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印記——達爾貝達,還是喜歡叫它卡薩布蘭卡

2020-12-06 無巍不至

或許很多人最早了解北非的摩洛哥王國都是從一部電影開始的吧!這部電影就是由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主演的《北非諜影》,它讓全世界迅速記住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幾十年後,一座世界最高、世界第三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矗立在大西洋岸邊,阿湯哥的《碟中諜5》在清真寺廣場前的飆車戲更是火了這座北非名城!

人們喜歡摩洛哥的原因很多,有《一千零一夜》帶來的遐想,有三毛流浪撒哈拉的情結,有神秘的阿拉伯風情,有迷人的非洲風光,有浪漫的地中海迷情......但是,只有來到卡薩布蘭卡,你才有真正認識和了解摩洛哥的欲望和衝動。

卡薩布蘭卡現在叫達爾貝達,人口約290萬,瀕臨大西洋,氣候宜人。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被譽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在卡薩布蘭卡遊走,仿佛穿越來到古今交匯的時空之門,古老的建築和現代感極強的人們融合在一起,卻沒有一點違和感。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非洲最美的清真寺,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摩洛哥本國的人民都會慕名而來觀瞻這座偉大的建築,清真寺佔地面積140畝,規模僅排在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共60層、210米高的宣禮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築,兩位母親正在宣禮塔下為孩子們拍照留念。

哈桑二世清真寺採用大理石修築而成,由鈦合金鑄成的24道大門是它的一大亮點,絢爛精美、錯綜複雜的紋飾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眩神迷,許多對線條和圖案有偏愛的遊客往往駐足細觀,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哈!不過這些大門作為拍照的背景倒是不錯的選擇。

哈桑二世清真寺歷時5年建成,共耗費30萬立方米混凝土、4萬噸鋼材、7萬噸大理石、5.8億美元,是摩洛哥唯一一座面向普通遊客開放的清真寺。摩洛哥的能工巧匠把紛繁撲朔的幾何圖案和線條以及細膩精緻的馬賽克拼圖和形狀各異的銅飾品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巧細緻又不失簡潔流暢,當一名頭裹紅紗,身著粉褲的摩洛哥美女款款一站,莊重肅穆的宗教建築頓時也增添了幾分靈動和飄逸。

卡薩布蘭卡最著名的當地市場和旅遊觀光區無疑便是市中心的哈布斯老城啦!這裡的街道基本保持著數百年前的模樣,標誌性的馬蹄狀半圓拱門,兩旁是土黃色石磚砌成的拱形騎樓長廊,徜徉於老街,順著長長的廊道一路走下去,似乎就遊淌在摩洛哥歷史的長河裡。

摩洛哥雖然地處非洲,但是其主要民族以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居多,全國人口三千多萬,其中75%為阿拉伯人,20%為柏柏爾人,多為白色人種,剩下的5%為其他民族,所以在卡薩布蘭卡的街上還是很難見到本地的黑人,這位打扮入時,品味精緻的黑美人想必也是來卡薩布蘭卡旅遊的遊客吧。

哈布斯老城俗稱麥地那,很大部分建築都是由十九世紀在這裡生活的猶太人建造的,聰明的猶太人把來自歐洲的地中海風格與摩洛哥的摩爾風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這種後來風靡北非的混搭典範,自然也就成為摩洛哥建築風格的一部分,美女、黃磚、白牆、綠窗戶,阿拉伯風格和地中海風格在此碰撞交融!

走進哈布斯老城,你才真正了解卡薩布蘭卡當地人的生活狀態,有人說:古老的故土是一本書,你只需默默的翻閱,便有一個接一個的鮮活故事向你無言訴說!的確如此,當你行徑在古城,交錯而過的仿似時光隧道中的一幀幀立體動畫,而你,只是一位恰好路過的看客!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如果把這樣的詩句用於形容這位黑珍珠,估計很快就要被淹沒在網友的罵聲裡,其實這位黑姑娘的笑非常乾淨、爽朗,她這自然大方的一笑雖然沒有媚態,但她這黝黑的皮膚倒真的可以令人面桃花的白皙美女顯得毫無顏色哈!

卡薩布蘭卡是一座新舊結合的城市,與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新城區相比,哈布斯老城的市政設施其實遠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完美,但是透過這些古老的建築以及生活在這裡的老城人那淡泊寧靜的生活狀態,你又會發現,這座城市所擁有的由內至外發散的浪漫氣息,卻是其它城市無法比擬的。難怪不得有那麼多的名流和明星喜歡到卡薩布蘭卡度假休閒!

酒店餐廳裡,三位帥氣的摩洛哥大廚熱情地請我為他們拍幾張照片,而德國詩人歌德的後人,美國音樂人貝蒂.希金斯譜寫的《卡薩布蘭卡》則靜靜地在空氣中流淌——我想在看《卡薩布蘭卡》時,你也愛上了我,你的眼裡映著摩洛哥的月光,噢!卡薩布蘭卡的親吻依舊,請回到我身邊,在卡薩布蘭卡!隨著時光流逝,我會一天比一天更愛你!再見,卡薩布蘭卡!我會再度回到你身邊!

