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臨港小鎮 重啟海上夢想

2020-12-18 福州新聞網

東南網6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顏湊) 近日,在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的「水密隔艙福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基地,南宋古船重建研究計劃正式啟動。「漢源號」「刺桐號」兩艘仿古宋船開建,建成後將揚帆出海,重航海上絲綢之路。

今年,寧德市對接「一帶一路」,提出了「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戰略思路。作為中國福船文化之鄉,漳灣鎮啟動了福船文化產業園建設。同時,作為三都澳的重要新興產業基地,港口建設、新興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讓漳灣這個小鎮,重啟了海上夢想。

世遺傳承

寧德三都澳,是中國海上絲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位於三都澳的漳灣鎮,則是中國福船建造技藝的傳承之地。

蕉城區水密隔艙福船研究會會長劉登興,出自福船世家。他家族的造船師歷史,始於元末明初,傳承至今已23代。「漳灣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迄今已有650年歷史,其特色工藝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若干艙區,當船艙意外受損漏水,可將海水限制在局部船艙中,船不會沉沒。」劉登興介紹,2008年,這項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贏得廣泛響應,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的保護傳承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共識,政府部門、傳承人和社會力量合力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

2015年,一項「中國傳統木帆船復興計劃」在漳灣啟動,投入達數千萬元,先期已經復原建造了兩艘福船,其中一艘為目前世界上長寬度最大的可用於實際航海的仿古木帆船,總長43.8米、寬12米,已順利下水。

此次啟動南宋古船重建研究計劃,開工建設「漢源號」「刺桐號」兩艘仿古宋船,是「中國傳統木帆船復興計劃」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南宋古船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經在海上絲綢之路航行,比歐洲14世紀才面世的帶甲板的海船早了200多年。」該計劃的聯合技術總監鄺向榮介紹,這次兩艘仿古木船建成後,將重航海上絲綢之路,並抵達法國巴黎,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所在地進行展示,以履行申報世遺時建造大船的承諾。

福船的復興計劃,不止於文化交流。今年5月4日,新批覆的漳灣片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150畝的福船文化產業園引人注目。按照規劃,園區將建成全國唯一的手工木船製作基地。在這裡,福船製造將成為一大產業。

商機湧現

原本是瀕危的世遺,如今要打造產業,漳灣福船是否有市場前景?

漳灣鎮黨委書記巫白介紹,市場前期已經過充分調研和專家論證。「目前,福船的市場主要在福建沿海,用於漁民生產作業。但在海絲品牌的帶動下,福船也具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生產船模和實體船,都有非常廣泛的市場。」

目前,船模市場已經顯現。「去年下半年,天津海洋博物館已經訂購了一艘水密隔艙大船模型,漳灣10位師傅已經在天津製造。隨著『一帶一路』大型活動的增加,船模市場將進一步釋放。」巫白說。

另一方面,實體船市場已漸漸從漁業延伸至旅遊業。目前,省內多處景區已配備木船。「廈門號帆船環遊地球引起巨大反響,讓我們看到了旅遊休閒領域的市場。福船還可以作為一項文化標誌,走外貿的路子。」巫白介紹,園區將建成軍民融合基地和海洋文化展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該鎮已與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研究會等建立了聯繫,進行產學研合作。

「目前,漳灣水密隔艙福船建造技藝擁有40多位活躍在造船一線的師傅,老中青三代齊全。產業化發展,將為這項技藝培養更多傳承人。」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省級傳承人劉細秀說。

興港逐夢

今年,寧德提出「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戰略思路,涉及港口開發、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臨港小鎮漳灣,成為這一戰略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漳灣鎮新港路1號,是寧德新能源公司所在地。去年,寧德新能源消費類鋰電池市場佔有率躍居世界第一,動力電池躍居全國首位、全球第二;海外客戶有蘋果、三星和寶馬、奔馳、大眾等。

