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家在合肥火車站的北面,緊臨瑤海公園,十多年來總是在閒暇時間到公園裡散步健身,近期卻由於種種原因去得少了,但還是有點牽記,於是在國慶假期就去走走逛逛。
和一二十年前的國慶期間相比,現在的瑤海公園已冷清太多,幾乎沒有遊客,只看到許多附近居民在公園裡健身、散步、休閒。記得兒子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帶著孩子去瑤海公園遊玩,那時的公園裡有水上遊樂世界、兒童樂園、網上浮橋、攀巖、少兒磨練中心等,節日裡還會有各種演出和表演,印象裡有一年甚至還有海豚、海獅表演等。
那時國慶假期的瑤海公園儘管要買門票,卻吸引了大批的家長和孩子到此一遊,人氣爆棚。1990年建成的瑤海公園與逍遙津公園、包河公園、環城公園一起並稱為合肥「四大公園」,是當時安徽省最大的農民公園。
據說今天合肥市瑤海區名字的由來也與瑤海公園有淵源。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還屬郊區的七裡塘鎮為了解決種植蔬菜的水源問題,在當時的七裡塘村東面的姚海衝上挖了一個100多畝的人工湖,並以此興建了一個農民公園「姚海公園」。時任的合肥市領導來此視察,稱「天上有瑤池,人間有瑤海」,後定名為瑤海公園。2002年,隨著合肥市區劃調整,把原來的東市區改名為瑤海區,這樣,瑤海區與廬陽區(中市區為主)、蜀山區(西市區為主)、包河區(郊區為主)相比,成為合肥市很好聽且有意蘊的區位冠名。
瑤海公園真正成為開放式的市民公園是在2012年6月。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合肥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城市公園越來越多,瑤海公園承載著人們節假日期間旅遊觀光娛樂的功能與時俱減,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瑤海公園的風光不再。
2012年3月,新站區有關部門接手了這個昔日的農民公園,用極短的時間,投入1800多萬元,讓瑤海公園重新煥發了青春,讓這個22載後的碧水綠地再次成為生態明珠。改造後的瑤海公園去除了原來所有的經營項目,代之以綠樹、草地、沙灘,亭臺樓閣、觀景平臺錯落有致,健身器材、健走步道隨處可見,實現了亮化美化。開放式的瑤海公園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健身、休閒、娛樂的生態活動場所,是一項為民造福的民生工程!
瑤海公園的變遷已成為我們整個社會進步的縮影,而且還將繼續進行。瑤海公園的正大門(南大門)緊臨北二環,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正在此地抓緊施工,原來古色古香的門樓和門前一對雄壯威武的石獅隨著地鐵建設而不復存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會成為1號線瑤海公園站。到時候,瑤海公園也將隨著地鐵開通而呈現新的標誌性景觀,風景優美的環境加上便利快捷的交通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休閒娛樂、運動健身。那時的瑤海公園不僅更美,也會更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