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暖冬對小麥分別有啥影響?專家揭開真相!

2020-12-23 騰訊網

不論是小麥生產還是小麥育種,無都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年份間,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往往有不同,當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高時,我們管它叫「暖冬」,相反,但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低時,我們管它叫「冷冬」。據說,受拉尼娜影響,2020~2021年這個冬季將是一個氣溫偏低的「冷冬」,極端低溫時期主要表現在2021年的年初。

由於2020~2021年這個冬季將是「冷冬」,它引起了與小麥有關人們的關注。關注的理由是「冷暖冬季」對小麥都有影響,但影響的方式不同,相對來說,「冷冬」影響力或對小麥產量的破壞力會更明顯一些。那麼,「冷暖冬季」到底是如何對小麥產生影響的呢?影響後的小麥表現方式又是咋樣的呢?下邊,我們分別就小麥生產和小麥育種來說說。

暖冬對小麥生產的利與弊——

(一)暖冬對小麥生產的有利之處

1、小麥越冬期積溫偏高,往往不易發生由較低氣溫而引發的死莖和死苗現象,容易實現小麥安全越冬。

2、小麥長葉長孽離不開適宜的溫度,溫暖的冬季會使適宜葉孽生長期延長,這對形成合理或較大田間群體有利。

總之,暖冬後的小麥,基礎群體有保障,實現高產的可能性較大;極端的高產量,肯定發生在暖冬後。

(二)暖冬對小麥生產的不利之處

1、倒春寒往往在暖冬後容易發生,它是讓小麥穗粒數減少或是穗粒數不穩定的主要因素。

2、暖冬容易使麥田某些病源和蟲源基數增加,這對來年小麥田某些病蟲害高發有利。

3、由於暖冬造成的群體偏大、再加上某些品種基部節間會較常年偏長,如此就構成小麥中後期倒伏風險。

4、往往暖冬與冬季乾旱少雨雪相陪伴,再結合暖冬條件下田間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加的不利因素等,這會給小麥安全越冬製造了麻煩。所以,暖冬年份有時同樣也發生死苗死莖現象。

5、某些品種、或是對倒春寒反應敏感的品種,其繁種田種子純度相對冷冬偏低。

冷冬對小麥生產的利與弊——

(一)冷冬對小麥生產的有利之處

1、小麥越冬期積溫偏低,不易形成過大的冬季和春季群體,再結合一部分莖孽被凍死,這樣冷冬後的來年春季小麥田間群體會比常年偏小或適宜,倒伏發生的風險降低。

2、氣溫偏低的冷冬,很難讓某些小麥病蟲基數累積,這樣往往冷冬後的來年,小麥田間病蟲害發生程度會較輕。

3、冷冬後的春季來得較常年偏晚,偏晚到來的春季不易有明顯倒春寒發生,這也是冷冬年份穗粒數顯得更加、「完整穗」較多的緣故。

4、繁種田種子純度較暖冬相對較高。

(二)冷冬對小麥生產的不利之處

1、凍害容易發生,出現死莖死苗的可能性要大,合理群體難以實現。

2、由於小麥越冬和春季積溫偏低,麥田很難形成較大的群體,這樣在大多情況下與高產無緣、特別是那些極端的高產更不會出現。所以我們說,冷冬多與減產相關聯。

2020~2021年度的小麥播種前後,我們聽到了一些「今冬是冷冬」的說法。「說法」的依據是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

「冷冬」,讓我們一些與小麥有關的育種人和小麥生產者顯得緊張了,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了,有些開始未雨綢繆了……

我認為,不論面對「冷冬」還是「暖冬」,我們都不用緊張,更不用特意去設計今秋小麥的播種期和播種量等。只要我們按照正常要求,把要種植的品種選擇好,土地整好、底墒造好,爭取適時適量播種;播種後將地鎮壓好,力爭及時出苗;冬前該澆凍水的地方及時足量澆好凍水……這就是對付「冷冬」最好、最科學的「套路」,沒有其它。

在這裡,或許還有人會告訴我們,「冷冬」要推遲播種期,等等。依據上邊我們說到的「冷冬對小麥生產的不利之處」,如果再晚播,冬前積溫會更低、來年春季群體會更小、個體發育不良,產量難有保障。在此情形下,適當的提高播種量是可以的,但也絕不能採用每畝四五十斤的超大播種量,因為這樣會抑制分櫱和次生根發生,讓小麥越冬變得困難。

圖1.適期播種,及時出苗的小麥現在這樣了——三四個分櫱,冬前壯苗標準能夠達到……這就是安全越冬的把握。剩餘的只是品種越冬好壞的差異,所以選擇對路的品種也是關鍵!