義聯項目、中鋁項目等冶金新材料企業,也相繼落戶漳灣。

當年,茶葉、石油等貨物通過三都澳出口進口;如今,代表新興產業的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產品或原料,在這裡繁忙地進進出出。

「隨著衢寧鐵路的動工建設,給三都澳港區漳灣作業區港口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項目建成後將打通寧德通向內陸地區的主幹運輸通道。」寧德市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重點項目辦副主任張華哲介紹,目前,總投資約90億元的漳灣作業區8#~26#泊位工程正在火熱建設之中。其中漳灣8#、9#碼頭已完成建設,實現了5萬噸級外貿船舶直接靠泊作業。

政策上,目前省發改委已將漳灣作業區碼頭連片開發列入「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省交通運輸廳已將漳灣作業區列入參照核心港區。隨著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全面推進,這裡將形成「北承南聯、西進東出、通江達海」的立體交通集疏運體系。


相關焦點

  • 2017年終巨獻 開發三都澳 建設新寧德 我們在行動
    6 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 產業選擇...二、在產業選擇布局上,要堅持山海統籌和梯度開發,完善「一環兩帶」產業格局。「三、在產業選擇原則上,要突出創新、綠色和融合,全面提升產業水平。四、在產業發展重點上,要著力動能轉換接續,加快打造2個千億產業集群。
  • 隋軍:牢記囑託砥礪奮進 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
    湖在城中,城在林中。   一、著力加快發展,在跨越趕超上積蓄新動能   牢記習總書記對寧德「加快跨越式發展」的囑託,傳承習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提出的「三大夢想」,主動融入「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大局,緊緊圍繞「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這一中心任務,加快打造臨港先進位造業基地、東南沿海多功能大港、軍民融合示範區、綠色宜居海灣城市。
  • 港產城融合 福建寧德推動三都澳開放開發
    、建設新寧德」行動計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都澳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專家指出,開發建設三都澳對於連接長三角、珠三角,西進中部,東出臺海,帶動內陸,輻射東南亞,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  為加快開發三都澳,寧德市編制《「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行動計劃(2017-2021年)》,持續推進港口開發,建成一批深水泊位,改變了「有海無港」的歷史;推進衢寧鐵路、寧古高速、瀋海高速擴容工程,完善集疏運體系、拓展經濟腹地。
  • 閩東加速三都澳開放開發 引領寧德向海而興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閩東加速三都澳開放開發 引領寧德向海而興  中新社福建寧德3月19日電 題:閩東加速三都澳開放開發 引領寧德向海而興  中新社記者 呂巧琴 葉茂資料圖:位於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的半月裡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 寧德市三都澳新區公司:抓住機遇 統籌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3日下午,寧德市三都澳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度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傳達貫徹福建省國資委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要點主要精神、寧德市國資監管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公司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工作。寧德市三都澳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徐慶蕊發言。
  • 寧德市穩步推進三都澳新區開發建設
    寧德市三都澳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都澳新區是寧德市未來的城市主中心,規劃面積47平方公裡,規劃人口30萬。「今年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灣區經濟驅動力,主動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配套、高效率推進三都澳、福寧灣、沙埕灣三個灣區發展。』三都澳新區的建設無疑是加快構建環三都澳區域產業帶、城市圈、生態鏈的重要的一環。」
  • (新時代國門行)福建三都澳:天然良港重新孕育東方大港夢
    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地處黃金海岸線中段,水深港闊,四面環山,避風防浪,不凍不淤,是建設大型深水中轉港和大宗物資運輸集散地的理想港口。1993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三都澳城澳港區成立,拉開了三都澳大開發大發展的序幕。
