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飛機配上「智慧體檢卡」 中國民航首個ELB亮相東航

2021-12-29 中國民航報

從6月10日開始,電子飛行記錄本(Electronic Log Book)在東航的波音777機隊正式啟用,民航業沿用半個多世紀的紙質飛行記錄本隨之在這支機隊謝幕。這是中國民航首次正式以ELB取代紙質飛行記錄本,對航空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運行品質提升和環保減碳,都能提供有力支持。

東航成為中國民航首家正式獲批使用ELB的航空公司(蔡良辰/攝)

飛行記錄本記錄著飛機在運行中產生的所有故障和信息,是飛機重要的維修記錄,相當於一架飛機的隨身「體檢卡」。而傳統的飛行記錄本一直是紙質的,由飛行、客艙、機務等相關部門的人員手寫填報、查詢。

隨著民航事業發展,在對信息傳遞速度、機隊運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這樣的模式日益顯出不足和痛點——

紙質信息的傳遞效率低下,飛機的相關數據需要在航班運行結束、機組回到基地站點提交飛行記錄本後,才能被補錄入數據系統,航企對於飛機狀態數據就難以全面、精準地把握;如果遇到飛機在沒有錄入接口的外站運行多日,飛機實際狀態與航企數據系統裡的落差就會更加凸顯;要是在某個環節,遇到錄入出現錯漏,也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而且,一冊紙質飛行記錄本通常僅使用一周就會填滿、需要替換,替換下來的還得長期存檔,紙張、印刷、更換、保存的全過程既繁雜又大大增加了航空企業的成本和碳足跡。此外,如果飛機有需要航後維修的信息,飛行機組填寫紙質記錄本後,需要待一天的航班飛完、交給機務人員,機務才能收到信息、錄入後臺系統,安排維修,而此時,可能原先排定的維修資源已經飽和,新來的維修需求需要等待,會影響到飛機的使用效率。

多年來,東航始終秉持「航空公司也是IT公司」、「信息化網際網路化是航空公司最高形態」的理念,此前已經在全亞洲首家實現了用電子飛行包(EFB)全面取代紙質航行資料。讓飛行記錄本像航行資料一樣完成「紙張到代碼」的進化、打造ELB這個「智慧體檢卡」,因此成為東航孜孜以求的目標:無論全球哪個航點,讓機組人員輕觸屏端,萬裡之外的後臺就能馬上接獲信息,為飛機刷新記下最新的「體檢卡信息」,實時體現在航企的系統中。

傳統紙質飛行記錄本在東航波音777機隊謝幕(錢擘/攝)

2020年3月,東航啟動了ELB項目,由企業相關負責人領銜,組成了以東航運行管理部、東航技術公司、東航信息部為核心的專業團隊,在研發中心、飛行、客艙等各方積極配合下,著手推動項目。

飛行記錄本看似簡單,卻承載著機務、飛行和客艙等各個系統之間關鍵的信息流轉功能,背後是各崗位、各部門彼此的業務流程梳理,對接著企業生產運行、機務維修和機組排班等大大小小十幾個信息系統,要實現電子化並非易事。而且,飛行記錄本的電子化在中國民航尚無先例,沒有現成的諮詢通告或指導性文件,全球同業中也僅有少數領先的航司開展探索。

幾經調研和討論,迎難而上的東航項目團隊確立了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ELB軟體、將機組的客戶端與機務的後臺軟體系統打通、在iPad上安裝機組客戶端、通過移動通訊網絡實時傳輸、首先在波音777機隊使用、然後逐步推開的發展路徑。

隨後,預可研分析、需求分析、軟體開發、理順涉及飛行記錄本的業務流程、打通數據接口、為ELB所用的iPad研發配置於機上的可充電存儲盒、地面測試、機上測試、機上試運行……東航研發團隊在長達15個月的時間裡,進行了蹄疾步穩、環環相扣的破冰探索。

東航機務人員與客艙乘務員交流ELB信息(蔡良辰/攝)

這項在中國民航沒有先例的工作,從構想到最終實現,需要克服大量難點。其中,僅僅在上機測試環節中,面對測試環境複雜、場景多變的情況,東航項目團隊就在測試期間總計發現40多起特定場景下的系統缺陷和優化問題。團隊一邊了解一線運行人員具體反饋的問題,一邊研擬系統優化和改進方案,同時抓緊落實手冊程序的編寫工作。在為期3個月的上機測試中,ELB項目共完成系統迭代優化9次。

東航的創新,得到了局方的積極支持。在符合民航規章總體要求的大前提下,局方對於東航的創新實踐給予了充分指導,承擔審定工作的民航華東管理局合格證管理辦公室積極著手為東航開展補充運行合格審定,並高質量地按期完成了審定工作。

