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7日)下午,東莞召開金融助企專場新聞發布會,市金融工作局局長劉建俊、人民銀行東莞中支副行長劉淑敏、市銀保監局副局長趙崇健、東莞銀行行長程勁松、建設銀行東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鮑傑漢出席會議。會上通報了全市金融系統助企撐企、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總體情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東莞銀保監分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來抓,制定出臺東莞「助企撐企15條」中的涉金融政策措施,重點從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優化轉貸續貸服務、擴大貸款風險補償等三大方面幫助受困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並緊扣市委書記專題會議關於力促「兩難」變「兩全」的會議精神,引導金融機構樹立「與實體同舟共濟、攻克時艱」的思維,最大程度緩解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的衝擊。截至2月24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為近200家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已發放26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戶數佔比近80%,為多家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及快速審批服務,及時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主要措施含3個方面:
一是突出政策引領,確保疫情防控不間斷。為確保金融系統疫情防控和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兩不誤、兩促進,我局於1月26日向轄內各金融機構發出疫情防控倡議書,要求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嚴格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同時,呼籲轄內金融機構捐款2360萬元,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金融力量,更向轄內金融機構印發政策指引文件4份,要求全力配合做好金融服務和應急保障工作。在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對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以及生活物資的骨幹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指導銀行機構申請使用專項再貸款資金馳援企業,向東莞銀行成功發放9.334億元「戰疫」專項再貸款,利率低至1.55%,全部用於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救災救急生產經營活動。安排6億元再貼現額度用於指導轄區銀行滿足近期疫情防控、社會民生重點領域以及企業復工復產的融資需求,2月份已發放再貼現4.67億元,其中小微企業佔比71%。積極部署和指導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首次使用央行中期借貸便利資金(MLF),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通過數量投標方式,於2月17日合計獲得8億元中期借貸便利資金資金支持,提升中長期信貸投放能力,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在暢通抗疫資金匯劃通道方面。指導督促轄內銀行機構對財政資金劃撥、應急物資採購、救助款項、緊急取現、外匯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確保做到隨到隨辦、隨申隨辦。積極推廣「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實現外匯業務辦理「免出門」「零跑腿」,跨境資金便捷高效快速匯劃。截至2月23日,東莞國庫和集中支付代理銀行累計拔付資金1810筆,金額21.77億元;轄內銀行機構處理疫情資金劃轉1722筆,金額4.35億元。通過綠色通道快速辦理防疫物資進口付匯、外匯捐款入帳結匯、名錄登記、外債登記等外匯業務28筆,金額折合5.55億美元。在支持保險機構發揮保障功能方面。指導保險機構加大保險服務,優化主動提升保險保障水平,提高保險理賠效率,對感染新冠肺炎或直接因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開啟綠色服務通道、簡化理賠手續,取消等待期、免賠額和藥品醫院限制,做到能賠快賠、應賠盡賠。支持保險機構適度寬延保險期限、擴展保險責任範圍,積極支持指導保險機構向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涵蓋新冠肺炎感染、安全生產的風險保障產品。共對近500個保險產品適當擴展保險責任覆蓋新冠肺炎導致的重疾、殘疾和身故等風險。在保障金融服務方面。要求金融機構(企業)建立返崗員工動態跟蹤機制,並重點督導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等「四到位」和「八個一」要求的具體落實效果,確保安全有序復工。全力保障轄區現金供應充足安全,督導銀行機構按照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對所有回籠現金嚴格消毒殺菌,對醫院、車站、公交、農貿市場回籠現金全部作為殘鈔處理不再對外投放,讓廣大群眾用上「放心錢」「衛生錢」。
二是維護金融穩定,確保合理信貸供應不間斷。推動金融機構「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及時了解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營現狀,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在用好政策性金融資源方面。及時關注國開行總行設立專項流動資金貸款的最新政策,促成我市近100家企業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實現對接,而我市某上市企業已於近日獲批2億元貸款,利率為3.3%,成為首家獲益的大型復工復產企業。在督促轄內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方面。要求轄內銀行機構及時掌握企業復工復產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加大對拓空間、三舊改造、鎮村工業園改造等重點項目的資金投放,有效保障投資開工項目在建項目的資金供給。指導轄內銀行機構通過研發專屬產品、實施優惠利率等方式,保證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足額信貸供應。其中,建設銀行東莞市分行開展「春暉行動」,發放全省銀行業首筆實用新型專利質押貸款,讓「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農業銀行東莞分行開啟「助力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2天內為生產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用藥的東莞某藥業有限公司緊急新增貸款2億元。在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困難方面。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行業以及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前做好融資到期後清轉預案,審查審批時不盲目否貸、壓貸,對於發展前景較好但暫時受困的企業,通過展期、續貸、再融資、臨時性延期償還、延期付息等方式做好融資接續安排,滿足企業持續經營的資金需求,幫助企業緩解疫情影響紓困解難。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確保推動企業上市工作不間斷。