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宋瑞芳:文學像一束光溫暖著人生路

2020-12-23 青年作家網官號

宋瑞芳:文學像一束光溫暖著人生路

宋瑞芳,筆名,孟姜女、春上村婦。勝利油田人,現住德州市臨邑縣臨盤小鎮,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踏上文學之路,對我而言,不是偶然,記得兒時,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讓每一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理想是什麼?

有的說;當科學家,有的說;當飛行員,有的說;當醫生,還有的說;當老師。我說;當作家,要麼當老闆開店掙錢。

那一年,我八歲。一晃四十年過去了,我初心不改,依然做著「作家」夢,而且一夢不願醒。帶著孩提的夢想,像痴人說夢一樣,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居然讓我一堅持就是半輩子。

我沒有文化,半拉文盲,並沒有受過高等專業教育,我就是野路子出身。

真正執筆,時光要倒流回到女兒小時候,當了媽媽的我,源自對文學的喜好,女兒未出生時,我就天天放胎教給孩子聽,主要是循環播放唐詩宋詞,女兒聽不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入耳了,循環播放,像灌輸法一樣,很多古詩詞灌入腦海,當有一天我拿起筆來,信手拈來一篇作品,《不再讓母親有淚》居然發表在2007年 11月份的《寫作》雜誌上。這是我的處女作品!要知道,這雜誌也是純文學雜誌,武漢大學舉辦,國家教育部主管下得部門。這意味的收穫與驚喜,接二連三發生著,隨後第二篇作品還是發表在《寫作》刊物上,《冬季戀歌》,時間到了2010年1月。

兩篇作品,兩種寫作風格,第一篇是敘述文,或許是語言質樸 ,內容溫暖感動了編輯被錄用了。那麼第二篇作品,風格不同,純文學,散文筆觸,它觸及著我靈魂,同時觸摸了腦海裡沉澱的唐詩宋詞,可以說,這一篇作品唯美,也彰顯了文字功底。

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我的夢想像長了翅膀飛了起來。以後數百篇作品發表在《勝利日報》《新生活》《德州晚報》《盤和雜誌》等,還有數次徵文獲獎。最有名氣的一次大獎就是人民網強國博客汶川地震一周年徵文,我被選送成都和全國博友一起看震後一周年的巨大變化。

提及博客,在相當一部分人還不知道啥是「博客」的時候,我已經偷偷寫博客,寫成小名人了。

強國博客是1996年四月開通的,我六月份註冊了強國博客,筆名,孟姜女。一博就是數十年。十年裡,連續四年被評為《強國魅力女博》,一年《十大特殊博客》,我擅長寫情感作品,尤其是散文。在這個寫時政居多的年代裡,無疑我的作品像深谷幽蘭。又一年被評為《強國博客最具有影響力十大博客》之一。

說實話,那十年的寫作,默默耕耘著夢想飛。甚是感念。

多次徵文獲獎,其中一次的獎勵是給我免費出一本書。雖然就一本書 ,它見證著一個偷偷努力的女人的過往追求,對文學的追求。

博客,以博會友,博大精深的博友來自全國各地,彼此交流學習著,是博客博友助我成長起來。

近期「疫」情面前,我作為筆者採訪了很多最美抗疫逆行者 ,還採訪了一位八十二歲疫捐萬元大媽的故事,登上了中國最權威報導,《報導中國,中國報導》上,同時登上《強國學習》,《山東工會網》,《石化網》等各大平臺。

一支筆,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在最初那一段艱苦的歲月裡,是文字點亮我內心的溫暖。與對待生活的勇氣!

當年,我出過攤,賣過餅,我一邊出攤,一邊讀書,左手烙餅,右手寫詩。這樣的歲月我堅持了十五年。直到陪伴女兒從幼兒園到考上大學那一年,我才不幹了。現在女兒在中石化上班兩年了。我的夢想依然不變!

不過,這期間,我因為才華,因為文字來了一個華麗轉身,去年我應聘到我們社區居委會委員的職務上。才有了後來那些採訪疫故事!疫情結束了,我也被譽為《最美抗疫逆行者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證書》。

愛上文學,就像愛上飛翔的陽光!它暖暖的照著我一路前行!

