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原反應,我在稻城亞丁吐了12小時,想了好幾版遺言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喵奴·Catherine 果殼病人

在海拔 3500 米的高原上,我的內臟隨著盤山大巴車不同方向的加速度一次次拋起、墜落。胃一陣陣痙攣,噁心、頭暈、耳鳴、胸悶……直覺告訴我,如果不去醫院,就看不見明天的太陽了。

意識漸行漸遠,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已經忘記自己為何會身處這個鬼地方。

計劃如此美好

這一切都要怪那部電影。

去年國慶假期,我和小夥伴決定挑戰人生初次的高原之旅。天真爛漫的我們,特意選擇了因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走紅的稻城亞丁。網絡上對這條旅行線路也是一片溢美之詞——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一生中不能錯過的景色。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劇照

出發前,我們(以為)做足了功課。亞丁的海拔是 3000~6000 米,對於我倆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來說,這可是個不小的挑戰,畢竟廣州的海拔近乎於 0。網上許多攻略表示,坐車慢慢一路增加海拔問題不大;何況,我們還是兩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平常也沒有鍛鍊習慣,對氧氣的需求量不大,還提前吃了紅景天,同伴還是個拿證的執業醫師,還帶上了一堆備用藥物……穩了穩了,還怕個啥?

為了安全和看到更多美景,我們報團時還特意找了一個公路旅行線路,打算與美景來一個四天三夜的近距離接觸。殊不知,這便是我噩夢的開始……

第一天:

可怕的盤山公路和海拔差

從海拔 500 米的成都出發,大巴一路沿著盤山公路悠悠地走,隨著 APP 監測到的海拔慢慢升高,窗外的山景越來越美,我的心情好極了。早上的行程很快結束,午飯時已到達海拔 3000 米左右,導遊「善意」地提醒我們午餐要吃飽一點,因為下午的目的地在海拔 4300 米,路程將會變得艱難——我不以為然,心理嘀咕「不就是多了 1000 多米麼」。

開車不久,我飯氣攻心開始犯困。眯了一會,我忽然覺得車子不對勁,這大坡度的攀山和俯衝是怎麼回事?我拉開窗簾往外一看,立馬倒吸一口涼氣——只見盤山公路呈「Z」字型,車身貼著崖邊行駛,我都能俯視到下面光溜溜的石壁。車身不停搖晃、上升、俯衝,簡直就是迷你版的過山車。

行程的第一個景點,海拔4300米的景區提示 | 作者供圖

車廂裡很快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嘔吐聲,到達目的地後,很多團友都開始蔫了,同伴也吐得臉色蒼白。我倒沒什麼感覺,暗自得意自己身體好。高原溫度比平原低了 10 多度,除了保暖不夠有點冷、走得快時有點喘,我耍得還挺好。看來我對高原挺適應的嘛哈~

天了嚕,我要發燒了?

當晚下榻的旅館在 3500 米的新都橋。十月入夜後的高原,空氣是刺骨的寒冷。儘管導遊叮囑我們不要洗澡,但是——作為廣東人!怎麼可能忍受土頭灰臉了一天卻不洗澡呢?於是,我與同伴兩人合謀了一下,把房間空調開到最大、提前開好電熱毯、調節水溫,飛速衝了個澡。

晚上八點,我開始感到左邊太陽穴有點疼,偏頭痛要犯了?同伴給我檢查了一下:「額頭好像有點燙啊你,壞了!不會發燒了吧?」

發燒在平原可能是小事,但在高原地區卻變得麻煩。這裡物資奇缺,醫療條件也差,方圓十幾裡都未必有診所。同伴問了前臺和附近的居民,跑了僅有的幾家商店,都沒有找到體溫計。我翻了隨身的藥,吃了一顆布洛芬,裹得嚴嚴實實地上床,睡一覺應該就沒事了吧?