圖2.地表疏鬆,沒有龜裂,底墒充足,個體健壯……

圖3.這樣的麥田,甭說遇到冷冬,就是暖冬也好不了……所以,一定要把小麥種好!而後再說其它!來源:麥S說(節選)

相關焦點

  • ...這3點,每畝能增產200斤以上》 《冷冬、暖冬對小麥分別有啥影響》
    《冷冬、暖冬對小麥分別有啥影響》(植保圈) 不論是小麥生產還是小麥育種,無都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年份間,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往往有不同,當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高時,我們管它叫「暖冬」,相反,但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低時,我們管它叫「冷冬」。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農作物生產的豐寡,無不受到氣象因素的影響。也正是由於這樣,才有了兩三年前,在某省份總結當年小麥豐收因素時,其文章中用了這樣的實話:「天幫忙,人努力,政策好……」,這和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差不多——農業生產工程,其他因素再好,沒有「天幫忙」或氣候的支持不行!
  •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權威專家預測是暖冬,農民請提前準備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權威專家預測是暖冬,農民請提前準備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冬天,冬天對於很多農民朋友而言是一個非常考驗人的季節,因為這關係到一些農作物的生長,比如說果樹如果不能夠安全的度過冬天,那麼直接就會影響到明年的收成,自然收入也會大大的降低
  • 小麥收成看冷冬還是暖冬?聽專家一說,網友:農民伯伯要早做準備
    小麥收成看冷冬還是暖冬?聽專家一說,網友:農民伯伯要早做準備。現在已經是來到了12月份,尤其是再有一個月就要來到新的一年了,現在很多農村的他們都開始進行做好了一定的年貨準備,畢竟像是現在的一個小麥,可以說也都是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呢,對於它的一個產量有了很多的影響。大家都會覺得今年也都是不知道會不會經常的下雪,比如說現在經常也都是會有變暖冬這個情況。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轉眼又到冬天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冬天是非常難熬的,因為這與一些作物的生長有關,如果樹如果不安全的話越冬,那麼下一年的收穫將大大減少,收入自然就會降低,生活將是艱難的。
  • 立冬將至,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預測來了
    導讀:立冬將至,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預測來了。冬季開始了,在農民認為,冬季一般有天氣晴好,氣溫比較高的暖冬,也有天氣寒冷,雨雪比較多的冷冬。今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呢?其實前段時間就有流言說「2020年冬季是60年以來最寒冷冬天」,隨後被氣象專家闢謠了,但是,我們目前也不能說今年冬季不寒冷,因為在10月初就出現了「拉尼娜現象」,從而引起的北方大範圍的降雪,今年冬季也是在75%的機率還會有「拉尼娜現象」。
  • 拉尼娜實錘,今年是冷冬?權威專家:恐失靈,大概率是暖冬
    每年的秋季關於冷冬還是暖冬的討論都會格外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農民朋友,在農村沒有暖氣,空調也比較少,如果是冷冬那就要提前做好防凍的準備。2019年就是個典型的暖冬,各地冬季氣溫接近常年,有的地區甚至比常年還偏高一些,現在已經是2020年的10月了,那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 拉尼娜現象已成,冷冬還是暖冬?對我國糧食價格會有什麼影響
    導讀:拉尼娜現象已成,冷冬還是暖冬?對我國糧食價格會有什麼影響?拉尼娜現象已經在10月初的時候就進入人們的視野了,那是因為在10月初的時候,我國北方大面積出現的下雪天氣,專家出來解釋說是拉尼娜現象引起的低溫造成的下雪,農民朋友也期待今年冬天是個瑞雪兆豐年。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知情人怎麼說!
    立冬不僅僅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我國很多的地區也被當作重要節日來慶祝,比如北方會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吃啥小編就不知道了,因為小編是北方人。那麼,立冬已經到了,今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讓我們看看專家怎麼說的。有專家表示,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主要和一個自然現象有關係,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說起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並不清楚,這裡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
  • 2019年小雪已過,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給出答案
    那麼,在氣象學上,是如何定義暖冬與冷冬呢? 暖冬與冷冬,從字面意思上就能大致看出來,冬天是暖和還是寒冷,當然這個溫度是相對於往年的冬季而言,跟夏天肯定是沒有可比性的。有關專家把冬季的冷暖分為了暖冬和冷冬這兩種現象,即在某一個時間區域內(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份),如果平均溫度低於往年,那麼就是冷冬,反之則是暖冬。不過也不是絕對的,畢竟冬季的溫度普遍偏低,並不是說暖冬就像夏天那樣熱。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那麼,「冷冬」「暖冬」有沒有科學的界定標準呢?我國暖冬國家標準制定者之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陳峪表示,以前我們對於冷暖冬沒有恰當的定義和統一的標準,習慣上認為某一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距平(與總平均氣溫的差值)不低於0℃或0.5℃即為暖冬,還有很多專家學者採用了其他不同的方式來判定,使得統計分析結果有較大差異,給公眾和學術研究都帶來很大困擾。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是啥意思,今年是冷冬嗎
