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截圖
社評摘編如下:
島內極端綠營人士從來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抱持敵意,認為「中國人」是落後、沒有是非、劣根性、殘暴,不值得肯定的民族,並以否定「中國人」身份為起點,建構分離運動的合理性。但「臺獨」必須通過實踐才有可能完成,要實踐就必須有策略。「臺獨」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又沒有足夠軍事力量來應對可能引發的武力衝突,臺灣人更沒有為「臺獨」流血犧牲的決心。「臺獨者」的策略只能轉而用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勝利法」,及用仇恨、敵視對方的方式來宣洩內心的渴求。
1999年以前,「臺獨」主義追求「正名制憲」,也就是要建立一個「獨立新憲法」的「臺灣共和國」,為了贏得選舉,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宣稱臺灣已經「獨立」了。這表示以前那些為「臺獨」坐牢的人都是白坐了,因為臺灣是否「獨立」是民進黨說了算,精神勝利法從此成為民進黨的特質。
是否要改「國號」為「臺灣共和國」,陳水扁在2005年公開宣稱,「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說,李登輝過去12年任期沒做到,相信「縱使今天給他做,他也做不到」。
這些「臺獨」主張者既可悲又可憐,卻又有些可惡。他們明明知道「臺獨」是一條幾乎不可能成功的道路,甚而是一個以戰爭為代價,造成臺灣被加速統一的主張,但是為了自己狹隘的意識形態,卻仍然一意孤行。這些「臺獨」主張者所實行的策略,就是不斷地進行「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教育,以強化年輕人的「去中國人」身份認同。
臺灣民眾打出「堅持九二共識」等標語 來源:大公網
仇恨永遠是切割認同最利的刀子,愈把對方妖魔化,愈能夠讓人勇敢地砍下去。為了要切割臺灣民眾對於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某些「基本教義派」的圖像中,中國人被刻意描繪為一個落後、陳腐、欺騙、殘暴、不正義的人種,且這些人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
大陸是一個正在改變的地方,這幾十年來,社會經濟取得巨大發展是事實。「臺獨基本教義派」受限本身的意識形態,為了要敵視中國,總是從負面角度,甚而帶著謊言來看所有中國的歷史、大陸的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他們必須回答的是:把大陸與中國人完全醜陋化、邪惡化,真的對臺灣好嗎?高唱「中國崩潰論」20年,中國大陸崩潰了嗎?把「臺獨」運動建立在敵視大陸、厭惡中國人上,就可以成功嗎?
民進黨還必須回答一個小學生應該都可以回答的問題:請問臺灣的文字、語言、宗教信仰、禮俗文化、民俗習慣,哪一項不是來自中國?
對人仇恨,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鄙視中國人,也改變不了自己的血液。為了臺灣好,請那些基本教義「臺獨者」放下切割兩岸認同的屠刀。請記住:我們生在臺灣長在臺灣,我們都是臺灣人,我們也是中國人。
[新聞連結]
國臺辦:只有確認體現一中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才能化解兩岸關係僵局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針對記者關於蔡英文上臺已滿一年,有關兩岸關係的問題,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5月2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5月19日我辦發言人已就當前兩岸關係應詢表明我們的立場和態度。
一年來,臺海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兩岸聯繫溝通和協商談判機制中斷,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受損,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造成當前兩岸僵局的根源就在於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
而民進黨當局不但不思如何改變目前兩岸關係的僵局,反而在島內放任和助推「去中國化」等「臺獨」分裂活動,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煽動兩岸民意對立,這是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
安峰山強調,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將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臺灣當局應以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為念,正面回應兩岸同胞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期待,確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這才是化解當前兩岸關係僵局的唯一正途。(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