這一晚,怪夢一個接一個,睡得一點都不踏實。

從你的全世界「吐」過

第二天醒來後,情況變得糟糕,我開始劇烈地頭痛。導遊說過,進入高原後,頭痛是正常的反應。疼痛的程度尚在我可承受的範圍內,我決定忍一忍。為了保證接下來的路程能量充足,早飯時我還特意多吃了兩碗白粥。我不知道,在接下來的 12 個小時內,這頓早飯將是我享受的最後時光……

今日的車程比昨天的還顛簸。開車不到半小時,除了頭痛越演越烈,我還開始頭暈、胸悶、噁心,還有止不住的嘔吐。奇怪的是,昨天吐得人仰馬翻的團友們卻一個個沒事兒一樣。今日的嘔吐聲,是我一個人的獨奏。

一個小時內,早上吃下去的食物已連同胃液傾瀉完畢。但胃還是隨著車軲轆,鬥氣似地一路翻滾。海拔越高,空氣變得越稀薄,我開始有點氣促,擔心自己有高原反應,於是我間歇使用導遊發的氧氣罐吸氧。

不知道是心理因素還是什麼,吸氧後頭痛似乎還加重了。於是我更肯定了自己就是暈車,沒有繼續吸氧。同伴為了給我補充能量和水分,不停地讓我喝葡萄糖水、維 C 水,塞各種食物。我覺得我就像個袋子,東西裝進我的胃,又原封不動地翻出來。一個早上我都在吃吃吃、吐吐吐之間不停循環。期間,我們到了海拔 4000 多米的第二個景點,據說很好看,而我只想靜靜……

再好的景色,也沒有精神去欣賞(原圖無濾鏡)| 作者的小夥伴供圖

好不容易到了午飯落腳點,我本以為得到了拯救,終於可以歇一下,吃點清淡的補充體力。萬萬沒想到!今天居然是最豐盛的高山鱈魚火鍋,全程自助,敞開吃!那些簡單醃製的生魚塊,連骨肉帶血水地放進同一個鍋裡,那刺激的魚腥味……對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對著鍋吐的。

寶寶心裡苦啊,人家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成了「從你的全世界吐過」。

被灌了一堆藥,

醫生同伴束手無策……

同行的團友裡,幾個熱心的阿姨苦口婆心地勸說我,「你這樣吐可不行啊」,「吃點東西自己就好了」。吐到六親不認的我,虛弱得連白眼都懶得翻了,老娘難道不知道吃飯的重要性嗎?可我就是吃不下啊啊啊!

好不容易熬過午飯時間,我管導遊要了一包頭痛藥。吃了藥之後,頭痛似乎緩解了一點,但胸悶、氣短、噁心的症狀仍沒有消失。等到開車之後,各種症狀又捲土重來。

同伴把隨身攜帶的藥物幾乎給我餵了一遍,一顆奧美拉唑、一盒鋁碳酸鎂咀嚼片、兩次布洛芬,還灌了不知道多少包補液鹽和葡萄糖……當同伴最後宣布束手無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我覺得人生的走馬燈已經出現,遺言都想了好幾個版本。

剪子山上,讓我「作嘔」的天路十八彎 | 作者供圖

就醫之路,千辛萬苦

海拔三四千米的藏區,行車途經的全是人跡罕見的蒼荒之境,根本沒有任何醫療機構,就醫談何容易。

導遊是個直爽的康巴漢子,一開始堅持認為我就是個嬌生慣養的「公主病」,只要正常吃喝啥事沒有,對同伴描述我的病情嚴重性不以為然。同伴把平素醫患溝通的勁兒都使出來了,對著導遊手舞足蹈地比劃什麼是水電解質紊亂、我臉色蒼白高度提示低氧、寒冷的高原上增加死亡風險云云。最後,導遊終於被迫答應幫我們找診所,但這一路只有今晚的落腳點亞丁鎮才有醫院。

當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已經是晚上 8 點多,距離我的早飯已經過去了整整 12 小時。沒錯,我吐了 12 小時。下車後,我意識模糊地癱倒在旅館大廳的椅子上,殘存的一點意識反覆提醒我自己,去醫院,去醫院……

等我醒來後,我已經在一架卡車上。在我暈過去的時候,同伴嘗試過打車軟體,但在這偏遠的小鎮行不通。她找旅館前臺、找導遊反覆溝通,差點跟導遊幹起來,最後導遊才同意幫忙找司機,以 200 塊錢一趟的價錢,接我們去了約 10 分鐘車程的鎮衛生所。

暈車?就是高原反應!