    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立冬的俗語,其中很多俗語是和立冬這一天的天氣有關係,比如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明天就是立冬節氣了,在以前之所以人們對立冬這一天的天氣如何是因為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天氣預報,人們只能根據多年的生活和勞作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後來人們慢慢發現,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未來整個冬天就會特別的寒冷,相反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是陰天或者是下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天的天氣都會很暖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暖冬。那麼明年是冷冬和暖冬呢?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過去幾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也難怪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說這是最冷的冬天,不過專家預測2019年冬天是暖冬,這跟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專家們認為2019我國各地冬季溫度偏高,出現冷冬的機率十分小,因為我國屬於東亞季風氣候,冬天冷空氣的強弱取決於冬季風的強度,再加上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冬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大
  • 冬至將至,「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暖冬和冷冬哪個好?今年是啥冬
    導讀:冬至將至,「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暖冬和冷冬哪個好?影響到年景的好壞,無非在於雨量充沛,熱量均衡,不出現乾旱,不出現洪澇這些,這樣的年景會是年年大豐收。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農民們已經總結出來了很多預測來年年景好壞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俗語。
  • 冷空氣悄然而至,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還會降嗎?
    不過從近期的天氣預報來看,最近幾天很多北方地區都會有一股冷空氣悄然來襲,氣溫也會隨之降低,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會一直下降嗎?雖然現在來了一股冷空氣,但也不代表今年就一定是很冷,具體是暖冬還是冷冬,這個還得看老天爺的意思。很多的專家也對於未來的天氣狀況做出了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來看,今年冷冬的概率是0,也就是說今年人們將會過一個暖冬。
  • 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吉林省氣象專家的預測吧!
    中國天氣網製圖 11月10日,在吉林省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氣候中心主任楊雪豔、吉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寧等專業人士對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關注的「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今冬是暖冬,對農業生產會帶來哪些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隨著氣溫的下降,很多人都在猜測今年可能是冷冬,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氣象專家指出,今年的冬天並不是冷冬,而是暖冬,並且今年冬季的降水要比往年少很多,那麼乾旱的暖冬對農業有哪些影響呢?影響一,越冬作物會繼續生長。我們這裡主要最主要的農作物便是冬小麥,每年的十月份正是冬小麥的種植的時間,冬小麥有很強的耐寒性,即便是到了數九寒冬,依然不會影響到小麥生長。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這次也謹慎,大家也不用糾結了
    前幾天還有人說,今年的冬天將會特別的寒冷,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對這個說法,我表示嚴重的懷疑,而且有專家也站出來說這是謠言了。因為大家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那今年的冬天到底會是一個「暖冬」天氣還是一個「冷冬」天氣呢?
  • 吉林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大家肯定有這樣的感受~ 要起床了,不想離開被窩 那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11月10日,專家預測來了!
  • 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大家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氣,大部分是通過天氣預報就可以知道。並且現在天氣預報也是相當的準確。也有很多的預示,這也成為了專家告誡人們做好對農作物的預防。以防在突變的天氣中。導致農民們措手不及。從而導致農作物大量減產。生活在南北的朋友們,對於冬天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聽說現在隨著天氣的變暖。南方人是越來越少見到雪的存在。北方確實不同的,因為北方下雪會比較早。而且下的雪也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冬天比以往來的早一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