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大英博物館丨十件不容錯過的館藏精品

2021-02-07 倫敦發展促進署

雖然大英博物館目前已暫停對公眾開放,但是藝術之旅仍在繼續。大英博物館為大家細選了十件涵蓋古老文明與當代藝術的精彩展品,讓不能進行線下參觀的各位朋友們可以大飽眼福。


看完文章後,您還可以點擊連結,收聽館藏語音介紹,隨大英博物館策展人「聲」臨其境,探索展廳中經典文物背後的故事。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聖朱利安要塞,埃及,託勒密時期,公元前196年

羅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藏品之一, 也被稱作「打開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鑰匙」。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陳列於埃及雕塑展廳(4號展廳)內

現存的羅塞塔石碑是一塊花崗閃長巖石碑的殘存部分,其上刻有古埃及法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這段詔書同時使用了三種文字記載:古埃及草書(32行)、古埃及象形文字(14行)以及古希臘文(54行),因此成為了學界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這塊石碑為後人打開了古埃及文明的大門,對了解其遠古歷史以及生死觀念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帕特農神廟雕像(Parthenon sculptures),希臘,公元前447 - 前432年

這些震撼人心的大理石雕像來自著名的帕特農神廟,是藝術家菲迪亞斯(Pheidias)的傑作。神廟修建於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間,坐落於雅典衛城核心建築群的中心,用於奉祭城市的守護神雅典娜·帕特農, 「帕特農」 的原意是 「女孩」 或 「未婚的處女」 。神廟外部裝飾的雕像則直到公元前432年才全部完成。

帕特農神廟雕像(Parthenon sculptures)陳列於希臘帕特農展廳(18號展廳)內

神廟排擋間飾(metope)及三角楣飾(pediment)內的雕像題材來自古希臘神話;橫飾帶(frieze)則表現了雅典市民慶祝女神壽辰的宗教遊行。在神廟的本殿裡原佇立著一尊巨大的雅典娜雕像,由黃金和象牙製作而成,但早已不復存在。

索菲羅酒器 (Sophilos dinos),阿提卡,希臘,約公元前580 - 前 570年

這件總高71.50釐米的古希臘盛器和高足託,製作於約公元前580至前570年的阿提卡,用於宴會上盛放酒和水的混合飲料。其器身上刻有題字「索菲羅製造了我(Sophilos made me)」,因而得其名。

酒器上所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的父母佩勒斯(Peleus)和蒂蒂斯(Thetis)的婚禮場景。在詩人荷馬的巨作《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戰爭中最偉大的戰士之一。


想了解更多關於阿喀琉斯的故事?請點擊連結:誰是阿喀琉斯?(上)丨誰是阿喀琉斯?(下)

伊夫頭像 (The Ife Head),奈及利亞,非洲, 14 - 15世紀

這尊風格自然的黃銅頭像距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了。它很有可能代表西非伊夫(Ife)王國的神聖國王歐尼(Ooni)。如今位於奈及利亞的伊夫被視為使用約魯巴語的民族的精神故鄉,而伊夫的傳統統治者至今仍然採用「歐尼」作為頭銜。


來自伊夫的人像藝術表現出讓人驚訝的高度自然風格。過往西方學者對非洲藝術存有偏見,誤以為伊夫頭像受到歐洲古典雕塑的影響,或是出自歐洲藝術家之手。


這尊頭像向我們展示了中世紀西非王朝的富強和迷人的歷史。

這件木質鼓是大英博物館現存最古老的美國非裔文物,約1730年收購自維吉尼亞,當時是英屬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州。它曾被誤認為由北美洲原居民所造,但實際上來自三百多年前的西非,很可能是今加納和象牙海岸的一名阿肯族工匠所制,因此被稱為「阿肯鼓」。


在16至19世紀之間,跨洋販賣奴隸的船隻把上百萬的非洲人運往美洲。阿肯鼓大概就是隨著載運奴隸的船隻一同到達了維吉尼亞。在漫長的旅途中,鼓樂伴隨了這些奴隸,同時他們亦被強迫跳舞「健身」,為確保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某程度上的健康,並能到岸後在種植園進行勞役。為了打壓和阻止非洲文化的傳播,這類木質鼓曾在北美洲被沒收和禁止使用。