晚上 10 點左右,我們終於到達衛生所。看到那個熟悉的紅色十字標記,我老淚縱橫……

衛生所大廳繞坐了一圈吸氧的病人,急診室裡的遊客也不少。醫生看我臉色蒼白,馬上給我測了指尖血氧飽和度。

結果是 80%,這比正常值低了許多。「不應該啊,這麼年輕的小姑娘呢。」醫生疑惑地嘀咕,又給我測了一遍——79%!

「這個比較嚴重,馬上安排床位、吸氧!」醫生大手一揮,我被送進了急診留觀室。測腋溫,38.3°C!果然是高原反應!聽說我嘔吐了一整天沒有進食,醫生還給我開了一堆輸液。經過吸氧、補液、護胃、退熱等一頓操作猛於虎後,我終於喘過氣來了。

期間,醫生百忙之中還特意來看望我。醫生告訴我們,年輕女性很少見這麼明顯的高原反應,何況我還沒上山呢。但為什麼隨身氧氣罐越吸越難受呢?醫生說,那種商業氧氣罐濃度根本不頂用,發生高原反應只能用醫用氧氣枕。而且,發生高原反應與體質無關,別以為平常身體強壯就不會發生高原反應。

醫用氧氣枕 | 作者供圖

我看了看鄰床病友——一個一米八的壯實中年漢子,嘴唇發紫地躺在床上,正在用面罩吸氧。他說自己是開摩託車來旅行的,發現咳痰帶血才進了醫院。明明一點不舒服都沒有,結果一拍片,肺都水腫了。

吸了一個半小時的氧氣,我退燒了,精神也好了很多,還打起精神吃了點東西。期間急診室內吸氧的人都換了幾撥,我算算時間應該可以走了。但醫生一複查指尖血氧——咦,怎麼才83%?

「今晚你哪哪都不能去了。」最後,同伴回了旅館繼續明天的上山旅行。而我,一個人被留在醫院留觀,繼續吸氧。

正在吸氧不想透露身份的我 | 作者供圖

出院後:

腰上栓著氧氣枕,我「重獲新生」

可能是太累了,即便是人聲吵鬧的留觀室,我還是睡得很沉。吸氧過夜後,第二天早上我頭不痛了,胸不悶了,氣不短了,也不吐了,吃嘛嘛香。

出院前,醫生第三次給我測了指尖血氧,還是 80+%——看來我註定是與那海拔 6000 米的雪山無緣了。不過,我狀態恢復得還不錯,可以出院了。臨走前,醫生千叮萬囑,要我絕對不能上更高的地方了。我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去不去,打死我都不去!

因為行程還有兩天,怕極了高原反應的我在衛生所買了兩個大大的氧氣枕。這兩個氧氣枕成了我和同伴最後行程的支柱。靠著它們,我倆終於沒有頭痛、沒有嘔吐地度過了兩天一夜。

後來,完成亞丁之旅的團友們問我,跑了一趟卻沒有親眼看到美景,會不會覺得遺憾。我苦笑,你們路過的全世界,我都吐過了,一點都不遺憾。

但後悔的事情還是有的,悔不該當初小瞧了高原,出發前的調查不足,選擇了海拔高度變化如此大的路線,還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洗澡了(並不)!

醫生點評

劉韜滔 | 北京醫院外科ICU主治醫師

發生高原反應的機理——

如果你願意相信循證醫學,你會認為紅景天、冬蟲夏草這些藥物是沒有用的,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高原反應;如果你願意相信傳統醫學,我只能說我還沒有能力與資格評價這些藥物。

我更願意用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與人講道理。

心臟每分鐘可以給全身輸送多少氧氣?