6月7日,華東局合格證管理辦公室正式批准東航申請在波音777機隊使用電子飛行記錄本,東航成為中國民航首家獲批正式使用電子飛行記錄本的航空公司。6月10日,ELB在東航777機隊正式上崗,接過了紙質飛行記錄本這位老前輩的班,擔當起了飛機「智慧體檢卡」的責任。

東航ELB從6月10日起首先在波音777機隊投入使用(蔡良辰/攝)

東航ELB的機上客戶端配置於iPad(蔡良辰/攝)

目前,東航已在積極準備ELB項目的升級推進計劃,計劃將ELB推廣至其他機隊。

據測算,如果東航全機隊實施ELB運行,按照現有750架飛機統計,每年能為企業節省的人工和紙質印刷直接成本就達2千萬元以上,還能進一步帶來環保減碳的成效,更可以依託信息的實時傳遞讓飛機的維修安排有力優化,給企業創造巨大的安全和經濟效益。(中國民航報 記者錢擘 通訊員施華剛、呂亮)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航首個ELB亮相東航
    這是中國民航首次正式以ELB取代紙質飛行記錄本,對航空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運行品質提升和環保減碳,都能提供有力支持。飛機「體檢卡」期待邁向智慧時代飛行記錄本記錄著飛機在運行中產生的所有故障和信息,是飛機重要的維修記錄,相當於一架飛機的隨身「體檢卡」。而傳統的飛行記錄本一直是紙質的,由飛行、客艙、機務等相關部門的人員手寫填報、查詢。
  • 東航推出首張帶「飛行護照」的兒童常旅客卡
    民航資源網2008年7月24日消息:中國民航首張附帶「飛行護照」的兒童常旅客卡「東方小飛人卡」在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東方空中文化體驗之旅·快樂兒童周」開幕儀式上亮相。
  • 中國民航虧錢史:誰能讓10億人坐上飛機?
    幾個小時前,他們陸續登上了東航的14個航班,準備從昆明去往大理、麗江等地。在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飛機卻突然調頭折返。機組告知一頭霧水的乘客天氣不適合降落,需要返航。但回到昆明後,遊客們卻發現其它公司的航班全都正常降落,唯獨東航的飛機飛了回來。
  • 空客A350總裝線首現東航LOGO - 民航新聞 - 新聞資訊 - 中國航空...
    在法國土魯斯的羅傑•貝泰耶(Roger Béteille)總裝線上,一副噴塗有東航LOGO的垂直尾翼正被高高吊起,空客公司的合作夥伴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幕。
  • 東航啟用國內首個民航RFID行李全程跟蹤系統
    RFID幫助旅客精確查詢行李信息《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一邊在登機口等候飛機,一邊就能在東航的微信小程序上,看到自己的託運行李發來準確的定位消息--它已經來到機坪、正在被裝上飛機1月28日,東航在國內民航業啟用首個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行李全程跟蹤系統,首先在其虹橋-武漢航線上線。
  • 中國民航彩繪飛機研究簡報
    分別是:星盟9架,包括國航7架、深航2架;天合13架,包括東航8架、廈航3架、南航2架(年底前將改為標塗);優行3架,包括祥鵬1架、西部1架、烏魯木齊1架。第二類是各種「第n架紀念」。嚴格來說這不算彩繪,很多只是在標準塗裝上加注了標識而已。
  • 東航昆明基地完成合資公司飛機機身圖案噴塗
    民航資源網2011年6月30日消息:2011年6月27日,一架機號為B-5263的波音737-700型客機身披全新的塗裝從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工程技術公司昆明飛機維修基地機庫中緩緩駛出。
  • 中國民航虧錢史
    相比東航,其他航司也是半斤八兩:湖北首富坐鎮的東星航空,堅持高端路線,每天一班飛香港、一班飛澳門,但乘客通常只有三五個,還沒等到釋永信的一個億,就破產清算;南航副總裁和財務部部長拆藉資金炒股巨虧,亦是那段時間國內民航業管理混亂的一個縮影。世紀初的十年,三大民航幾乎全在巨額虧損。傳統觀念裡,飛機票價高昂,乘客身份高端。
  • 回望「十三五」,東航把這視為「最寶貴的資產」
    在「十三五」期間,東航還建成了亞洲首家用電子飛行包全面取代紙質航圖的機隊,僅此一項,就為每架飛機減重數十到上百公斤,讓數據多跑路、讓碳足跡少消耗,既提升運行保障能力,也以智慧建設助力飛機減重、航班節油。
  • 民航學校在昌招生引誤會 體檢收費存爭議東航背黑鍋(圖)
    12月22日,南昌市民湯先生向本網反映,「東航」招收飛行員存在不合理收費。究竟情況如何,當日下午,大江網記者前往體檢現場進行採訪。  「東航招飛」?其實是民航學校在招生  記者在體檢現場了解到,並非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招飛行員,而是四川的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在招收飛行技術專業的學生,前來體檢的大部分是江西省各地中學的高三學生,他們普遍反映收到了東航招收飛行員的體檢電話通知。「大概是11月11號通知的,說我通過了初檢,可以來南昌參加正式體檢。」一位王姓學生告訴記者。  「主辦方怎麼知道你們的聯繫方式?」
  • 東航執飛民航首個全程「空中開機」的正式航班
