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泉、錦源晟等13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落地臨港,達綱...

2020-12-16 澎湃新聞

關注|新泉、錦源晟等13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落地臨港,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2020-09-29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昨天下午舉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包括新泉、錦源晟等業內重點企業的13個項目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覆蓋汽車車身、底盤、內外車飾、新能源動力總成、材料、傳感器及電子元器件等汽車產業鏈上各類配套產品,投資額總計超過40億元,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俯瞰全球,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戰略,陸續發布燃油車退出市場時間表,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進程勢不可擋。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汽車飾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在全國設有15個分、子公司及馬來西亞控股子公司,是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汽車等知名乘用車企業,以及國內前五大中、重卡企業的核心供應商。此次籤約項目總投資4.5億元落地汽車飾件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項目,用地約53畝,預計明年7月底8月初達產,達綱產值6.4億元。

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佛吉亞集團在中國區的總部,負責四大核心產品業務領域:座椅系統,內飾系統,汽車電子和綠動智行的投資運營管理。伴隨著中國汽車行業不斷發展壯大,佛吉亞業務遍布中國六大汽車產區,擁有58家工廠和5家研發中心,為眾多國際及國內汽車生產商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及服務。此次臨港新片區的項目方總投資0.25億元,落地新能源汽車座椅生產製造項目,廠房5600㎡,達綱產值10億元。

佛吉亞中國區整椅及舒適性系統事業部總經理張以柱表示介紹,這一項目計劃2020年12月投產,規劃產能35萬輛/年,根據規劃明年3月還將進行二期投資,「我們將持續關注技術創新,打造全球標杆工廠,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完整更具創新能力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作為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的供應商」,上海錦源晟致力於新能源產業相關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冶煉及深加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研發及製造、動力電池及材料的回收及梯次利用等業務。此次的臨港項目將作為上海錦源晟全球管理與科創總部,臨港總部管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礦產資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鏈的各個業務板塊,並作為貿易中心。同時,還將建成新能源產業鏈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吸引新能源領域的海內外頂級科學家與職業經理人等高層次人才,打造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上海錦源晟臨港全球管理與科創總部項目建成達產後,投資強度超過2,000萬元每畝,年產出強度超過1.35億元,稅收貢獻超過400萬元。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指出,新片區重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智能化、快迭代、個性化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

目前,新片區依託特斯拉、上汽榮威等頂尖企業,加大產業鏈上下遊布局,汽車領域關聯企業突破60家,2020 年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600 億。此次籤約活動,標誌著臨港新片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日趨完善,發展空間不斷擴展,聚集效應愈加凸顯。臨港新片區將依託汽車產業集聚優勢,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全球創新資源和臨港產業資源的新融合,形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動能,推動臨港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高地。

日前,新片區基本形成國產自主品牌、外資頂級品牌與造車新勢力同臺共舞,建成項目產能持續攀升、在建項目加速建設達產、儲備項目加快選址落地的良性發展格局。

根據新片區創新型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新片區要初步營造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成為上海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新增長極。