根據市《關於復工復產指導服務工作方案》的統一安排,牽頭組成市第一指導服務組,於本月17至21日期間,實地走訪了全市50餘家金融機構,鎮(街)上市公司、上市後備企業,密集召開了6場企業復工復產指導服務座談會,認真檢查督導機構及企業在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並全面宣傳東莞「助企撐企15條」涉金融政策,認真傾聽收集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困難。下來,將搶抓國家推動設立「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政策機遇,通過「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等方式解決企業難點問題,落實資本市場獎勵政策,推動擬上市企業加快上市步伐,保持資本市場「東莞板塊」加速擴容的良好發展勢頭,力爭實現三項超越,即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額、新增上市企業數量、新增申報上市企業數量均超過上年水平,全年新增境內上市企業數量保持全省地級市首位。此外,鼓勵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和融資租賃等地方金融企業主動降低業務利率和收費標準,調整受疫情影響企業還款方式和延長還款期限,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生力軍作用。
近年來,我市金融市場規模增長潛力加速釋放,相繼成為全國第4個存款餘額突破萬億元、以及全國第5個貸款餘額突破萬億元的地級市,金融業質量效益穩居全省前列。總體來看,東莞金融應對疫情衝擊的緩衝基礎較好、恢復能力較強,且轄內銀行機構長期以來經營穩健、作風紮實,保持較低的不良貸款率和充實的利潤儲備。劉建俊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疫情所造成的短暫影響,最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針對東莞的中小微企業因疫情影響存在融資難等問題,劉建俊表示,通過前期調研,目前對於我市受困企業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行業,主要表現在現金流吃緊,周轉資金緊張,對於應急救急貸款的需求比較突出;而製造業企業復工擴產以後,新增信貸需求也隨之旺盛,需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針對上述突出問題,東莞「撐企助企15條」中的涉金融政策措施,重點從下述三大方面發力。
一是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具有決策效率高、 執行半徑短、審批速度快等靈活性優勢,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能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且我市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的信貸投放總額更在轄內銀行業中佔比最大,是「支農、支小、支微」的金融主力軍。對此,敦促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發揮低利率融資的頭雁作用,為受疫情影響的優質企業預留200億元信貸額度,並開闢審批「綠色通道」,綜合貸款利率下浮10%,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貸款投放規模增長10%以上。 其中,東莞銀行使用轉貸款資金放款14.5億元,累計為164戶轄內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東莞農商銀行推出十六條金融服務措施,設置疫情紓困專項授信額度,並針對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企業,最高提供500萬元的「紓困貸」貸款支持,利率最高可低至6折,且免抵押物。
二是優化轉貸續貸服務,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用好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向東莞銀行、東莞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提供的20億元轉貸款資金,專項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把政策性銀行的低成本資金優勢與地方法人銀行服務面廣的經營優勢結合起來,切實為受困企業融資紓困。用好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對申請使用市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的企業累計提供不少於30億元的轉貸支持,同時對申請使用市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的企業,資金使用利率按轉貸銀行新發放的貸款利率下浮50%計收,下浮後利率水平約為市場化轉貸資金成本的1/4到1/6,降低企業的轉貸成本。
三是擴大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用好市鎮兩級財政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擴大風險補償白名單範圍,將首批70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納入白名單,試點銀行如為白名單企業發放貸款產生壞帳,由市鎮(街)財政給予風險補償,促成銀行機構對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目前已對22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新增授信2.66億元。發揮政策性擔保的融資增信作用,要求市級政策性擔保公司對受疫情影響企業降低或取消反擔保要求,新增融資擔保費率不超過1%,相關業務納入市融資擔保行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範圍。我市政策性擔保機構—科創融資擔保公司已針對我市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推出純信用擔保產品—「抗疫保」,授信額度達1000萬元,新增融資年擔保費率不超過1%。
寬延保險期限 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受疫情影響而可能出現的保險投保人斷供、進出口企業保險理賠等問題,市銀保監局副局長趙崇健表示,東莞銀保監分局推動轄內保險機構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適度寬延保險期限。鼓勵保險機構適度寬延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僱主責任險、出口信用保險的保險期限,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小微企業渡過暫時難關。二是對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無法及時繳納車險保費的小微企業,合理延期收取車險保費。三是加強對車主續保提醒,對車主因受疫情影響未按時續保的商業車險無賠款優待係數不上浮。四是鼓勵保險機構使用電子手段開展自動續保業務。五是提高保險理賠效率。推動各保險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而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用好線上服務平臺,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開通保險理賠綠色通道,應賠盡賠快賠,切實做好各項保險服務。出口信用保險理賠在貿易真實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理賠條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東莞轄內各保險機構已為600多家企業客戶在已承保的責任險等險種上寬延了保險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