道,就連放牛都要選擇四周無人的環境,典型的社交恐懼症。
  • 老人山上撿到把青龍寶劍,專家勸其無償上交,他卻直接磨成菜刀
    雖然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考古學家們在真正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時,還是會遇到一系列阻礙的。因為有一些公民們不懂法律,甚至對文物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可能在生活中無意之間撿到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卻不知道這一文物背後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很有可能就會千裡馬犁田大材小用給損壞了。
  • 17歲女孩撿到宋朝古董,總價值超千萬,專家表示不上交就麻煩
    一說到「古董」,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正是因為這幾年,很多人在滿足衣食住行的同時,也越來越想要滿足精神上的藉慰。於是很多人便有了收藏古董、文物的愛好。而前幾年市場拍賣出的精美古董,也都拍出了極為昂貴的價格,尤其是官窯產出來的精美瓷器,基本上價格都要到百萬甚至千萬。
  • 男子釣魚時發現遼國文物,專家勸其上交,他卻直接熔成金鐲子
    曾經內蒙就有一男子在河邊釣魚,竟然撿到一塊金牌,上面還刻著看不懂的文字,男子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文物,於是興致勃勃地找當地文物專家進行鑑定,專家鑑定後表示這是遼國時期的文物。男人們撿到的這枚金牌是非常罕見的,其文物價值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實際價值。
  • 老漢撿到古董寶劍,專家鑑定完要求上交,他將其打磨成菜刀使用
    老漢撿到古董寶劍,專家鑑定完要求上交,他將其打磨成菜刀使用中國就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歷史的國家,經歷過封建朝代。在古代時期裡,人們使用的都是冷兵器,不像現在的時代,還有著槍炮。古代的武器殺傷力不太強大,所以也都無法左右戰場上的局勢。
  • 江西民工挖出一「破銅塊」,本想當廢品賣,文物專家:上交博物館
    江西民工挖出一「破銅塊」,本想當廢品賣,文物專家:上交博物館在古代,我們的先輩要起來洗漱的時候,不想我們衛生間裡有一大面鏡子,但是是人都愛美,所以古人對於照鏡子也是有需求的,所以他們也是有鏡子的,平靜的湖面是他們的鏡子,畫師是他們的鏡子,而其實
  • 內蒙古男子撿到一塊金牌,專家苦心勸其上交,一氣之下熔成金項鍊
    內蒙古一男子就曾撿到一樣珍貴的文物,但是他私心太重,並沒有選擇將其上交給國家,而是私自將其損毀,這件文物徹底會被損毀,且無法復原。這位內蒙古男子,一天在河邊洗東西時,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塊金燦燦的東西。他急忙跑過去一看,沒想到居然是一個金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