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火把、小飢友們好,我是你們的MC萌新老飢友GW。
前文:蠑螈(Axolotl,也稱「美西螈」)是《我的世界》1.17版本裡的新生物,同時還是MC史上首個水下寵物。
也正因為蠑螈的加入,Minecraft玩家都很樂意的戲稱它為「水狗」,但目前按照Mojang的計劃——基巖版更新山地部分,Java(爪哇)更新洞穴內容,基巖版的玩家還需耐心等待一陣子,才可以見著它,今天我們便聊一聊關於蠑螈的13個小秘密!
1、暫時不能自然生成;在目前的《我的世界》快照版本中,蠑螈在世界中並不會自然生成,而只能在創造模式下,以蠑螈刷怪蛋和蠑螈桶的形式召喚,但不出意外,它還是只會在洞穴內的繁茂洞穴水域中生成。
2、蠑螈的5種變種;蠑螈一共擁有著5個變種:青色、金色、粉紅色、棕色以及藍色。而現實生活中,蠑螈的學名為「美西鈍口螈」(因此,遊戲內也被稱作「美西螈」),全世界擁有著30種種類。
3、新的「歐皇」檢測器;眾所周知,粉紅羊常常用來判定一名MC玩家在本局內是否為「歐皇」,但到了1.17版本,藍色蠑螈或許更能體現這一氣質——粉紅羊的生成機率為0.164%,藍色蠑螈為0.083%。
4、蠑螈是假「兩棲」;按照生物角度來看,蠑螈屬於兩棲動物,理應是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上活動(海龜可不是兩棲動物),但在《我的世界》中,蠑螈在陸上行走緩慢,且一旦離水5分鐘便會窒息而亡(非雨天或雷暴天氣)。
5、發光魷魚躺著中槍?雖然蠑螈是被動型的水生生物,但對於魚和魷魚而言,蠑螈卻是成為了它們的天敵,見一個逮一個,難道說為了平息「新生物投票」部分冰術師支持者的怒火,Mojang特意安排了這一出?(海豚表示很怕)
6、便於攜帶;與魚類似,玩家也可通過水桶的直接對蠑螈進行捕獲,並將它移植到庇護所,甚至是廣闊無邊的大海中,讓一眾海洋生物感受一下,來自大陸上史蒂夫的惡意。
7、心向大海;如果玩家在海邊養殖了蠑螈,它們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的「魚躍龍門」般越獄,冒著窒息的風險,緩慢爬行前往它們心心念的大海。
8、不需要馴服;起初,就連GW,也認為蠑螈是屬於史蒂夫「寵物」的一分子,但在實際馴養過程中發現,蠑螈並不存在馴服過程,而是通過一個契機——一旦玩家拿起熱帶魚或熱帶魚桶,蠑螈便會主動攻擊溺屍和守衛者(餵養後,也不會主動攻擊)。
9、繁殖;熱帶魚除了是史蒂夫的號令「群螈」的令牌之外,還是它們的繁殖條件,玩家可使用熱帶魚或熱帶魚桶餵養蠑螈,繁殖之後,便會誕生出一隻幼年蠑螈和生成1-7點經驗值。需要注意的一點,地面上雖然能交配,但不會產下小兔崽子。
10、MC玩家的「蔡文姬」;如果單憑可愛的樣貌,還是不足以虜獲MC玩家的心,無奈官方給予了它比狗子更強的能力——輔助。玩家在擊敗與蠑螈戰鬥的生物時,會得到一個生命恢復和移除挖掘疲勞的回饋(目前遊戲中並未實裝)。
11、不但能輔,還能「裝」;既然蠑螈有輔助的功效,而史蒂夫又是這麼不負責任的人,它怎麼能不「自私」一點呢?一旦滿足條件(不在陸地,生命值小於最大生命值的50%等時),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蠑螈會通過「假死」來避免敵人的繼續攻擊。
12、未來的刷漁場?在以外,製作一個全自動漁場往往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由於蠑螈的加入,或許未來會出現不少的全自動漁場教程。
13、是Bug,還是特性;目前來說,蠑螈還存在著3個特性,也不知是不是Mojang故意設定,還是真的出現Bug——①每次裝桶和放下的蠑螈顏色都會改變;②幼年蠑螈會第一點直接變為成年體;③套上栓繩後,移動速度大大提高。
總體上來說,蠑螈的各個方面來看還是挺符合《我的世界》玩家的預期,要說還有有所期盼的話,還得看它具體生成群系,還有它的掉落物會是什麼,能否對玩家在實際遊戲過程中提供幫助。(魚?)
各位小火把,你們今天玩蠑螈了嗎?
學會不要太膨脹,我是GW,給你們帶來一個腦洞大開的遊戲資訊。
來都來了,不如點讚收藏,關注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