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導向鞏固成效。著力保障「兩不愁三保障」基礎底線,永安市現有建檔立卡718戶1561人已全部脫貧,3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達14775元,貧困村平均村財收入達15萬元以上,未發生返貧的情況。對疫情造成影響的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7個貧困村,積極對接各級幫扶政策,落實幫扶資金100萬元,目前已基本恢復常態。
資金傾向產業扶貧。持續推進「大家帶小家」產業模式,扶持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的項目建設,利用各級財政扶貧資金重點支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的特色優勢農業、農產品加工、休閒鄉村旅遊(農家樂)等項目。現有22家經營主體帶動606戶貧困戶、5個貧困村增收,實現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貧困村村均增收6000元以上,進一步實現戶、村穩定增收鞏固脫貧。
政策趨向精準幫扶。設置護河員、保潔員、護路員、護水員、森林防火宣傳員等公益性崗位,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01人,平均每個貧困人口每年可增加9000元收入;開展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9人,帶動貧困群眾90人脫貧致富;永安市174個單位工會銷售扶貧產品243.55萬元;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通過「一卡通」發放生態林權所有者(村居或個人)補償基金,實現1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村財平均每年增加收入1-2萬元,今年已發放的補償基金中,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共3.72萬元。
機制靶向穩定脫貧。按照「一個不落下」和「四個不摘」的要求,鞏固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持續深化「391」黨建精準扶貧(三級掛包,九措幫扶,一個兜底),落實「123」入戶制度(市直部門掛包貧困戶幫扶幹部每2個月入戶至少1次,鄉鎮街道幫扶幹部每月入戶至少2次,村幹部、村黨員每月入戶至少3次),完善保障性扶貧機制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完成各級發現問題整改「清零」工作,補齊弱項短板;7月起低保線從6960元/年提高至8496元/年,持續擴大低保兜底保障水平和覆蓋面;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脫貧攻堅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規劃對接、政策對接、產業對接、機制對接。(永安市農業農村局鄭鴻昌)
【來源:三明市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