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幾,有著一個詩意的名字,它的存在與一種風雅的生活方式相關。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講道:「富貴之家,或置廳堂,上陳爐鼎,焚蘭熅麝;或置中庭,夜色將闌,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出了香幾最主要的功能:作為盛放焚香爐、焚香用具的家具。
宋 李公麟 《維摩演教圖卷》
到宋朝,宋人對生活情趣頗為講究,文人士大夫有焚香習俗,從「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淨几、焚香其中」等詞語中彷佛看到日常生活中香菸繚繞的景象,顯示了文人對絕俗優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爐的香幾成為庭室的必備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
宋 趙佶 《聽琴圖》
宋 李嵩 《聽阮圖》
高濂刊於1591年的《遵生八箋》在燕閒清賞箋中有以下記錄:「書室中香幾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幾面或大理石面、或豆柏楠鑲心、或岐陽瑪瑙等石;或四八角,或方,或慈菰,或梅花,或葵花,或圓為式,或漆,或水磨。諸木成造者,或置香櫞盤,或插入四時鮮花,用以閣蒲石,或單玩美食,或單置一爐焚香,此高几也」。這裡不單闡述香幾的尺寸,用材,形狀,更說明它們的用途。香幾不只是放置香爐,也是古代文人點綴雅室的藝術擺飾品。
明 高濂 《遵生八箋》
蠟書明萬曆 《錦箋記》
明 仇英 《列女傳》 呂良子
《秦樓月》
清 佚名《清歲朝行樂圖》
----
真靜木研社精製此款香幾,原型來自香港私人藏品,尺寸寬大,造型莊重,牙條裁成壼門式樣,邊緣起細陽線,靈動細膩。足下抱球並各支託珠一枚,再接託泥,造型獨具匠心。以此一件,室內室外,案邊床側,瓶花香薰,夫復何求?
四足有束腰帶託尼大方幾 明式 緬甸紅酸枝
H.84cm W.59cm D.59cm
真靜木研社 2014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