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已為近200家受疫情影響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

2020-12-17 網易新聞

今天(2月27日)下午,東莞召開金融助企專場新聞發布會,市金融工作局局長劉建俊、人民銀行東莞中支副行長劉淑敏、市銀保監局副局長趙崇健、東莞銀行行長程勁松、建設銀行東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鮑傑漢出席會議。會上通報了全市金融系統助企撐企、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總體情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東莞銀保監分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來抓,制定出臺東莞「助企撐企15條」中的涉金融政策措施,重點從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優化轉貸續貸服務、擴大貸款風險補償等三大方面幫助受困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並緊扣市委書記專題會議關於力促「兩難」變「兩全」的會議精神,引導金融機構樹立「與實體同舟共濟、攻克時艱」的思維,最大程度緩解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的衝擊。截至2月24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為近200家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已發放26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戶數佔比近80%,為多家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及快速審批服務,及時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主要措施含3個方面:

一是突出政策引領,確保疫情防控不間斷。為確保金融系統疫情防控和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兩不誤、兩促進,我局於1月26日向轄內各金融機構發出疫情防控倡議書,要求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嚴格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同時,呼籲轄內金融機構捐款2360萬元,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金融力量,更向轄內金融機構印發政策指引文件4份,要求全力配合做好金融服務和應急保障工作。在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對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以及生活物資的骨幹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指導銀行機構申請使用專項再貸款資金馳援企業,向東莞銀行成功發放9.334億元「戰疫」專項再貸款,利率低至1.55%,全部用於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救災救急生產經營活動。安排6億元再貼現額度用於指導轄區銀行滿足近期疫情防控、社會民生重點領域以及企業復工復產的融資需求,2月份已發放再貼現4.67億元,其中小微企業佔比71%。積極部署和指導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首次使用央行中期借貸便利資金(MLF),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通過數量投標方式,於2月17日合計獲得8億元中期借貸便利資金資金支持,提升中長期信貸投放能力,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在暢通抗疫資金匯劃通道方面。指導督促轄內銀行機構對財政資金劃撥、應急物資採購、救助款項、緊急取現、外匯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確保做到隨到隨辦、隨申隨辦。積極推廣「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實現外匯業務辦理「免出門」「零跑腿」,跨境資金便捷高效快速匯劃。截至2月23日,東莞國庫和集中支付代理銀行累計拔付資金1810筆,金額21.77億元;轄內銀行機構處理疫情資金劃轉1722筆,金額4.35億元。通過綠色通道快速辦理防疫物資進口付匯、外匯捐款入帳結匯、名錄登記、外債登記等外匯業務28筆,金額折合5.55億美元。在支持保險機構發揮保障功能方面。指導保險機構加大保險服務,優化主動提升保險保障水平,提高保險理賠效率,對感染新冠肺炎或直接因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開啟綠色服務通道、簡化理賠手續,取消等待期、免賠額和藥品醫院限制,做到能賠快賠、應賠盡賠。支持保險機構適度寬延保險期限、擴展保險責任範圍,積極支持指導保險機構向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涵蓋新冠肺炎感染、安全生產的風險保障產品。共對近500個保險產品適當擴展保險責任覆蓋新冠肺炎導致的重疾、殘疾和身故等風險。在保障金融服務方面。要求金融機構(企業)建立返崗員工動態跟蹤機制,並重點督導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等「四到位」和「八個一」要求的具體落實效果,確保安全有序復工。全力保障轄區現金供應充足安全,督導銀行機構按照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對所有回籠現金嚴格消毒殺菌,對醫院、車站、公交、農貿市場回籠現金全部作為殘鈔處理不再對外投放,讓廣大群眾用上「放心錢」「衛生錢」。

