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2020-12-26 澎湃新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2020-05-20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博物館日

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

成為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

在典藏中,看見跨越千年的傳承

品鑑

傳承

力 匕

阝 勹

廴 匚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東陽博物館

線上線下相約博物館

東陽·吳寧街道

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東陽博物館推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共同闡釋博物館的「多元和包容」。

活動一:

口袋裡的「文物拼圖」

去年五月,東陽博物館在文博一體機上設置了「文物拼圖」模塊,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展廳中常見到小朋友們排隊挑戰拼圖的場景。拼圖遊戲以東陽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元素,每拼出一個文物就可在線閱讀關於這個文物的介紹。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提倡無接觸參觀,文博一體機暫停使用,因此博物館推出口袋裡的「文物拼圖」,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端玩拼圖,識文物了。

活動二:

博物館日定時講解

5月18號博物館日適逢周一,東陽市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取消例行閉館,向觀眾正常開放,並且在上午9:30下午14:30兩個時間段提供免費講解。如果你不想只在博物館走馬觀花拍照湊熱鬧,那麼就正正經經聽一場深度講解,從博物館日開始,重新認識東陽這座城的歷史和文化。

活動三:

兒童恐龍創意畫比賽

東陽恐龍資源豐富,出土了數量眾多的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8500萬年前東陽這片土地上恐龍生活過的場景給人無窮的想像,也成為了孩子們繪畫創作的重要主題。東陽博物館「兒童恐龍創意畫」比賽在五月如期而至,每年的五月孩子們的作品都給人驚喜。在今年第九屆恐龍繪畫作品中,有沒有新的靈感和創意,有沒有更新奇的恐龍故事,歡迎來稿。

活動細則詳見:

中國木雕博物館

木韻芳華 品味木雕

東陽·白雲街道

中國木雕博物館位於享有「世界木雕之都」之稱的浙江省東陽市,是中國首個國字號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6萬平方米,是第一座全面展示中國木雕文化和藝術的專業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博物館。

橫店泛博物館群

橫店文藝溜達指南

東陽·橫店鎮

近年來,橫店影視城把開發建設博物館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又一重要路徑,成為非國有博物館的新生力量。

目前,橫店泛博物館群正有計劃全力建設推進中,已經建成開放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海上洋貨博物館、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清宮御膳博物館、巧克力博物館、麵包博物館等,還將在2021年迎來嶺南婚俗博物館、嶺南功夫博物館等的落成開放,逐漸凸顯「泛空間、廣運營、慧模式」的特點,以文化促動「軟更新」,形成產品豐富,資源互補增值,成為讓遊客「多留一天,再來一次」的文化新動力。

以下各具風格的博物館已面向遊客開放:

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

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位於廣州街、香港街景區。這裡從世界第一臺放映機的誕生,第一次電影公映,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3D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展示著各時期230餘臺珍貴的放映機,講述著放映機背後影視人的故事,讓遊客在影視城中了解世界電影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

清宮御膳博物館

清宮御膳博物館,位於明清宮苑景區。博物館運用VR、聲、光、電、數位化展陳技術,通過大量的史料、場景、實物陳列展示,讓遊客在觀、玩、聽、嗅、嘗、用上獲得超值體驗,探尋御膳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還可以在一樓的御膳坊,學做一道皇家菜品,將御膳帶出皇城,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

海上洋貨博物館

海上洋貨博物館,位於夢外灘景區。展覽分為西風東漸、海上風華、魔都奇珍、洋場曼舞四部分,展出英、法、德、俄、意、美等國家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相關幾十種品類1400餘件實物展品。

遊客將置身上海灘「十裡洋場」,探秘鄔達克與上海老建築的傳奇故事;聆聽古老八音盒美妙的旋律;欣賞老上海明星的經典歌曲;在彈簧地板上翩翩起舞......通過好看、好玩、有趣的觀展體驗,了解上海這座城市如何由「鄉土漁村」走向國際都市的崛起歷程。

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

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位於清明上河圖景區。以《清明上河圖》畫卷的市井生活為背景,通過影視元素、場景再現、互動體驗和數字多媒體手段,讓遊客走近一千餘年前宋代社會生活,在衣、食、住、行、娛中重溫宋人從容閒適的民俗民風,在宋詞雅韻和勾欄瓦舍裡感知東京和臨安的繁華興盛。

中國農村博物館

農村歷史變遷和發展

東陽·花園村

中國農村博物館布展面積達3200平方米,下設政策制度館、農村變遷館、農村民俗館、中國名村館、中國江河源頭館、百村名印館、少數民族館以及花園村館等分館,以理論和實踐、制度與發展、實物跟影像等內容形式,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黨和國家對農村政策制度的變化,展示了以名村為代表的中國現代農村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成就。

博物館裡凝結了人類的文明和智慧,

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

在新媒體時代,

博物館力求以多樣化的視角,

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那麼你呢,

準備好從這個博物館日開始,

發掘博物館這座文化寶庫了嗎?

