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16國的差異性對「16+1」合作是優勢不是問題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5日,對拉脫維亞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在裡加舉行的第五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簡稱「16+1合作」,是中國與中東歐16國之間建立的合作機制。在裡加舉行的本屆峰會,將是「16+1合作」啟動5年來,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首次在波羅的海國家召開。11月1日,在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舉行的一場專家研討會與媒體見面會上,多位歐洲研究領域的專家對「16+1合作」的前景和此次裡加峰會的成果進行了展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為,中東歐16國包括11個歐盟成員國和5個歐盟候選國,因而,「16+1合作」也是中歐合作的重要一部分。他認為,目前「16+1合作」正處於一個日益成熟的階段,具體表現為4個方面。一是,「16+1合作」目前已完成了機制建設,包括一年一度的領導人會晤、一年兩次的成員國協調會議、兩年一次的部長級會議,以及設在中國外交部的秘書處與16國駐華使館之間的季度會議。二是,「16+1合作」目前已制定出臺了中期合作規劃,定下了九大合作領域。三是,將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物流合作、產能合作等領域確定為了重點合作領域。四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為「16+1合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雖然中東歐地區以往在人們的視野中關注度不算高,但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研究員孔田平認為,事實上,世界上各主要國家對這一區域都十分看重。他介紹說,美國對於中東歐地區的關注,更多的表現在地緣政治上,比如在北約東擴等議題上,美國非常關注其在中東歐國家的安全利益。歐洲國家在東歐巨變後抓住了機遇,目前中東歐地區的主要投資都來自歐洲。日韓等國的產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時候就進入了該地區。「不過現在情況有些變化了」,孔田平根據自己近年來訪問中東歐國家的親身觀察到的現象舉例說:「現在在波蘭華沙的街頭和地鐵裡,到處可以看到華為、聯想的廣告,在那裡接觸到的一些學者用起了小米手機。」他表示:「最近五六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經濟存在感正在加強。但是,中國走出去的時間畢竟並不長,能力還有所不足。加之國際經濟和貿易的低迷,對中國在這一區域的貿易、投資增長還需要有足夠耐心。」

  「16+1合作」機制中中東歐16國,經濟狀況、營商環境等各不相同,是否會給中國與16國的合作進程造成困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務實合作,現在看來,「16國的差異性更多的是優勢而不是問題」。他認為,目前中東歐國家對於「16+1合作」的自主性越來越強,這些國家根據自己的特色拿出與中國合作的構想和方案,這將擴展中國與16國合作領域的廣度。同時,各國的多樣性也有利於這些國家與中國各有特色的地方政府展開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對中東歐16國的投資和營商環境作了量化分析後發現,中東歐國家的創新能力都還處於有待加強的階段。下一步,「創新」將是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的潛在增長點。陳新還認為,中東歐國家在製藥和化工等細分領域的能力也值得挖掘。

  民間智庫合作,也是促進「16+1合作」深化的重要途徑。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介紹,由中國社科院、「中國-中東歐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簡稱「16+1智庫網絡」)、拉脫維亞外交部、拉脫維亞國際事務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國際論壇」,已於11月4日在裡加成功舉辦。(記者 陳婧)