二是維護金融穩定,確保合理信貸供應不間斷。推動金融機構「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及時了解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營現狀,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在用好政策性金融資源方面。及時關注國開行總行設立專項流動資金貸款的最新政策,促成我市近100家企業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實現對接,而我市某上市企業已於近日獲批2億元貸款,利率為3.3%,成為首家獲益的大型復工復產企業。在督促轄內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方面。要求轄內銀行機構及時掌握企業復工復產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加大對拓空間、三舊改造、鎮村工業園改造等重點項目的資金投放,有效保障投資開工項目在建項目的資金供給。指導轄內銀行機構通過研發專屬產品、實施優惠利率等方式,保證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足額信貸供應。其中,建設銀行東莞市分行開展「春暉行動」,發放全省銀行業首筆實用新型專利質押貸款,讓「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農業銀行東莞分行開啟「助力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2天內為生產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用藥的東莞某藥業有限公司緊急新增貸款2億元。在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困難方面。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行業以及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前做好融資到期後清轉預案,審查審批時不盲目否貸、壓貸,對於發展前景較好但暫時受困的企業,通過展期、續貸、再融資、臨時性延期償還、延期付息等方式做好融資接續安排,滿足企業持續經營的資金需求,幫助企業緩解疫情影響紓困解難。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確保推動企業上市工作不間斷。根據市《關於復工復產指導服務工作方案》的統一安排,牽頭組成市第一指導服務組,於本月17至21日期間,實地走訪了全市50餘家金融機構,鎮(街)上市公司、上市後備企業,密集召開了6場企業復工復產指導服務座談會,認真檢查督導機構及企業在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並全面宣傳東莞「助企撐企15條」涉金融政策,認真傾聽收集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困難。下來,將搶抓國家推動設立「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政策機遇,通過「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等方式解決企業難點問題,落實資本市場獎勵政策,推動擬上市企業加快上市步伐,保持資本市場「東莞板塊」加速擴容的良好發展勢頭,力爭實現三項超越,即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額、新增上市企業數量、新增申報上市企業數量均超過上年水平,全年新增境內上市企業數量保持全省地級市首位。此外,鼓勵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和融資租賃等地方金融企業主動降低業務利率和收費標準,調整受疫情影響企業還款方式和延長還款期限,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生力軍作用。

近年來,我市金融市場規模增長潛力加速釋放,相繼成為全國第4個存款餘額突破萬億元、以及全國第5個貸款餘額突破萬億元的地級市,金融業質量效益穩居全省前列。總體來看,東莞金融應對疫情衝擊的緩衝基礎較好、恢復能力較強,且轄內銀行機構長期以來經營穩健、作風紮實,保持較低的不良貸款率和充實的利潤儲備。劉建俊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疫情所造成的短暫影響,最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針對東莞的中小微企業因疫情影響存在融資難等問題,劉建俊表示,通過前期調研,目前對於我市受困企業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行業,主要表現在現金流吃緊,周轉資金緊張,對於應急救急貸款的需求比較突出;而製造業企業復工擴產以後,新增信貸需求也隨之旺盛,需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針對上述突出問題,東莞「撐企助企15條」中的涉金融政策措施,重點從下述三大方面發力。

一是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具有決策效率高、 執行半徑短、審批速度快等靈活性優勢,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能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且我市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的信貸投放總額更在轄內銀行業中佔比最大,是「支農、支小、支微」的金融主力軍。對此,敦促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發揮低利率融資的頭雁作用,為受疫情影響的優質企業預留200億元信貸額度,並開闢審批「綠色通道」,綜合貸款利率下浮10%,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貸款投放規模增長10%以上。 其中,東莞銀行使用轉貸款資金放款14.5億元,累計為164戶轄內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東莞農商銀行推出十六條金融服務措施,設置疫情紓困專項授信額度,並針對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企業,最高提供500萬元的「紓困貸」貸款支持,利率最高可低至6折,且免抵押物。

二是優化轉貸續貸服務,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用好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向東莞銀行、東莞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提供的20億元轉貸款資金,專項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把政策性銀行的低成本資金優勢與地方法人銀行服務面廣的經營優勢結合起來,切實為受困企業融資紓困。用好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對申請使用市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的企業累計提供不少於30億元的轉貸支持,同時對申請使用市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的企業,資金使用利率按轉貸銀行新發放的貸款利率下浮50%計收,下浮後利率水平約為市場化轉貸資金成本的1/4到1/6,降低企業的轉貸成本。

三是擴大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用好市鎮兩級財政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擴大風險補償白名單範圍,將首批70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納入白名單,試點銀行如為白名單企業發放貸款產生壞帳,由市鎮(街)財政給予風險補償,促成銀行機構對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目前已對22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新增授信2.66億元。發揮政策性擔保的融資增信作用,要求市級政策性擔保公司對受疫情影響企業降低或取消反擔保要求,新增融資擔保費率不超過1%,相關業務納入市融資擔保行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範圍。我市政策性擔保機構—科創融資擔保公司已針對我市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推出純信用擔保產品—「抗疫保」,授信額度達1000萬元,新增融資年擔保費率不超過1%。

