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上,誕生了不少在歷史意義以及文化意義上的瑰寶。可能在其他的國家,也許需要細細的去挖掘,慢慢的去發現,才能找到一些歷史文物,但是在中國民間,可能你隨手撿到的一塊石頭也是幾千年錢皇帝把玩的一件大寶貝。
雖然說從土裡挖出來奇珍異寶在我們看來並不足為奇,但如果收廢品的時候還能收穫到一個寶貝,這就非常難見了。對於廢品而言,就是很多人覺得已經毫無用處的東西。只有這些東西才會被送到廢品回收站裡面,但是其實在這些能夠回收利用的物品裡面,也有很多的「寶貝」。
在1970年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國還是比較的落後,經濟發展也比較的緩慢,有一半的人每天都吃不飽,穿不暖。當時有很多人就想到了把家裡的一些廢銅爛鐵拿去賣錢,換一點米糧,但是就是這些廢銅爛鐵,其實裡面暗藏玄機。
在7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家,家裡就是開廢品站的,依靠收購別人賣的廢銅爛鐵存活,雖然說這樣算不得一個特別好的工作,但是還是勉強能夠養活一家人的。又一次,他照常在村莊裡面叫賣廢品,有一個村民就帶著一塊銅做的疙瘩找到他。
雖然這個東西不是很大,但是拿在手上還是有一點重量的,本來老人想著說能夠賺點小錢就夠了的,但是沒想到在他將這塊銅收回家之後,發現在這塊疙瘩上面居然還有古文字,他自己不認識這些字,但是也不難判斷這個東西應該是一個好玩意。
後來等到老人的外甥女來他家的時候,這個銅疙瘩才揭開了他神秘面紗,剛好老人是哈爾濱大學歷史系的一名學生,當她看到這個疙瘩的時候本能上就覺得不是很簡單,不過按照她當時的學識也無法判斷這具體是個什麼玩意兒。
後來女孩將這個銅疙瘩帶回到了學校問自己的老師,老師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是起源於960年的宋朝的九疊篆字。後來經過當地的文物局的專家學者鑑定之後,他才知道這是1068年左右完顏阿骨時期的官印,而且這個看上去是銅的一塊疙瘩,其實是一大塊純金打造的金印。
這枚金印的發現對於我們國家研究那個朝代的歷史而言,有著非常重大的異議,當文物局的領導們發現這個東西不簡單之後,就親自趕往老人的家中,勸說老人將這個金印上交給博物館收藏。剛開始老人並不知道這個是什麼,現在知道是國寶之後,他直言讓專家用錢買,勸退了專家想收藏到博物館的建議,不過最終在專家再三勸說下,老人還是同意了將國寶無償捐給博物館,讓國家完好保存。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近代來說,也有不少文物古墓出土,揭開塵封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真相, 這本《中國文物常識》,能夠讓大家更近距離的了解我國文物的發展和歷史文化,原價108,現僅68.8就能帶回家,絕對的物超所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