相關焦點

  • 北非印記——摩洛哥達爾貝達,喜歡叫它卡薩布蘭卡
    或許很多人最早了解北非的摩洛哥王國都是從一部電影開始的吧!這部電影就是由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主演的《北非諜影》,它讓全世界迅速記住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人們喜歡摩洛哥的原因很多,有《一千零一夜》帶來的遐想,有三毛流浪撒哈拉的情結,有神秘的阿拉伯風情,有迷人的非洲風光,有浪漫的地中海迷情......但是,只有來到卡薩布蘭卡,你才有真正認識和了解摩洛哥的欲望和衝動。
  • 摩洛哥的白色房子,是達爾貝達,也是卡薩布蘭卡
    回想去年的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大潮準備出發去摩洛哥的時間。那時,大潮看了一部名為《卡薩布蘭卡》電影,很是感動,緩了一禮拜還深陷在故事情節之中,很想決定去卡薩布蘭卡看看。卡薩布蘭卡在摩洛哥獨立之後就改名為達爾貝達了,改名或許象徵著一種新生。
  • 適合結婚度蜜月的地點之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地點簡介: 達爾貝達(阿拉伯語: )是摩洛哥西部的一座城市,原名卡薩布蘭卡,摩洛哥獨立後改稱達爾貝達。至今仍有很多人習慣稱之為卡薩布蘭卡。「Casa Blanca」(卡薩布蘭卡)是個西班牙語名稱,意為「白房子」。達爾貝達是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也是摩洛哥的商業金融中心地。
  • 北非國家摩洛哥為何要將卡薩布蘭卡改名,網友:海參崴也是一樣
    摩洛哥歷史古城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位於大西洋岸邊、距離東北方向的首都拉巴特(Rabat)90公裡。卡薩布蘭卡人口約290萬,全市擁有全國70%的現代工業,市區和郊區有1000多座工廠,是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也是摩洛哥的商業金融中心地。
  • 適合結婚度蜜月的地點之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阿拉伯語:الدار البيضاء)是摩洛哥西部的一座城市,原名卡薩布蘭卡,摩洛哥獨立後改稱達爾貝達。至今仍有很多人習慣稱之為卡薩布蘭卡。「Casa Blanca」(卡薩布蘭卡)是個西班牙語名稱,意為「白房子」。達爾貝達是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也是摩洛哥的商業金融中心地。
  • 卡薩布蘭卡——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為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名字意為「白色的房子」,因《卡薩布蘭卡》而聞名於世,此電影被美國電影機構評選為「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卡薩布蘭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白色,無邊無際的白色構成了城市的主色調,使得卡薩布蘭卡成為最經典白色之都。
  • 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為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名字意為「白色的房子」,因《卡薩布蘭卡》而聞名於世,此電影被美國電影機構評選為「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卡薩布蘭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白色,無邊無際的白色構成了城市的主色調,使得卡薩布蘭卡成為最經典白色之都。
  • 北非摩洛哥掠影 | ⑨純白浪漫之都——卡薩布蘭卡
    02 卡薩布蘭卡之小名片 叮咚~ 達爾貝達(Dar el Beida),原名安法,別名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位於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歷史名城,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被譽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 這座白色之城,常出現在歐美大片中,它不是首都卻更像首都
    你知道一座叫「達爾貝達」的城市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達爾貝達?在哪?沒聽說過。如果我說「卡薩布蘭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即便是沒去過,也大多聽說過這座城市。其實,達爾貝達就是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從此成為摩洛哥的主要貿易口岸,經濟得以迅速發展。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將該市名稱恢復為達爾貝達。無論是達爾貝達還是卡薩布蘭卡,雖然發音完全不同,但它們有著相同的含義,那就是白色的房子。我們在遊覽的時候,會發現這座城市大多的建築都是白色的,尤其是在老城區更為明顯,怪不得遊客們都喜歡稱它為「白色之城」。
  • 帶你領略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因著著名的同名電影而被打上了浪漫的愛情烙印,主要景點有燈塔、老城、鐘樓、裡克酒吧、公共澡堂等。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得名於西班牙語,意為「白色宮殿」。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更是讓這座白色之城聞名世界。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最大港口城市,瀕臨大西洋,摩洛哥獨立後改稱達爾貝達。
  • 不同於你想像之中的卡薩布蘭卡