寬延保險期限 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受疫情影響而可能出現的保險投保人斷供、進出口企業保險理賠等問題,市銀保監局副局長趙崇健表示,東莞銀保監分局推動轄內保險機構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適度寬延保險期限。鼓勵保險機構適度寬延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僱主責任險、出口信用保險的保險期限,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小微企業渡過暫時難關。二是對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無法及時繳納車險保費的小微企業,合理延期收取車險保費。三是加強對車主續保提醒,對車主因受疫情影響未按時續保的商業車險無賠款優待係數不上浮。四是鼓勵保險機構使用電子手段開展自動續保業務。五是提高保險理賠效率。推動各保險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而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用好線上服務平臺,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開通保險理賠綠色通道,應賠盡賠快賠,切實做好各項保險服務。出口信用保險理賠在貿易真實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理賠條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東莞轄內各保險機構已為600多家企業客戶在已承保的責任險等險種上寬延了保險期限。

相關焦點

  • 東莞新增授信近70億元,撐企復工復產!利率低審批快,速來!
    截至2月24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為近200家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已發放26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戶數佔比近80%,為多家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及快速審批服務,及時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泉州千餘家商貿企業獲增貸
    泉州網4月8日訊 (記者 王樹帆 通訊員 黃棉棉)在7日召開的全省「兩穩一促」銀企融資對接視頻會上,泉州與主會場同步舉行融資對接,中國銀行泉州分行、興業銀行泉州分行、泉州銀行分別與福海糧油、卡賓服飾、興業皮革完成28.8億元、1.5億元、5億元授信籤約,共計授信金額達35.3億元。
  • 當好民營企業「加油站」 上海農商銀行千億授信支持在滬浙商
    受疫情影響,2020年民營企業面臨生存考驗,身為專注普惠金融的上海本地法人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第一時間投入到抗疫戰鬥中,連續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支持復工復產,積極做好 「六穩」工作、落實 「六保」任務。
  • 受疫情影響,廣東多家企業停工停產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復。然而,很多企業受疫情的影響比想像的要嚴重得多,比如前段時間的兩家老牌外貿企業先後倒閉或停業。一家是東莞代工廠東莞精度停工三個月在朋友圈瘋傳,這是美國腕錶品牌Fossil在華代工廠。公告稱,最重要客戶美國Fossil品牌已全部停止下單,同時取消或暫停原訂單,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開工,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全廠放假暫定3個月。
  • 新增投資近200億元
    胡荃詳細了解了華南城項目建設、招商入駐、配套設施規劃建設進展情況以及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措施,仔細詢問當前項目推進和商戶經營方面存在的問題。鄭州華南城項目2012年8月開工,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總投資逾600億元。目前項目總開工面積867萬平方米,建成面積610萬平方米,已完成各項投資總額逾210億元。
  • 上海農商銀行千億元授信支持在滬浙商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為在滬浙商提供授信規模超千億,服務在滬浙商逾2000戶。」在第五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2020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上海農商銀行行長顧建忠給出了這份「成績單」,該行也在論壇現場被授予「合力之光」稱號。  受疫情影響,2020年民營企業面臨生存考驗。
  • 多家在冀企業回應疫情衝擊:短期生產經營如常,物流受影響
    河北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冀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令投資者高度關注。據Wind,註冊地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上市公司共有18家,涉及新奧股份(600803.SH)、河鋼股份(000709.SZ)等,7家企業市值超過百億。其中,以嶺藥業(002603.SZ)、華北製藥(600812.SH)等4家為醫藥企業。
  • 臺民航業者前3季度累計虧損近85億元新臺幣
    中新社臺北11月27日電 臺灣方面最新統計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全臺6家民用航空業者稅後淨利潤累計虧損近85億元(新臺幣,下同)。綜合中央社、《經濟日報》等臺灣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臺灣航空業者客運航班大幅縮水,營收亦受衝擊。據官方統計,臺灣前兩大航空公司華航、長榮今年前三季分別虧損20.21億元和36.42億元。
  • 朝陽區78家文創園為近4000家企業減免租金超2.1億元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朝陽區關於支持企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朝陽區堅持防疫在前
