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人傳統思想,當到了退休年紀,在家應該是「享福」的時代,喝喝茶,散散步,或者出去旅遊,享受一下生活,不過在中國有一位老人,退休過後,他不選擇享受,而是選擇「創業」,而且是靠著一把雨傘,一年賣出20億,將公司做成行業龍頭大佬。他就是「天堂傘」創始人王斌章。
在很多人眼裡,退休就是享福的瞬間,大半輩子工作終於可以享受一下生活,但是王斌章不是這樣想的,他在退休後用自己僅剩的2000元走上了創業道路
2000元走向「傘王」
1984年,60歲的王斌章退休了,在退休前王斌章是一位雨傘設計師,大半輩子都在和雨傘打交道,所以在創業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選擇了雨傘行業
在80年代,人們對商品的質量沒有太大的要求,能用就行,壞了就修,主要是那時候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消費能力有限,消費者在那個時候更注重的是「價格」,所以在當時的雨傘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市場混亂,價格更是「五花八門」行業內的商家用壓低價格來換取市場銷量,但是價格低了,質量就下來了。
在當時王斌章看到了商機,他看到「在雨傘行業如今這麼混亂,明白質量才是關鍵,才可以站住腳跟」憑藉自己過去累積的經驗,設計出了高質量的雨傘。在當時的市場,雨傘的質量很差,王斌章的天堂傘出來後,雖然在價格上市其他雨傘的數倍,但是依靠著過硬的質量,很快在市場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斷創新,打造品牌
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過後,很快王斌章他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改進自己的雨傘,通過市場發現,客戶更加需要的是「便攜雨傘」;
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過後,王斌章成功設計出了「三折傘」而這種設計就一直用到了現在,成為了常見的雨傘。
當便攜雨傘設計完成過後,王斌章又看到一個商機,因為女性和孩子害怕曬黑,如果將雨傘用到防曬領域會是什麼樣子?終於在1996年成功研製出了遮擋紫外線雨傘。現在的大街小巷每人一把「太陽傘」就怕自己變黑,但是誰知道這個一位「退休老人」設計出來的。
有人造假「天堂傘」危機來臨
隨著自己的品牌力量越來越大,消費者越來越多,從而出現了很多追隨者以及仿冒者。他們貼著天堂傘的品牌,賣的確實沒有質量的雨傘。
在市場上假貨越來越多,那麼「正品」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有便宜的天堂傘沒人再去買高價格的天堂傘,很快雨傘市場又再一次混亂,王斌章為此非常頭疼。
商人都是以盈利為目標,假冒商打到一個肯定會有第二個,於是王斌章就想到「把假冒商,變成自己的經銷商,給他們提供真的天堂傘,讓他們來賣」這樣假冒的問題解決了,而且又多了一條渠道,所謂一箭雙鵰。隨著後面雨傘設計難度越來越大,假冒商越來越少,自然就沒人去假冒了。
跟著時代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王斌章把傳統銷售模式,改成了直接進入商場,減少銷售環節。此時天堂傘一直以口碑佔領市場,從不做廣告,在兒子擔任總經理後,在中央電視臺投入了120萬廣告費,很快天堂傘名聲大振,再一次把天堂傘推倒了一個新高度。
在2015年天堂傘一年賣出20億,誰能想到一把小小的雨傘會有這麼大的收穫;其實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只要不斷的突破學習,努力就會有收穫。
你用的雨傘是不是天堂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