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汽車工業總產值目標1200億元,是新片區首個有望突破千億級的產業集群。下一步,新片區將從政策、資金、技術服務等多個層面加強引導,重點聚焦包括新能源電池在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優化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遊布局、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智能網聯示範應用。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關注|新泉、錦源晟等13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落地臨港,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又有13個產業項目落地臨港!這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日趨完善
    投資額總計超過40億元,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9月28日下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包括新泉、錦源晟等業內重點企業的13個項目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
  • 今年臨港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超600億元 一批配套產業項目今日籤約
    圖說:臨港新片區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13個項目集中簽約。臨港管委會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28日)下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包括新泉、錦源晟等重點企業的13個項目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覆蓋汽車車身、底盤、內外車飾、新能源動力總成、材料、傳感器及電子元器件等汽車產業鏈上各類配套產品,投資額總計超過40億元,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發布產業地圖 7個重大項目籤約落地
    資料圖:航拍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李姝徵)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28日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
  • 關注|24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160億元!臨港新片區生命...
    關注|24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160億元!啟幕會上,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臨港分子智造研究院、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0餘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重點疫苗、CDMO、CRO、3D列印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同時「臨港新片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服務站」、「臨港新片區藥品創新服務基地」、「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等功能性平臺和行業組織落地,為生命藍灣的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化
  • 煙臺汽車產業邁入「新能源時代」 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雙引擎、雙...
    作為擁有山東省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製造業體系的城市,汽車產業一直是煙臺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在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大背景下,煙臺正加快由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拓展延伸,構築起從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到銷售的產業「圈層、鏈條、體系、生態」,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新風口,崛起山東汽車產業新高地。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火熱建設 新泉股份等眾多供應商入駐周邊園區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位於上海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二期項目正在加緊實施,現場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工廠周圍和馬路對面都在進行產業園區的建設。據記者觀察,已有多家特斯拉供應商宣布籤約入駐臨港產業園區,緊鄰特斯拉上海工廠。
  • 一批人工智慧產業項目在臨港集中簽約
    現場,恆玄科技智能系統級晶片研發中心項目、第一太平洋人工智慧中心項目、禾苗智能AI研發中心項目、浪潮雲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9個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這批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新片區人工智慧核心產業集聚發展,同時賦能新片區前沿產業與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進一步融合、加快提升產業能級。
  • 鹽城臨港產業提速發展 1至10月份新開工72個億元以上項目
    今年以來,鹽城市把加快建設臨港新型產業基地作為推進沿海開發開放的重要內容來抓,全市臨港產業加速發展。鹽城市發改委統計數據表明,1至10月份,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臨港產業項目72個,總投資222.33億元;沿海經濟區累計完成開票銷售940億元,實現稅收65億元,同比增長13.2%、11.7%。   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 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落地煙臺
    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至此,煙臺也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的雙引擎、雙龍頭發展格局。作為煙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項目,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僅用半年時間完成項目開工準備。
  • 風從臨港來 | 一年內,上海遠郊一座新城湧入2700億投資,怎麼做到的?
    7月的一個上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8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涵蓋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總投資480億元,達產產值約800億元。這些項目瞄準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環節,部分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預計建成投產後,可顯著提升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製造水平。
  • 臨港集中開工10個產業項目 總投資逾300億,高端晶片生產線將打破...
    昨天,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0個投資額超10億元的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涉及總投資超300億元,既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前沿產業領域的工業生產基地,以及中央直屬企業投資建設的科創中心、品類豐富的廠房載體。
  • 臺灣青田新能源汽車裝備配套項目落戶晉中
    (原標題:臺灣青田新能源汽車裝備配套項目落戶晉中) 12月16日,
  • 上海正式發布規劃,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臨港新片區發展
    為了滿足臨港新片區不斷集聚發展的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產業需求,緊跟上海市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臨港新片區在各相關委辦局、專家的支持下,特別編制和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專項規劃。
  • 東北首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瀋陽大東
    敏實集團是專業設計、生產、銷售汽車零部件的外資上市集團公司,2019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排名第86位,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盒生產企業。  敏實新能源汽車電池盒項目擬在瀋陽汽車城建設北方新能源汽車電池盒生產工廠,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主要為寶馬3系、5系、X3等車型進行新能源汽車電池盒配套,打造北方地區新能源汽車電池盒生產基地。
  • 寶利翔源:新能源汽車投資新態勢
    2020年9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臨港新片區創新性產業規劃》。規劃指出要優化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隨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臨港新片區舉行,儀式上共籤約了13個項目,涉及汽車產業鏈上的系列配套產品,投資總額超40億元,新能源汽車成為最新投資風向標。新能源行業市場化變革新能源市場日新月異,新能源企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究其原因,新能源行業的市場變革是先決條件。
  • 年產10萬輛新能源汽車!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開工
    9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這一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為煙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煙臺也因此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的雙引擎、雙龍頭。「煙臺造」新能源汽車款款駛來!
  • 延邊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二期項目
    同時開發其他新能源汽車及與之配套的零部件生產商。1)產業基礎優勢   吉林省作為傳統汽車產業大省,汽車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內最大的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擁有骨幹自主品牌轎車企業—一汽轎車,以及卡車、客車等多家整車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具有技術、市場
  • 百億級項目開工 廈門新能源產業再添「硬核實力」
    11月28日,廈門火炬高新區引進的百億級重點項目——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辰新能源」)正式開工奠基。項目位於同翔高新城,總投資27億元,規劃5條鋰電池及配套系統產線,共計15GWh,滿產後產值超百億元。
  • 看寧德:新能源「加注」產業航母
    上汽寧德基地總裝車間工人正在進行作業 攝影 顏學輝目前,寧德市已初步形成以上汽集團乘用車寧德基地項目為龍頭,31家整車上遊供應商為配套,與寧德時代強強聯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隨著新能源產業及其配套項目的布局延伸,龍頭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不斷提升,寧德將有望打造成為「世界新能源產業」之都。昔時閩東,基礎薄弱、發展滯後,被稱為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
  • 臨港新片區百天啦!總投資超150億 一圖看懂產業分布新地圖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8日,臨港新片區掛牌滿百天之際,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召開產業地圖發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正式向社會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同時,又有7個重大產業項目籤約落地,涉及總投資超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