    18日0時許起飛的MU553航班上,旅客在使用手機。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8日00:16,東航MU553航班從上海浦東起飛,飛往巴黎。該航班成為中國民航歷史上首個正式公告全程允許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設備的航班。「恭喜您成為首批體驗中國民航機可攜式電子設備開放使用的幸運旅客!」
  • 民航首個全程「空中開機」航班 今晨東航執飛
    1月18日00:16,全民航最早起飛的跨零點「空中開機」航班——17日中午起飛的MU587上海紐約航班旅客共同迎來18日0點空中開機時刻東航MU553航班從上海浦東起飛,飛往巴黎。該航班成為中國民航歷史上首個正式公告全程允許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設備的航班。 「恭喜您成為首批體驗中國民航機可攜式電子設備開放使用的幸運旅客!」
  • 三大航首家:"航班運行風險控制系統"亮相東航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胡杰、郭榮 報導:為了確保航班安全,民航制定了嚴格的規章,為每一次執飛是否平安劃出不容擊穿的紅線。不過,如果把航班比作人,規章這條紅線,僅僅是告訴你,這樣就不「生病」了;但在「不生病」的底線以上,怎樣「體檢」航班的安全水準有沒有更加健康?是不是可以預防「生病」?
  • 東航電信均瑤成立空地互聯公司
    東航集團與中國電信是中國航空網際網路產業共同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早在2014年,雙方就合作完成了中國民航史上首次空地互聯商業測試飛行。東航集團和均瑤集團通過「股權+業務」模式開啟高水平的戰略合作,雙方致力於推動航空業的合作與進步。
  • 東航、電信、均瑤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從事空地互聯服務
    空地互聯公司的成立,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三方攜手,通過供給側航空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共同打造「航空網際網路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項戰略舉措。東航集團與中國電信是中國航空網際網路產業共同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早在2014年,雙方就合作完成了中國民航史上首次空地互聯商業測試飛行。
  • 12306上能買機票:東航和國鐵推「飛機+高鐵」一站訂票
    中國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全國首次實現互聯互通。8月25日上午,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東方航空APP和鐵路12306APP全面實現系統對接,「空鐵聯運」產品正式上線。旅客可通過任一方的APP,一站式購買東航、上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的組合的聯運客票。澎湃新聞記者看到,目前東航APP已上線空鐵聯運產品。
  • 七嘴八舌話民航:飛機多少錢? 落地我開走!
    2、為救受傷兒童東航緊急返航  @Jeffwell:昨日由上海航空公司溼租運行的東航墨爾本-上海的MU738航班,為一手指不慎被夾傷的幼童能得到及時救治而返航。當時飛機幾近滿載,為滿足著陸重量要求,執行了拋油程序,空中從拋油口放掉了近40噸燃油,加上飛行耗油,按燃油人民幣8000元/噸計算,該航班僅燃油就多耗近50萬元人民幣。
  • 東航在雲南招收百名少數民族乘務員
    中新網昆明9月15日電(劉雲 趙於北)東航雲南分公司15日向媒體透露,今年10月份,東航將在雲南各少數民族中公開招聘百名少數民族乘務員。東航雲南分公司副總經理萬能松表示,東航雲南分公司現在共執管飛機有41架,已形成以波音系列為主,幹支線機型配合合理的現代化機群。通航點已超過70個,中轉連程航線達600餘條。
  • 民航局東航返航事件調查組和東航調查組取證查因
    記者來到昆明,深入民航局東航返航事件調查組和東航調查組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第一手的採訪了解。    在家飛行員反映是「天氣原因」返航    據調查組介紹,3月31日至4月1日,東航共發生了21個航班「返航」事件。在飛行員「返航」後交給公司的常規航後報告中,均寫著「天氣原因」返航。
  • 從老山前線到東航講臺 一位退伍女兵的民航芳華
    從軍營踏上社會,踏上職場,孫梅希望,還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第二個夢想。終於,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梅看到了當時的中國通用航空公司招收乘務員的廣告,她抱著試試看的念頭報了名,最終以優異的個人素質和退伍軍人的獨特經歷得以脫穎而出,成功通過招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