簡化的計算公式如下:

DO2=1.34×Hb×SaO2×CO

CO 是指每分鐘心臟輸出的血液容積,CO=HR×SV,HR 是每分鐘的心跳次數,SV 是指心臟每跳動一次能夠射出的血液容積。

1.34×Hb 是指每一克血紅蛋白最多可以攜帶 1.34 毫升氧氣,SaO2 是指動脈血中有多少比例的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也就是我們說的氧飽和度。

假如有個人血液中血紅蛋白 140g/L,氧飽和度 98%,心跳 60 次/分鐘,每次心跳射出 70 ml血液。使用以上公式,不需要太複雜的計算就可以知道:

140g/L×60次/分鐘×70ml×98%×1.34ml/g

=772ml/分鐘

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心臟每分鐘可以提供接近 0.8L 氧氣。

當我們跑步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多氧氣,通過以上公式可以知道,心跳加快,心臟收縮加強,都可以使心臟輸出更多的氧氣。還是同一個人,如果心跳增加到 100 次/分鐘,每次心跳射出 90ml 血液,那麼輸出的氧氣可以達到:

140g/L×100次/分鐘×90ml×98%×1.34ml/g

=1654ml/分鐘

這個人在運動狀態下,氧輸送可以增加一倍。

不難理解,我們的氧消耗必須和氧輸送相匹配。

在高原上,大氣氧分壓減低導致氧飽和度降低,即使靜臥不動,我們也需要更多血紅蛋白、更快的心跳、更有力的心肌收縮來代償。

洗澡,不注意保暖,都可以讓氧消耗增加。另外,許多壯漢的基礎氧消耗較大,所以高原反應反而比女性和老人更明顯。而肥胖患者的高原反應會很危險。

高原反應的症狀與處理——

大腦、肺、消化道是容易被缺氧所損害的部位,表現為頭痛、胸悶憋氣、噁心嘔吐。

緩慢上升到高海拔地區、讓身體逐漸適應,是克服高原反應的好辦法。

如果出現嚴重症狀,降低海拔和吸氧是治療關鍵。有人說吸氧會導致吸氧依賴。這沒什麼好奇怪的,人類是動物不是植物,我們當然會對氧氣產生依賴,就像我們也會依賴於潔淨的食物與飲水一樣。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喵奴·Catherine