阿茲特克雙頭蛇 (Aztec Serpent),墨西哥, 15 - 16世紀

製作於今墨西哥的15至16世紀,這件非凡的雙頭蛇雕塑由2000多顆綠松石塊排列在木板上製作而成。它很有可能具有儀式意義,或在祭祀場合中被佩戴。

阿茲特克雙頭蛇 (Aztec Serpent)局部圖

蛇與阿茲特克(Aztec)人崇拜的神靈息息相關,是羽蛇神(Quetzalcoatl)的象徵。阿茲特克帝國包括從墨西哥灣至太平洋的許多地方政權,這些政權經常向阿茲特克朝貢,以示順從,而綠松石製成的朝貢品尤其珍貴。

生命之樹(Tree of Life),莫三比克,2004年,陳列於非洲展廳(25號展廳)內

這件視覺效果極其震撼的雕塑裝置由莫三比克退役的武器改裝製成,是克裡斯託瓦·卡納瓦託(Cristovao(Kester)Canhavato)、希拉蕊奧·納哈圖古(Hilario Nhatugeuja)、阿德利諾·馬特(Adelino Mate)和菲埃爾·多斯·桑託斯(Fiel dos Santos)等四位藝術家於2004年專門為大英博物館創作的作品。


莫三比克在1974 年經過武裝鬥爭掙脫了葡萄牙殖民統治而取得了獨立,但於1977年又進入了內戰時期。一時之間,數百萬的槍械被販賣到國內。1992年內戰結束後,莫三比克的大主教制定了一項名為《將武器變為工具》的計劃,以鼓勵國人將使用過的武器變換成其他物品。這件名為《生命之樹》的雕塑裝置正是利用從該計劃中收集的武器製成,其中包括切碎的AK-47步槍、手槍和榴彈發射器。

海達圖騰柱(Haida House Pole),加拿大,約1850年,陳列於大中庭(the Great Court)內

這根巨大的圖騰柱製作於1850年左右,原本矗立於加拿大大卑詩省加陽(Kayang)村的一所氏族房屋前。柱身以神獸圖騰為裝飾,是家族身份與權利的象徵。19世紀加陽村爆發了流行病,村莊和房屋皆被遺棄。後來族長將這根圖騰柱出售給了一名古董商,大英博物館在1903年將其購藏。

荷亞·哈卡納奈(Hoa Hakananai』a),智利,公元1000 - 1200年

這座雕像被稱為荷亞·哈卡納奈(Hoa Hakananai』a),來自拉帕努伊(又稱復活節島)上的儀典之所——鳥人村(Orongo)。復活節島上有為數眾多的類似石像,並以此聞名於世。這些巨型石像被稱為摩艾(moai),製作時期可追溯到公元1000至1200年。

荷亞·哈卡納奈(Hoa Hakananai』a)陳列於維爾康信託展廳(24號展廳)內

大多數摩艾石像被放置在高臺(被稱為ahu,阿胡)之上,背對大海,凝望著陸地和島上的居民。玻里尼西亞諸島盛行祖先崇拜,島上居民認為自己是諸神的後裔。摩艾石像的建立正是為了紀念當地人重要的神格化的祖先。今天,摩艾被描述為Aringa Ora,意為「活著的面孔」。


荷亞·哈卡納奈是用堅硬的玄武巖雕刻而成的,在其背面還刻有軍艦鳥首和人/鳥形象等圖案。這些巖石畫與當地祈求富饒和充足資源的鳥人祭祀儀式有關。

皮拉奈奇花尊(The Piranesi Vase) ,義大利,18世紀

這件2.7米高的巨大花尊製造於18世紀,由大量的古典藝術品殘片補以現代的藝術裝飾構成,曾為義大利雕刻家、建築師、古文物家喬凡尼·巴提斯塔·皮拉奈奇(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1729–1778)所有。皮拉奈奇以其從建築角度對羅馬古代遺蹟以及現代都市景觀的刻畫與想像而聞名。

皮拉奈奇花尊(The Piranesi Vase) 陳列於啟蒙廳(1號展廳)內

據說,這批古代殘片來自於古羅馬皇帝哈德良的行宮舊址潘坦尼洛(Pantanello,位於今羅馬附近的帝沃力市)。皮拉奈奇將其修復並融合到了包括這件花尊在內的一批極具裝飾效果的仿古藝術品中。