    大家對摩洛哥實在過於陌生,以至於經常將它與那個法國邊上的小富國摩納哥搞混。在我沒去摩洛哥之前,對那裡僅有的了解可能跟大多數人一樣,是《卡薩布蘭卡》和摩洛哥精油。《卡薩布蘭卡》是一部1942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等好萊塢傳奇巨星主演,國內也被翻譯為《北非諜影》,是影史上著名的諜戰、愛情、悲情經典。
  • 摩洛哥的碎碎念2019|手機攝影
    我甚至相信時至今日,那個藍色小鎮舍夫沙萬已經大名鼎鼎,簡直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了,但是應該還是會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那個摩洛哥在哪裡。摩洛哥是一個非洲小國,位於非洲大陸的西北角上,北面瀕臨地中海,西面面對著大西洋。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一)北非迷城——卡薩布蘭卡
    當金色的朝暉為伸展的機翼抹上一層輝芒,睡意朦朧的遊客們登時興奮起來,機上空乘人員開始用英語和阿拉伯語通知大家:飛機即將在卡薩布蘭卡機場降落,請大家系好安全帶,保持安靜。卡薩布蘭卡機場是摩洛哥最繁忙的機場,它以摩洛哥已故國王穆罕默德五世之名命名,飛機降落後,厚厚的雲層遮住陽光,走出機場竟然略帶一絲寒意,呵!
  • 摩洛哥:我的菜,不止「一千零一夜」和「卡薩布蘭卡」!
    摩洛哥,雖然不是第一次來了,但它對我來說一直存在著誘惑的感覺。可能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是一次非常神奇的旅行。從北京出發,我們乘坐卡達航空經多哈轉機到達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Dar el Beida)花了20多個小時,這大幾千的機票錢真不白花啊,卡達航司真是實實在在讓我坐了個夠。下午三點左右到達了這個曾經在第二次大戰中誕生了經典同名電影的城市——卡薩布蘭卡,街頭、巷尾、商店、旅館、市場……一切都是那麼祥和,還和上一次來時一模一樣!
  • 卡薩布蘭卡,夢中的白色城市,你去過嗎?
    1770年,摩洛哥國王下令在安法城舊址興建一座新城,命名為達爾貝達,意為「白色的房子」。18世紀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達爾貝達的貿易特權,更名為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蘭卡」同樣意為「白色的房子」。1907年,法國殖民者佔領了卡薩布蘭卡,並在此建設了港口。卡薩布蘭卡從此成為摩洛哥的主要貿易口岸,城市經濟得以迅速發展。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將該市名稱恢復為達爾貝達。
  • 摩洛哥打造卡薩金融城 助力中非經濟合作
    70多年前,一部經典影片《北非諜影》讓人們記住了一個美麗的北非濱海城市,也記住了歐洲對它的稱呼——「卡薩布蘭卡」,簡稱「卡薩」。摩洛哥獨立之後,它的名字恢復為建城之初的「達爾貝達」。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西班牙語的「卡薩布蘭卡」,還是阿拉伯語的「達爾貝爾」,都是「白色的房子」的涵義,可見其古老的風韻是多麼讓人留戀。
  • 卡薩布蘭卡:人們因為電影知道了它,而這個城市的魅力遠不止於此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摩洛哥的著名旅遊勝地卡薩布蘭卡,世界上有那麼多城鎮,城鎮裡有那麼多酒館,而他卻偏偏走進了我。這是電影卡薩布蘭卡當中的經典臺詞,很多人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認識了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電影是由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主演的,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卡薩布蘭卡作為法國的殖民地,是歐洲逃亡美國的必經之路。
  • 摩洛哥出局!球迷不要悲傷,趁著看球來場摩洛哥之旅
    摩洛哥的旅遊業十分發達。目前主要旅遊城市有:拉巴特、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非斯、阿加迪爾、丹吉爾等。 它於1578年到1620年建造完成。當時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宮殿之一。大阿特拉斯山(HighAtlas)是北非最高的山脈,橫跨整個摩洛哥,從大西洋海岸最北端的阿加迪爾一直延伸到阿爾及利亞,幾乎綿延1000多公裡。在柏柏爾,它被稱做「山中之山」從馬拉喀什出發,乘坐公共汽車僅僅兩個小時便可以到達,非常方便。
  • 帶你揭秘北非花園層層神秘的面紗 (10)傳奇城市~卡薩布蘭卡
    )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將其命名為達爾貝達,意為「白色的房子」。18世紀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達爾貝達的貿易特權,將其更名為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蘭卡」同樣意為「白色的房子」。
  • 讓旅途充滿想像,去摩洛哥尋覓精彩
    讓旅途充滿想像,去摩洛哥尋覓精彩摩洛哥帶著非洲後花園的小清新,將沙漠、海濱、小鎮等美麗景象呈現在天地之間,看上去不是很狂野,但著實有顏值。今日小編為大家列出的摩洛哥十大深受歡迎的景區,真的是美到極致。達爾貝達最經典白色之都達爾貝達原稱卡薩布蘭卡,摩洛哥獨立後改稱達爾貝達,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習慣將之稱之為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為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名字意為「白色的房子」,因《卡薩布蘭卡》而聞名於世,此電影被美國電影機構評選為「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卡薩布蘭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白色,無邊無際的白色構成了城市的主色調,使得卡薩布蘭卡成為最經典白色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