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博物館日
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
成為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
貫
古
今
蘊
風
華
在典藏中,看見跨越千年的傳承
品鑑
傳承
力 匕
阝 勹
廴 匚
厶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壹
東陽博物館
線上線下相約博物館
東陽·吳寧街道
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東陽博物館推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共同闡釋博物館的「多元和包容」。
活動一:
口袋裡的「文物拼圖」
去年五月,東陽博物館在文博一體機上設置了「文物拼圖」模塊,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展廳中常見到小朋友們排隊挑戰拼圖的場景。拼圖遊戲以東陽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元素,每拼出一個文物就可在線閱讀關於這個文物的介紹。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提倡無接觸參觀,文博一體機暫停使用,因此博物館推出口袋裡的「文物拼圖」,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端玩拼圖,識文物了。
活動二:
博物館日定時講解
5月18號博物館日適逢周一,東陽市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取消例行閉館,向觀眾正常開放,並且在上午9:30下午14:30兩個時間段提供免費講解。如果你不想只在博物館走馬觀花拍照湊熱鬧,那麼就正正經經聽一場深度講解,從博物館日開始,重新認識東陽這座城的歷史和文化。
活動三:
兒童恐龍創意畫比賽
東陽恐龍資源豐富,出土了數量眾多的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8500萬年前東陽這片土地上恐龍生活過的場景給人無窮的想像,也成為了孩子們繪畫創作的重要主題。東陽博物館「兒童恐龍創意畫」比賽在五月如期而至,每年的五月孩子們的作品都給人驚喜。在今年第九屆恐龍繪畫作品中,有沒有新的靈感和創意,有沒有更新奇的恐龍故事,歡迎來稿。
活動細則詳見:
貳
中國木雕博物館
木韻芳華 品味木雕
東陽·白雲街道
中國木雕博物館位於享有「世界木雕之都」之稱的浙江省東陽市,是中國首個國字號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6萬平方米,是第一座全面展示中國木雕文化和藝術的專業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博物館。
叄
橫店泛博物館群
橫店文藝溜達指南
東陽·橫店鎮
近年來,橫店影視城把開發建設博物館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又一重要路徑,成為非國有博物館的新生力量。
目前,橫店泛博物館群正有計劃全力建設推進中,已經建成開放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海上洋貨博物館、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清宮御膳博物館、巧克力博物館、麵包博物館等,還將在2021年迎來嶺南婚俗博物館、嶺南功夫博物館等的落成開放,逐漸凸顯「泛空間、廣運營、慧模式」的特點,以文化促動「軟更新」,形成產品豐富,資源互補增值,成為讓遊客「多留一天,再來一次」的文化新動力。
以下各具風格的博物館已面向遊客開放:
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
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位於廣州街、香港街景區。這裡從世界第一臺放映機的誕生,第一次電影公映,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3D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展示著各時期230餘臺珍貴的放映機,講述著放映機背後影視人的故事,讓遊客在影視城中了解世界電影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
清宮御膳博物館
清宮御膳博物館,位於明清宮苑景區。博物館運用VR、聲、光、電、數位化展陳技術,通過大量的史料、場景、實物陳列展示,讓遊客在觀、玩、聽、嗅、嘗、用上獲得超值體驗,探尋御膳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還可以在一樓的御膳坊,學做一道皇家菜品,將御膳帶出皇城,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
海上洋貨博物館
海上洋貨博物館,位於夢外灘景區。展覽分為西風東漸、海上風華、魔都奇珍、洋場曼舞四部分,展出英、法、德、俄、意、美等國家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相關幾十種品類1400餘件實物展品。
遊客將置身上海灘「十裡洋場」,探秘鄔達克與上海老建築的傳奇故事;聆聽古老八音盒美妙的旋律;欣賞老上海明星的經典歌曲;在彈簧地板上翩翩起舞......通過好看、好玩、有趣的觀展體驗,了解上海這座城市如何由「鄉土漁村」走向國際都市的崛起歷程。
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
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位於清明上河圖景區。以《清明上河圖》畫卷的市井生活為背景,通過影視元素、場景再現、互動體驗和數字多媒體手段,讓遊客走近一千餘年前宋代社會生活,在衣、食、住、行、娛中重溫宋人從容閒適的民俗民風,在宋詞雅韻和勾欄瓦舍裡感知東京和臨安的繁華興盛。
肆
中國農村博物館
農村歷史變遷和發展
東陽·花園村
中國農村博物館布展面積達3200平方米,下設政策制度館、農村變遷館、農村民俗館、中國名村館、中國江河源頭館、百村名印館、少數民族館以及花園村館等分館,以理論和實踐、制度與發展、實物跟影像等內容形式,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黨和國家對農村政策制度的變化,展示了以名村為代表的中國現代農村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成就。
博物館裡凝結了人類的文明和智慧,
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
在新媒體時代,
博物館力求以多樣化的視角,
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那麼你呢,
準備好從這個博物館日開始,
發掘博物館這座文化寶庫了嗎?
原標題:《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