相關焦點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宋瑞芳|不再讓娘吃「魚頭」
    不再讓娘吃「魚頭」文/宋瑞芳(青年作家網籤約)晌午飯準備做魚,魚是弟弟拿來的,拿來好幾天了,也不知道瞎忙什麼?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沈小寧:流浪者文學歌,文學使命,作家徵程
    作者身份: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曾在《作家報》《南腔北調》等報刊上發表詩歌數篇。曾任過《六盤水日報》採編員、《作家報》通訊員、《北方文學》採編員、《黃河文學》創作員、北方文學研究所創作員。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年作家協會理事、《民族時報》記者。 文山州作家協會會員、文山市作家協會會員。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張洪兵:放歌人的直白
    張洪兵:放歌人的直白個人簡介:張洪兵,號「一如散人」、「三遲客」,男,出生於1970年10月,江蘇淮安人,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東方旅遊文化網」駐站作家、《西北作家》編輯部籤約作家。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王少衛:暢遊書海 收穫夢想
    2020-12-23 08:22:22 來源: 青年作家網 舉報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無戒:把寫作這個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
    無戒:把寫作這個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作者簡介:無戒,全職作者,多平臺籤約作者,寫作課講師,無戒學堂創始人。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陝西青年作協會員,陝西編劇協會會員。青年作家河南分盟企劃部部長。籤約出版電子書:《我的山溝溝、我的女人》《大山裡女人的三生三世》已籤約出版圖書:《38度愛情》《零基礎新媒體高效寫作指南》全職寫作五年,共計創作四百多萬字,全網粉絲20萬。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祝賀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創作之行圓滿成功!2020年12月11日,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和知青老作家一行32人從全國各地先後抵達「天鵝之城」三門峽,開展為期三天兩夜的文學採風創作活動。本次活動由甘棠苑主人、中華文化促進會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吳啟民老師全程支持。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姚紹雲:我的文學之路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愛好文字,源於李遊恩師,願用自己的心聲唱響生活如意之歌,讓自己的筆跡深深地在文字上耕耘。作品散見於《湛江科技報》、《河南科技報》、《楚風作家》、《江南文學之友》等多家報刊雜誌及網絡平臺。自從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幾篇文章後,身邊的朋友不約而同地感到好奇:怎麼就無聲無息地冒出了一個「作家」呢?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羅香銀:懷揣故鄉遣詞造句
    羅香銀:懷揣故鄉遣詞造句個人簡介:羅香銀,男,籍貫江西崇義,常住廣東雲浮,中學教師,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世隸耕,正兒八經農家子弟,常喜大山。觀山養性,偶有靈感取筆記之。年少外出讀書,青年南漂粵西,寂寞思鄉,總愛搬出故鄉的山山水水,任憑浮現在眼前,聊以慰籍。此時,就有寫點東西的衝動,遣詞造句,片紙隻字,往往藏於箱底,羞於見人。故鄉給予我不僅是思念,更多的是沉澱。唐詩宋詞,家國情懷,比比皆是。中外名篇,詩歌散文,懷揣故鄉,歷歷在目。我不僅誦讀散文、詩歌中的故鄉,而且反芻式閱讀生我養我的故土,品味思念的情愫。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李景茂:在文字的海洋尋找心靈的彼岸
    急診科醫生,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每天面對著個生老病死,世間冷暖,與死神爭奪著,還能續航的生命,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職業。工作之餘,釋放一下內心的壓抑。用手中筆,不在是寫下一份份病歷,而是書寫著,我所喜歡的文字,喜歡的畫卷。嘈雜、吵鬧、哭喊、謾罵、無奈及無助,充斥在耳旁。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與三門峽甘棠院吳啟明先生告別
    在青年作家網組織的三門峽創作採風行,歷經三天兩夜,12月11日我們與中國知青作家們一起訪了甘棠院拜謁召公,走進地坑院,領略特殊的民居風採,去了天鵝湖,看候鳥天鵝棲息與飛翔的英姿。晚上,這些知青作家們舉行「中國知青作家杯"十佳文學獲獎作品頒獎典禮,我們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在汪鑫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老一輩文學家們的這次盛會,向他們學習,吸取文學的營養: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文學創作與學歷沒多大關係;一個文學家是半個哲學家(孟翔勇老師語);文學植根於生活的土壤,又高於生活……聆聽獲獎作家們的發言及孟老師的點評,我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無不是給我們青年作家們上了一堂文學課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張譯丹:寫作是一定要做並且要做好的事