相關焦點

  • 16+1 寧波先行——與中東歐16國深情「相擁」
    會後,各國領導人共同制定和發表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明確「各方支持在寧波等中國城市設立16+1經貿合作示範區,在中國寧波建立『中國—中東歐國家貿易便利化國檢試驗區』」。  作為16+1合作的地方樣本,寧波就這樣在各方的熱切期待中,率先迎來了高光時刻。
  • 中國(遼寧)中東歐16國國家館在瀋陽啟動
    1月16日電 (記者 趙桂華)中國(遼寧)中東歐16國國家館啟動儀式,1月16日在瀋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行。於海洋 攝  此舉旨在落實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去年7月在保加利亞索非亞達成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為推進遼寧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拓展中東歐合作搭建起更高起點、更廣闊的平臺。觀眾拍下中東歐16國路線圖。
  • 中東歐16國簡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中東歐16國簡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位於歐洲中南部和巴爾幹半島西北端,國土面積2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06萬。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0%,水資源豐富,享有「中歐綠寶石」的美譽。首都盧布爾雅那。  斯洛維尼亞在中東歐轉型國家中表現突出,2005年已被列入發達國家行列,是WTO成員國。
  • 上海自貿區中東歐16國國家館推介中東歐特色商品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電 (王子濤)「捷克商品中心」「塞爾維亞館」「中東歐&歐洲商品綜合館」和「16+1中國產能、技術及文化展示館」聯合開幕典禮,8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東歐16國國家館(以下簡稱16國館)內舉行。
  • 中國(遼寧)中東歐16國國家館正式啟幕
    1月16日,中國(遼寧)中東歐16國國家館啟動儀式在瀋陽市鐵西區舉行,來自中東歐12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領導,遼寧省及瀋陽市、鐵西區各級領導,省內各市商務部門及相關企業等中外代表3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共同見證了國家館的隆重啟幕。
  • 開啟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新時代
    通過「16+1合作」框架,中國完成了在歐洲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的基本布局,海上絲綢之路以中歐陸海快線為抓手,陸上絲綢之路以新歐亞大陸橋建設和推進中歐班列有效運營為抓手;一系列硬聯通項目紛紛在中東歐地區落地,與之配套的軟聯通項目也持續推進,形成了層次豐富、效果顯著的基建合作。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中東歐貿易合作進中求穩,妥善解決雙邊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投資合作增長迅猛、成果突出。
  • 中東歐16國簡介:斯洛伐克共和國
    中東歐16國簡介:斯洛伐克共和國  斯洛伐克地處歐洲中部,面積約4.9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40萬,1993年1月1日與捷克和平分手後成為獨立國家。首都布拉提斯拉瓦。  斯洛伐克是中等發達國家,屬外貿出口型經濟。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迅猛發展 合作領域擴大
    藍皮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2018年中東歐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全貌,同時重點關注該地區在過去一年中發生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從中東歐整個地區到中東歐16個國家,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政治、經貿、外交、安全、社會、文化以及對華關係等領域的基本情況和重要事件均有涉及,全面審視了2018年中東歐各國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 中東歐16國簡介:捷克共和國
    中東歐16國簡介捷克共和國  捷克被譽為「水晶之國」,地處歐洲中心,面積7.88萬平方公裡,人口1056萬,首都布拉格其中,捷對華出口約18億美元,佔捷出口總額的1.2%;捷自華進口4652億克朗(按當時匯率折合約189億美元),佔捷進口總額的13.5%。當年中國與捷克的貿易總額超過波蘭,成為捷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和斯洛伐克。
  • 黃奇帆向中東歐16國力推渝新歐
    2日在重慶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上,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黃奇帆向中東歐16國推介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簡稱「渝新歐」),提出5項相關建議促進合作。 在作「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省、市發展機遇」主題發言時,黃奇帆說,在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下,重慶聯動西歐和中東歐有關國家,於2011年開通渝新歐。
  • 寧波旅遊惠民項目五個月內將輸送千人遊中東歐16國
    寧波旅遊惠民項目五個月內將輸送千人遊中東歐16國 2015-06-02 20:16:35   中新網寧波6月2日電(何蔣勇 沈寧)記者今天(2日)從浙江省寧波市旅遊局獲悉,為推進寧波市和中東歐16國之間的經貿文化旅遊往來,由寧波市政府著力推動、旅遊局整合主導的「百團千人遊中東歐」大型旅遊惠民項目於6月至10月舉行,計劃組織千人百團赴中東歐16個國家旅遊。
  • 中國與中東歐16國去年貿易額822億美元(權威發布)
    數據來源:商務部 本報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王珂)在29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成果豐碩,經貿合作機制不斷完善,雙邊貿易穩步增長,相互投資持續擴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展順利。
  • 以開放的心態推動中東歐「16+1」行穩致遠
    7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開展合作,以開放的心態推動「16+1」合作走深走實。「16+1」合作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本著開放的心態,不斷探索合作領域,摸索合作方式。「16+1」合作從經貿領域合作起步,現在已經擴展成多領域的合作平臺。
  • 中國-中東歐國家16+1貿易指數在寧波發布
    16+1貿易指數是寧波航運交易所編制的海上絲路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進出口貿易指數、出口貿易指數和進口貿易指數構成,從中東歐16國和分國別兩個粒度衡量我國與中東歐16個國家間的貿易發展水平,反映我國與中東歐16個國家間的貿易發展變化趨勢。
  •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績效發布,寧波排名第一
    在綜合績效方面,當前,寧波同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水平十分突出,其績效指數得分遙遙領先於我國其它城市,這不僅得益於寧波外向型發展的先天優勢,並且更得益於其自身對於「16+1合作」的高度重視與積極對接。地方參與「16+1合作」綜合績效測度排名前15位城市註:為便於讀者理解,綜合測度及分項測度最高分均呈現為100分在分項測度方面,首先,我國地方城市同中東歐國家設施聯通水平排名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天津、廈門以及寧波,全部為沿海城市,而顯著的港口對接優勢成為了這些城市實現聯通水平領先的重要因素
  • 第十七屆浙洽會6月8日開幕 中東歐16國將赴寧波忙吆喝
    委託國際媒體編制投資報告  擬籤下61.8億美元重點項目  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洪濤介紹,本屆浙洽會將舉行之江峰會、浙江經濟高峰論壇、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浙投資企業座談會、國際技術轉移項目展示對接會、海外高層次人才智力合作項目洽談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專場推介會等
  • 深化經貿合作 中東歐首個16+1示範區在寧波啟動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化16+1經貿合作」,中東歐16國的經貿部長或代表率團與會。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在部長級會議上代表中方發言,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主持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將「16+1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融入歐洲經濟圈的一個重要接口。中國商務部願與中東歐各國經貿主管部門通力合作,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在「16+1合作」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用,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及中歐合作在中東歐地區得到更大發展,造福雙方人民。
  • 中國「擁抱」中東歐 「16+1」對接多個戰略領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抵達俄羅斯前,李克強訪問了拉脫維亞,並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16+1」)。當地時間5日下午,「16+1」會晤後,李克強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集體出席籤字儀式,共同見證「16+1」戰略對接、金融、民航等領域合作文件籤署。
  • 1-4月山東對中東歐17國進出口93.9億元
    本站獲悉,今年1-4月山東省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成效明顯,全省對中東歐17國(以下簡稱「中東歐」)進出口93.9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77億元,增長18.5%;進口16.9億元,增長1.4%。雙向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 ...中東歐16國主流媒體記者打卡山東臺「中央廚房」:歐洲很多國家...
    齊魯網6月12日訊6月12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組織來自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蘭、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等中東歐16國的28名主流媒體記者訪問山東。訪魯期間,記者團一行首先來到了山東廣播電視臺,參觀了具有新聞生產核心能力的融媒體「中央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