這十件精選的館藏中不知是否有哪一件打動您呢?更多館藏故事,請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連結,收聽大英博物館的官方語音專輯。從古埃及木乃伊到中國青花瓷,從古羅馬帝國到神秘的巴比倫文明,大英博物館策展人將帶您雲遊博物館的經典展廳,深度解讀橫跨兩百多萬年的人類歷史與文化。


喜歡我,關注我

請推薦給TA | 點擊右上角【...】


倫敦發展促進署為倫敦市政府的官方推廣機構

為中國企業在倫敦落戶及發展提供的服務為

官方、全面、保密、免費


倫敦發展促進署官網:
http://londonandpartners.com/

倫敦中文官網(旅遊和教育):

http://london.cn/


如需幫助,請聯繫倫敦發展促進署 :

北京

Beijing1@londonandpartners.com

電話:010-85189130

上海

Shanghai1@londonandpartners.com

電話:021-60321517

深圳

電話:0755-32900201

倫敦

info@londonandpartners.com

電話:+44 (0)20 7234 5800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倫敦發展促進署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上淘寶直播「開館」 羅塞塔石碑等館藏文物將亮相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6月30日消息,今天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據悉,這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遊客只需要在淘寶APP搜索「一起來雲遊」,就可以享受專人講解+包場的超級VIP待遇。資料顯示,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
  • 全人類文明精華,大英博物館必看的10件展品
    大英博物館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約有650萬件藏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如果在觀賞每件物品時花1分鐘,那麼即便不眠不休,整整12年都看不完大英博物館所有的藏品。雖然每次同時在大英博物館100多間展廳展出的藏品只有5萬件,走馬觀花也要花好幾個小時。在大英博物館,你看到的是全人類文明的精華。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文丨惠靈頓(中國) 編丨Travis 博物館教育的理念和全人教育頗為相近,目的之一都是為了讓孩子的人格和思維得到更為健全和完整的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的進步,許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開發了線上遊覽項目。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遊客只需要在淘寶APP搜索「一起來雲遊」,就可以享受專人講解+包場的超級VIP待遇。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
  • 於視乎丨從博物館看世界:聊聊大英博物館的自助導覽
    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走出國門看了這麼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作為博物館人總要寫點什麼,省得像個普通遊客一樣,看過之後就無聲無息了,於是,就準備寫一個世界知名博物館系列,野心不小,能力有限,加上重度拖延症,所以寫了半年才寫了兩篇。第一篇,當然要說說最有名的博物館,那就從暑假剛剛去過的大英博物館開始說起吧。
  • 倫敦大英博物館十大必看館珍藏品
    根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馬喬裡•凱吉爾先生的專著《大英博物館館藏珍品》的指引尋找館藏珍品,看看哪些是絕不可錯過的大英博物館館藏珍品中最精粹的部分。埃及木乃伊[Egyptian Mummies]相鄰的17號展廳中令人過目不忘的巨型雕塑涅瑞伊得斯紀念碑也是大英博物館希臘館的館藏珍品,曾毀於一次地震,後被大英博物館依原樣修復。埃及羅塞塔碑[The Rosetta Stone]
  •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它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見證著歷史變遷,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今天,《最上海雲觀展》就帶你走進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啟雲觀展!
  • 杭州博物館送出兩份大禮,「雲上博物館」上線,1100多件館藏精品...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章佳麗在家打開電視,進入「雲上博物館」,就能欣賞杭州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精品展覽,聆聽文博講座;1100多件館藏精品文物雲上博物館上線在家就可以「逛」博物館此次的雲上博物館,用戶打開電視,就可以實現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隨時隨地在電視上感受杭州歷史文化的魅力,開啟文化之旅
  • 大英博物館館藏集字帖發行
    書法家劉仁剛馬年新作——《墨線溢香·劉仁剛大英博物館館藏書法作品集字法帖》,日前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並由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在海內外限量發行。  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劉仁剛的書法行楷長卷作品被收入大英博物館、美國杭庭頓圖書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國內外著名博物館。該帖是從上述館藏作品中集字而成。