  • 海上天湖三都澳
    三都澳歷來以獨特的景致、秀美的風姿聞名遐邇,東海的雨,岸畔的雲,忽灑忽飛,浸古潤今,拭亮了「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島嶼,溫潤了形態各異的礁石沙塢,由此也為它贏得「海上明珠」的美稱。據記載,早在唐代,三都澳就已開發。
  • 環三都澳灣區開放開發:高質量讓碧海藍天產業紅
    寧德市委全力實施的「一二三」戰略,就是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建立高質高效的經濟生態、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風清氣正的政治社會生態。  項目要一流 建設要一流  環三都澳灣區開放開發,首要的是要有高質量的產業支撐,形成高質高效的經濟生態。
  • 寧德全力推進三都澳城澳臨港工業區及深水碼頭連片開發
    本報訊 (記者 李向娟)記者13日獲悉,寧德將全力推進三都澳城澳臨港工業區及深水碼頭連片開發,項目目前已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有望明年開建。據介紹,該項目位於三都澳青山島南側,三都澳港城澳作業區6#~15#泊位後方,沿碼頭岸線東西向約4.5公裡,沿碼頭岸線向陸域縱深約2.9公裡,總面積約10.8平方公裡。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臨港工業區開發、配套深水碼頭建設、工業區外部配套設施、工業區建設用地開發與棄碴利用、工業區市政工程等5大部分。
  • ...有個夢,一個大港夢,夢了數百年」——三都澳演繹新時代「變奏曲」
    新中國成立後,被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僅有」的三都澳,再次成為孕育希望的港灣。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記者走進正在上演新時代「變奏曲」的三都澳,上碼頭、登島嶼、趕海潮,感受到這裡悄然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發現那個跨越了數個世紀的大港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 為港口讓路 福建三都澳海域大力整治海上養殖
    老陳幾年前就有了海上旅遊公司的初步構想:購買幾艘遊船,送遊客到三都澳的海島上去遊覽、垂釣,或者帶著他們在海上觀光。「但當時養鮑魚還很賺錢,政府也沒說要整治海上養殖,所以有了想法沒去實現,」老陳說,「這次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 海上天湖·三都澳
    10公尺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裡,可開發深水岸線72公裡,均居世界首位。孫中山《建國方略》稱之為世界「最深不凍良港」。    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9個口岸。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正式開放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同年5月8日,成立福海關。
  • 走訪福建寧德三都澳新區:有序復工復產 搶抓工期保質量
    (抗擊新冠肺炎)走訪福建寧德三都澳新區:有序復工復產 搶抓工期保質量  中新網寧德3月26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三都澳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資源優勢凸顯。當前,福建寧德市正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積極開發建設三都澳新區。整個新區計劃投資300餘億元人民幣,將實施一批產城重大項目。
  • 海上天湖,神仙港灣,閩東三都澳
    海上天湖,神仙港灣,三都澳,這個不太為人所知的閩東港灣,由23個島嶼組成。三都澳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東南面,為中國1.84萬公裡黃金海岸線的中點。福建的海岸線曲折率居全國之首,因此多良港,尤以三都澳為最。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中稱三都澳為世界「最深不凍良港」。郭沫若曾在這裡作詩「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
  • 25億元打造寧德三都澳「海上田園」
    落霞與孤鶩齊飛,漁排共長天一色,在遊客的眼中,寧德三都澳天藍、水清、生態美。今年國慶黃金周,寧德三都澳海面風情,吸引了近30萬遊客,打破了史上記錄,這一切,均來自近年來,寧德投資25億元,全力打造寧德三都澳「海上田園」。
  • 福建寧德三都澳「海上田園」蔚為壯觀
    福建寧德三都澳「海上田園」蔚為壯觀 (2/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11月21日,中國最大的大黃魚育苗養殖基地福建寧德三都澳「海上田園」蔚為壯觀。
  • 「海上浮城」三都澳旅遊攻略(門票+交通指南)
    現在正在建設中的溫福鐵路也是南北走向貫通寧德境內。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離寧德三都澳只有2小時車程。  三都澳屬於寧德市管轄,南出市區就進入了風光秀麗的三都澳淺海區,三十多公裡就可進入三都澳風景區城澳旅遊碼頭(也可以在礁頭碼頭乘船)。從城澳碼頭到鬥姥風景區乘坐快艇只有10分鐘的時間(礁頭碼頭乘船約需2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