原標題:《因為高原反應,我在稻城亞丁吐了12小時,想了好幾版遺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稻城亞丁的高原反應攻略:兩次親身爬稻城亞丁,我都高反而歸!
    2018年,我去過兩次稻城亞丁景區,論高原反應有多厲害,我不清楚,只有我的打火機知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高原反應而暈了,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當然,各位要注意,稻城亞丁景區禁止吸菸,希望大家共同維護神山聖水的自然環境。三、言歸正傳,稻城亞丁的高原反應為什麼厲害呢?
  • 高原反應真的會死人!我團友在美麗的稻城亞丁去世!
    首先,這是篇很沉重的文章,作者正在川西高原旅行,剛剛遊覽過美麗的稻城亞丁,但就在昨天,我們一起的團友,一個28歲來自東北的幽默小哥驟然離世、沒給世界留下一句遺言,卻留給了家人永無止境的悲痛!稻城亞丁,美麗聖境在網上看過很多稻城亞丁的圖片,這片聖境一直吸引著我前往。
  • 親身經歷稻城亞丁絕望的高原反應後 評論區炸了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親身經歷稻城亞丁絕望的高原反應後】,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5726
  • 稻城亞丁之旅,高原反應你知道有多難受嗎?
    從四川旅遊回來都有一個半月了,通過視頻跟大家分享過從成都到國道318上的風景,這行程共8天,一路上的風景有多美我就不再重複說了,今天我是想說說這趟旅程帶給我的感受,特別是高原反應這件事。要再一次想起高原反應這個感覺還是不太好,寫出來我是想讓好多想要去,或將要去的朋友看看,去高原地帶真的要想清楚,不是你身體強壯,或一向很好就沒問題的,最好小孩子和老人儘可能的不要去,成年人吧也要且去且考慮。出發前兩周我們是問過導遊高原反應怕不怕?
  • 親身經歷稻城亞丁絕望的高原反應後,給要去的人提幾點建議
    來源|柒彩風馬創意文旅 2018年,我去過三次稻城亞丁景區,論高原反應有多厲害,我不清楚,我的打火機反而比我更清楚。為什麼呢? 因為我的打火機和我一樣高反了,按了一萬下打不出火。我本人已經暈了,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 穿越稻城亞丁身亡男子是因高原反應嗎?高原反應怎麼緩解會死人嗎
    稻城亞丁景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稻城亞丁有已經規劃好的景區,而洛克線則屬於未開發部分,非常危險,所以不允許遊客非法穿越。而景區內則設有服務站,可以應對遊客面臨的突發狀況。據了解,洛克線源自於美國一位探險家洛克徒步的線路,他從木裡縣出發,穿越稻城、亞丁等地,並拍下了不少照片,這一線路如今也吸引了不少「驢友」前往。在一個驢友群中,北青報記者看到,儘管有不少「驢友」表達了對徒步穿越的擔心,但仍打算「冒險」沿洛克線穿越稻城亞丁,並預定了10月中旬的行程。
  • 去稻城亞丁會有高反嗎 去稻城亞丁會有高原反應嗎
    稻城亞丁位於四川西南邊緣,屬於高原地區,境內最高海拔6032 米,最低海拔2000 米,垂直高差達4032 米,縣城海拔3750 米,對於初次上高原的朋友,可能會有高原反應症狀。  稻城亞丁常去景區海拔高度為:稻城縣的海拔為 3700 米,亞丁風景區內的香格裡拉鄉海拔為2900 米,亞丁村的海拔為3900 米,衝古寺的海拔為3900 米,洛絨牛場海拔為
  • 遊客在稻城亞丁景區出現嚴重高原反應,民警救援化險為夷
    近日,稻城縣亞丁景區派出所民警再次救助一名高原反應的外地遊客,獲得好評。當日下午15時30分許,在充古寺服務區入口處,一名男子背著一位昏厥的女同胞,快速的走向休息區,稱其高原反應嚴重,暈倒了。原來,該遊客同青朋好友從前往亞丁旅遊,在歸途時突發高原反應。
  • 稻城·亞丁最強烈的喜歡,是我想留下來
    稻城經過一個小時的飛機,沒有出現高反,平安抵達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想想就興奮吶~不管不管,遊客照打卡!>色拉鄉在一個不是觀景點的地方張鍋非要給我照相我還得脫掉書包脫掉外套放好手機再擺好pose好曬眼睛睜不開傍河與色拉稻城 到 亞丁 景區還有將近兩個小時的路程喔
  • 「最後的香格裡拉」——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有一個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愛的人一起去那裡看蔚藍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場秋天的童話交通:在亞丁有個亞丁機場,由於通航較少,因路途遠,有直飛首選飛亞丁機場;若無直飛,可飛成都,從成都轉機飛亞丁,時間約1個小時,機票500-800元,也可坐客運過去,時間約14個小時,車費270元政策門票:從稻城縣到香格裡拉鎮稻城亞丁風景區購票中心只能包車,費用大概400
