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專家學者點讚《為了人民》 共議精準扶貧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湖南專家學者點讚《為了人民》 共議精準扶貧
2017-07-28 10:14: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研討會現場。 王昊昊 攝

  中新網長沙7月28日電 (王昊昊)「我要給《為了人民》點三個贊,第一贊標題,『為了人民』是為人民做事,從應當的層面表達了黨的宗旨;第二贊內容,以精準扶貧為主體,充分表達了精準扶貧的意義;第三贊新聞工作者,新聞的根在生活,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真善美,報導的人和事有代表性,體現了精準扶貧的精氣神。」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劉澤民說。

  27日,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舉辦新聞大片《為了人民》研討會。該省相關省直單位、高校的專家學者及部分中央級媒體負責人、網絡知名博主共計30餘人參加研討會。

  《為了人民》是湖南衛視推出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聞大片,用《胡丕宇:不落下一戶》、《陶品儒:下鄉「新青年」》、《王婷:「花木蘭」扶貧》等8集系列報導講述了八位「扶貧戰士」用奉獻抒寫忠誠的扶貧故事。湖南衛視已於7月11日起連續八天在《湖南新聞聯播》播出《為了人民》。

研討會現場。 王昊昊 攝

  「扶貧攻堅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湖南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一直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我們從今年5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攝製組,組織近30名記者分赴武陵山片區和羅霄山片區兩個脫貧攻堅主戰場,總計行程近萬裡,歷時兩個多月完成了系列報導。」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羅迎春說。

  新華社湖南分社常務副總編輯、高級記者段羨菊說,新聞傳播的力量來源於突破,《為了人民》既有作風的突破,又有技術的突破,也有選題的突破,其體現出了扶貧的艱難,也激發了我們的責任感。

  湖南省政府參事、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盛伯驥認為,《為了人民》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次集中展示與追尋,展示了扶貧攻堅的理論性,預示了脫貧的方向性。

  「每一期播出後,我們都將視頻轉發到駐村辦的微信群,駐村幹部們看了都很受鼓舞,因為這些故事就發生在他們身邊,很多情節在他們身上都有體現。時代需要典型,扶貧需要精氣神,希望有更多優秀的作品推出,為扶貧凝心聚力。」湖南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專職副書記、省派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羅纘吉說。

  《王婷:「花木蘭」扶貧》講述了王婷的替父扶貧故事。河北石家莊退伍老兵王新法自帶資金百萬元人民幣,四年來紮根薛家村義務扶貧,直到獻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女兒王婷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這個作品展現了兩代人的情感傳承,尤其王婷在父親墳前的話語,很真實,讓我非常感動。」曾接觸過王新法的光明日報社領銜記者唐湘嶽說。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孔和平表示,《為了人民》能在眾多扶貧報導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的故事裡處處體現著真善美,集中展示了扶貧隊員誠心誠意扶貧幫困的真心、扶貧隊員與老百姓之間的魚水真情、各種扶貧脫困的「真經」,旗幟鮮明地弘揚了愛國、奉獻、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叩響了時代的主題。(完)