  • 燃爆京滬的「大英展」只剩最後兩周,這份策展人的音頻導覽不容錯過
    一直以來有一個笑話,大英博物館裡的館藏中幾乎沒有幾件是英國自己的。豐富的館藏來源於大英帝國從世界各地搜刮而來的珍寶。然而,麥格雷戈把大英博物館作為多元文化相交的地方,顛覆了傳統觀點。人們也欣然接受了麥格雷戈的改革,在他的任期內,大英博物館的觀眾量激增,到2014年大約有6700萬人次的參觀數量,創下了世界的記錄,使得大英博物館當年成為全球僅次於羅浮宮的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の不完全指南——最值得看的十件展品
    如果在觀賞每件物品時花1分鐘,那麼即便不眠不休,整整12年都看不完大英博物館所有的藏品。雖然每次同時在大英博物館100多間展廳展出的藏品只有5萬件,走馬觀花也要花好幾個小時。除了個別特殊展覽,參見大英博物館網站上的「正在展出」,大英博物館是免費入場的。
  • 大英博物館全攻略-2:深度玩家不會錯過的十件寶
    上一篇:大英博物館全攻略-1:細數官方標出的九件鎮館之寶
  • 大英博物館不得不看的十件宋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設有近百個展廳,幾乎囊括了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化。對於我們這些中國陶瓷愛好者來說,怎麼能不去中國展廳看陶瓷?藏品幾乎貫穿中國整部陶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東漢的原始青瓷,從隋唐的白瓷、三彩,再到宋、元、明、清的瓷器,種類之廣、品質之高,令人目不暇接。
  • 大英博物館上淘寶直播開館 羅塞塔石碑等文物將亮相
    今天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據悉,這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大英博物館要建伯克郡分館,1.5萬平方空間展現豐富館藏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擁有800多萬件歷史文物,但是在倫敦的本部中僅僅展出其中的8萬件。澎湃新聞獲悉,為了讓公眾能夠更多地接近文物,大英博物館正在英國伯克郡建造一座新的綜合性建築,分館面積將超過1.5萬平方米,由三個相連的體塊組成,未來將容納其大量的館藏藝術品,預計將於2023年開放。
  • 推薦 | 大英博物館的那些寶藏 世界史的濃縮
    大英帝國雖然已是落日餘暉,但是大英博物館依然是當今世界上藏品最豐富、展覽最精彩、綜合實力水平最強的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免費對公眾開放,2013年已達到670萬人次,2015年超過682萬人次。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倫敦,大英博物館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大英博物館從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向世界觀眾講述人類文明的歷程。
  • 館藏精品、高清影像 數位技術將博物館這樣搬上了雲端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將有來自國內外的十家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甄選出了十件館藏精品,在Google藝術與文化項目提供的技術和創意的支持下
  •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的博物館
    訪英國大英博物館館長麥·葛瑞格  英國大英博物館館長麥·葛瑞格先生是牛津大學新學院院士、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院士,還是英國科學院榮譽院士,曾長期擔任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英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會議主席,並從200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至今,在藝術史上、哲學和法律領域均有造詣,在博物館管理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經驗。
  • 大英博物館喜迎262歲生日!閉館兩月,雲遊四大流域、希臘羅馬
    雲遊大英博物館常吉——旅英 20 年,英國工商管理碩士,文化旅遊達人,博物館金牌講師、培訓師。幽默風趣接地氣,不僅腹有詩書氣自華,還能深入淺出地把高深的知識講述的通俗易懂,一直以來深受學員們的喜愛。三位導師都在文物講解方面十分專業,且各具特色,可以說是資深的博物館大牛👍相信在本次講座中,他們將以最全面專業的信息,讓你足不出戶,雲遊大英博物館,回味無窮!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今天,這些珍貴的國寶就藏著大英博物館裡。當得知,大英博物館免費向世人開放時,我的怒氣稍微平息一些,畢竟免費讓世人看到中國的文化瑰寶,也算是一種安慰吧。大英博物館果然名不虛傳。整個建築風格是希臘式建築,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希臘愛奧尼式圓柱,氣勢宏偉。據資料介紹,大英博物館的館藏頗為豐富,號稱「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其餘三個為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如果把臺北故宮的文物和北京故宮的文物加在一起,是不是可以跟他們PK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