  • 「最後的香格裡拉」——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有一個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愛的人一起去那裡看蔚藍的天空交通:在亞丁有個亞丁機場,由於通航較少,因路途遠,有直飛首選飛亞丁機場;若無直飛,可飛成都,從成都轉機飛亞丁,時間約1個小時,機票500-800元,也可坐客運過去,時間約14個小時,車費270元政策門票
  • 稻城亞丁,一生最神往的唯美旅行
    ,那是因為無論是從氣候、 景色來說,都是最適合前往稻城亞丁旅遊的,秋季的稻城亞丁及沿途草原風景都很美麗,尤其是色彩,令人陶醉。5、冬天稻城、亞丁的氣候: 冬季的高原很少下雨,白天往往都是大晴天,豔陽高照,有時在陽光下的溫度可達20度以上。 但夜晚較冷,最低的時候可達零下十幾度,但不要驚慌,這通常是指的半夜或零晨的溫度,只要你不是夜貓子,一般不用擔心。一般來說11-12月的溫度還不會太冷,過了12月就容易有下雪天氣了。
  • 我再也不會去稻城亞丁了
    當面對稻城亞丁時,我真的相信這裡有神明。因為他的庇佑,稻城亞丁景區裡的一草一花一木,都以一種生命的姿態幻化成與人相同的存在。你能感知到它們活過了千百萬年,在這孤絕的地方一起熱鬧著。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藏族同胞如此敬畏著雪山與湖泊。
  • 西行遊記:我眼中的稻城亞丁
    在理塘稍作遊玩之後,我們自此向南繼續翻越高山,在海子山自然保護區欣賞到了許許多多的高原湖泊(海子),明淨的湖水在微風下輕輕蕩漾,與近在眼前的藍天白雲互為映襯,繪製成一幅如詩畫般的山湖畫卷;在轉完有著「稻城美景封面」之稱的尊勝白塔後,一路向南抵達位於亞丁景區山腳下的香格裡拉鎮。DAY3 7小時高海拔徒步,深度玩轉稻城亞丁星河入夢,一夜無話。
  • 面對絕美的稻城亞丁,為什麼很多遊客卻都異口同聲:再也不來了
    稻城亞丁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縣香格裡拉鎮,地處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這裡是國際友人公認的「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方淨土」,有「中國香格裡拉之魂」的稱謂。但是與此同時,親身來此旅遊的遊客準備離開時,幾乎都異口同聲道:這裡是很美非常美,但是這輩子我肯定是再也不來了!
  • 西安開通直飛稻城亞丁航班
    原標題:西安開通直飛稻城亞丁航班    位於中國四川省西南邊緣的稻城縣,素有「香格裡拉之魂」、「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的美譽。25日東航將開通西安直飛稻城亞丁航線,屆時西安市民僅需1小時50分鐘就可飛抵美麗的稻城。
  • 遇見最美的稻城亞丁,去稻城亞丁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愛她,就帶她來稻城亞丁。然而也有在去過稻城亞丁之後,說再也不會去了。為什麼會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呢,因為稻城亞丁可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那麼去稻城亞丁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呢?首先是高反問題身體能夠克服高反才是旅行的首要前提。
  • 一部電影帶火的稻城亞丁!12月才是最佳旅遊時機
    看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部電影,想必都知道---稻城亞丁,這部電影帶火了這個地方,不少遊客前赴後繼的去這裡旅遊,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秋天的亞丁才是最美的,那是因為你沒看到冬天后的亞丁,去這裡看雪景也是不錯的選擇,那稻城亞丁十二份下雪嗎?
  • 4名遊客違規應該稻城亞丁致1死,遊玩亞丁景區應該注意些什麼?
    19日下午,4名廣東遊客違規攀爬稻城亞丁景區,其中彭某某因高原反應嚴重,永遠留在了亞丁景區。在此之外,稻城亞丁景區已經公布了針對非法穿越的有償搜救措施,最低1.5萬元起。說起來湊巧,作者一周前(12日)剛去了稻城亞丁。去之前,司機便提醒我:「爬山要適量,要懂得適合而止。不要為了喝一口牛奶海裡的牛奶,沒了小命。每一年國慶,都有人在稻城亞丁回不來。去年國慶期間,就有兩個人永遠留在了亞丁景區。」在此前,作者在色達、甘孜、海子山時皆沒有高原反應,只是爬山過程中難免心跳加速。
  • 稻城亞丁是否也是你一直想去的地方,建議你要走的幾條路線
    我一直想去稻城亞丁一次,聽了這個名字我覺得很特別。最後,我在暑假去了稻城亞丁,看到了傳說中的稻城亞丁。哈哈,很興奮!我們都認為秋天的稻城亞丁是最美的,因為它是氣候和風景最適合去稻城亞丁旅遊的地方。稻城亞丁在秋天和沿途的草原風光都很美,尤其是色彩,令人陶醉。但高原的秋天很短,這是最令人遺憾的。稻城的亞丁高原在夏季應該很有吸引力,而且氣候也很適宜。草原的景色是綠色的。不幸的是,正好是雨季,這常常使遊客非常不高興。但我這次去的時候,天氣很好。看著綠色的草原,我感覺真的很好。我給你附上一些照片。真漂亮。