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昨天下午舉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包括新泉、錦源晟等業內重點企業的13個項目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覆蓋汽車車身、底盤、內外車飾、新能源動力總成、材料、傳感器及電子元器件等汽車產業鏈上各類配套產品,投資額總計超過40億元,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俯瞰全球,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戰略,陸續發布燃油車退出市場時間表,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進程勢不可擋。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汽車飾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在全國設有15個分、子公司及馬來西亞控股子公司,是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汽車等知名乘用車企業,以及國內前五大中、重卡企業的核心供應商。此次籤約項目總投資4.5億元落地汽車飾件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項目,用地約53畝,預計明年7月底8月初達產,達綱產值6.4億元。
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佛吉亞集團在中國區的總部,負責四大核心產品業務領域:座椅系統,內飾系統,汽車電子和綠動智行的投資運營管理。伴隨著中國汽車行業不斷發展壯大,佛吉亞業務遍布中國六大汽車產區,擁有58家工廠和5家研發中心,為眾多國際及國內汽車生產商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及服務。此次臨港新片區的項目方總投資0.25億元,落地新能源汽車座椅生產製造項目,廠房5600㎡,達綱產值10億元。
佛吉亞中國區整椅及舒適性系統事業部總經理張以柱表示介紹,這一項目計劃2020年12月投產,規劃產能35萬輛/年,根據規劃明年3月還將進行二期投資,「我們將持續關注技術創新,打造全球標杆工廠,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完整更具創新能力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作為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的供應商」,上海錦源晟致力於新能源產業相關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冶煉及深加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研發及製造、動力電池及材料的回收及梯次利用等業務。此次的臨港項目將作為上海錦源晟全球管理與科創總部,臨港總部管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礦產資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鏈的各個業務板塊,並作為貿易中心。同時,還將建成新能源產業鏈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吸引新能源領域的海內外頂級科學家與職業經理人等高層次人才,打造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上海錦源晟臨港全球管理與科創總部項目建成達產後,投資強度超過2,000萬元每畝,年產出強度超過1.35億元,稅收貢獻超過400萬元。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指出,新片區重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智能化、快迭代、個性化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
目前,新片區依託特斯拉、上汽榮威等頂尖企業,加大產業鏈上下遊布局,汽車領域關聯企業突破60家,2020 年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600 億。此次籤約活動,標誌著臨港新片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日趨完善,發展空間不斷擴展,聚集效應愈加凸顯。臨港新片區將依託汽車產業集聚優勢,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全球創新資源和臨港產業資源的新融合,形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動能,推動臨港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高地。
日前,新片區基本形成國產自主品牌、外資頂級品牌與造車新勢力同臺共舞,建成項目產能持續攀升、在建項目加速建設達產、儲備項目加快選址落地的良性發展格局。
根據新片區創新型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新片區要初步營造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成為上海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新增長極。
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汽車工業總產值目標1200億元,是新片區首個有望突破千億級的產業集群。下一步,新片區將從政策、資金、技術服務等多個層面加強引導,重點聚焦包括新能源電池在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優化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遊布局、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智能網聯示範應用。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關注|新泉、錦源晟等13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落地臨港,達綱產值逾百億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