相關焦點

  • 長篇小說《故人莊》研討會湖南隆回舉行 專家學者深入探討扶貧文化
    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夏君香 湯紅輝)用小人物記錄大歷史,用平凡生活吟唱時代巨變,通過扶貧文化實現共同富裕。今天,由湖南省評論家協會、湖南大學文學院舉辦的「隆回縣扶貧文化暨長篇小說《故人莊》研討會」在湖南省隆回縣舉行。
  • 精準扶貧在三湘丨湖南大學精準助力隆回脫貧攻堅紀實
    千年學府牽手偏遠瑤寨  ——湖南大學精準助力隆回脫貧攻堅紀實  隆回縣白水洞村,今年將退出貧困村序列。  這是湖南大學的一個扶貧點。湖南大學駐隆回扶貧工作隊負責人李飛龍和曹鏐每人自掏2萬元,眾籌24萬元,發展富硒水稻生產。  交通,是白水洞村發展的痛點。李飛龍和曹鏐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條從漵浦高鐵站到白水洞的山路,但山路有兩處三四公裡的斷頭路,無法通車。修路需要大筆資金。他們跑省交通運輸廳,跑縣交通局,反覆遊說,終於籌到資金,將斷頭路修通了。
  • 中國夢組委會:發起「中國消費扶貧聯盟」助力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八路軍研究會中國夢組委會領導及全國部分省市縣扶貧工作代表、專家學者、媒體記者、扶貧志願者、消費扶貧直通車成員等參加了會議。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出席論壇並致辭。會議由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陳蓉主持。
  • 精準扶貧生動詮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精準扶貧強調幹部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彰顯了鮮明的人民本位意識,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必須以此作為根本遵循。 1、精準扶貧要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 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三湘巨變看龍山」文學採風團聚焦精準扶貧產業建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16日訊(特約記者 葉紅 陳新祥 通訊員 熊軍)10月16日,「三湘巨變看龍山」文學採風團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茅坪鄉、洛塔鄉、苗兒灘鎮的農業產業基地調研精準扶貧產業,龍山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昌順,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聶毅陪同。
  • 《人民代表報》報導天天鮮米創始人&CEO田康祺:精準扶貧報國恩,逐...
    2020年1月9日,《人民代表報》專訪天天鮮米創始人&CEO田康祺,並刊登了一篇題為《精準扶貧報國恩,逐夢小康繪藍圖》(國內統一刊號CN14-0041)的專題報導。
  • 「首倡地」的答卷——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調研,一下飛機就直奔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在這裡,總書記與大家拉家常、話發展,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精準扶貧」是中國扶貧史上的偉大創舉。一場銘刻歷史的脫貧攻堅戰從十八洞村發起,歷時近七年之久,艱苦卓絕,波瀾壯闊。 首倡之地,舉國矚目。
  • 省屬高校精準扶貧二十大典型項目掃描
    湖南農業大學:發揮農業院校優勢打破古丈茶發展瓶頸長期以來,湖南農業大學利用農業高校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長期的科技扶貧實踐中,形成了科技扶智、產業扶貧的特色扶貧模式,扶貧足跡遍及全省。古丈茶產業發展有近20年的歷史,古丈毛尖被譽為「中國針形茶」的代表。
  • 海島全球化與新型城鎮化國際論壇 專家共議海島發展
    海島全球化與新型城鎮化國際論壇 專家共議海島發展 2018年09月27日 06:17:57來源:浙江在線國內外專家學者聚焦海島海洋人文社科相關領域,以「海島、資源、旅遊、社會」為主題,探討在當今全球化和城鎮化背景下海島的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從環境科學、地理學、人類學等多角度建言獻策。  來自美國、英國、丹麥、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和國內部分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參會。
  • 點讚!火箭軍某部為駐地貧困村開挖「扶貧井」
    部隊領導和群眾一起為「扶貧井」出水竣工歡呼。現場負責的火箭軍某部打井隊隊長皮波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貫徹習主席「精準扶貧」重要指示參與地方打贏扶貧攻堅戰的具體舉措。據了解,馬河村位於乾旱淺山區,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轄區面積18.9平方公裡,有22個村民小組,591戶,總人口2350人,其中貧困戶就有193戶,共823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
  • 湖南太保壽險扶貧帶貨直播
    「第一次直播扶貧帶貨就賣出了50多萬的農產品,真沒想到效果這麼好!」說起自己的首次「直播帶貨」,太平洋壽險湖南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蔣鵬依然難掩興奮。9月12日,蔣鵬出鏡直播,傾情為來自邵陽洞口貧困山區的特色農產品代言,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為精準扶貧加油助力。
  • 淘寶1212人民的寶貝總決選之社交電商精準扶貧行動在北京啟動
    11月2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扶貧辦、社交電商專委會聯合「淘寶1212人民的寶貝總決選之社交電商精準扶貧行動」活動在北京啟動,各界人士共話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探討如何充分發揮網際網路主力軍的作用,徵戰脫貧攻堅主戰場
  • 葉建軍一行考察嶽塘國際,點讚「雲消費」扶貧新模式
    11月23日下午,湖南省委秘書長會成員、省檔案館館長葉建軍蒞臨中國(中部)嶽塘國際商貿城,考察產業扶貧工作。湘潭市委副書記何俊峰,區領導陳愛民、肖定安、朱海林、曹佳妮等,嶽塘經開區領導劉小偉等陪同考察。
  • 湖南文理學院:26年如一日在湖區精準扶貧
    把教師培訓工作輻射到了武陵山片區的貪困縣,其中每年投入經費30餘萬元,為常德市的國家級貧困縣石門縣、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以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的中小學教師實施專業培訓 5次,受益教師達200多人;培養、建立的常德市師培專家庫,我們培養的來自常德市石門縣、桃源等貧困縣的專家有10餘人;先後承辦全省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班10多次,參培人數近500人。
  • 于小彤劉端端李子峰走進精準扶貧首倡...
    今天19:30,由湖南衛視楊子揚團隊和劉蕾團隊兩大團隊傾力打造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迎來收官。本期節目中,「青春演繹者」于小彤、劉端端、李子峰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採風,探尋由十八洞返鄉青年組成的「青年民兵突擊隊」的青春故事。
  • 500萬粉絲點讚!中國石化廣西石油分公司助力「百色芒果」產業扶貧
    近日,中國石化廣西石油致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不斷創新扶貧方式,找準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戰略和企業發展戰略的契合點,將「百色芒果」特色農產品與中國石化易捷品牌相融合,以企業「持續攻堅創效」行動為契機,採取「果農+合作社+企業」模式,通過易捷便利店和線上商城等渠道,成功銷售芒果達到30
  • 中國改革報點讚科左後旗精準扶貧
    2020年12月10日,中國改革報08版整版刊發文章《揚帆逐夢小康路》,從精準落實產業幫扶措施、政策保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基礎改善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式展示了科左後旗脫貧攻堅歷程、取得的成就,點讚科左後旗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勤勞付出。
  • 西南大學科技扶貧注重「兩個精準」
    全面強化幫扶工作各項制度措施,抓好精準扶貧,完善對接機制,全方位動員全校力量。狠抓作風建設,強化督查考核,確保各項幫扶任務落到實處。  2.整合資源,發揮優勢  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圍繞貧困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組建高水平專家研究團隊,構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級研究平臺、校管科研機構有機銜接的三級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深度對接地方產業發展,精準整合優勢資源,探索科技扶貧新模式。
  • 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中新網常德1月2日電 題: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作者 呂娜娜  「以前根本沒想到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站在自家新房前,望著山坡上散養的1000多隻土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太平鎮犀牛坪村3組村民唐敦武笑開了花。通過養雞,他每年至少可以賺5萬多元(人民幣,下同)。
  • 專家學者點讚臨安村落景區運營
    來源:臨安新聞網10日,來自全省的文旅專家、學者、鄉村文旅運營負責人組團走訪考察我區天目月鄉、文武上田和龍門秘境三家「天目村落」精品村落景區。去年,我區以「八線十景」為抓手,讓散落的臨安自然稟賦和特色資源「串戶成帶、連片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