  • 融資及時雨 為企業「解渴」
    建設銀行佛山分行、光大銀行佛山分行與佛山市融資擔保基金籤約合作,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旺閣漁村飲食服務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與國家開發銀行、南海農商銀行等4家銀行現場授信籤約,上述兩項合共授信金額近18億元,為企業融資「解渴」。
  • 東莞寮步12家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融資金額達34.76億元
    銀企合作12家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融資金額達34.76億元本期重點企業政策宣講暨融資對接會是由寮步鎮商務、財政、人社、稅務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舉辦,活動邀請了來自寮步鎮37家規上工業企業,7家銀行代表前來參加。
  • 快速授信7000萬元 焦作中旅銀行鄭州分行馳援醫藥企業共抗疫情
    近日,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河南各地也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對於某A股上市醫藥集團來說,來自焦作中旅銀行鄭州分行近日核批的7000萬元貸款支持猶如雪中送炭,這筆貸款將惠及其旗下為疫情防控提供醫藥等物資的四家在豫子公司,有效緩解醫藥企業的資金壓力。
  • 廣東東莞: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億元
    據東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4億元。社保費減負直達到位,企業穩就業保就業底氣足2020年2月,全省率先社保退費,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4億元。3月起對全險種社保費統一暫緩劃扣,從用人單位需要延繳才申報,調整為需要繳費才申報,有效盤活企業流動資金。全市企業三險社保費延繳60.6億元。另一方面,東莞積極落實失業補助金發放。
  • 84億元!羅湖讓企業戰疫更有底氣,這波金融「輸血」給力!
    工作人員通過走訪企業、實地調研的方式面對面為企業解決相關融資困境,為多家企業解決了首貸的問題。截至7月21日,專項工作小組共走訪企業144家,其中有融資需求企業83家,初步達成授信意向企業34家,其中屬於首貸需求企業11家。已有23家企業獲得授信(2家為首貸戶,12家獲得信用貸款),授信金額共7080萬元。
  • 上海銀行業召開「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總結表彰會 授信企業2...
    該活動自去年12月啟動以來,各銀行機構高度重視,強化主體責任,積極探索服務模式,加大創新力度,積極參與對接全市約64萬納稅等級B級以上的小微企業,同時在疫情期間還對製造業、住宿餐飲等5類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實施重點幫扶。截至2020年10月末,上海銀行業對摸排發現有融資需求的2.6萬戶企業已授信企業2.1萬戶,授信金額1235.08億元,貸款餘額655.66億元。
  • 白溝新城為各類企業放貸157億元
    日前,河北天尚行箱包皮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偉介紹說,受疫情影響,箱包類銷售受到很大制約,公司轉型增加了日用品、勞保用品、消殺用品的銷售,通過白溝新城市場監督管理局開設的「質量振興雲課堂」,在詳細學習了相關的業務知識後,很快就把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加項業務辦好了。
  • 【雙周發布】84億元!羅湖讓企業戰疫更有底氣,這波金融「輸血」給力!
    羅湖成立了「穩企業 、保就業」專項工作小組服務社區企業專項工作小組主要關注受疫情影響非常嚴重的傳統外貿企業、批發零售企業、住宿餐飲企業、旅遊業以及工商個體戶。工作人員通過走訪企業、實地調研的方式面對面為企業解決相關融資困境,為多家企業解決了首貸的問題。
  • 疫情期間企業資金遇到問題?高新區22家銀行來對接!
    「京誠貸」業務是北京銀行專門服務受疫情影響而臨時停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小微企業,特別是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企業,通過續貸方式,我行為相關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無縫銜接的業務。貸款對象:受疫情影響臨時停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小微企業,特別是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企業。
  • 工行新疆分行:為防控疫情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近2500萬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工商銀行新疆分行春節期間為防控疫情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近2500萬元作者:歐陽昀春節期間,工商銀行新疆區分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力加強物資和力量保障、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總體要求,全面動員各級營業機構、各個專業部門,安排相關機構與部門專人值班輪守,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及醫療物資採購與保障企業,隨時做好金融戰線支持及響應保障。
  • 政銀企聚力機器人產業,百餘佛企獲佛山中行授信3.5億元
    本次活動是廣東中行在粵港澳大灣區8市同時舉辦的10場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融資的一站,現場與廣州主會場連線互動,讓佛山本地企業直接獲得省級政策指導及授信服務。活動為佛山市100多家智慧機器人企業提供授信支持3.5億元。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佛山市金融工作局、佛山市順德區經濟促進局、佛山市機器人產業創新協會、佛山市順德區機器人協會、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等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