原標題:《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京文博|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
    一起開啟2020年博物館之旅吧!來自北京文博00:0001:00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北京文博|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倒計時開啟!
    01:00來自北京文博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我在西安等你|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博物館之旅吧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先走進這座城市的博物館從博物館奇妙夜到博物館裡過大年博物館早已成為西安人的消假上選不如,騎上這匹唐代三彩騰空馬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博物館之旅吧~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裡程
  • 蘇州舉行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為加快博物館城建設,推動博物館文旅融合發展,打響「一城百館、博物蘇州」品牌口號,慶祝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5月初推出「蘇州文博活動季、遺產城市嘉年華」活動,歷時3個月,整合全市博物館、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市民、遊客獻上豐盛的文旅融合大餐
  • 奧地利十佳博物館|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
    世界上的每一座博物館都記錄著一段塵封的歷史,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去探尋每件珍品背後的故事。本期盤點了奧地利十佳博物館,從自然歷史博物館到莫扎特的出生地,帶你探索奧地利博物館的奧秘。無論你對藝術、音樂、歷史或當地傳統有何種程度的熱情或興趣,一定可以在奧地利找到一座為你而建的博物館。
  • 長春博物館於「 5.18國際博物館日」開館 再添歷史文化新名片
    5月18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吉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暨長春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春舉辦。與會主要領導共同啟動吉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暨長春博物館開館儀式。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啦!讓我們來滿足你對博物館的一切好奇心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啦!讓我們來滿足你對博物館的一切好奇心 2020-05-18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陽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打造一場文化饕餮盛宴
    為加深公眾對博物館的了解和認同,以及為公眾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服務,嶽陽市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全天開館,並準備了豐富的活動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1. 「煙濁洞庭--長沙窯瓷器絲路之旅」開展   該展覽是嶽陽市博物館與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聯合舉辦的瓷器展,也是我館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主題展覽,展出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館藏文物82件(套),其中2017年歸國的「黑石號」沉船文物22件。
  •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宿遷市博物館享受一場「文化大餐」
    宿遷網訊(記者 周妮)聽講座、看展覽、體驗傳統陶藝……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加深公眾對新時代博物館的了解與認同,5月17日上午,宿遷市博物館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古玩收藏愛好者、大學生等200餘人參與。
  • 「十一」黃金周打卡黃鶴樓,來一場穿越時空對話古今的旅行
    9月2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十一黃金周期間,黃鶴樓將推出「穿越時空、對話古今」、實景演藝《大明鶴舞》、中國傳統手工藝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動,讓遊客在完美的旅行中體驗精彩紛呈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具體安排為:10月1日-5日的9:00-16:00,在黃鶴樓公園四季牌坊至白雲閣沿線,古詩名人將穿越而來,與遊客一起對話互動,讓遊客在遊覽美景的同時,了解中國文化,同時滿足遊客們盡情拍照的願望。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各大館嘉年華等你來
    原標題:5·18國際博物館日 各大館嘉年華等你來   南方日報訊 (記者/許曉冰 通訊員/喬嬌)17日,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之際,「揚帆啟航——中外古代海船」圖片展暨「南越漢風文化節」活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舉行,為市民呈現中外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海船、航海造船工藝、貿易發展以及今日水下考古與遺址保護等精彩內容
  • 「雲」遊自然博物館 迎國際博物館日
    5月17日,工作人員在河北省邯鄲北科自然博物館恐龍化石展區直播。當日,河北省邯鄲北科自然博物館開展「『雲』遊自然博物館、穿越時空秘境」網絡直播活動,通過手機直播平臺對博物館展品進行展示和講解,讓網友足不出戶「雲」遊自然博物館,感受自然科學的魅力,迎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北京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本市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93項主題活動供市民選擇,其中包括46項展覽、5項講座和42項活動。不僅如此,本市還將推出「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博物館也要開直播,市民通過手機、電腦,就可以暢遊全市博物館。
  • 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湖南啟幕
    楊華峰 攝中新網長沙5月18日電 (劉曼)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18日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現場,湖南省博物館聯合全國22家文博單位推出的「根·魂——中華文明物語」特展上,30件(套)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具有標杆性的文物亮相。
  • 聆聽博物館的故事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國家文物局日前確定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聚焦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圍繞博物館如何促進社會平等、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並首次嘗試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方式,對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十大精品終評匯報會、2019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名單終評匯報、「中華文化的性格」博物館奇妙夜等相關活動,進行網絡直播或話題推送
  • 陽春三月,與三葉蟲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約會
    很多人想要了解一座城,首先要去這座城市的博物館,博物館裡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故事。想要了解地球,了解生命的故事,就要走近地殼這座博物館,它的主要藏品就是化石。「地殼是一家藏品極其豐富的博物館,但這裡間隔極其久遠的時間才會製作一次標本。」
  • 尋根溯源 去房山赴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於是,約上閨蜜,在最好的季節,尋根溯源,去房山赴一場穿越時空之旅。博物館入口處的北京猿人雕像,赫然寫著「北京人」的字樣,吸引了北京來的小姐妹爭相合影。1999年9月9日9時9分9秒,10082片石經回藏地宮,房山石經也有了被佛教界稱為「北京敦煌」的美譽。
  • 5.18國際博物館日 讓博物館行動起來
    5.18國際博物館日 讓博物館行動起來2020年05月19日 17:07:32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區文物保護所攜手洞頭區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走進區城關二小,為師生們帶去了一座豐富多彩的「移動博物館」。
  •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青浦的「寶藏」博物館原來這麼好玩!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你有沒有感受到5·18國際博物館日精彩序曲?
  • 一城百館 博物蘇州 「5.18」全市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為加快博物館城建設,推動博物館文旅融合發展,打響「一城百館、博物蘇州」品牌口號,慶祝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5月初推出「蘇州文博活動季、遺產城市嘉年華」活動,歷時3個月,整合全市博物館、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市民、遊客獻上豐盛的文旅融合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