    張譯丹:寫作是一定要做並且要做好的事個人簡介:張譯丹,1999年生,雲南玉溪人,雲南大學2017級本科生,中國西部散文學會西散南國文學籤約作家、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玄鐵文學社籤約作者。筆名安懸,筆下作品可見於《類似文藝》《吾解文集》《西散南國文學》《南國紅豆詩刊》《雲大後勤》,投稿作家星球等刊物及公眾平臺。代表作品有《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紅樓夢囈》《繭字愁》《悟禪》《我亦飄零久》《聖往敘》《至人只是常》《不問西東——寫給科研路上的他們》等。為什麼喜歡寫作?為什麼喜歡文學?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星倉萍:寫作是我的秘密樂園
    星倉萍:寫作是我的秘密樂園,那裡繁花盛開,精靈跳躍個人簡介:星倉萍,筆名清淺,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201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長河詩刊籤約作家,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作品曾刊登於《長河文化》、《預見遇見》等雜誌。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趙美蓉:寫作,幸福的滋味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曾擔任江西省銀山墾殖場「恩美樓」中小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恩美樓」是由浙江省「愛鄉楷模」香港同胞沈炳麟先生(現任香港大業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投資建造的。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次偶然,我得到三本課外書——《韶山沖》、《紅巖》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70年代初期,能得到這份珍貴的禮物,如獲至寶,我愛不釋手,非常珍惜,不敢帶到學校去看,擔心調皮的男孩子瘋搶撕壞了。每天晚上,我趴在被窩裡,提著一個小電筒,靜靜地獨自享受。書中的故事令我震撼。
  • 青年作家網優秀詩文推薦:同題詩《泉源》(精選10首)
    車馬不夠路途太遠我把秋季喚來我把冬天叫醒我把那場雪提上日程趕在春天前給你足夠盛開的理由作者簡介:王世煒,女,陝西榆林人,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四川眉山東坡區人,現居重慶渝中區,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參戰軍人,曾創辦老山陣地《貓耳洞》報。作品散見:《紅色軍旅文學》、青年作家網。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陳國林|學習《請善待你的單位》感悟
    學習《請善待你的單位》感悟文/陳國林(青年作家網籤約)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引發全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新冠肺炎病毒從英雄城市——武漢悄悄蔓延襲來。更讓自己重新認識了人生,生命是多麼脆弱,生活是多麼不易!只有親人是我們的依靠,只有單位是我們的後臺,單位如家!我們要像看待家一樣看待單位,要像愛護家一樣愛護單位,要像建設家一樣建設單位。正如文中說的「在單位,最珍惜的有三點:一要珍惜手上工作;二要珍惜人際關係;三要珍惜已有的」。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張太生:我希望歲月漫長,乾淨、且清晰可見
    現為閱文集團作家、中國詩歌網詩人、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熱愛音樂、散文、小說、詩歌、羽毛球、旅遊、騎行。起初散文多發布於個人微信公眾號「柚阿七」。2020年於起點中文網發布第一部青春文學小說《陪你在塵埃裡》,同年發布散文集錄《柚阿七散文集》,6月於中國詩歌網發表詩歌作品《故鄉裡》和《墓志銘》。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王海波|衝動時,冷靜是最明智的選擇
    衝動時,冷靜是最明智的選擇文/王海波(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衝動是魔鬼,這話說的一點不假,一時不冷靜,造成的後果無法挽回,有的會喪失信仰與靈魂。這種不冷靜,令很多人悔恨與自責。
  • 那一棵甘棠樹——與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一起走進甘棠院
    我們組團而來,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以及中國知青作家杯十佳文學作品獲獎者一行32人在甘棠院的主人吳啟民先生的引領下走進甘棠院——召公祠遺址。吳老自稱是一個種樹的人。這是一種多麼謙卑多麼儒雅而又多麼散淡的人生境界啊!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趙新勝|小牛想起媽媽就愧疚地拉長憂傷的哭腔
    小牛想起媽媽就愧疚地拉長憂傷的哭腔文/趙新勝(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農人看著小牛長大了,就教它拉犁犁地……小牛的肩膀像猴啃一樣疼痛難耐,小牛一會兒跪地上,一會兒起來
  • 青年作家網推薦:我的故鄉(外一首 文/陳祥細)
    《中國詩歌網》註冊詩人,《中國詩歌報》終身會員,《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九州詩刊》籤約詩人。很多作品入選紙刊雜誌和知名網絡平臺,2019年獲《詩刊》舉辦「飛翔杯」秋季同題詩大賽一等獎,2020年獲《詩路文風》"年味"主題詩賽最佳人氣獎,著有詩集《海是倒過來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